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乔新亮,很高兴又和你见面了。

上节课我们聊到,面对“需求做不完,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首先要认识到需求是永远做不完的,但要尽量节约各类需求对管理者精力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管理者的工作重点进行了拆分,认为初/中级管理者主要解决效率问题,高级管理者主要解决价值问题,并聊了聊初/中级管理者提升效率的三个要素。

在这一节,我想和你重点聊聊,高级管理者如何解决价值问题,并对最近两篇内容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需求处理量提升至 150%,仍然无法满足业务方要求

前面我曾介绍过自己,也多次提及在苏宁的那段工作经历。

我进入苏宁的职位并不算高,最初只是一名总监。一年后就获得了晋升,Title 变成了总裁助理,同时直线管理 CTO 办公室和苏宁云研发中心,管理的团队规模急剧增加。我记得,当时直线管理了 500 多人,虚线管理有近 5000 人。后来又经历了几次升迁,到最后离开苏宁时,我的 Title 是科技集团副总裁,研发团队规模已经达到 10,000 余人。当时苏宁的技术系统也很复杂,大概存在 4000 多套系统,日高峰发布接近 4000 次。

可以想见,这样的团队规模配合这样的技术系统,需求量该有多么可怕。

所以,在最初一段时间,我的压力非常大:业务方怨言很多,主要是需求处理不及时,积压严重。

于是,我重点推行「管理数据化」,主抓技术团队的“产能问题”。其作用还是相当明显的,大概一年后,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团队处理的需求量大致提升到了 150%,但业务方还是不满意。

为啥呢?因为需求是永远做不完的。

到这里,我有两条路可走:

  1. 继续解决效率问题,将需求的处理量提升到 200%、250%、300%……
  2. 像高级管理者一样,转而解决价值问题。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所谓“价值问题”,就是要对需求的价值做出回答,明确这个需求在公司季度、年度目标中的地位,决定某个业务需求的优先级。

说白了,技术部门拼死拼活干了一整年,所做的需求并不都是有用的。谁来对这些需求的必要性和优先级作出回答?谁来衡量这些需求的价值有多少?

我认为只有解决了价值问题,才能在更高维度上保证公司越来越好。

同时这个选择也关乎你的个人定位。你会发现,表面上公司是在为了需求积压而焦虑,实际上是在为业务发展的困境承受煎熬和困扰。

如果你对自己的定位是个高级管理者,那就必须直面这类问题;如果定位是初/中级管理者,我们大可以好好做架构,继续跟进效率问题,保持职级不变。

你可能会说,需求处理量都提升到 150% 了,还能怎么提升效率?

去除各种花哨的外表后,答案其实很简单:压榨内部团队。在这一点上,许多管理者倒挺有一套的。只是“提升效率”要适度,否则容易造成团队的抵触和人才的大量流失。不要看到华为在加班,就学着人家一起玩“狼性文化”,你的激励体系、薪酬体系、考核体系和华为不一样。

这里我想再重复一遍,高级管理者解决价值问题,初/中级管理者解决效率问题,一切取决于个人定位。

我对自己的定位和要求是高级管理者,所以我选择了路线二,解决价值问题。

建设产品型研发组织结构,做战略上的聚焦

怎么解决价值问题呢?根据这些年的经验和思考,我认为第一步是要由“项目驱动”转向“产品驱动”。反映在体系架构上,就分别代表了“职能型研发组织”和“产品型研发组织”。这一点,我们在“管理三板斧”的部分,也曾重点介绍过。

在大部分情况里,技术部门会为了层出不穷的需求疲于奔命,但业务上的颓势没有丝毫缓解。比如一个CEO 的困惑:为什么我在技术部门身上投入这么多成本,在物流时效方面却收获不到应有的效果?

而当“产品驱动”的思想深入组织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业务专家,CEO 的焦虑应当是:为什么我们的物流时效产品比竞争对手差那么多?

差别在于,在“项目驱动”的模式下,可能没人对需求的价值作出负责任的回答 —— CEO 或 某事业部总经理单个人的精力不足以覆盖每一个需求;但在“产品驱动”的模式下,所有需求都应该是对产品价值的准确回答,因为这是团队共同的责任。

我认为,最终所有组织都要转变成面向产品的形态,这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回到“需求做不完”的问题上,在对组织架构进行上述调整后,你会发现需求的数量大大减少了 —— 过去存在太多 ROI 低、优先级低的“伪需求”。从前,如果研发团队一年需要处理 100 项需求,那么如今可能只需要处理 30 项需求。整体的需求数量大大减少了,目标更聚焦、力量更集中,且与 公司季度目标严格对齐。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团队能力尚可,技术上不存在太多挑战。作为一名高级管理者,如果麾下团队还时常面对许多技术挑战,那就说明还有太多基础工作没做好,要注意为团队先打好根基。

深度干预集团战略和激励体系

好,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嗯,听起来很简单,我学会了!

