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向你介绍了 WebRTC 可以获得哪些统计信息,以及如何使用 RTCPeerConntction 对象的 getStats 方法获取想要的统计信息。
那本文我们在上一篇文章的基础之上,继续对 WebRTC 中的统计信息做进一步的讨论,了解它更为详细的内容。
现在你已经非常清楚,通过 RTCPeerConnection 对象的 getStats 方法可以很轻松地获取到各种统计信息,比如发了多少包、收了多少包、丢了多少包,等等。但实际上对于收发包这块儿的统计还可以从其他方法获取到,即通过 RTCRtpSender 的 getStats 方法和 RTCRtpReceiver 的 getStats 方法也能获取收发包的统计信息。
也就是说,除了 RTCPeerConnection 对象有 getStats 方法外,RTCRtpSender 和 RTCRtpReceiver 对象也有 getStats 方法,只不过它们只能获取到与传输相关的统计信息,而RTCPeerConnection还可以获取到其他更多的统计信息。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它们三者之间的区别: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想你已经非常清楚 RTCPeerConnection 中的 getStats 方法是获取到所有的统计信息,而 RTCRtpSender 和 RTCRtpReceiver 对象中的 getStats 方法则分别统计的是发包、收包的统计信息。所以RTCPeerConnection 对象中的统计信息与 RTCRtpSender 和 RTCRtpReceiver 对象中的统计信息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下面咱们通过一段示例代码来详细看看它们之间的不同:
...
var pc = new RTCPeerConnection(null);
...
pc.getStats()
.then( reports => { //得到相关的报告
reports.forEach( report => { //遍历每个报告
console.log(report);
});
}).catch( err=>{
console.error(err);
});
//从 PC 上获得 sender 对象
var sender = pc.getSenders()[0];
...
//调用sender的 getStats 方法
sender.getStats()
.then(reports => { //得到相关的报告
reports.forEach(report =>{ //遍历每个报告
if(report.type === 'outbound-rtp'){ //如果是rtp输出流
....
}
}
);
...
在上面的代码中生成了两段统计信息,一段是通过 RTCPeerConnection 对象的 getStats 方法获取到的,其结果如下:
另一段是通过 RTCRtpSender 对象的 getStats 方法获取到的,其结果如下:
通过对上面两幅图的对比你可以发现,RTCPeerConnection 对象的 getStats 方法获取到的统计信息明显要比 RTCRtpSender 对象的 getStats 方法获取到的信息多得多。这也证明了我们上面的结论,即 RTCPeerConnection 对象的 getStas 方法获取到的信息与 RTCRtpSender 对象的 getStats 方法获取的信息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我们通过 getStats API 可以获取到WebRTC各个层面的统计信息,它的返回值的类型是RTCStatsReport。
RTCStatsReport的结构如下:
interface RTCStatsReport {
readonly maplike<DOMString, object>;
};
即 RTCStatsReport 中有一个Map,Map中的key是一个字符串,object是 RTCStats 的继承类。
RTCStats作为基类,它包括以下三个字段。
而继承自 RTCStats 的子类就特别多了,下面我挑选其中的一些子类向你做下介绍。
第一种,编解码器相关的统计信息,即RTCCodecStats。其类型定义如下:
dictionary RTCCodecStats : RTCStats {
unsigned long payloadType; //数据负载类型
RTCCodecType codecType; //编解码类型
DOMString transportId; //传输ID
DOMString mimeType;
unsigned long clockRate; //采样时钟频率
unsigned long channels; //声道数,主要用于音频
DOMString sdpFmtpLine;
DOMString implementation;
};
通过 RTCCodecStats 类型的统计信息,你就可以知道现在直播过程中都支持哪些类型的编解码器,如 AAC、OPUS、H264、VP8/VP9等等。
第二种,输入RTP流相关的统计信息,即 RTCInboundRtpStreamStats。其类型定义如下:
dictionary RTCInboundRtpStreamStats : RTCReceivedRtpStreamStats {
...
unsigned long frameWidth; //帧宽度
unsigned long frameHeight; //帧高度
double framesPerSecond;//每秒帧数
...
unsigned long long bytesReceived; //接收到的字节数
....
unsigned long packetsDuplicated; //重复的包数
...
unsigned long nackCount; //丢包数
....
double jitterBufferDelay; //缓冲区延迟
....
unsigned long framesReceived; //接收的帧数
unsigned long framesDropped; //丢掉的帧数
...
