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韩健。
上一讲,我们了解到,PBFT可以防止备份节点作恶,因为这个算法是主节点和备份节点组成的,那你想象一下,如果主节点作恶(比如主节点接收到了客户端的请求,但就是默不作声,不执行三阶段协议),这时无论正常节点数有多少,备份节点肯定没办法达成共识,整个集群都没办法正常运行。这么大的问题,你该怎么解决呢?
答案是视图变更(View Change),也就是通过领导者选举,选举出新的主节点,并替换掉作恶的主节点。(其中的“视图”你可以理解为领导者任期的,不同的视图值对应不同的主节点。比如,视图值为1时,主节点为A;视图值为2时,主节点为B。)
对于领导者模型算法而言,不管是非拜占庭容错算法(比如Raft),还是拜占庭容错算法(比如PBFT),领导者选举都是它们实现容错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环。比如,对Raft而言,领导者选举实现了领导者节点的容错能力,避免了因领导者节点故障导致整个集群不可用。而对PBFT而言,视图变更,除了能解决主节点故障导致的集群不可用之外,还能解决主节点是恶意节点的问题。
对你来说,理解视图变更,可以理解拜占庭容错算法如何处理领导者故障和作恶。这样一样,从07讲到13讲(非拜占庭容错场景到拜占庭容错场景),你就能更全面地理解领导者选举的原理,和能解决的问题了,这样当你后续熟悉其他领导者选举算法,或设计自己的领导者选举算法时,也能更加的得心应手了。
既然领导者选举这么重要,那么PBFT到底是如何实现视图变更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进入今天的内容。
在PBFT中,主节点作恶有这么几种情况,比如:
需要你注意的是,不管出现哪种情况,共识都是无法达成的,也就是说,如果恶意节点当选了主节点,此时无论忠诚节点数多少,忠诚节点们将都无法达成共识。
而这种情况肯定是无法接受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发现主节点可能在作恶时,设计一个机制,将作恶的主节点替换掉,并保证最终只有忠诚的节点在担任主节点。这样,PFBT才能保证当节点数为3f + 1(其中f为恶意节点数)时,忠诚的节点们能就客户端提议的指令达成共识,并执行一致的指令。
那么,在PBFT中,视图变更是如何选举出新的主节点,并替换掉作恶的主节点的呢?答案你肯定知道了,那就是视图变更。
在我看来,视图变更是保证PBFT算法能稳定运行的关键,当系统运行异常时,客户端或备份节点触发系统的视图变更,通过“轮流上岗”的方式:(v + 1) mod |R|,其中v为当前视图的值,|R|为节点数选出下一个视图的主节点,最终选出一个忠诚、稳定运行新主节点,并保证了共识的达成。
为了帮你更好地理解视图变更的原理,我继续以苏秦为例(这次,咱们把叛将楚当作是“大元帅”,让它扮演主节点的角色)。
首先,苏秦联系楚,向楚发送包含作战指令“进攻”的请求。
当楚接收到苏秦的请求之后,为了达到破坏作战计划的目的,它默不作声,内心想:我就是不执行三阶段协议(Three-phase protocol),不执行你的指令,也不通知其他将军执行你的指令,你能把我怎么办?
结果,苏秦等到花都谢了,还是没办法接收到2个相同的响应(Reply)消息。都过了约定的时间了,苏秦在想,也许各位将军们出什么问题了。
这时苏秦会直接给各位将军发送作战指令。
当赵、魏、韩接收到来自的苏秦的作战指令时,它们会将作战指令分别发送给楚,并等待一段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仍未接收到来自楚的预准备消息,那么它们就认为楚可能已经叛变了,就发起视图变更(采用“轮流上岗”的方式选出新的大元帅,比如赵),并向集群所有节点发送视图变更消息(view-change message)。
当赵接收到2个视图变更消息后,它就发送新视图消息(new-view message)给其他将军,告诉大家,我是大元帅了。
当其他将军接收到新视图消息后,就认为选出了新的大元帅。然后,忠诚的将军们就可以一致地执行来自苏秦的作战指令了。
你看,叛变的大元帅,就这样被发现和替换掉了,而最终大元帅一定是忠诚的。
回到计算机的世界中,如何理解呢?与13讲一样,在这里我就不啰嗦了。不过为了帮你更全面地理解视图变更,我想补充几点:
首先,当一个备份节点,在定时器超时触发了视图变更后,它将暂时停止接收和处理,除了检查点(CHECKPOINT) 、视图变更、新视图之外的消息。你可以这么理解,这个节点认为现在集群处于异常状态,不能再处理客户端请求相关的消息了。
其次,除了演示中的情况,会触发备份节点进行视图变更,下面几种情况也会触发视图变更,比如:
也就是说,视图变更除了能解决主节点故障和作恶的问题,还能避免备份节点长时间阻塞等待客户端请求被执行。
最后,需要你注意的是,了解Raft的同学应该知道,领导者的选举和日志提交,都是由集群的节点来完成的。但在PBFT中,客户端参与了拜占庭容错的实现,比如,客户端实现定时器,等待接收来自备份节点的响应,并且如果等待超时,发送请求给所有节点,我希望你能注意到这点。
本节课我主要带你了解了PBFT是如何替换作恶的领导者的。我希望你明确这样几个重点。
1.客户端通过等待f+1个相同响应消息超时,来发现主节点可能在作恶,此时客户端发送客户端请求给所有集群节点,从而触发可能的视图变更。
2.与Raft在领导者选举期间服务不可用类似,在视图变更时,PBFT集群也是无法提供服务的。
因为本讲是PBFT算法的最后一讲,所以我想多说几句。
首先,在一般情况下,每个节点都需要持久化保存状态数据(比如准备消息),以便在后面使用。但随着系统运行,数据就会越来越多,最终肯定会出现存储空间不足的情况。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是检查点(checkpoint)机制。PBFT实现了检查点,来定时清理节点本地缓存的但已经不再需要的历史数据(比如预准备消息、准备消息和提交消息),节省了本地的存储空间,并不会影响系统的运行。
其次,我们都知道基于数字签名的加解密,是非常消耗性能,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对加解密要求高的场景中,大家常直接在硬件中实现加解密,比如IPSEC VPN。如果在PBFT中,所有消息都是签名消息,那么肯定非常消耗性能,会极大制约PBFT算法的落地场景。那么,有什么办法优化这个问题呢?
答案是将数字签名和消息验证码(MAC)混合着使用。具体来说就是,在PBFT中,只有视图变更消息和新视图消息采用了签名消息,其他消息采用的是消息验证码,这样一来,就节省了大量的加解密的性能开销。
最后,PBFT是一个能在实际场景中落地的拜占庭容错算法,它和区块链也结合紧密,具体来说的话,有这么几种应用。
另外,也有团队因为PBFT消息数过多、不适应大型分布式系统的痛点,放弃使用PBFT,通过法律来约束“节点作恶”的行为,比如IBM的Hyperledger Fabric。那么我想说的是,技术是发展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我建议你根据场景的可信度,来决定是否采用PBFT算法,是否改进和优化PBFT算法。
既然我提到在PBFT中,PBFT是通过视图变更来选举出新的主节点的。那么你不妨想想,集群是在视图变更时,能否继续处理来自客户端的写请求呢?为什么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与我一同讨论。
最后,感谢你的阅读,如果这节课让你有所收获,也欢迎你将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