如果我告诉你,以上方法存在两大最致命问题,你能觉察到问题出在哪吗?现在你可以停下来用一分钟的时间细细思考一下。

可能你在心里已经有所计较,但想法还不够清晰,不妨与我接下来所说的对照参考一下。

问题一:

当团队存在“需求做不完”的困扰时,业务方往往是已经存在大量怨言的。这很正常,因为在业务方看来,当下的业务困境大半来源于技术部门的不合格支持。

作为技术部门的老大,你不但不考虑如何完成更多需求,反而准备打着“面向产品”的旗号,将 100 + 需求处理量变成 30 +,恐怕有点过分吧。况且,这里不是说由 100 项需求直接裁剪为 30 项需求,而是立足产品和公司战略,设计出全新的 30 项需求。

那么, CEO 为何要说服业务部门配合调整?谁来重新定义技术部门的 KPI 或 OKR ?谁又能罗列出这 30 项需求的具体清单?

问题二:

对于团队来说,架构调整是一回事,行为模式又是另一回事。表面上看,需求数量减少了,工作更轻松了;但实际上,人人都要设法对齐 OKR 、熟悉业务、思考产品,代码背后的工作变多了。一般团队很难在心态和行为模式上作出比较好的转型,很可能全员思维僵化,继续等待需求下发,下意识认为没有需求就等于没有工作。

你可能会想,此时团队应该换血,招聘新人加入。可少数新员工很难影响到多数老员工,一段时间后,反而会是新员工被老员工同化。

怎么样,是不是有些棘手?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既是解决价值问题的最重要的两个步骤,也是本文话题真正的核心难点:单凭你自己,很难对价值问题作出完整解答,也很难真正解决「需求做不完」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答案是:CEO 对业务和产品的认知,决定了他会不会说服业务部门;CEO 应该重新定义技术部门的 KPI 或 OKR。

所以我们常常提到的数字化转型,其实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战略聚焦。

从概念上讲,这听起来像向上管理,但实际执行起来却不太一样。我们前面也提到过,所谓“向上管理”,是通过全局思维将认知提升到“老板层次”,然后做老板的期望管理或某一项工作任务的认知管理。

而这里却要求老板对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业务驱动模式来一场大修,无疑相当困难。对于初/中级管理者来说,你甚至没有为难的必要,因为你只是个需求执行者;对于高级管理者来说,影响 CEO 一定要相当谨慎,不然很容易被理解成“为绩效不达标找借口”,壮志未酬身先死。

不得不说,此类问题也曾让我困扰。我失败过、困惑过,有时也践行不了自己的管理理念。 不过,经过这两年的实践,现实已经充分验证了这套“产品导向”架构体系的优越性。

对于第二个问题,答案是:重新规划考核体系,并将业务部门纳入考核;重新定义激励体系,从面向需求转为面向产品。

影响 CEO 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辐射到业务部门甚至人力资源部门,这更加困难。技术人的脾气是将数据和细节做到极致,最终一定会将流程里的所有变量纳入体系、进行考核。但问题是,技术部门凭什么考核业务部门?又凭什么影响人力资源部门?所以说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不完全是 CTO 的工作。

对于任何一个产品,考核业务部门IT化水平,考核IT部门为业务部门带来的增长,就是业务IT一体化,业务就是IT,IT就是业务。

高级管理者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公司越来越好。当高级管理者看到公司挣扎、彷徨的根源时,会勇于直面问题。但对很多有心人来说,这一切就只是办公室政治斗争的具现。

所以,以上两大问题,或者叫作关键步骤,都未必能在一家企业内一并解决。有时,退一步亦是海阔天空,你可以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去探索最优解。

结语

我们前后用了两讲的时间,对“需求做不完,怎么办”这一问题做出了拆解。这里,我们再来整体梳理一下:

首先,我们要认知到,需求永远都做不完。

而在此基础上,初/中级管理者主要解决效率问题,高级管理者主要解决价值问题。

解决效率问题依赖专注做事的习惯和方法、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和「别让猴子爬上背」的管理价值观;

解决价值问题依赖产品型研发组织的构建、对 CEO 的影响力以及对业务及其他部门的影响力。

而经过这些年的历练,我认为,追求效率要适度,追求价值则要无所不用其极。

很多管理者在战略层面懒惰,逼迫下属用勤奋来解决战略问题,期望下属做得“又快又好”。试问,若我做得足够快,怎么可能做得足够好呢?基层员工在执行上的勤奋,无法弥补高层在战略上的懒惰。而对高层乃至 CEO 的认知影响,无疑是此类问题中,最困难的部分。

当然,有时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更活络。在下属无法对 CEO 的决策产生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外部咨询的方式给 CEO 提供转型意见,最终也“曲线救国”,成功实现了目标。

如果你也有类似经历或经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互动。

到了这一讲,我们在管理层面的复盘,就基本接近尾声了。

如果你认真学习了前面的内容,你会发现:要解决一个实际的成长问题,往往会涉及多个过往不同方向的知识点,包括“管理三板斧”、全局思维、战略聚焦、管理哲学,等等。这一切都是融会贯通,互相促进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管理逻辑上的闭环。

在管理方面,我的讲述要结束了,但希望我们的思考不会停止。你可以随时留言,我会尽可能地回复。同样,我们专栏的最后一部分:「对专业成长的复盘」也即将到来,欢迎你继续关注。

让我们下一讲再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