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涵柏。今天是方法篇的第四讲,我们聊一聊叙事。
著名文学家闻一多提出过诗歌“三美”的主张,即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我在和其他写作者交流的时候,也会常常提及。我认为文章和诗歌一样,同样有这“三美”。
在我们前面讲如何搭建文章结构的时候,其实它的核心要旨就是“建筑美”。对应一篇文章来说,就是在文章结构上要起承转合,匀称均齐。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音乐美”。所谓音乐美,是指从听觉方面表现出来的美,虽然一篇文章不像诗歌那样讲究平仄、押韵,但它的节奏还是要体现出一种音乐的美感,读起来流畅而不拗口,而且能吸引着读者往下读。
那文章的这种节奏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是通过叙事来完成的。这个怎么理解呢?请你结合自己曾经有过的写作经验,仔细想想。
我们平日里写作,其实就是把文字和场景系统有效地组织起来。这个组织的过程中,一定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带有目的性地谋篇布局,使用不同的句式,小心翼翼地引导读者的反应。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我们叙事的语气、口吻将决定读者的体验。
这个叙事的语气、口吻,表现在写作上,就是我们常说的,你的文章要有叙事感。
所以这节课,我们来聊聊叙事感。具体我会分两个部分来讲,第一个部分是叙事的节奏,第二个部分是叙事的策略。每个部分下面都会有一些技巧和你分享。闲话少叙,我们开始吧。
你想象一下,此时的你正在听一首旋律,你被这个旋律打动了。那打动你的因素是什么呢?我想一首好听的曲子,它一定有独特的速度感,有快有慢;一定有种力量感,有重有轻;一定还有种变化感,在某个音符处突然变调,打破原有的节奏。
其实,叙事节奏也是一样的,它也包括速度感、力量感和变化感。你肯定会觉得抽象,我们先来找一段名篇感受下。恰逢北京金秋,我们就选一段郁达夫先生所作的名篇《故都的秋》,来感受下这种音乐的美感吧。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我们就以这段为例来分析下,叙事的节奏中包含的速度感、力量感和变化感分别是什么。
所谓速度感,就是作者采用的句式往往是以短句组成,这些短句能够用最少的字数传递相当多的消息,能够特别有效地带领读者通过这些短句来理解复杂的环境。更有意思的是,它可以帮助写作者制造一种意象或者动作的连贯感,让读者感到有很多意象或者动作是同时连续发生的。
比如在上面这段话中,秋天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包含的意象有很多,但怎么表达呢?郁达夫采用了短句,“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那什么时候需要这种速度感呢?就是我们的材料过于静态、平淡的时候,它们往往会放慢我们的写作节奏。这时,你就要提速了。
提速的方式,除了像郁达夫那样,直接通过“什么的什么”这种结构来呈现之外,还有就是用动词,把内容联系起来。
比如,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的老家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由于经济越来越发达,你看到的景象是:高楼大厦,热闹的人流,门口的脏水和再也看不到的鱼。
你发现没,这些景象都是静态的,那怎么让它变得有节奏起来呢?
你可以这样写:过去四十年,我的老家已变成一副陌生的模样,周边的高楼从无到有,村民进城又返乡,屋前的河水由清变浊,河口的鲢鱼回了又去。
简单的句式,通过几个动词,增添了句子的活力,清楚、快速地把读者带入到场景当中去。这里我再次强调一下:速度感是通过短句、简单句式来实现的。相反,如果你写的句式过于复杂,它就会拖慢你的表达。
接着我们来说力量感。你回想一下,从小到大哪种修辞手法常被认为能够给文章带来力量感。没错,排比,我们说使用排比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气势。从某个程度上来说,排比其实是通过“重复”来增强文章的力量感。
在上面那段话中,郁达夫虽然没有使用排比,但他却用“重复”增强了语句的力量感,比如“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增强力量感的方式,就是调换句子的语序。你想想,在表达中,为了增强表达的力量感,你会怎样?
