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徐文浩。
上节课里,我们一起学习了2010年Facebook的数据仓库的整体架构。我们看到,Facebook是采用了 容错+分层+优化 这样的三重手段,来搭建自己的数据仓库体系。他们部署了多个不同职责的Hadoop集群,这些集群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让数据分析师的Adhoc任务,重要但又不那么重要的生产任务,以及有着严格的完成时间的生产任务,共同运转在自己的数据仓库上。
不过,只有这强大的基础设施还是不够的。对于大数据系统的构建来说,还有两个重要的问题值得关注。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就带你来看看Facebook是如何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整个Facebook数据仓库体系也就完整地呈现在你面前了。
虽然在开发Hive这个系统的时候,Facebook其实已经考虑了如何让用户能够把数据用起来。所以,在我们研读 Hive的论文的时候,就聊过Hive相比于Pig的一大优势,就是有着良好的元数据管理。而我们在看Twitter的大数据整体架构的时候,也看到他们是通过 HCatalog 来补上Pig缺失的这一环的。
尽管在Hive上运行SQL,本质上是执行一系列的MapReduce任务,它也仍然是一种高延时的数据批处理的方式。只不过,数据分析师们仍然习惯于传统BI工具那种,有界面可以交互的形式。所以,Facebook也直接提供了一个类似的交互界面,这个界面在Facebook内部叫做 HiPal。
通过HiPal,数据分析师一方面可以查询到当前MapReduce Job的进度、检查SQL运行的结果、并且可以上传小数据集,或者SQL查询结果本身不大的话,也可以以CSV格式下载下来。尽管在性能体验上,Hive和传统的BI工具体验不太一样,但是在其他方面,Facebook通过HiPal,就让数据分析师们的体验尽量接近传统的BI工具。
在交互体验之外,Facebook也遇到了和Twitter类似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让使用内部数据仓库的用户知道有哪些数据可以用。
在2010年,Facebook的Adhoc集群里有超过2万张表,想要找到有什么数据可以用,算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问题,在论文中被称之为数据发现问题(Data Discovery)。这些数据是由公司内部不同的团队生成、维护、使用的,而为了公司本身能够快速向前推进,这种把“使用数据”的权限给到每一个小团队和每一个人,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那么,Facebook解决问题的思路,其实和Twitter也是非常类似的,就是直接在系统内提供各种协同功能。Facebook在内部创建了几个工具。
首先是能够直接针对数据表的Metadata创建 Wiki,用户可以添加、修改、纠正数据表,以及对应各个列的描述信息,并且可以为这些表加上能够搜索的标签和项目名称。这样,使用这些数据表的工程师和分析师们可以不断更新信息。而且即使表的Schema和数据集本身发生了变化,对应可以搜索的信息也会不断有用户去修改,使得文档会适配于最新的信息。
其次,Facebook内部写了一系列的工具,来提取不同数据表之间的“谱系”,也就是某一个数据集是通过哪些其他的数据集计算生成出来的。这个表明了上下游数据集依赖关系的“谱系”信息,也让使用数据表的用户可以直接浏览。
进一步地,Facebook还直接让你可以看到数据集中的一小部分真实的数据,让你可以更容易地在上面撰写SQL。
相信经常要写SQL的同学一定会觉得这个功能非常实用,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通过Schema还是不知道SQL该怎么写。比如订单表里有一个order_time字段,即使我们知道它是一个表示下单时间的整型字段,我们也不知道它究竟是用秒数还是毫秒数来表示。而直接提供一些表里面的真实数据,会让我们很容易知道字段实际到底是什么含义。
更有意思的一点是,Facebook还会通过工具自动分析每一张表。把最近查询这张表比较频繁的用户找出来,把他们标记为“专家用户”。并且,你可以直接在这个数据仓库系统内联系这些用户,去询问他们相关的问题。
而所有这些工具,都是内置在上面所说的HiPal这个交互式Web查询界面里的。我前面也说了,这个思路其实和我们之前看到的Twitter的解决方案是类似的,Facebook直接把数据仓库的“文档”这件事情,内置到了系统内部,并且能够让所有的用户一起来协同更新。
只不过,比起Twitter来,Facebook更进了一步。在协同层面也不仅仅提供Wiki这样的异步协作方式,还会自动挖掘出每一张表的“专家”是谁,让数据分析师能够在系统内直接同步沟通,更快地得到反馈。
除了由数据分析师主动发起的Adhoc的查询分析之外,我们日常的大数据系统里,还会有大量每天定时运行的任务。在论文里,这样的任务被称之为Periodic Batch Jobs。不同的任务之间也有相互的依赖关系,而Facebook通过了一个叫做 Databee 的系统来管理依赖关系。
不过这个倒是没有那么稀奇,在2010年,开源世界里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任务调度管理工具了,包括Apache体系里的Oozie、LinkedIn开源出来的Azkaban等等。而到了今天,Apache旗下的Dolphin和Airflow也都是这样的工具。
