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徐文浩。
前面两节课,我们是从方法论和具体的实践这两方面,一起了解了Twitter的大数据系统是怎么样的。而在过去的整个课程里,我们也看过大量的来自Google的论文。
发表了大量论文的Google,是开创整个大数据时代的引领者,我们有太多可以学习他们的地方,却很难去模仿他们。那么,团队规模比起来小很多的Twitter,则是一个我们可以直接“抄袭”的对象,我们不仅可以借鉴他们的直接经验,在选择开发什么系统上,也可以模仿他们的整体思路。
而有一家公司,则介于他们两者之间,那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Facebook。比起Twitter,随着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Facebook为开源社区提供了更多广泛使用的开源项目。比起Google,Facebook在大数据系统的开创性工作上却做得不多。
而如果你所在的团队,正好要从各种实践方法的优化,进一步提升到通过开发新系统来让大数据体系更加易用,那么从Facebook的数据基建的发展历程中,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所以今天,就请你和我一起来读一读发表在2010年的《Data Warehousing and Analytics Infrastructure at Facebook》这篇论文。在这篇论文里,Facebook还处于自己发展的早期阶段,而在下节课里,我们还会看到Facebook的数据基建是如何进一步进化的。
那么,通过这节课,我希望你能够学到一点:大数据系统在真实环境里应该如何去架构、部署。
前面我们读了那么多论文,这些论文也大都变成了一个个的开源系统。看起来,似乎我们只要把Hadoop和Hive简单地部署一下,我们就有一个大数据系统了。不过,当我们真的开始用上了这些系统,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Facebook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大数据系统上跑着各种要求完全不同的程序。有些是有严格SLA的,比如每天晚上计算的广告计费报表,第二天早上需要呈现给客户一个准确的数据。有些没有SLA,但我们总是希望它们能够跑得快一点,比如数据分析师临时跑的分析脚本。
但是,在一个Hadoop集群上,这些任务是在一个资源池里运行的。如果有数据分析师,不小心写了一个复杂的Hive SQL,需要占用大量的资源,那么它就会影响甚至阻塞到我们有SLA需求的生产任务。而且,不仅仅是Hadoop上运行的分析任务会占用资源,本身前端的业务应用的日志,想要落地到Hadoop上,一样会占用Hadoop集群的磁盘IO。
针对这个问题,Facebook的做法比较简单直接,那就是拆分集群。在Facebook的整个生产环境中,一共有三个Hadoop集群。
第一个集群,Facebook称之为Scribeh集群。这个集群,只负责接收日志。Web应用服务器的日志,通过Scribe这个日志收集系统,直接落地到这个集群的HDFS上。并且,对应的Scribe服务也是直接运行在这个集群的服务器上的。
要注意,这里的日志都是未压缩的。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压缩一下呢?毕竟论文里一开始的数据中,就能看到日志压缩之后,存储空间只有原来的1/6。
这是因为我们需要确保日志落地是低延时的,这个延时并不是压缩算法本身会占用多少时间。而是,启用压缩的话,我们需要将一个特定的Buffer填充满,才能在压缩后把数据从Web Server发送到Scribe里。
但是,有些Web Server和有些类型的日志数量很少,并不会在几秒钟甚至几分钟内填充满整个Buffer区。这样,一旦启用压缩,这些日志会等待很长时间,才能最终落地到Scribe的集群上。
当日志落地到了Scribe集群上之后,Facebook会通过一个程序,定期地往生产的Hive-Hadoop集群复制数据。这个定期的时间间隔通常在5~1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在数据层面,Facebook实际从日志产生,到日志可以在一个生产环境被分析,通常有5~15分钟的延时。这个延时,其实也是Storm、Flink这样的系统随后出现在历史舞台的原因。
对于生产的Hive-Hadoop集群来说,除了Web Server的日志数据之外,它还需要对应的元数据。没有这些元数据,我们其实没法儿分析这些日志数据。比如,在广告投放日志里,固然有是哪一个客户,投放哪一条广告。但是,通常它并不会有用户设置的广告是投放给哪些用户群,以及投放到哪些地区的信息。
这些广告投放设置的数据,往往是在一个MySQL数据库里。所以,生产的Hive-Hadoop集群,需要定期每天去同步读取MySQL里面的数据,然后转换成一系列的Hive表。如果你熟悉数据仓库的话,你会发现原始日志,就成了数据仓库的“事实表”,而MySQL同步过来的数据,就成了数据仓库的“维度表”。
为了避免给生产环境的MySQL带来太大的负担,生产的Hive-Hadoop集群会读取这些数据库的一个单独的副本。
