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雷蓓蓓。有很多同学给我留言说,想看到一个完整的项目,从头到尾是怎么串联在一起的。所以,接下来的两讲,我会围绕艾文的一个项目,向你动态演示和拆解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

艾文平常没少跟我抱怨,说项目经理真是难做,今天A不配合,明天B没响应,后天发现C质量有问题。其实,类似问题导致项目失败的状况,在我身边并不少见。所以我也一直在思考,从本质上去想,造成项目失败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多年一线项目管理实战历练,让我深刻认识到,所有这些问题,冰山下都有同一个源头,那就是“失焦”。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 目标的失焦:发起人的预期模糊,目标不清晰,产出无法衡量。
  2. 人力的失焦:项目团队及干系人各自有各自的诉求,无法形成合力。
  3. 计划的失焦:团队成员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互相依赖冲突。
  4. 行动的失焦:遇到问题时,你说要这样,他说得那样,没有统一落地的解决方案。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解决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对焦”。

事实上,项目管理就是带领一群人,从头到尾把事做成。那么项目管理,它的底层思维就是对焦,也就是把飘在空中“不确定”的想法和规划,变成“确定”的现实。

这种对焦,我们可以从目标(Why/What)、人力(Who)、计划(When)、问题解决(How)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步:对齐目标,才能力出一孔

目标失焦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发起人的预期模糊,目标不清晰,产出无法衡量。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对齐目标,把目标定义得更加清晰明确,这样才能力出一孔。

接下来,我带你看看艾文是怎么对齐目标的。

“艾文,你跟着蓓蓓老师学习,也有大半个月了吧?我觉得你进步蛮大,做事开始有方法策略了。”很少听到高峰开口夸人,艾文心里很是受用。高峰继续讲道,“正好,月底有一个大老板亲自交代下来的重要线上活动,交给你了,希望你可以独当一面!”

艾文被领导寄予了厚望,既想把这件事做好,但又没有十足的把握,于是第一时间找到了我。

我问艾文,“你知道这次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吗?”艾文:“目标就是月底前一定要上线,且不能出问题,我特意跟老板确认过。我这就去组织大家预估下工作量,一起对个焦,把整体计划做出来!”

“且慢……”我看着艾文稚气的脸,“这样,我先考考你,这个考题很重要,你听好了。”

“假如你是公交车司机,驾驶着21路车从体育中心出发,出发时车上有10个人,第一站上来4个人下去2个人;第二站上来5个人下去1个人;第三站上来6个人下去7个人。车继续往前开,不幸发生追尾了!交警过来后,问这辆公交车的司机姓什么?艾文,你的答案呢?”

“车上还剩15个人!”艾文兴奋得答道。

“艾文,我问的问题是什么?”艾文不知所云,半晌才反应过来:“哎呀,老师,我忘了记司机的姓了!”

看艾文低头沉思,我接着往下说,“你没答对这道题,并不是因为题目难,而是你没定义好问题。”

现实工作中,像艾文这样被老板拍了肩膀,就一股脑冲去执行的人不少见。假如你在做事前,没有清晰对焦,不知道整体目标是什么,只是盯着交付,就算月底顺利上线了,这个活动仍然有可能是失败的。就像艾文算对了那道数学题,但得分仍然是0。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他有1个小时去解决一个问题,他会花55分钟时间来定义问题,然后再用5分钟来解决问题。定义问题的过程,就是明确我们做事的目标。

实际上,真正重要的目标,往往隐藏在表面之下。比如,大老板为何要亲自交待这个活动?这次活动与公司整体战略的关系是怎样的?老板及各个干系方,希望通过这场活动达到什么效果?衡量成功的数据标准又是什么?

下次被老板拍肩膀,你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对齐目标。你需要与项目发起人深入沟通以下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做?要做什么?什么时间完成?有哪些可用资源?项目成果如何验证?等等。

在艾文与高峰深入沟通之后,艾文才知道,这个项目大老板之所以这么关注,是因为公司刚刚与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而且暑期快到了,需要赶在这之前做一波活动,目标是引发持续自传播,保证假期间的在线活跃度。

“那么,这次活动怎么样才叫成功?有哪些可用资源?成果又如何验证呢?”艾文拿着表格认真地问道。高峰看了看这张表,说:“这次活动涉及公司战略,成本不设上限,资源上有什么需要,尽管和我提,关键是要达到好的自传播效果。”

艾文听到这里,想到我讲的“目标要可衡量可验证”,于是继续往下追问:“所以,时间是固定的限制条件,传播效果是需要最大化的目标,那么成果如何验证呢?”高峰想了想,把负责此次活动的策划肖云找了来,几个人仔细推演之后,结合活动转发人次及转化率的测算,把量化目标明确了下来:“月底之前DAU新增100W。”

至此,目标对齐算是告一段落。我为你准备了一张5W2H的参考问题清单,涵盖了对齐目标环节,你所需要澄清的所有问题。

总结来说,清晰的目标需要符合SMART原则,也就是具体、可衡量、相关性、时效性、可达成。拿艾文这个活动目标为例,“达到好的自传播效果”,虽然方向很清晰,但不够具体、不可衡量,且没有时效限定。你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对于什么是好效果,并不具备一致的心理预期,这会极大地影响活动方案的设定,从而影响最终的效果达成。

第二步:聚拢兵力,开好誓师大会

除了目标的失焦,人力失焦的问题在项目管理中也很常见。比如项目团队及干系人各自有各自的诉求,形不成合力。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想办法快速聚拢兵力。

