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徐文浩。
课程进行到这里,我们对于各类大数据系统的论文的解读,就已经结束了。不过,真的要把大数据系统运用到实践当中,我们仍然会遇到很多挫折。在2010年,我第一次开始使用Hadoop。在读完了论文和教程,开始撰写Java MapReduce的代码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大数据不过如此”。
不过,在逐步深入尝试利用数据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之后,我们遇到了越来越多意料之外的问题。大部分困难的来源,往往并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毕竟,那些问题都可以靠读代码、记日志、找个环境复现问题来解决。更多的挑战,来自于系统和系统之间的“鸿沟”,不同团队和角色之间的“鸿沟”。
日志格式的含义、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之间的技能树的差异,乃至于不同数据报表之间的依赖关系,都会成为我们快速分析数据、产出结论的鸿沟。难以精确定义的业务目标,与实际需要精确定义才能变成代码的技术开发之间的鸿沟,更是挡在大部分数据科学家面前的一座大山。
那么,对于这样看似软性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只能靠“加强沟通”来解决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Twitter这家公司是怎么做的吧。今天,就请你和我一起来读一读《Scaling big data mining infrastructure: the twitter experience》这篇论文。
在读完这篇论文之后,希望你能够了解到面对这些“沟通问题”,Twitter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填补知识鸿沟、提升团队效率的。我也希望,你在未来遇到更多看似是“沟通问题”的困扰时,能够找到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团队杠杆的解决方案。
Twitter的这篇论文很有意思,他的两位作者,一位来自学术界,是马里兰大学的教授Jimmy Lin,当时他正处于学术休假期,所以去了Twitter工作。另一位Dmitriy Ryaboy,则是Twitter后来数据分析基础设施团队的工程经理。所以,我们在论文里很容易就能看到真实互联网世界的数据,给学术界带来的“文化冲击”。
没有从事过工业界的“数据科学”工作的人,很容易有一个错误的假设,那就是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研究算法”。而在实践中,大部分的时间,其实是在“定义问题”和“清理数据”。
学术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定义得非常清晰的(Well-defined)。我们在媒体里听到的,也往往是这样的,比如如今已经到处都在用的人脸识别,或者是你听说过的“Netflix通过大数据拍出了纸牌屋”。我们总会以为,基于大数据做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就是找到一个新想法、新算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但是事实远不是这样,数据科学家在Twitter这样的公司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问题本身是模糊的。比如,Twitter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快用户增长”,但是这个问题,并不能立刻转化成一个算法。
所以,实际的数据科学家的工作的第一步,往往是探索性分析(Exploration Analysis)。也就是,我们先去看一看,我们有哪些数据,做一些粗浅的统计、相关性分析。期望通过这个步骤,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而这第一步的探索工作,常常就把很多数据科学家给卡住了。因为,在上了大数据系统之后,我们的日志往往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
一般来说,我们的系统会是分布式的,每个服务都会去记录自己的日志。以Twitter为例,可能你的时间线(Timeline)是访问一个服务,而搜索功能又是访问另外一个服务的。而这两个服务,可能各自都会调用某一个排序算法服务。每个服务都是由一个独立的小团队开发的,也就有各自的日志。他们日志的格式、字段名称都各不相同。
这样不同格式的日志可能在一个公司里,有个几十种并不稀奇。而不同日志里,可能不同的字段名称会代表相同的意思,比如在首页的时间线里,我们用uid这个字段来作为用户标识,到了搜索服务里,可能用了user_id,而到了用户管理自己Profile信息的服务里,它又变成了userID。
那对于这样的数据,想要去做数据分析,最耗费时间的往往是搞清楚到底有哪些数据可以用,以及这些数据各个字段到底是什么含义。
你可能会说,那我们就写个文档就好了呗。但是不要忘了,我们的系统不是静态的,往往还在不停地迭代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记录的日志的字段会增加,旧的字段会废弃。比起没有文档,更糟糕的是,文档里写了uid用来唯一标识用户,但是在数据里早就没有这个字段,只剩下一个user_id字段,这种情况往往会为我们带来更大的困扰。
