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涵柏,欢迎你跟我学习写作。

在开始今天的讲述之前,我先和你打个哑谜。请你猜猜,以下是哪个人物的出场描写。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你猜到这是谁的出场了吗?没错,就是俗称凤姐的王熙凤。大学时期认真通读《红楼梦》的时候,我被这段文字深深吸引。这个人物的出场太漂亮了,之所以漂亮,我先不展开说,随着课程的讲解,相信你很快就能感觉到。

我这里先说说,我为什么要单独用一节课来讲人物出场吧。除了一些特殊的应用写作题材,人物都是一篇文章中不可或缺的灵魂。我们搞演讲、讲故事、写软文、写文案,很多时候都会有人物出场。但在我看的很多文章中,因为人物缺乏安排,导致文章变得无聊,甚至混乱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些有意思的人物被埋没在了一堆无关紧要的信息中。

听到这,你可能会想了,人物出场有什么难的吗?让他说句话,不就自然而然引出来了。是的,这种说法并不能完全算错。但是,怎么安排说话的内容,让谁来说,同样值得考量。不可能让一个宇航员跑出来说,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然后带出这位宇航员吧?这也忒无聊了。

那么人物出场是不是有个总的原则呢?是的,一个重要人物的出场,最好有独特的细节描述,比如形象特征、话语特征,以确保读者能记住这个人物。

最基本的原因和原则,我们现在都清楚了,接下来就正式进入这节课的核心内容。我们还是分成两部分来讲,这样比较清楚。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一个好的人物出场都有哪些特征;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人物出场都有哪些实用的写作技巧。

从王熙凤出场,我们能学到什么

我们先讲一个好的人物出场都有哪些特征。其实和前面讲“如何开头”一样,我们在为一个人物出场做铺垫的时候,同样要注重两个特征——神秘和冲突,这是吸引读者往下阅读的不二法门。

那我们就以上面王熙凤出场的那段作为例子,来分析下作者是怎么营造场景的。我在讲的过程中,还会说下人物出场描写中那些常见的错误。

使用引语

首先,用引语“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带出王熙凤的出场。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常见的技巧,但是有些人会用不好,大概率是没有把握以下这两个基本要求。

第一,引语必须符合人物身份。比如只能是黛玉纳罕,来者是谁,而不能换做其他人,因为她是外来人,她不了解王熙凤。

第二,引语内容要有特质。比如我曾经看过一些初学者写人物出场,总喜欢写:“我很累,感觉有千座山压在自己身上。”满头大汗、体格强壮的张三边干活边说。张三是一名建筑工人。

你想想,这样的引语其实没有任何意义。谁工作不累,谁没有压力,对不对?这样的引语展现不出人物的任何特质,自然也吸引不了任何人。

你看曹雪芹是怎么用引语的。首先,符合人物特质,未写王熙凤的外貌,就先已通过她的笑语声,传达出了人物的内在神韵,让外来者林黛玉都觉得她放诞无礼,这句先声夺人的直接引语就很妙。其次,营造了神秘感,这个时候读者的视角和黛玉一样,都在猜想在这样一个王公大院里谁敢如此无礼?最后,用引语的时候,简短、犀利,切忌冗长、枯燥

针对最后一点,现在,请你联想一下我们上节课讲的“叙事的速度感”。

这种速度感在引语方面,常常表现为:不完整地引用整句话,而是单独引用一个词组或者一个词。比如,某人用“诸事不顺”来形容自己目前的状态。诸事不顺肯定是某人原话中的一部分,我们写作的时候,如果觉得这个词语最能体现他的特征,那就只用这个词语作为引语就好了。

制造悬念

其次,制造悬念。所谓“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其实就是作者在进一步制造悬念,这也是人物出场常用到的技巧。这样的经典句式有很多,稍微归纳一下的话,以下两种最常见:

细节描写

最后,是细节描写。这就包括外貌、状态等。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误区就是,使用没有特质的细节。曹雪芹写人的时候,他不是把王熙凤的五官都拿来写,而是突出某个特点。比如王熙凤就是“丹凤眼””柳叶吊梢眉”。

其实这点做起来不是很难,关键是你得学会观察。换句话说,一个人的细节特质是要和场景联系起来的。比如,前面建筑工人张三的那个例子,现在要写他的出场,让你写一个外貌细节,你会写什么?我就会写手,因为这是最能体现他工作特质的地方。至于怎么用细节来调动读者,我还会用一节课专门来讲,这里就不再举例了。

