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

你好哇。

我搬来成都以后,经常会被我家小区门口的闸机困扰。

想通过这个闸机需要面部识别,但每次都非常难识别,怎么扫描都扫描不过去。后来我发现问题了,大概是因为摄像头比较高,我又老盯着识别屏幕下半部分我自己的脸看,以至于面部识别角度太低了,扫描不出来,所以我马上就试着稍微抬抬头,不盯着我自己的脸,果然,识别速度就比之前快了。

当时我还特别哲学地想,不能太拿自己当回事儿,不能只顾盯着自己,要试着看到更多更远,这样往后的路才能越顺,坎儿才能越少。

不过,我发现,这样搞,识别速度虽然快了一些,但归根结底还是慢,要等 10 秒钟左右闸机才能扫开,这时候我才愕然注意到,我之前只看下半部分,都没发现那个识别屏幕的上半部分是广告,我想了想,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于是,我就开始看广告,这样一来,首先脸和眼睛抬起来了,而且还有真实的眼动,所以果然,又快了一些。

但,哎,说来说去,其实还是慢,于是经过了各种尝试,终于,我得出了结论:无论你找什么角度,即便你有眼动,哪怕你真在看广告,甚至同时还读出声来,这闸机也会坚持 5 秒钟不开……因为这样一来,这鸡贼屏幕的广告位就好往外招租了。

意图简单且直接。

 
上次我们聊到了 Stephen Gill 这个人,我在看那些鸟儿的同时,一边沉醉于他的这个想法,一边惊叹于那些画面,但还有另一边,我会想,如果这个项目由我来做,我要怎么改装那台照相机?或者,我会揣测,他改装照相机的时候,除了让快门被“动态感应系统”驱动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改动?

因为,完成一个特定的项目,为了保证拍摄过程的稳定可控,为了维持各方面的统一连贯,意图和技术手段一定会是简单且直接的。
 

 
那好,最基础的,要怎么设置光圈、快门和 ISO?要怎么挑选镜头焦段?要怎么权衡对焦距离?
 

以下都是我的推测

不保证是 Stephen Gill 的装置的真实情况

 
首先,光圈:

我会尽可能用小光圈,因为我需要更大的景深范围,我需要拍清楚木桩子上的鸟儿,也需要拍清楚木桩子后面蛮荒的原野和大片大片的天空,所以 F11 吧。

 
其次,快门:

不会太慢,因为毕竟是拍鸟儿,慢了就都糊成一锅粥了,1/500s 起步吧。

 
然后,ISO:

很难办,这么小的光圈,这么快的快门速度,大晴天都费劲,阴天更要命了,如果天再暗一点,或者赶上个什么下雨下雪,ISO 拔到 3200 都不好使。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考虑一下镜头焦段了:

我肯定不会用长焦镜头,我会尽量用广角镜头,除了广角镜头可以拍到更广的范围之外,这样做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我可以稍微解放一点点光圈和快门,因为广角镜头的景深比长焦镜头要大,也就是说不容易出现虚化,而且广角镜头对水平面上移动的东西感应力不强,意思就是说,这些鸟儿在画面里横着飞来飞去的时候,相对没那么容易拍糊,所以快门速度也可以慢下来一些。

一旦能解放光圈和快门,就等于是解放了 ISO。

所以,我可以把光圈扩大到 F5.6,快门放慢到 1/250s。

不过,虽然广角镜头景深比较大,但光圈增大到 F5.6 的时候,无论如何还是会有虚化,这时候就要权衡对焦距离了:

首先,肯定不能用自动对焦,因为鸟儿的动作转瞬即逝,而且不确定他们会出现在画面的哪个角落,所以,如果用自动对焦,要么严重失焦,要么刚“倍儿倍儿”对上焦,鸟儿就飞走了,要么哪怕就算失焦,都没法保证每张照片儿失焦的程度稳定地统一。

于是,那显然就是要用手动对焦了,但人并不在现场,所以只能把对焦距离固定住,不管相机前面发生什么,我的对焦点都不会跑来跑去,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那就决定了,把对焦距离设置在比木桩子再远一点点的地方,这样,利用景深我就可以尽可能拍清楚更大的范围。

 
总结一下:

我要用广角镜头,对焦距离固定在木桩子稍微后面一些以保证更大范围内的景深,光圈是 F5.6,快门是 1/250s,白天光线好的时候,我的 ISO 最低可以降到 ISO100,光线不好的时候,ISO1600 也到头儿了。

但晚上怎么办?没光啊!这样吧,那就再加一个闪光灯,如果 ISO 高于 ISO3200 曝光都不够的时候,就自动引闪。

稳定可控,统一连贯,直接,但好像听起来并不简单,这跟我们的初衷不符,因为我们需要直接且简单。

这可能就像是我的闸机试验和哲学思考,感觉有点复杂了,要检测脸部的角度么?要扫描用户是否有眼动么?要专门设计一套 AI 算法验证广告是否正在被读么?不需要,只需要“无论如何都至少 5 秒钟之后再开闸门”就行了。

所以,以上的分析好像都不重要。

不如直接买一台最破最傻瓜的相机,什么参数都不能调,觉得光线不够了他就自己开闪光灯,跟以前 Kodak 的那种傻瓜相机一样,镜头尽可能超焦距(全景深),对焦距离永远在“无穷远”,最好还是塑料镜片的,画质越不细腻越好,省得别人看出来慢快门和高 ISO 留下来的烂摊子。

或者,直接用野外观测箱行不行呢?
 

 
稳定的不稳定,可控的不可控,统一,连贯,简单且直接。

 
但说回来,如果我没有做闸机试验,我能明白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么?所以以上的所有分析真的都不重要么?比如,光圈 F5.6,快门 1/250s,我为什么能知道白天光线好的时候 ISO 可以降到 ISO100 甚至更低,白天光线不好的时候 ISO1600 也就到头儿了?

这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阳光十六法则,了解了这个以后,你也许就能设计出自己的“无论如何,坚持 5 秒不开”了,虽然死板,但很有效,广告位就容易招租了。

闸机算法、傻瓜相机和阳光十六法则的内核其实都一样,都是简单且直接,不带任何自以为是的人类思考,先把自己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拍照机器,也就是说先把活儿弄好,然后再说怎么用机器表达出点什么。

你知道,看起来的随性大都也是建立在不随性之上的。

好啦,那这次就先这样,我们下次要开始聊阳光十六法则这个东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