艾文和策划肖云从高峰办公室出来,一路上就在讨论,到底怎么达成目标。肖云有个主意,半年前她做过一个“性格口味测试”的策划案,非常适合在学生群体中传播。

艾文问道:“这个方案听上去很不错,当时为什么没有推进下去呢?”肖云面露难色,“这个活动要想做的真正吸引人,关键不在策划方案,而是数据推荐算法。而算法组,属于大数据智能部,不在高峰的范围内,我们要跨部门调动资源,没那么容易。上次就卡在这了,你也知道的,他们的负责人老K…”。

艾文脑海中浮现出老K那鹰一般犀利的眼神,不由得也打了个哆嗦。“蓓蓓老师,你说怎么办?”艾文第一时间把电话打给了我,“我知道,作为项目经理,我应该去找他谈,但是一想到…”。

“艾文,老K部门的KPI是啥?”我打断艾文的话,直接问她。“什么?这我倒还不知道。”艾文没想到我会问这个。“艾文,你想一想,有没有可能找他部门同事了解一下”。

挂掉了电话,艾文仔细回想了一下,终于想起她之前的舍友,两个月前刚刚转岗了老K的部门。跟老同学一顿饭局下来,艾文了解到,老K部门今年的业绩还差得比较远,迫切需要打造一个标杆案例,提升数据智能部的影响力。

艾文赶紧找到高峰,高峰充满赞赏地看着艾文,“你这个思路很不错,如果他也有意要立标杆,那么这个活动,可以是我们由两个部门共同承办,这样一来胜算就更大了!你和肖云准备一下策划案,明天我带你们一起和老K谈。”

故事讲到这里,停一下。很多项目经理,拿到一个目标之后,脑袋里盘算一下需要什么人,直接就冲过去拉人,结果自己碰了一鼻子灰,再回来找领导抱怨,XXX不配合。你有没有想过,人家为什么要配合你?

留言区经常有同学问,如何调动他人的积极性?事实上,没有人天生就心甘情愿配合“你”的工作,人们想要的是,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且还能得到你的帮助

所以,要么把“你”的工作,也变成对方的工作,也就是统一共同目标; 要么就请先换个位,特别是在跨部门合作时,提前了解对方当前阶段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你想要推动的这件事,在哪些方面可以有所助益。

第二天会上,艾文和肖云通宵准备的活动方案“测一下你的性格原色”,得到了老K和高峰的一致好评,老K显然很兴奋,“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策划案,算法是决胜的关键,这个我们很有信心!”

会议结束前,艾文按照我的嘱咐,鼓起勇气提议道,“你看咱们这次活动,对于两个部门都非常关键,需要精诚合作。我建议,组织两个部门所有相关的同学,一起开个项目启动会,把整体目标和相互的配合梳理好。下周一,邀请两位老大一起来?”

高峰和老K很痛快地答应了,高峰还补了一句:“下周一我会把大老板也邀请来,咱们一起启动!”

启动会上,大老板应邀出席,表达了对这个项目的厚望。数据智能部的算法专家也都悉数到场,老K和高峰的积极表态和大力支持,让这个项目的人力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两位老大现场点了军令状,派出了各自的精锐力量保驾护航,同时当场给了艾文最大的授权,听任艾文调遣。

由于前面做足了功课,艾文提供的方案,完全打中了对方的需求点,所以合作非常顺利。艾文乘胜追击,提出双方共同开一个启动会,这一步非常关键。

项目经理接到一个目标,要想快速聚拢兵力、调动人马,启动会绝对是最好的办法,没有之一。开好一个启动会,总结来说有三个关键点:造声势、定调子、立规矩。

首先,你要想办法拿到尚方宝剑,邀请最高领导到场启动会,为项目造势:项目开始了,领导很重视,大家要积极配合。启动会好比一次誓师大会,最高统帅的发言所传递出的势能,对于项目之后的推进至关重要。同时,对于跨部门/公司项目而言,邀请各部门干系人的领导参与并现场表态,也是启动会的必备环节。

其次,定调子,就是明确项目整体基调,面向所有项目成员及项目干系人,从上到下清晰目标,包括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在艾文的故事里,启动会上就需要跟团队去澄清几个问题。比如:

最后,立规矩,启动会是对项目经理正式授权的好机会,项目经理要讲清楚团队之间的职责分工、流程机制、沟通方式等。启动会的具体流程和模版,我在第12讲高效会议中有详细介绍,你可以返回参考一下。

项目管理的底层思维

好了,今天艾文的故事就讲到这里。这一节,我跟你分享了造成项目管理失败的根源,由此提炼出项目管理的底层思维,就是“对焦”二字。

在对齐目标时,你需要与干系人深入沟通五个问题。同时,清晰的目标需要符合SMART原则,确保目标成果可衡量、可验证。在聚拢兵力时,拿到大老板的支持固然重要。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管理好项目的干系人。

比如,艾文并没有直接上去拉人干活,而是想办法提前了解重要干系人的诉求,优化方案以取得最大共识。这项影响干系人的关键能力,就是“使众人行”,只有你了解了各方的需求,找准了各方的诉求,才能把项目真正变成一个众人齐聚,竞相展示的舞台。

下一节我将继续为你拆解项目计划与过程管理中,艾文是如何学习对焦的。

畅所欲言

还记得开头那道公交车司机的考题吗?问题是,公交车司机姓什么?请告诉我你的答案。同时,选择一个你正在进行中的项目,跟我分享一下,项目目标的清晰度(从0分到10分)如何?下一步,你打算从哪里开始你的实战操练呢?

欢迎你畅所欲言,我在留言区等你,也欢迎你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