Twitter在论文里举了一个看似极端,但是相信在很多公司里都发生过的事情。那就是原本某个字段feature_enabled,只是为了记录当前用户的某个功能是否开启的标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里的A/B测试越来越多,这样的一个字段变成了可以记录多个功能标识,于是就用逗号分割。乃至后面可能又有人用冒号,乃至用JSON格式去记录这一个字段。
这样,我们下游的数据科学家,往往会在尝试多次失败之后,才发现数据里有这样三种不同的格式。于是不得不写上一段堆满if…else的代码,然后几个月之后,当有新的数据科学家加入的时候,还要再向他解释一遍,我们为什么要干这种傻事。
当然,我们可以靠“努力沟通”“努力写文档”“努力地写兼容性代码”,去尝试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无论是Twitter,还是业界其他的标准解决方案,都是把这些元数据,也“显式”地变成了系统的一部分。
在Twitter的论文里,Twitter是这样做的。
首先,自然是让日志从原本的纯文本,或者是JSON这样的弱Schema的格式,变成Thrift这样强Schema的格式。这样,日志格式会始终和代码保持一致。而在Thrift的定义文件里,加上几行注释,说明某个字段是什么含义,就不是一个困难的事情了。
更进一步地,和Hive一样,Twitter还针对这些日志引入了HCatalog,来做数据的元数据管理。通过一个中心化的管理平台,让所有人知道,我们有哪些日志,它们存放在哪里、格式是怎么样的、字段的含义是什么。其实这一点,我们在之前介绍 Hive的论文的时候就已经强调过了。良好管理的元数据,会大大提升数据科学家们的工作团队效率。
而在元数据里,光光给出了“数据是什么”还不够。Twitter还进一步地给出了数据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数据是通过什么数据源生成的。这个,也会有助于数据科学家们去理解有哪些数据可以使用,并且避免重复劳动。
不过,即使是这样,虽然理解数据没有问题了,但是数据科学家们往往仍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清理数据。我们虽然知道了Timeline服务的日志里的uid,与搜索服务的日志里的user_id是同一个字段,但是在做任何分析工作之前,往往我们还需要把这些日志Join起来,找到我们需要的字段。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从学校进入工业界的数据科学家会有很大落差的原因。
所以,进一步地,Twitter更是单独启动了一个项目,将最常用的用户行为日志,从散落在各个服务里各自记录,统一放到了在客户端用统一的格式记录。针对这个系统,Twitter也专门发表了一篇论文,叫做《The Unified Logging Infrastructure for Data Analytics at Twitter》,你可以去仔细读一下。我们在下节课介绍Twitter采用的各类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技巧的时候,也会做更多深入的解读。
而很多其他公司采用的策略,则是有一个专门的数据工程团队,来进行 ETL的数据处理。他们会把所有的用户行为统一清理出来,变成一份干净的日志提供给数据科学家使用。也就是把最常见的日志处理清理工作一次做完,让其他人可以“复用”。
可以看到,在这些优化中,Twitter始终采用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去减少重复劳动。并且让需要跨团队、跨角色进行沟通的工作,变成系统里的表架构、数据这些显性知识,通过将隐性的知识显性化,来提升工作效率。
在有了干净的日志和清晰的元数据之后,数据科学家就可以很容易对数据进行探索了。很快,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些有助于“快速增长用户”的数据挖掘方案。
Twitter在论文里并没有给出他们具体的业务案例,那我们就想想我们身边的例子。比如,我们可以尝试根据用户行为,去预测哪些用户有比较高的流失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找到有高概率流失的用户,通过消息推送,或者是优惠券把他们吸引回来。
你可能会想,那这回我们的重点应该回到研究算法了吧?不幸的是,事情并非如此。在大数据的场景下,很多时候多灌一点高质量的数据,然后采用简单的模型,就会有很好的预测效果了。特别是在这篇论文发表的2013年,深度学习还没有进入主流。在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采取的都是通过海量数据信号,来获得更好的模型预测效果的策略。
而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科学家们会遇到第二个“鸿沟”,就是需要在多个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运行环境里面切换。
数据科学家先需要在Hadoop上,撰写一系列的数据处理代码,把原始的日志变成机器学习所需要的训练样本数据。然后,在实际的机器学习的过程里,大家就需要各显神通了。
有时候,他们需要把对应的数据,下载到特定的单机去运行机器学习算法。有时候,他们会直接在Hadoop上运行Mahout这样的分布式算法。
