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涵柏。今天继续我们的写作旅程。经过原理篇第一课的学习,我想你已经掌握了阅读对于写作的意义,知道了阅读可以如何帮到你的写作。
但是学完了上节课,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新的问题:你面前会有一堆好的材料,但它们很零散,甚至说毫无关系,一切都还是未形成想法的简单笔记。从材料到成文,中间就是你下笔前的焦虑了,比如怎么组织材料、怎么开头、怎么铺垫、怎么叙事、怎么点题等等。
而解决这些焦虑,我们还得插播一节课,就是我们要学习一下到底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为什么要有这一步?原因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连文章的好坏都区分不了,还怎么写出好的文章呢?对吧!
那具体看什么呢?
那以上这3个标志是否真的具有代表性呢?是不是这三方面都做好就是一篇好的文章了呢?接下来我们就深入聊聊这个问题,逐一分析下这几个标志。相信这节课过后,你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识别出一篇文章的好坏,并把优秀之处纳为己用,为我们后面学习具体的写作方法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先看好文章的第一个标志:行文节奏。我认为简单即美。
这事是可追溯到古代的。北宋期间,有个叫刘几的学生,文风十分古怪,用咱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标新立异。比如“万物生”,他非要写成“万物茁”,然后再去圆自己的说法,且词藻十分华丽偏僻。一向主张文章质朴流畅的欧阳修对此噗之一鼻,直接批注“大纰谬”。
像刘几这样的奇特文风,其实现在同样有人借鉴和推崇,总有人觉得写出一些复杂的句式、冷僻炫目的词语,就能写出好文章,但往往让人感受不到文章的真实。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写作者,常常是苛刻的,惜墨如金,找不到半点废话,也找不到一个故作高深之语。对一篇好的写作而言,文风一定是简单干练的,一字能说清绝不说第二个字。
举个例子。以下是我让实习生试写过的一段文字:
由于腰椎不大好,65岁的李青很少再出去走动,一天的大多数时刻,他都在床上度过,岁月的皱纹早已刻满了他的脸庞。这天一大早,他被屋外嘈杂的声音吵醒,直觉告诉他,外面出事了。出事的地方是成都某处家属院,这还是上世纪建造的,石头已经有些发黑,墙壁上长满了青苔。
短短125个字,很多消息冗余,比如“很少再出去走动”和“在床上度过”,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再比如“岁月的皱纹”,这样的表达并不恰当,皱纹往往意味着年老,没必要再去修饰。“刻满”这个词语就不如“爬满”来得精确,“石头有些发黑”指代不清,哪里的石头,联系上下文其实是指墙壁上的砖头。
我改写了一下:
李青65岁,腰椎不好,大多数时间都在床上待着,皱纹已爬满了他的脸庞。这天一早,屋外的嘈杂声吵醒了他,他感觉外面出事了。事发地是成都某处上世纪建造的家属院,院内苔绿斑斑的墙壁上,砖头已经发黑。
我改后的文字只有94个字,这就说明第一段文字有超过30%的内容都是没用的“脂肪”,抛掉冗余的内容后,文字节奏会轻快很多。
我们接着看好文章的第二个标志:文字表述。我认为先要确保准确,才能推敲词藻。
我们从小时候开始学习写作,大家经常会做这样一件事,就是背诵优美的段落。有个阶段我也是这样的,觉得那些文字很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写进文章中很加分。但其实过了应试阶段,你再回看的话,往往会发现那些文字多是内容空洞、用词浮夸。
我随便摘录一句你感受一下。寓言凝聚人类的智慧,闪烁着道义的光华,有聚瑰宝撒珠玑之美,能给人以顿悟般的针砭与启迪。
如果我把这句话里的主语换一个,比如勇敢,勇敢凝聚人类的智慧,闪烁着道义的光华……
发现了吗?完全可以套用。主要原因就在于这段文字用词模糊、言不及义。
这样的习惯短期来看不会对你的写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偶尔穿插一两句可能你仍会觉得很得意,但长期以往,其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
我记得几年前吧,我去受灾地区采访,我写了这么一句话,“河道两岸天空阴沉,长鸣的汽笛声让清冷的空气颤抖”。我本意是想渲染一种悲伤的氛围,用空气的颤抖来烘托受灾人心的颤抖,但总编为此数落了我很久,他认为用颤抖来形容空气就是不合适的,不仅不精准,还画蛇添足,并且这样的描述用在灾区这里本身就很违和。
所以啊,遣词造句永远是写作里最重要的一环,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恰当的语法、句法和词语。具体怎么做,我在后面的课程中还会详细展开,这节课你只记住什么样的文字表述是好的就可以了。
再举个例子加深下你的印象。烈士陵园内,墓碑上扑克牌大小的姓名从未随着时光流逝而消失。每次擦拭墓碑,王明都会小声念着上面的字,不自主地感叹一句,短短30多个字就代表了他们一生。
粗看下来,这句话流畅,不算糟糕,但如果你仔细读,你会发现有两个地方表达得不够精确:
那这两个地方有没有精准的表达呢?请你停顿3秒,想一想你会用什么词语来替换它?
