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涵柏。今天是原理篇的最后一课。
也许你已心痒难耐,想让我快点分享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不过,欲速则不达,在过渡到方法篇前,我还要再啰嗦一节课,和你聊聊写作中有哪些常见的坑,你可千万别跳。因为一旦养成了这样的写作习惯,你就很难再改回来了。
好了,言归正传。接下来,我会带着你从一篇文章的用词、句式、段落编排和逻辑架构4个方面,对应着来谈4个写作误区。这4个误区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从没有意识到,但无论如何,都希望你在自己的写作生涯中能够避免。
我们先说第一个误区的第一点,滥用形容词。我这里说的滥用,不仅指写作者使用形容词不准确,还有堆砌形容词的意思。
首先,回忆下我们小时候背诵的优美段落,为什么会觉得优美呢?因为我们发现,这些段落里用的形容词特别多且炫目,有一种到商店选商品看花了眼的感觉。我在百度上随意搜到了一段文字,你感受下:
青春岁月里的相逢不需要任何约定,偶然擦肩,一个不经意的回眸都可以结下一段美好的缘分。我们都有过花枝招展的年岁,为某个喜欢的人倾尽所有的激情,对着巍峨的高山,对着奔腾的河流,许下滔滔誓言。
短短的93个字,几乎每一句话都有一个形容词,这些形容词似乎让整个段落变得花枝招展,但随着我年岁渐长,这样的形容词已经打动不了我。为什么呢?第一,用得太多了,感受不到它的美妙;第二,用得不准确,让你觉得矫揉造作。不知道你是否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那是不是我们以前去摘抄段落就错了呢?当然不是。讲个小故事吧!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有个侄儿,有一次他写信给苏轼,向他请教写作方法,苏轼非常认真地给侄儿回了信,他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是此样,何不取旧时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只书学亦然,善思吾言。”
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所有的文字,小时候必须让气象峥嵘,色彩绚丽灿烂。逐渐成熟,于是趋于平淡。其实这不是平淡,而是绚丽灿烂的顶点。你只看见我现在平淡,一直只是这个样,为什么不拿我们过去参加科举考试时的文章看看,那时文章高低抑扬,如龙蛇捉摸不定,你现在应当先学习这个。读书学习也是这样,好好想想我说的话吧。”
其实,仔细想想,为什么小时候要背诵或摘抄绚丽灿烂的文字,主要的目的就是积累,经受这些绚烂文风的熏陶,其实有利于创造者潜在的才情得到激发。用时髦的话说,就是要炫技。然后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从绚烂中脱离出来,归于真实。等到了那个时候,你的写作如果再滥用形容词,就会给人浮夸之感。
需要提醒你的是,我说的不滥用,不是不用,而是要把形容词用精当,就像在一抹绿色点缀了一朵芬芳,让人过目不忘。
这里我以彼得·海斯勒的著作《寻路中国》为例,这是一本非虚构作品,是描写作者在中国自驾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我举个书中描写环境的例子,让你感受下形容词用得精当的好处。
相信大部分人都见过:随着年轻劳动力外出,中国部分农村凋敝。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描述?我们来看看《寻路中国》的作者是怎么描述的:
在中国的有些农村,人们似乎离去得十分匆忙。石磨翻覆在地,泥土地板上散落着垃圾,房屋只剩下框架,与沉寂的墓碑比肩而立。土墙已经开始剥落,每当我看见这些空荡荡的村落,就会对自己说:来晚了。
这段话你看到了几个形容词?只有沉寂和空荡荡两个形容词,其它几乎都是名词、动词。尽管如此,村庄破败的样子也已经跃然纸上,而且印象深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找准了意象,这就像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写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名词性词组就把一副萧瑟的秋景图摆在了我们面前。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描述某个环境、物品或者状态,不需要靠堆砌形容词来完成。我的基本原则是,想不出来精准的形容词,就不要用。
这里,我还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偏爱形容词,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你找不到好的意象和细节,就只能通过形容词来修饰。比如你注意不到泥土地板上散落的垃圾,就只能用破旧、散乱这样的形容词来修饰泥土地板,但哪个更好,其实一目了然;
第二,就是因为我们认知上存在误区了,总以为写得好的文章,必须多用形容词,而且形容词越少见、越绚丽越好。
我再说说连词的滥用。连词在一篇文章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往往能使逻辑清楚,方便阅读。但你要知道,我们这里讲的写作不是指写论文,连词用得过多,会影响句子的节奏和美感。