我们通常会把关键的词语放在开头或者结尾,而不是让它埋没在句子的中间。这种技巧,在写作中的运用十分普遍,但对初学者而言,却容易被忽略。
我举个例子,你感受下。
“曲折,是对中国刑诉法诞生过程的一个恰当描述。”显然,“曲折”包含着我对刑诉法诞生过程的一个判断,同时也是提醒读者,我下面要写这个曲折的过程了。
如果这个关键词放在中间,力量感瞬间就没有了。你感受下这种句式,“很多人用曲折来描述中国刑诉法诞生的过程”。
那说到这,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我要告诉你。或许你已经发现了,有时候我们为了增强力量感,使用“重复”这种手法的时候,其实减少了速度感。两者之间是矛盾的,所以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如果你确定这段内容确实重要,必须要让读者感受到你要表达的这种情感,牺牲速度是被允许的。
我举个例子,比如在一些大城市,由于“控制人口”政策的影响,很多人不得不离开,但是还是有些人在抗争,希望留在这里生活。如果,你想描述这个群体留下来的渴望,那么增强这种力量感就十分必要了。
我会这样写:他们不要政府提供福利,也不要政府给出什么赔偿,更不要政府包车送他们回去。过去,他们做了无数次决定离开这里,现在,也做了同样多次的决定留在这里。他们就想待在这里,因为他们的家早已和城市园区融为一体,他们哪儿也去不了。
这样的表述虽然降低了叙事的速度感,但也显然让你体会到了被描述对象留下来的决心。
第二,要从上下文来考虑,如果它们一直都是快节奏,在你犹豫是不是要放慢速度、增强力量感的时候,我会倾向于慢下来,因为它实际上产生了另一种效果,那就是变化感。
接着,我们就讲讲变化感。变化感在书面表达中,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句式上的变化。这个好理解,就是在写作过程中,注重长短句的结合。你可以再次看郁达夫的这段话,这种句式上的变化体现得很明显。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第二,句型上的变化。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就是小时候做语文作业的时候,老觉得改句型很无聊,明明是一个意思,非要让我们改成把字句、被字句、倒装句等等,后来我自己从事有关写作的工作后,我才慢慢理解了这种训练的意义。
一般来说,在一篇文章中,我们最常见的句型是“主谓宾”结构,但有时候我们要表达的内容比较复杂或者需要做解释的时候,我会更倾向于使用一些更长、更复杂的句型,有时候也要换成被动或者倒装句,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增加文章的变化感。
我举个例子,是杨继斌写的《富士康“八连跳”自杀之谜》,这篇文章的某个段落是这样写的:
死亡掠过的富士康园区,生活仍在精确地继续着。在距离卢新跳楼处不远的大道上,人一样高的车轮轰然碾过。银行、咖啡馆、食堂、商店对大雨中匆匆而过的青年们张着大门。在生产电脑主板的车间里,白色工作帽下一双双眼睛秀丽明澈,他们像往日一样快速在主板上插进电阻、线圈。等到17点30分下班,刷卡机依例给每个人一个纽扣大小的笑脸标记。
为什么我要把这段拿出来分析,你可以仔细想想这段话。
首先,这里的第一句话就是整段内容的总结,它表明死亡阴影笼罩下,生活还要继续。后面的内容就是把这个总结铺开。再看第三句句型,“银行、咖啡馆、食堂、商店对大雨中匆匆而过的青年们张着大门”。按照一般的写法,这句话可能会写成,“青年们匆匆而过开着的银行、咖啡馆、食堂和商店”,但是结合这句话的下一句,也是用人来做主语,这样的话段落就缺乏了句型上的变化,容易让人觉得枯燥。
到这里,有关叙事节奏的技巧,我都分享给你了。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二个部分,叙事策略。
想必你也知道,叙事的策略有很多,但叙事的原则就一个,一定要有递进的关系。在我的写作生涯中,常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有些文章的段落,它不是递进关系,而是并列关系,也就是说,我随意调换每个段落的顺序,并不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但你仔细想想,这会是一个好的叙事吗?