不过,从MySQL复制数据,到生产的Hive-Hadoop集群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这是因为在Facebook,需要复制的MySQL数据库有数千个之多。而在这么多的MySQL数据库里,每天总有几个是会坏掉的。如果你有三千个数据库,你的系统可用性有99.9%,那你每天平均也有3台数据库是无法访问的。
Facebook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粗暴,也就是如果一个数据库不可用,那么就用这个数据库前一天同步过来的数据。考虑到同步抓取的都是“维度表”,那么最坏情况也无非是在分析数据的时候,会缺失很少量的维度信息,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在实际进行数据分析的集群里,Facebook把集群拆成了两个,一个是我们刚才说过的生产的Hive-Hadoop集群,另一个则是Adhoc的Hive-Hadoop的集群。有严格完成时间要求的高优先级任务,都会在生产集群上运行,而其他的任务都在Adhoc的集群上运行。Adhoc集群上的任务,既有生产型每天定时运行的任务,也有数据分析师临时运行的真正“Adhoc”的任务。不过,这里的生产任务的完成时间没有生产集群要求那么高。
在Adhoc集群上的生产任务,虽然没有绝对严格的完成时间要求,但是它们仍然需要在特定时间之前跑完。所以,在Adhoc集群里,我们仍然面临SLA要求不同的任务之间争抢资源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Facebook的解决办法是改造了Hadoop的FairScheduler,让所有的硬件服务器的资源分成两个不同的资源池。虽然两边的资源可以共享,但是可以始终保证生产类型的任务至少占有一定的资源,即使Adhoc的SQL写得太糟,也不会占满整个集群的资源,导致生产类型的任务跑不完。
Facebook有两个Hadoop的集群,而且在Adhoc的集群里,我们一样需要生产集群跑出来的报表数据。因为大量的分析工作,并不需要从原始日志开始进行,而是可以基于生产系统已经生成的报表来进行。所以,Facebook通过一个进程去监控生产的Hive-Hadoop集群,把对应的数据表都同步到Adhoc的集群里来。
同时,当用户在生产集群上运行命令,去修改Hive的元数据的时候,Facebook通过Hive的pre-execution的Hook,一样会同步在Adhoc集群上执行相同的命令,确保两边的数据和元数据都是同步的。
在有了这些动作之后,我们基本可以保障整个大数据的数据仓库,能够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了。不过,随着数据的快速增长,Facebook还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似乎无论加上多少服务器都不够用。
我们在论文里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到,Facebook在2010年的时候,就已经每天要新增60TB的数据了,并且每天线上有1万个任务在运行。随着数据的不断增长,存储本身对于他们的Hadoop集群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了。
这个压力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对于NameNode的压力。不知道你还记得GFS的论文吗?Hadoop的NameNode也好,GFS的Master也好,它们本身是要在内存里,存储所有文件和对应所在的Block的元数据的。也就是说,随着文件数量的不断增长,NameNode一定会不够用。
而且,因为线上有大量的Adhoc的任务,而很多这些任务,就是通过一个Map函数快速过滤出自己想要看到的数据。这些任务的输出结果很小,但是文件数却和原始表或者原始日志的文件数一样多。面对这样大量的小文件,我们的NameNode被占用了大量的内存空间,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针对这个问题,Facebook的解决办法,是在Hive里自动加上了一个合并文件的步骤,让任务的完成时间增加,但是文件数量减少。
回过头,其实不光是文件数越来越多,随着日志的不断增长,本身集群需要的硬盘空间也会越来越大,而且里面大量的都是历史的日志和数据表。这些数据虽然并不常用,但是又时不时会被分析到。在各种生产系统的报表里,我们用不上这些数据。但是,每当我们有一个新想法,想要通过历史数据去验证分析的时候,我们又会把这些数据拿出来跑一些分析程序。
那么Facebook的解决方案,就是对冷热数据进行分离。生产的Hadoop集群,只需要维护最新的一个月的数据,而Adhoc的集群则会保留更多的历史数据。并且,无论是哪一边的数据,都和Scribe的集群不一样,它们是进行过压缩的。所以,从Scribe集群,到生产Hive-Hadoop集群,再到Adhoc的Hive-Hadoop集群,Facebook就形成了从热到冷的三层的数据体系。而这个策略,你也可以参考来用一下。
更进一步地,对于冷数据,我们并不会频繁地进行读取。那么,Hadoop默认的三份拷贝的策略是不是可以变一下呢?
