你好,我是炒炒。

在工作中,你有没有听到过设计同学这么跟你吐槽过:

不仅如此,我们还经常会看到一些设计同学工作十分努力,对专业的把控非常严谨,方案设计得也很出色,但在设计提案时总有些力不从心,导致推动落地的时候大打折扣,这是为什么呢?

在Netflix的艺术纪录片《Abstract:The Art of Design 》中,作为Pentagram五星设计联盟CEO的知名女平面设计师Paula Scher曾经说过:

“设计商标从来不是真正艰难的部分,真正难的是说服成千上万的人们去使用它。”

落到我们的工作上,也是这样。创意的爆发和方案的设计通常不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如何得到项目组成员的一致认可,以及如何推动方案落地才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

接下来,我就结合我的工作经历,带你一起探讨如何才能更高效、更科学地向别人去“证明”自己的设计方案的专业性与合理性!在我的经验中,我总结了三个比较重要的点:

那么,我们先来研究下第一点,什么是跳出自己的角色圈。

跳出自身角色圈

之前提过,在用户体验师的能力项中,有一种能力叫“一秒变用户”。在用户体验设计师的职场协作关系中,我们同样需要一种能力叫“一秒切换到对方的角色场景中”。

如果你也是一名正在职场中打拼的设计师,你不妨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曾经我们团队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我们的设计小伙伴接到了一个需求,不过那个需求的产品文档不完善,就连产品人员自己也没思考透彻。于是,我们的设计师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对需求的理解,针对这个需求,输出了一个自认为堪称完美的方案。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产品经理对设计方案提出了很多修改建议,并不断地给设计师讲解产品方的思考逻辑,但设计师对自己的方案非常有自信,“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我的方案是无懈可击的”,设计师不甘示弱,并且坚持不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产品经理以设计师难沟通为理由,要求更换设计师,态度十分坚决,宁愿自己重新做需求评审也要更换当前的设计人员。你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谁做错了呢?

谁都没有错,每个协作方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视角:

到这儿为止,你可能以为只是换了一个设计师继续做需求,但其实没那么简单。

产品经理以及外部的协作团队可能会对设计团队的能力产生质疑。被换了的设计师不仅会遭受换角的打击,甚至还会影响到自己的专业自信。

一名设计师在职场的大环境中,经常要对接的角色很多,有业务、产品、开发、测试、运营以及各条业务线大boss,各个职能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真的会一致吗?答案是不一定的。

每个职能因为自己的专业领域以及所负责的绩效板块不同,看同一件事情的角度就会有所偏差,彼此之间会形成天然的沟通屏障。大家会自然而然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阐述问题的解决办法,自说自话,这就很容易造成意见的分歧,这就是小偏差

这个时候,如果不能换位思考,小偏差慢慢积累就会变成大偏差,最终会导致各职能间的相互不信任。在相互不信任的情况下共事,无论对项目,还是对职场生涯,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降低偏差,建立和其他协作体的信任呢?我给你提供一个小方法:当你在听完需求后,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说一遍,确保双方理解一致的

是不是感觉这方法听起来好像有点啰嗦,但其实在工作中是非常有效的。

回到刚刚的案例,正确的做法是:设计师根据产品经理的建议,再出一版设计方案,并将两个方案放在一起,标出两个方案的优缺点,并给出专业建议,将决策权还给产品经理。而产品经理直接为产品的各项KPI负责,从这个层面来说,设计师是资源,设计是锦上添花,并非雪中送炭。

所以,我个人理解,这其实叫做职场的同理心。

在沟通中,我们要学会带着同理心去换位思考,跳出自己的角色圈,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一下对方的诉求,建立信任,才会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诉求。

这会有助于双方更好地统一战线,力往一处使,更好地为项目服务。

专业才是硬道理

什么是职场话语权的硬通货?就是专业能力。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怎样才能让合作方觉得设计方案专业又靠谱呢?我给你提供了三把刷子,帮助你打造专业的印象。

第一把:全面的产品信息地图

在做一个设计方案之前,我通常会去通盘了解一下自己所做需求的前因后果。这其中包括战略规划、目标客群、产品思路、运营策略、乃至到开发的实现过程。

只有清晰了解全局,不放过任何一个跟需求相关的细节,才能设身处地从用户的角度、从协作方的角度去思考当前情况下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我给你举一个例子。

我们曾经接到过一个需求,是“线上开户优化”,也就是业务方希望整体的开户流程能更省时。拿到需求后,我们并没有马上去画设计图,而是先拆解自家产品的流程。

做完这些,我们才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进行方案的设计。后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与思考,我们在演示设计方案的时候,得到了产品方、业务方等相关联协作方的一致认同。

所以,不要觉得自己只是个设计师,当你掌握的信息越全面,你就更容易跟你要设计的产品站在同一阵线,更能设计出符合项目预期、符合用户需求的方案。

第二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习惯

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这种需求:

但有的时候,即使你把字号改大了,还是不能让别人满意,改大字号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我们之前遇到过这么一件事情,在评审某个UI方案的时候,产品经理说“头部这个蓝色不好看,要不改掉吧?”但真的是蓝色不好看的问题吗?