比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句话就暗含了因果关系,但我们写的时候,难道要写成,因为清风徐来,所以水波不兴吗?再比如,秦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句话也暗含了因果关系,按照中文写作的习惯,没有必要写成,由于秦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上述表达虽然形式上注重了逻辑,但一定不会让你感受到文字的美妙。我的建议是,除非逻辑表达容易混淆,否则,慎用连词。
刚才我们说了遣词方面的误区,接下来我们讲句式上的误区。这些年,随着懂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英语句式的影响,喜欢用倒装句、从句来表达一件事情。比如中文的习惯表达,是“动词+名词”,但受到英语影响,我们把名词倒置。例如,“选购书籍”会写成“书籍的选购”。
这种写作表达,进而会影响到长句。比如,中文表达,习惯用人来做主语,但同样受到西方影响,很多人喜欢用抽象名词来做主语。举个例子,他因为收入减少,不得不改变了生活方式。如果用西化的表达方式,这句话就变成了:收入的减少让他不得不改变了生活方式。
当然这算不得错,但是这会影响中文表达的美感,长此以往,会贻害我们的写作。比如你明明可以写“这个人素有名望”,非要造一些抽象名词,写成“这个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这里,我给你推荐已逝的余光中先生的一篇文章,《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和变态》,相信你看了,一定收获颇丰,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其中的别扭。
这里我结合经验,和你聊聊常见的三种中文西化的表现。
第一,滥用被字句。比如他被升为省长,他不被准许上课,这些表达都失之生硬,和我们传统的中文生态有很大区别,不如改成:他升为省长,他未获准上课。
那什么时候用被字句呢?当我们需要强调主语的不如意、出乎意料时,可以用被字句。
我举个例子,蛇把小王咬了和小王被蛇咬了,哪种表达更好?显然是被字句更好,因为蛇和我们并不同类,很难引起我们的共鸣,把小王放在主语位置,既突出了小王的不如意,也能让读者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
再举个例子,比如我想写一篇文章,谈快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那么,我开头写,“快餐逐渐被中国人喜欢”就比“中国人越来越喜欢快餐”的表达要好,因为文章主旨就是为了强调快餐。
但我还是要强调,中文的正常表达,是主语+动词+名词,要改变句式顺序,一定要有特别的原因。
第二,喜欢用弱动词。所谓弱动词,我一般称之为“万能动词”,比如造成、进行这样的动词。举个例子,飞机失事,造成一百多人死亡,这句话里的造成就是弱动词,这样用不会错,但却体现不出动词的美感。还不如直接写,飞机失事,死了一百多人。再举个例子,陈景润对数学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进行”这个动词放在这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直接写,陈景润对数学问题详加研究,就好了。
第三,喜欢用从句。特别是在修饰一个名词的时候,用一个很长的句式来表达。比如,我看过有人写,武汉疫情中,有人想起了去年樱花绽开的时候,这样写了一句:被困在家的日子里,我想起了去年樱花盛开、游客满园的那天。这就不太符合中文的写作习惯,啰嗦半天,读者才知道樱花盛开、游客满园这样的从句是来描述那天的情景,为什么不简练一点,直接写:被困在家的日子里,我想起去年那天樱花盛开、游客满园……
说完了遣词造句,我们再说说段落。一般而言,段落与段落之间,本来就具有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写作时处理起来不难,顺着往下写就好了。但是,当上个段落和下个段落并不具有上述关系的时候,需要从A内容跳到B内容,那应该怎么做,就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处理得很好了。
很多人写作的时候,常犯的毛病就是直接把这些段落放到一起,没有联系,这样的话,读者感受不到你的巧思,而且很容易打乱文章的节奏。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技巧,比如使用过渡句,再比如我在第1课中讲到的《武林外传》的例子,寻找到两个人物的共同点,以作串联。还有些技巧,我在方法篇中会进一步分享,这里我只想让你感受一种巧思,对打开我们的思路有帮助。
我还是以彼得·海斯勒《寻路中国》这本书为例,看看作者是怎么把两个段落有机联系起来的。
比如上一段,作者想写在中国自驾时为自己定下了许多规矩,以免惹上麻烦;下一段要写中国法律对驾驶员的身体方面作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定。这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那怎么从这一段跳到下一段呢?