总结一下的话,王熙凤的这段出场,主要是由引语、悬念、细节等三个元素组成的。

环境描述

此外,还有一个经常被使用的人物出场技巧,曹雪芹先生没有用到,那就是环境描述。

比如,我要让一个农村人物出场,还原他的生活场景就很有必要。那应该怎么写呢?同样,这个场景的选择最起码的要求是符合人物特质

假设有这么一位农村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在农村的土路上因为车祸双亡,现在,我们要写这位命运悲惨的儿童,该让他出场了。就可以这样写:

这实在是一座在中国版图上,平淡无奇的西部村庄。年轻父母的流失,村口操场上用于锻炼身体的双杠斑驳得就像被抛弃的遗物。新村连络县城的公路因年久失修而残破坑洼,为了生计奔波的年轻夫妻出行时稍一疏忽,就会在尘土弥漫的路上发生车祸。2020年5月,李四(化名)的父母就在这里车祸双亡。

看完这段话,你能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人物的出场吗?简单来说,就是寻找这个农村儿童的一些特质。我把我的思考过程写了下来:

130个字,我们就把李四的出场铺垫完了。

人物出场那些实用的写作技巧

到这,我们讲了一个好的人物出场往往会有哪些特征,其实也是在告诉你,怎么使用引语,怎么制造冲突,怎么找到细节,怎么运用环境。那光知道特征,了解一个大概的用法,对我们的写作来说还是太简单了。接着,我要更进一步,和你分享一些进阶的写作技巧,带你一起来设置人物的出场。

制造冲突、悬念或者错觉

上面,我们在用王熙凤出场这段举例的时候,其实已经说了制造悬念的技巧,这里我再拿出来讲一讲。这是因为这种技巧用得比较多,形式也很多样,但要做出新意其实挺难的,需要你多看、多想。

比如,我们以撒贝宁这个人物出场为例。说起他,你脑海中的典型场景应该就是《今日说法》里的撒贝宁,西装革履、正襟危坐。但如果你换个情景,换成《明星大侦探》中他出场的情景,那你就可以刻意去制造错觉了

具体怎么做呢?

好,我们根据上述这四步,是可以写出这样一个开头的:

同样是“犯罪现场”,倒在血泊中的无名尸体,散落在一旁的凶器,哭成泪人似的朋友,狡辩的嫌疑人……神秘悬疑的元素都在这里。

节目后面常常隐藏着一个悲剧。与此对应的是,撒贝宁的正经。录制过程中,当节目话题与法律条文和法律精神有了联系,他会立刻严肃起来,眼光变得犀利,刚才热烈的氛围突然冷清。他说,在游戏中成功隐藏身份的凶手可以得到奖励,但在实际生活中,这对于人们是种痛苦。

你不会以为这是《今日说法》的录制现场吧?这是2016年,被许多人认为是撒贝宁综艺生涯的起点,他在湖南卫视录制《明星大侦探》。

还有一种技巧也很特别,就是用人物名字来制造悬念。谢梦遥在《“世相君”张伟:实用主义才是文艺的终极目的》一文中写新世相创始人张伟登场时,就用了名字来设置悬念。他这样写的:

中国有超过40万个叫张伟的人。顶着怪异发型的歌手张伟制造了不少流行但颇具争议的口水歌,身高1米83的女篮运动员张伟获得了5次WCBA总冠军,还有一个长相英俊的张伟,是热门喜剧《爱情公寓》的主角。但我们即将要谈论的这个张伟,身高普通,长相普通,他更接近张伟这名字所暗示的意义——一个普通人。
 
张伟最近——也可能是迄今为止仅有的一次——出现在聚光灯下,是在《鲁豫有约》节目里。作为拥有超过40万粉丝的微信公号“世相”的运营者,他与十数位公众号“大号”一同受邀,轮流走上嘉宾席分享心得。

这也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模版。总之,你要知道,人物出场你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设计的,但基本都逃不过那四个特征:引语、悬念、细节、环境。

用环境描写昭示人物命运

接着,我来分享第二个技巧,用环境描写昭示人物命运。

清末民初著名国学大师有两句著名的话,一句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另一句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环境、情景与人类情感的共情关系,也就是人物是悲哀的,那他眼中的景色和环境也是悲哀,反之亦成立。杜甫的那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是运用了这种技巧。

事实上,这种技巧也为我们设置人物出场的环境带来了启示。我先举一个例子,你来感受一下。何伟在《寻路中国》一书中,为了介绍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魏子淇,就先用了大段笔墨,设置了他的生活场景三岔村。他是这样写的:

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儿的一所学校关闭了。村民们都没有买车,也不用手机。没有餐馆,没有商店,想找个花钱的地方都没有。每隔一、两天,会有个小贩开着敞篷货车从沟里上到这里来,车上装着大米、面条、肉,以及其他简单的日常用品。到了秋天,另外有卡车开上来收购村民们手里收获的东西。在村里,所有的车辆都停靠在那条死胡同土路的尽头,那里进行了拓宽,用于停车。那块土坝子代表了当地的全部经济活动——完全是一种停车场经济。

初读的时候,你可能和我一样,没觉得有什么奇特之处,只是能感受到,通过他的描写,三岔村落后封闭的状态近在眼前。但是,当你读到主人公魏子淇出场时,你能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因为主人公原来是一位农民,生活贫苦,就跟停车场经济一样,感觉就像一条死胡同。但后来他开始经商,正是突破了原有的停车场经济,走出了那条死胡同。所以,这段环境描写与他后来的成功遥相呼应,那个时候的三岔村有多封闭,那么现在的主人公就有多开放,也就形成了环境和人物的反差。

这种方法后来也影响着我的写作。我在为一些有意思的人物设置出场环境时,会用这种环境去预示他的性格或者命运。比如,一位高个子的男人想要突破社会成见,挑战一些不合理不公平,但是又到处碰壁。现在,他又要坐绿皮火车前往远方去挑战,但是因为买票晚,卧铺只剩下了上铺。

这个时候,要写这个大高个的出场,就可以联想到火车的情景:“因为在上铺,这个局促、狭隘的空间让他这样的高个子根本就伸不开,总有东西阻碍着他。”这不就像是他的生活吗?所以,安排这样的场景让他出场,是有象征意义的。

主角晚登场

最后一个技巧,主角晚登场。这种技巧比较适合人物揭秘或者分析人物瓜葛类的写作题材。比如2017年《芳华》这部电影大火的时候,冯小刚与王烁、叶京等人的瓜葛再一次被摆到了台面上。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相关的文章,你会发现,主角往往是被慢慢引出来的

比如微信公众号往事叉烧的文章《冯小刚王朔们的黑历史》,为了引出叶京这个人物,前面用了两段铺垫:

没有人见冯小刚穿过短裤,夏天或运动时他也不穿,永远是一条长裤。有人问过他,这么热不穿短裤?冯小刚说:“不穿,不好看,就跟裤子外面插两根棍似的。”
 
当然,穿长裤也没有多好看。那年代裤子不修身,冯小刚又竿儿瘦,老远看像是一条裤子走过来,所以得一诨号——“冯裤子”。
 
第一个这么叫冯小刚的人,是王朔的大哥——叶京。不仅如此,叶京还拍了电视剧,按着冯小刚写了一号人物,让他再也没能摘掉这个外号。

你发现了吗?这种技巧的经典设计,就是先告诉你一个大众熟悉的人,然后再通过两者、甚至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出这个幕后的人。这种技巧也很好用,下次你可以试试,特别是写软文或者宣传文案的时候。

总结

这节课我们分享了人物出场的技巧。它的总原则是:最好有独特的细节描述,以勾勒出这个人的形象特征,确保读者能记住这个人物。

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有神秘感、要有冲突。要达到这一点,我们是从王熙凤的出场讲起,分享了3个诀窍:一是怎么使用引语;二是怎么制造悬念;三是找到有意思的细节。最后,我还补充了1个,叫环境描述。

在此基础上,我又分享了一些进阶而常用的技巧,比如不仅可以制造悬念,还可以制造错觉和冲突。另外,还有两个常见的写作技巧:用环境昭示人物的命运,让环境与命运相呼应;让主角晚登场,从而避免这个主角给读者带来的陌生感。

实际上,为重要人物的出场做准备,本质上来说取决于你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对下列材料的获取:感觉信息,即这个人给你带来的感受;有个性的引语;有特质的细节;人物的心情状态等等。当你有了上述全部材料,而后通过巧妙筛选,那么你搭建出的场景就会更有效。

作业

寻找一部你最喜欢的电影,分析一下里面的主人公是如何出场的,然后总结出来。

期待你的分享,我们留言区见!对了,提醒一下大家,我们的作业打卡活动,期中阶段优秀用户评选,就截至本节课的留言区,时间截至11月8日,请大家注意时间哦~奖品是课程免单,5个名额,下周一也就是11月9日我会为大家揭晓中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