好了,揭晓我的答案!你先想想墓碑上的字为什么会消失?当然是因为时间久了,会被风化,所以把消失改为风化殆尽,意义会更加明确;而代表可以用什么词替换呢?从笔者想表达的意思来看,人的一生是复杂的,但只能用短短几十个字去描述人的一生,那显然这几十个字是浓缩了嘛,所以用“浓缩”就比“代表”好,更能体现笔者的情感,而非冷冰冰地刻画。以下就是改后的文字:
烈士陵园内,墓碑上扑克牌大小的姓名从未随着时光流逝而风化殆尽。每次擦拭墓碑,王明都会小声念着上面的字,不自主地感叹一句,短短30多个字就浓缩了他们一生。
听到这里,可能你会有新的疑问,为什么我单单把这两点拿出来先讲?
这是因为我发现,刚刚接触写作的人,不太喜欢考究用词。比如人们面临的任何困难,有些人就喜欢用“危机”来描述,但如果这种情况是危机,那么碰到下一个困难呢?你该怎么在写作中去区分?难道要用“巨型危机”吗?所以选择恰如其分的词语是很重要的,你要让词语的准确含义和你想表达的情况相一致。
而好多有了一定写作经验的人,同样不喜欢考究用词,甚至觉得更复杂的句式、更华丽的辞藻才能体现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些做法都不是一个好的写作表达,你要注意区分了。
接下来我们看好文章的第3个标志:主题刻画。我认为好的文章,它的主题一定是鲜明的,而且立意还要突出,有值得深入探讨的余地。
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往往会有很多的描写,而描写恰恰也是一篇文章中最能展示作者才华的部分,但也最容易暴露文章的缺陷。有时,你费尽心思、激情澎湃地写下一大段话,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原是想表达得更加细腻,但写着写着却跑了题,写到最后读者根本不知道你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强调的重点:我们的描写,包括精细描写,都是服务于主题。
举个例子:
从北京出发,越过山海关,一条东临辽东湾,西依松岭山,长约180多公里的辽西走廊,如刀刻般陷入东北腹地。辽宁就坐落在这咽喉之处。60多年前,为了争夺东北的工业基地,中国共产党数十万军队从这里秘密出关。如今硝烟散尽,年轻劳动力入关成了这里的常态。数据显示,2015年开始,辽宁也和黑龙江、吉林一样,人口开始净流出。(摘自《南方周末》)
你是不是急着在找这段文字的不好之处?这次这个是正例。我们一块看看好在哪里吧。
首先,读完这段话,主题我们是清楚的,就是在讲“这几年辽宁的经济形势不好,大量年轻劳动力外流”。那如果只是这样一句话,干巴巴地直接表达主题,那就不叫文章了,那叫资讯。没有任何描写去烘托主题的话,一下就让人失去了阅读的欲望。
其次,这段话的前面恰好有非常棒的描写。
第一句话“从北京出发”,其实是点明了人口劳动力外流的去向是北京。那他们是沿着哪条路呢?有些地理基础的同学应该知道,从东北到中原腹地,如果不翻山越岭,最方便的道路就是辽西走廊。这条走廊发挥着沟通东北和中原经济文化的作用,所以描写它,既是把地理背景勾勒出来,方便读者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也是为接下来的劳动力流动做铺垫。
接着,作者开始从时间上的纵深描写,谈到了60多年前那场辽沈战役,为什么要写到这点呢?当年,国共两党在东北大打出手,正是为了争夺东北,因为这是我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而现在东北的经济形势不好,老工业基地有了麻烦,从原来军队出关抢占工业基地,到现在的年轻人为了生计入关,这一进一出之间,实则是为了制造戏剧性的对比效果。
你看,所谓的精准描写,本质上还是为了表现文章的主题,让读者产生进一步读下去的欲望。
学完上述3个标志,你应该知道一篇好的文章会有这么几个特质:
我们常常夸一篇文章好,其实就是这3个标志的综合作用。现在我想借着最后一点,有关主题的刻画,再展开说说我的观点。
主题鲜明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很重要的一点,而实际上,这也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篇文章连这点都达不到,显然只能被认定为不合格。