经过我们多问了几个为什么之后,发现并不是蓝色不好看,而是头部整片的蓝色区域框住了所有的内容,导致文字都挤在了一起,没有层次,给人乱糟糟的感觉。如果我们用蓝色作为主色,蓝色就会在界面的占比偏多,导致产品经理第一直觉就是蓝色不好看,是蓝色的锅。

但是,我们要能发掘出,深层次的原因不是颜色,而是色彩面积占比和层次的问题。因为,人的表达往往是主观的、有限的,有时候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并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所以,我们在整个设计沟通过程中,要善于挖掘与探讨,不要停留在意见表层。我们要多思考、多追问、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个沟通过程可能只需要2分钟,但如果你不多问几个“为什么”就直接修改的话,造成的成本可能不仅是2小时或2天的时间成本,还可能是机会成本的沉没。

第三把:死抠细节不放手的本领

细节是魔鬼,细节内藏乾坤。

前段时间,我们在设计企业账户信息填写页面时,发生了一个小问题。“名称”部分一般指的是企业名称,但设计页面时,设计师却写成了“张三”。在评审过程中,产品经理提出,“这里明明是企业名称,怎么可能会是个人姓名呢?”。

从第三方视角看,你认为这个设计师专业吗?这个时候,产品经理心里是如何想的呢?评审会上的其他协作方会怎么想呢?他们可能会觉得这设计师也太不专业了,这么基础的东西都不懂。要是我会Axure,我就直接把设计稿给做了。

所以,你看,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却显示了我们的不专业和无准备。所以,在我们设计的方案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细节,特别是会误导他人的细节。

只有良好的细节,才会让协作方觉得我们的方案更专业,才会更被我们说服。

稳准狠表达设计

现在,设计方案准备好了,我们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方案表达出来呢?很多人都会有点怯场,认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但是,你要记住,设计师毕竟不是演讲家。

我们在讲述方案的时候不一定要有多慷慨激昂、激情四射。更重要的是能够条理清晰、准确无误地表达方案和想法。我有两个方案推演的小技巧,可以分享给你。

第一个技巧:巧用电梯法则

什么是电梯法则呢?电梯法则就是,设想自己只有30秒的时间,向别人推销你自己、向别人推荐你的产品、向别人介绍你做的事情,然后你会怎么去做。

比如说,你是十七年前的马云,你在电梯里面遇到了孙正义,你会怎么描述淘宝?你可能会说,淘宝是一个满足网购用户生活消费和线上购物需求的产品。它可以让你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并且绝对是物有所值。

这个法则的作用,就是在30秒的时间用极具吸引力的方式,简明扼要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人的注意力十分有限,倘若你在 30秒中没有抓住对方的吸引力,你就有可能失去了后面完整表达你方案的机会。

第二个技巧:方案贵精不贵多

有时候,方案太多反而会让别人看花眼,无从选择,还会让合作方觉得我们是个没有灵魂的出图机器。但是,设计师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总会有很多很多的想法,特别是UI设计师。但你要谨记,数量并不代表一个设计师的专业,最多只能说明设计师技法娴熟。

无他,唯手熟尔。

一般来说,在评审的过程中,我不建议你将所有的设计方案直接平铺,让产品方挑选。而是你要先经过自己思考、衡量与推敲,挑选出最优的1~2个方案进行方案评审,并给出设计说明,陈述方案的思考逻辑。

如果你自己都选不出来,又怎么能指望别人选出来最好的方案呢?

炒炒总结

今天,我们讨论了关于设计方案通过的问题,在设计师的工作中,创意和方案的设计都不是最难的事情,如何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可,以及推动方案落地,才是最有挑战性的环节。

那么,如何才能高效地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设计方案的专业性与合理性呢?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在沟通上,要学会跳出自己的角色圈。我们要学会去站在别的角色身份的立场上想问题,用同理心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一个很好用的方法就是当你在听完需求后,你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说一遍,确保双方的理解是一致的

第二点,在准备上,专业才是硬道理。我们要学会构建一份全面的产品信息地图,掌握的信息越全面,才更容易设计出符合项目预期、用户需求的方案;还要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习惯,善于挖掘与探讨,不要停留在意见表层;最后要有死抠设计方案细节不放手的本领。

第三点,在表达上,要稳准狠表达设计。这里有两个技巧,一个是巧用电梯法则,提炼产品设计的核心要点,另一个技巧是方案贵精不贵多,要挑选出更有含量、更有想法的设计方案。

虽然,推设计方案确实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能够熟练地掌握以上三点,我相信你的方案通过率会越来越高,你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拥有更多的自信和底气。

课后题

你在推设计方案的时候,遇到过哪些难题呢?我在本节课中分享的方法,是不是能够帮你解答一些疑惑呢?或者,你觉得自己在推方案方面,有哪些不足呢?

记得在留言区和我讨论、交流你的想法,每一次思考都会成为你进步的基石。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也欢迎你把这一讲分享给你的朋友。

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一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