};
通过 RTCInboundRtpStreamStats 类型的统计信息,你就可以从中取出接收到字节数、包数、丢包数等信息了。
第三种,输出RTP流相关的统计信息,即 RTCOutboundRtpStreamStats。其类型定义如下:
dictionary RTCOutboundRtpStreamStats : RTCSentRtpStreamStats {
...
unsigned long long retransmittedPacketsSent; //重传包数
unsigned long long retransmittedBytesSent; //重传字节数
double targetBitrate; //目标码率
...
.
unsigned long frameWidth; //帧的宽度
unsigned long frameHeight; //帧的高度
double framesPerSecond; //每秒帧数
unsigned long framesSent; //发送的总帧数
...
unsigned long nackCount; //丢包数
....
};
通过 RTCOutboundRtpStreamStats 类型的统计信息,你就可以从中得到目标码率、每秒发送的帧数、发送的总帧数等内容了。
在 WebRTC 1.0 规范中,一共定义了 17 种 RTCStats 类型的子类,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进行说明了。关于这 17 种子类型,你可以到文末的参考中去查看。实际上,这个表格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已经向你做过介绍了,这里再重新温习一下。
若你对具体细节很感兴趣的话,可以通过《WebRTC1.0规范》去查看每个 RTCStats 的详细定义,相关链接在这里。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给你留了一道思考题,不知你是否已经找到答案了?实际上在WebRTC中,上面介绍的输入/输出RTP流报告中的统计数据都是通过 RTCP 协议中的 SR、RR 消息计算而来的。
关于 RTCP 以及 RTCP 中的 SR、 RR 等相关协议内容记不清的同学可以再重新回顾一下《 06 | WebRTC中的RTP及RTCP详解》一文的内容。
在RTCP协议中,SR 是发送方发的,记录的是RTP流从发送到现在一共发了多少包、发送了多少字节数据,以及丢包率是多少。RR是接收方发的,记录的是RTP流从接收到现在一共收了多少包、多少字节的数据等。
通过 SR、RR 的不断交换,在通讯的双方就很容易计算出每秒钟的传输速率、丢包率等统计信息了。
在使用 RTCP 交换信息时有一个主要原则,就是 RTCP 信息包在整个数据流的传输中占带宽的百分比不应超过 5%。也就是说你的媒体包发送得越多,RTCP信息包发送得也就越多。你的媒体包发得少,RTCP包也会相应减少,它们是一个联动关系。
通过 getStats 方法我们现在可以获取到各种类型的统计数据了,而且在上面的 RTCP交换统计信息中,我们也知道了 WebRTC 底层是如何获取到传输相关的统计数据的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如何利用 RTCStatsReport 中的信息来绘制出各种分析图形,从而使监控的数据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来。
在本文的例子中,我们以绘制每秒钟发送的比特率和每秒钟发送的包数为例,向你展示如何将 RTCStats 信息转化为图形。
要将 Report 转化为图形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了解了上面的步骤后,下来我们就来实操一下吧!
第三方库 graph.js 是由 WebRTC 项目组开发的,是专门用于绘制各种图形的,它底层是通过 Canvas 来实现的。这个库非常短小,只有 600 多行代码,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在下面的代码中会对它的使用做详细的介绍。
另外,该库的代码链接我已经放到了文章的末尾,供你参考。
在 JavaScript 中引入第三方库也非常简单,只要使用 <script>
就可以将第三方库引入进来了。具体代码如下:
<html>
...
<body>
...
<script src="js/client.js"></script>
//引入第三方库 graph.js
<script src="js/third_party/graph.js"></script>
...
</body>
</html>
client.js是绘制图形的核心代码,具体代码如下所示:
...
var pc = null;
//定义绘制比特率图形相关的变量
var bitrateGraph;
var bitrateSeries;
//定义绘制发送包图形相关的变理
var packetGraph;
var packetSeries;
...
pc = new RTCPeerConnection(null);
...