怎么说?在现今这个内容丰富甚至冗余的时代,写作的主题越来越同质化,如果没有一个独到的主题,这篇文章很难脱颖而出。所谓独到,就是指作者看到了一些读者没有注意到的东西,看了这篇文章后,读者才明白,哦~原来是这样子的。
那为什么我们看完一篇文章,会觉得它主题独到呢?我把它总结为“以正合,以奇胜”。
这六个字并不是我的原创。熟悉《孙子兵法》的同学一定知道,这是书中的一种用兵思想,叫“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简单来说就是,用兵要正确地使用兵力,灵活地变换战术。
这种方法完全可以借鉴到写作中来。所谓“以正合”就是用读者熟悉的解读方式、熟悉的意象去讲你的主题,而“以奇胜”就是强调作者自己的思考,利用你的独特观察创造性地去解释读者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我说的主题,也指写作的切入角度。比如那个著名的“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故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皇上出考题让画家根据“踏花归去马蹄香”来作画,只有一人独具匠心,在全面体会诗句含义的基础上着重表现诗句末尾的“香”字。他的画面是:在一个夏天的落日近黄昏的时刻,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这样的切入角度,写作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冰点周刊》曾发表过一篇名为《西南偏南》的特稿,作者写西南边境的闭塞和边远,他是这么写的:
现代文明一定是吃尽了苦头,才走到西藏边境这个叫做“陇”的地方。2018年第一个月,爱迪生发明电灯近140年后,这里的灯丝终于接入了国家电网。在很多方面,喜马拉雅山南麓这个群山环抱的峡谷都与外界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书信在此地延续了更长的生命。2006年这里才进入电话时代,公路要再等3年才会开通。第四代移动网络服务迟到了3年以上。报纸总是延迟一周送达。
我想不用我分析,你都能感受到切入角度的独特。首先作者把现代文明拟人化,打破了常规。接着他把现代文明具象化,灯、通信工具、报纸等常见的意象,都用一种奇妙的组合拟人化地展现了出来。
这就是典型的“以正合,以奇胜”,这种方式很多公众号都会用,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六神磊磊读金庸”,他里面的很多故事其实都是读者看过的,但他总能找到一个主题把故事重新整合,这就是他的独到之处。感兴趣的话,不妨课后去看看,相信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区分文章的好坏,是写出一篇好文章的大前提。这节课我主要和你分享了一篇好文章所具备的3个标志:
正如思想家史蒂芬·平克,在《写作风格的意识》书中说的那样:“好的写作是作者看到了一些东西,而读者还没注意到。读者的视线经过作者引导便能看得见了。写作的目的是呈现,动机是呈现不偏不倚的真相。当语言与真相连成一线,写作就成功了;而成功的证据,在于简单和准确。”
至于怎么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这是一个无法直接回答的问题,因为写作始终是一种创作型的表达。但提高的方法和表达技巧还是有的,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结合上述这些标志,分享我的心得。
请按照这节课介绍的方法,找出一篇你觉得好的文章,从行文节奏、文字表述、主题刻画等任意方面进行分析,看看有哪些是你可以借鉴的?
从零开始,人人可以写作!如果今天的内容让你有所收获,欢迎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邀请他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