当然不是,这样的叙事会让你觉得平淡无奇,嚼之无味。所以当你在写一篇文章时,一定要注意这个基本的原则。无论是采用哪种叙事策略,都要记住这一点。
好,现在我们回到叙事策略上。聊到这个,你头脑中能想到的策略肯定有一个,那就是倒置叙事,也就是从结果出发找到事件的原因。这个很好理解,用得也比较多。这里,我就不展开讲了,我给你分享另外两种叙事策略:多线叙事和环形叙事。
多线叙事其实并不神秘,它主要是指文章同时拥有几个叙事主线。这种叙事策略无论在写作,还是在电影中,都比较常见。比如最近一部大火的新剧《沉默的真相》就有3条叙事主线,分别对应三条线上的男主角:支教教师侯贵平、检察官江阳、警官严良,每条线用时间予以区分。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三条主线不是指对应3个主题,而是为同一个主题服务的。
具体怎么运用呢?我举个例子。2019年和2020年在西昌凉山都发生了森林大火,牺牲了不少民间扑火队员。如果要写这群扑火队员的故事,其实多线叙事就非常有用。毫无疑问,我们的重点是扑火队员这项工作本身的高度危险性。开动你的脑筋,想想能有几条主线?如果是我来写的话,有这么3条线,是必然会用到的。
时间线:从接到火情到奔赴现场,按时间顺序记录行程,扑火队员先会遇到什么困难,后会遇到什么困难,在这条线中,就可以得到展现。
人物线:从这些消防队员中选择一位,通过描述他的性格特征、生活阅历,来分析这群人中为何有人会丧生。这条线不一定非要贯穿全文,只是作为一个迷你人物特写占据几个段落即可。
日常生活线:前两条线都聚集在出现火情后的情况,但在没有遭遇火灾的时候,他们平常的训练是怎样的,是否专业等等。
我为什么会选择这3条线呢?因为我的主题就是围绕着森林扑火的危险性和死亡情况,以及扑火工作的规则和制度,来组织材料。
接着我们说下环形叙事。顾名思义,环形叙事属于非线性叙事。也就是一个故事开始于结尾,结束于开端的故事。像电影《恐怖的邮轮》就属于环形叙事的上佳之作。
在写作中,你也可以使用这种叙事策略。它常常用于那种,事件或者人物难以逃脱宿命的题材。比如,某人想要突破现有的状态,但总有个制度或者环境围着你,让你跳不出去,回到原点。
我们还是举个例子来说明下。请你设想这样一个场景:过去,我们参加奥数比赛获了奖可以加分,所以各种补习班特别多。政府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禁奥令”,禁止学校把“小升初”与奥数挂钩。但事实上,各学校为了保住现在的位置,一定会抢好的生源,所以这些“禁奥令”都成了一纸空文。
这个时候,如果你找到了一个好的样本。比如某位父亲对“禁奥令”深信不疑,在别的孩子都在利用暑假疯狂补课的时候,他就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上奥数课。但现实不断挑战他的观念,最终也不得不妥协。
这样的样本故事就适合环形叙事:
以上这个解析的过程就像一个循环一样,似乎什么都变了,但最终什么都没变。
学会叙事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一般来说,我们比较注重这样两个方面。
一是叙事的节奏,它包含速度感、力量感和变化感,我们可以通过变换句式、调整句型,实现叙事的音乐美。
二是叙事的策略,策略有很多种,但原则只有一条,就是叙事必须要有递进的关系。这节课我为你介绍了两种常见的策略,一是多线叙事,它的应用很广泛,关键是要围绕主题确定主线;二是环形叙事,它比较适合那种,事件或者人物难以逃脱宿命的题材,生活中也很常见。
这节课还是有些难度的,希望你能保持练习,去加深对这些技巧的印象,从而熟练使用。
今年“国庆档”,电影《姜子牙》,这部被寄予厚望的“封神宇宙”第二部动画,上映后口碑两极分化。请你试着分析这部电影的叙事策略,并写出它的叙事策略。
对于上述电影不太熟悉的同学,也可以选择别的电影进行分析,总结叙事策略。
期待你的分享!如果今天的内容让你有所收获,不妨邀请你的朋友一起加入练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