Facebook采用的方法是,存放两份数据以及对应的Erasure Code。这样,它占用的硬盘空间就是2.2倍,而不是3倍了。而且,任何一份数据损坏,我们都可以恢复过来。
可是这样就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MapReduce运行的时候,“数据本地性”不一定能够得到保障了。不过,根据Facebook的经验可以看到,虽然我们不一定可以保障从同一台机器上读取数据,但是从同机架去读取数据,并不会有太多的性能问题。而对于最新经常会被读取到的数据,我们仍然可以复制3份,确保它们总是能在运行MapReduce任务的时候,从本地读取到。
好了,这节课到这里就结束了。今天我们一起读完了论文里,关于Facebook搭建数据仓库的整体架构,也就是论文的1~3部分。
可以看到,一旦我们想要一个稳定、高效用于生产的大数据系统,我们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就多了很多。通过多个职责分离的集群,Facebook既能够确保数据及时落地,也避免了不同类型的任务之间抢占资源,相互影响。
Facebook的线上集群,分成了承载日志落地的Scribeh集群,只运行有严格时间期限任务的生产Hive-Hadoop集群,以及运行没有那么严格的生产任务和临时分析程序的Adhoc集群。Scribeh集群里的数据都是没有压缩的,以确保所有的日志都能够低延时地落地,而另外两个集群都会通过gzip压缩数据,以尽量减少磁盘占用。
生产的Hive-Hadoop集群,不只要同步日志,也要从数千个MySQL数据库里去同步业务数据库的数据。并且最终生成的很多报表,也需要写回到MySQL集群里去。而为了应对必然会发生的MySQL服务器不可访问的问题,Facebook采用了直接使用历史版本数据的方案来进行容错。
Adhoc的Hive-Hadoop集群,会通过同步进程和Hook,来同步生产Hadoop集群的数据。在内部,它也会把实际的资源池,分成运行生产任务和Adhoc任务的,以此确保生产任务始终有一定的资源运行。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我们的“热”数据始终会在生产集群里,而“冷数据”则只放在Adhoc集群里。对于冷数据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两份拷贝和Erasure Code,来进一步减少它们占用的空间。
可以看到,Facebook面对各种具体问题的时候,解决方案本质上都是采用 容错+分层+优化 的三板斧。
那么,如果你也要基于Hadoop或者是今天的Spark去搭建一个大型的数据仓库,Facebook的这些经验其实是可以好好借鉴的。
最后,在下节课里,我们还会一起来看看,为了让系统易用,以及能够让系统不断向前迭代、进化,Facebook还做了哪些工作。这些工作,既有和Twitter非常实战的风格相似的地方,也有更多更系统性地考虑问题、推动系统迭代的地方。
在这篇在2010年的论文里,Facebook的系统还是一个完全离线定时运行的系统。而在实践应用中,我们始终希望数据系统能够是接近于实时的。在2011年,流式系统还没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Facebook还发表了一篇《Apache hadoop goes realtime at Facebook》。你可以从这篇论文中,找到Facebook在那个时代是如何让系统更加实时的,我推荐你去读一读。
除了论文之外,Facebook其实在很多会议上,也做了很多针对自己数据基础架构的讲座。我推荐你去看看Facebook在2015年,F8开发者大会上给出的数据基础设施的讲座。你可以和这篇论文对照一下,看看在5年之后,Facebook的数据基建又有了哪些进化。我把对应视频讲座的链接放在这里了。
我们看到,在Facebook的大数据系统里,数据是进行了分层存放的。那么,在你接触使用的大数据系统中,也是这样做的吗?无论是否是这样做的,你能讲讲你们系统分层或者不分层的考虑是怎么样的吗?
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出来,也欢迎你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