我先把作者的两个段落贴出来:
A段落:一路上,我给自己定了一些规矩,并尽量遵守。日落后安营扎寨,天一亮就动身出发。中午时分,我通常把车停在路边打个盹。我从不在夜间开车。
B段落:手册规定,卡车驾驶员身高至少达到155厘米,小轿车驾驶员的身高至少到150厘米。在中国要取得驾照,每只手上至少有三个手指功能正常,大拇指是必不可少的。
那这两个段落作者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
接着A段落的最后一句,我从不在夜间开车。作者继续写道:在中国的公路上,疲劳这个问题甚至出现在驾驶员考试题里。
133题:如果行车达4个小时,驾驶员必须停车,并强制休息至少:A.10分钟;B.20分钟;C.15分钟。
正确答案是B。如果你只休息一刻钟,那么缺少五分钟也是违规的,至少规则手册里是这么描述的。
接着,作者马上接上了B段落第一句,手册规定,卡车驾驶员身高至少达到155厘米。
不知道这样的过渡方式会不会让你啧啧称奇,反正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实在佩服作者的巧思。从谈论自己定的规矩,通过一个试题,就转移到了对中国规则的讨论,丝毫没有突兀之感。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文本逻辑。写文章,简单来说就是用语言传递信息,体现出的是作者的思考。很多人的写作有这样一个误区,洋洋洒洒几千字,但文章没有逻辑,或者说通过推演论证,得不出你想论证的结论。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写作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清楚地表达信息。信息通常被分成3类: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文本,使用不同的信息。比如,对专业论文来讲,多用记述信息,因为准确;对科普文章,就要多用些评价信息,方便理解。
清楚地区分了信息的种类,接下来就是组织这些信息,怎么组织呢?
这就需要搭建起文章的框架,这也是后面方法篇我会重点讲到的内容,这里就不详述了。但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先感受下,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这个例子选自《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这本书,我印象很深。
“许多医疗专业都缺少医生,这一现象正变得越来越严重”,美国医疗协会的主席约翰塞波恩说。来自洛杉矶西奈山雪松医疗中心的外科主治医生詹姆斯希波恩也说,“医疗保健的质量正在下降”。在明尼阿波利斯总医院的主任医师爱德华也说,我们现在就需要增加至少5个产科医生。
我们分析下这段文字,作者想传递的观点是,医生紧缺,直接导致了医疗保健质量的下降。现在是需要我们引用权威言论或者事实依据来支持这个论点,上面这段话的论据虽然有了,但散乱,没有经过搭配,结果是缺乏可信度。
那怎么改写呢?第一,在论证方式上下功夫,比如对比论证;第二,用权威的数据;第三,用最有代表性的权威言论。
根据这三条,修改以后就变成了:
在明尼阿波利斯总医院,获得批准的助产士现在可以直接接生婴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医院的产科医生数量不断减少,现有的产科医生已经不堪重负。在洛杉矶西奈山雪松医疗中心,一些非急需的手术被推迟到数月之后,詹姆斯希波恩医生的解释是,医疗保健的质量正在下降。根据美国医疗协会的说法,全国现在急需大约5万名不同专业的医生,从内科医生到放射科医生,都非常紧缺。
再看看这段文字。第一,增加了对比论证,产科医生减少,和产科医生对应的助产士可以直接接生婴儿;第二,放入了数据,相当于我们前面讲的记述信息,在这里它是比评价信息更有说服力的证据;第三,保留了一位权威医生最精辟的话。可以说,这里使用了三个主要证据,使得整个信息变得有趣和权威起来,这就是逻辑的力量。
一个人要写出好的作品,一方面要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就是要避开写作的误区。
这节课,我们从组成一篇文章的字词、句式、段落和结构等方面入手,总结出了4个写作误区:
俗话说,在克服恶习上,迟到总比不做强。倘若你现在才知道这些写作恶习,那就从今天开始,努力修正,不要在错误的写作习惯道路上越走越远。
找出你写过的最满意的作品,比照以上4个误区,从任意一个方面找出不足并改写。
从零开始,人人可以写作!如果今天的内容让你有所收获,或者你发现身边的朋友在写作上也有同样的问题,欢迎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