//bitrateSeries用于绘制点
bitrateSeries = new TimelineDataSeries();
//bitrateGraph用于将bitrateSeries绘制的点展示出来
bitrateGraph = new TimelineGraphView('bitrateGraph', 'bitrateCanvas');
bitrateGraph.updateEndDate(); //绘制时间轴
//与上面一样,只不是用于绘制包相关的图
packetSeries = new TimelineDataSeries();
packetGraph = new TimelineGraphView('packetGraph', 'packetCanvas');
packetGraph.updateEndDate();
...
//每秒钟获取一次 Report,并更新图形
window.setInterval(() => {
if (!pc) { //如果 pc 没有创建直接返回
return;
}
//从 pc 中获取发送者对象
const sender = pc.getSenders()[0];
if (!sender) {
return;
}
sender.getStats().then(res => { //获取到所有的 Report
res.forEach(report => { //遍历每个 Report
let bytes;
let packets;
//我们只对 outbound-rtp 型的 Report 做处理
if (report.type === 'outbound-rtp') {
if (report.isRemote) { //只对本地的做处理
return;
}
const now = report.timestamp;
bytes = report.bytesSent; //获取到发送的字节
packets = report.packetsSent; //获取到发送的包数
//因为计算的是每秒与上一秒的数据的对比,所以这里要做个判断
//如果是第一次就不进行绘制
if (lastResult && lastResult.has(report.id)) {
//计算这一秒与上一秒之间发送数据的差值
var mybytes= (bytes - lastResult.get(report.id).bytesSent);
//计算走过的时间,因为定时器是秒级的,而时间戳是豪秒级的
var mytime = (now - lastResult.get(report.id).timestamp);
const bitrate = 8 * mybytes / mytime * 1000; //将数据转成比特位
//绘制点
bitrateSeries.addPoint(now, bitrate);
//将会制的数据显示出来
bitrateGraph.setDataSeries([bitrateSeries]);
bitrateGraph.updateEndDate();//更新时间
//下面是与包相关的绘制
packetSeries.addPoint(now, packets -
lastResult.get(report.id).packetsSent);
packetGraph.setDataSeries([packetSeries]);
packetGraph.updateEndDate();
}
}
});
//记录上一次的报告
lastResult = res;
});
}, 1000); //每秒钟触发一次
...
在该代码中,最重要的是32~89行的代码,因为这其中实现了一个定时器——每秒钟执行一次。每次定时器被触发时,都会调用sender 的 getStats 方法获取与传输相关的统计信息。
然后对获取到的 RTCStats 类型做判断,只取 RTCStats 类型为 outbound-rtp 的统计信息。最后将本次统计信息的数据与上一次信息的数据做差值,从而得到它们之间的增量,并将增量绘制出来。
当运行上面的代码时,会绘制出下面的结果,这样看起来就一目了然了。通过这张图你可以看到,当时发送端的码率为 1.5Mbps的带宽,每秒差不多发送小200个数据包。
在本文中,我首先向你介绍了除了可以通过 RTCPeerConnection 对象的 getStats 方法获取到各种统计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 RTCRtpSender 或 RTCRtpReceiver 的 getStats 方法获得与传输相关的统计信息。WebRTC对这些统计信息做了非常细致的分类,按类型可细分为 17 种,关于这 17 种类型你可以查看文末参考中的表格。
在文中我还向你重点介绍了编解码器、输入RTP流以及输出RTP流相关的统计信息。
除此之外,在文中我还向你介绍了网络传输相关的统计信息是如何获得的,即通过 RTCP 协议中的 SR 和 RR 消息进行交换而来的。实际上,对于 RTCP 的知识我在前面《06 | WebRTC中的RTP及RTCP详解》一文中已经向你讲解过了,而本文所讲的内容则是 RTCP 协议的具体应用。
最后,我们通过使用第三方库 graph.js 与 getStats 方法结合,就可以将统计信息以图形的方式绘制出来,使你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些报告真正表达的意思。
今天你要思考的问题是:当使用 RTCP 交换 SR/RR 信息时,如果 SR/RR包丢失了,会不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呢?为什么呢?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分享你的想法,也欢迎你在留言区记录你的思考过程。感谢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