而在模型训练完成之后,他们又要单独撰写Hadoop上的代码,去验证模型训练的结果。一旦一个模型上线,随着数据的不断变化,数据科学家们还要定时让模型根据时间滚动更新,并去监测模型的效果。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机器学习并不是一个“研发”过程,而是一个探索性交互的过程。我们会修改一些提取特征的代码,提交Hadoop任务。我们也会换一个模型,重新运行算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能频繁地在服务器和本机之间去搬运数据。而我们也可能常常写出一点小Bug,让程序跑不出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挑战并不在于怎么写程序,而是我们要不停地在上下文里面切换。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人工记忆,对应的数据、程序、版本在哪里,好让自己知道目前算法优化的进展。而我们的编程语言,也会在Pig脚本、Java程序,调用Mahout或者Python的库里不停地切换,而上下文切换本身,就是效率的大敌。
Twitter的解决方案很简单直接,他们做了两件事情:
training = load ‘training.txt’ using SVMLightStorage() as (target: int, features: map[]);
store training into ‘model/’ using FeaturesLRClassifierBuilder();
Twitter通过实现FeaturesLRClassifierBuilder,直接实现了逻辑回归算法,简单通过两行脚本就能实现机器学习的过程。
define Classify ClassifyWithLR(‘model/’);
data = load ‘test.txt’ using SVMLightStorage() as (target: double, features: map[]);
data = foreach data generate target, Classify(features) as prediction;
Twitter在Pig里同样通过UDF实现了模型的预测功能,方便数据科学家能够快速使用模型验证和分析算法效果。
虽然Pig在今天已经逐步淡出大数据的主流系统了,但是这个决策背后的思路并没有错,这也是为什么Spark在数据科学家里快速流行了起来。
因为Spark在推出没有多久,就支持了Python,并且支持了DataFrame风格的API。这个使得我们在Spark里,很容易通过Python这一种语言,就能完成整个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的全流程。更好的一点在于,Python本身还有Matplotlib这样很优秀的可视化库,补上了前面这个流程的最后一个短板。
Twitter的这篇论文其实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更有借鉴意义。
相比于Google、Facebook这样拥有海量的基础设施和人才的公司来说,Twitter在那个时候其实也还是一个中型公司,他们拥有的Hadoop集群服务器,也才是几千台的规模而已。相信大部分工程师会经历的大数据系统的开发、运用,也都是在几十台到几千台之间,所以Twitter的经验可以说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一旦进入“混乱”的日常运营,大数据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来自于不同团队、不同系统之间的“鸿沟”。
散落在各个服务里不同格式的日志、维护基础设施但是对于业务场景不够熟悉的工程团队、能做分析和研究但是并不负责撰写线上服务的数据科学团队,以及始终模糊只有逐步迭代才会慢慢清晰的目标,都是切实在每一个要使用大数据的公司都会面临的实际情况。
而Twitter的解决方案也并不是什么“神奇”的新系统新科技,而是通过各种实战的手段来缝合这些问题之间的鸿沟。
而贯穿所有这些实践方案的主线,其实仍然是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沟通问题”。
Twitter并不是靠嘴上说说“加强沟通”来解决沟通问题的,而是通过把原本需要沟通才能解决的问题,变成系统里的一部分。他们用Thrift、HCatalog来管理元数据,提供Pig包来进行数据处理和机器学习,这些都是通过技术手段把需要交流的信息,变成系统里固定的一部分。而往往也只有这样的方案,才能做到长治久安。
Twitter其实发表了很多论文,分享了自己在大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层面的工程实践。如果你在搭建大数据体系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难以决策的困难,大可以从里面找找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我把我自己读过觉得有价值的论文的链接放在了这里,你可以有空的时候去读一下。
如果你自己也在开发、使用大数据系统。你所在的团队,有遇到和Twitter一样的挑战和困扰么?你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的呢?Twitter在2013年的这些经验中,你看到还有哪些做得不好的,你又是采用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呢?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下你的思考和见解,也欢迎你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