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刘津。
在上一讲,我们了解了如何提炼目标用户群体的差异性,然而这只是漫漫长征第一步,接下来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挖掘产品的定位,为后面找到增长的爆破点打下基础。
如果你还不了解“定位”,可以看看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写的《定位》这本书,它主要讲的就是如何差异化地避开竞争对手的优势,找到一个市场空缺点,然后通过营销的手段把它根植到用户心中,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
《抢占心智》这本书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定位”的重要性。
在苹果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下,OPPO手机的差异性是“拍照很好的手机”,Vivo手机的差异性是“音乐手机”,金立手机是“超级续航手机”,小米手机是“性价比很高的手机”,而华为手机说自己是“商务手机”。
与之形成明显反差的是联想。联想手机经常说自己有三大优势和七大卖点,这其实相当于没有优势。虽然联想手机确实存在优势,但如果不能将其用精辟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无法像利剑那样直击消费者心智。
当然每一种差异性定位,都对应着某个特定的群体。有句古话叫“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还有句话叫“人和人的区别比人和猪的区别都大”。
所以,做透某部分群体,了解他们的差异特征,再提供对应的差异化的产品,那么这个产品自然就不愁增长。
前些天有一家老牌电商公司找我咨询,说目前的产品增长遇到了很大的瓶颈。他们认为是“用户感知”这里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很多用户并不能理解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的或者优势在哪里。
他们之前在页面上做了一些改进来帮助引导,但是效果并不好。细聊下来我发现:他们当前的目标用户人群和产品核心优势并不对等。这就好像把商务手机卖给学生,学生又怎么可能领会商务手机的卖点呢?
这就是我们之前要花这么多精力去探索用户差异性的原因:找到正确的人,提供正确的产品或服务,才能成就正确的产品定位。如果定位不清晰,仅靠创意营销、数据驱动、AB测试等“外功”,如同大海捞针,虽有作用,但注定步步维艰,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
增长的重中之重,便是正确的“定位”。
如何找到定位?我们首先要学会发现产品的“最长板”。
如果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在网上搜索“新木桶原理”: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其实取决于它的最长板有多长,而不是最短板有多短。
对于增长也是如此,只要你的长板够长,并且是用户急需的,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忽略你其它的短板。第四讲有相关的例子,你可以再回顾一下。
产品的最长板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和竞品相比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且这个优势很难被挑战。
其次,对用户来说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第三,对于提升北极星指标非常关键。
想找到产品的最长板,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
1.借用户的眼睛直接找产品长板
不同的人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同理,不同的用户看到的也是不一样的。
之前你已经挖掘到了用户的差异性,那么这群具有差异特征的人群看到的产品必定也是不同的,他们更容易发现你的产品的特点,也正是产品的特点吸引了这部分特殊的群体。
记住,这个特点未必是产品本身的特点,而是你的用户感知到的特点。
因为产品本身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用户怎么看它。就好像大家都认为沃尔沃的特点是够安全,而实际上沃尔沃的安全性并不一定比奔驰或者宝马更好,但那又怎么样呢?
以宜人贷为例,在线下访谈时,我们发现对于二线城市用户来说,宜人贷借款产品的额度远高于竞品。
所以,如果用户缺几千块,那他可以有很多选择,这个时候放款速度、利息等可能都会成为他考虑的依据;而如果他缺几万块的话,他就只能考虑宜人贷了。
额度是我们和竞品相比,最突出的优势。这个优势和我们的风控能力有关,而风控需要多年的积累,宜人贷做得比较早,因此这个优势很难被挑战。
另外,借款额度过万这点,对缺几万块钱的用户来说肯定是雪中送炭;而其它因素,比如放款速度、利息、平台背景、借款体验等都是锦上添花。
最后,额度高这个优势,和北极星指标“低成本高贷款余额”非常相关。
综上,我们把“额度高”这个优势作为宜人贷最长的那根木板。
2.从用户需求出发跨界寻找长板
我有个学员之前是做共享汽车的,他们的高层认为该品牌的优势是:车型较多、高端、车况较好。
很明显这个优势并不成立,它连长板的第一条“和竞品相比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且这个优势很难被挑战”都不满足。
因为一想到出行用车,除了滴滴外我还会想到很多老牌的租车公司,比如神州、一嗨等,难道他们的车型不比共享汽车的更多、更高端吗?感觉这么看的话,共享汽车的这些优势并不打动人。我建议他从用户出行的角度找竞品并分析共享汽车的优势,而不是从同行业或自身功能这么局限的角度出发。
这位学员恍然大悟,说他们之前只盯着共享汽车品牌看,从来没有考虑过间接的竞品。按他们的话讲就是自己做短租不做长租,所以就没考虑看长租的竞品,但其实做长租是更容易盈利的,说不定这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新方向。他还感慨,之前一直陷在产品现有功能角度拔不出来,这使他们一直感觉困难重重,尤其是拉新方面。
还是那句话:做增长视野很重要。做产品久了特别容易局限在某个角度出不来,如果从用户的角度看需求,跳出产品现有的框架,一切就可能迎刃而解。
3.细分场景后找到竞品寻找长板
我有个朋友是做网约车的,他说他们的品牌基本已经垄断市场了,所以没有竞品可以参考。
后来他围绕北极星指标,按照出行场景把用户分成“日常约车”和“商务出行”两类。之后他通过访谈用户,得到的产品长板是:高确定性。也就是说你用这个软件叫车接送机的话,大概率可以约到车。
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在接送机领域相关的竞品很多,其它品牌是出了名的服务好、体验好,而且更容易叫到车。我问这个朋友,是否有跟相关竞品做对比,他说没有。后来经过讨论,我们一致认为他的产品的优势是更便宜,而不是更好的服务或更高的确定性。
因为现在巨头垄断,所以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在发力细分领域。即便你的品牌占有率市场第一,在切到细分领域后也一样会遇到竞品,这个时候你依然需要对比。所以在对比中发现差异,是我们不变的增长主旋律。
上述例子告诉我们,竞品的选择以及差异性对比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参考坐标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视野要足够大。这和前面我们讨论数据分析时,选择对比的参考坐标系很重要是同样的道理。
4.专家视角发现产品长板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有可能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发现异常情况,从而找到长板。比如我有个朋友说:他们公司的一位开发人员在头脑风暴会议中提出,每次发售理财产品的时候系统都会预警。这个现象引起了业务方的高度关注,他们经过研究,决定加大对理财产品的投入。
很多人问我研发人员怎么做增长,说日常只能去撕需求。其实你不一定要和其它角色正面厮杀,而是可以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做别人难以做到的事情。这和找产品优势其实是一个道理。
根据今天的专栏内容,用户调研知识地图又添加了“落地”部分的新支点。
经过今天这一讲的学习,你能不能说出针对你独特的目标用户群体,你的产品最长板是什么?
欢迎把你的思考和疑问通过留言分享出来,与我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
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也欢迎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