这些工具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数据报表,需要一系列的任务组合起来。以我们之前讲解过的Twitter为例,一个任务A会从原始日志生成session_sequence这样的session数据。然后有各种不同的任务B、C、D都是分析各种不同的漏斗数据,它们都要依赖session_sequence数据的生成。也就是说,B、C、D都依赖于A任务先完成。
那么,最简单但是也是最不可靠的办法,自然是依赖于不同任务执行的时间。我们让任务A在凌晨2点运行,然后让B、C、D在凌晨3点运行。我们的假设,是任务A一定会在1个小时内运行完成。
但是,这个假设总会遇到程序出现Bug、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当任务A在3点没有运行完成,那么B、C、D要么会读到不完整的数据,给出错误的计算结果,要么干脆会运行失败。
当然,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我们可以在A的任务完成后,往系统里写入一个标记。这个标记可以是数据库里的一条记录,也可以是HDFS上的一个空文件。然后,3点运行的B、C、D任务可以去检查这个标记。如果标记已经生成了,那么B、C、D这些后续任务就可以照常运行。而如果标记没有生成,那就等待一段时间,再去检查标记。
当我们把这样的机制直接内置到系统里,只要申明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各个任务就会自动生成对应的标记,以及去检查标记,其实就是Databee或者其他开源的调度依赖系统的功能了。而且,有了依赖关系之后,我们也不用再去估算B这个任务应该在几点运行了,只要申明B要等待A完成就好了。一旦A完成了,B这个任务就会启动。
这样,我们不仅解决了依赖关系的管理,还会让B的任务的完成时间尽可能地早。顺带地,这样就让我们各个报表的完成时间和延时,变得尽可能地小了。
而除了管理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之外,这些调度工具还会去统计和监测各个任务花费的时间,以及延时。这些数据,也会帮助我们在整个数据处理流程出现Bug或者延误的时候,能够做好debug工作。
我们通过HiPal这个系统,解决了用户如何发现有什么数据可以使用,通过Databee这个系统,解决了用户的任务之间的依赖管理问题。这两个问题被解决,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解决了数据仓库日常使用最显性的问题了。那么,在这之后,我们如何进一步地发现内部用户在使用Hive-Hadoop集群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答案就是监控。
第一层的监控自然包含传统的对于集群的硬件和使用资源的监控。这里面既包括系统级的CPU占用、I/O活动,以及内存使用这样的监控;也包括特定的对于Hadoop集群的监控,像是Job Tracker里的JVM的堆的使用率,以及GC发生的频率。相信只要是用上了Hadoop集群的公司,都有这样的基础监控。
不过,这些监控只是给Hive-Hadoop集群的运维人员看的。而Facebook进一步地统计了一系列的数据,来给各个使用Hive-Hadoop集群的用户去看。而这些监控包含了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每一个你负责的Job到底消耗了多少资源。Facebook开发了一个叫做 htop 的工具,来统计每一个Job在整个集群里,一共花费了多少CPU、内存资源。这件事情,其实也是每一个使用大数据系统的团队都应该去做的。
我自己在搭建的大数据系统里,也会按人、按组、按任务类型去统计这些信息。因为当我们把大数据系统做得很好用的时候,就会面临一个甜蜜的烦恼:越来越多并不了解和熟悉MapReduce底层机制的用户,可以简单地写一个SQL就分析大量的数据。而因为系统方便好用,通过SQL去分析海量的数据也很容易被滥用。往往一个数据分析师原本只是为了做一些简单的统计查询工作,可是回头一看,一个月下来消耗的硬件资源就高达好几百万人民币。
这样的情况是在我的身边真实发生过的。有工程师写了一个复杂的嵌套了多个表关联的SQL,这个SQL跑在Google Cloud的BigQuery上。然而第二天一看,就这一句SQL,就带来了15万美元的一张账单。而去统计每一个分析师使用的硬件资源,并将这些数据反馈在数据看板上,可以让数据分析师们对于实际占用的硬件资源有感知,也可以在消耗大量资源的任务刚刚冒头的时候,就尽量优化。
第二个方面,则是去监控每一个数据集,特别是那些定期生成的数据集的发布时间。需要这样一个监控程序,也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数据分析师而不是工程师,参与到了数据体系的建设中来。比起习惯了添加监控程序、衡量系统SLA的工程师们,数据分析师可以快速写出SQL,把各类报表发布上线。
不过,他们往往对于让这些报表能够稳定地、每天自动按时生成,缺少了一些职业习惯带来的强迫症。而与其让数据分析师们都去变成一个个工程师,不如就直接在监控体系中带上这些功能。通过一个运维层面的自动化手段,来减少无论是工程师、还是数据分析师不得不去花费时间,以保障系统可用性的问题。
可以看到,在真实的大数据数据仓库的场景中,固然传统的对于集群的硬件和运行状况的监控很重要,而每一个用户如何使用系统、消耗了多少资源,以及他们的任务是否真的按时完成、让这个数据链路是稳定可用的,也同样重要。前者往往很容易受到运维团队的重视,但是后者常常在很多团队中是割裂或者缺失的。
这些事情,运维团队可能会觉得不归自己管,工程师和分析师团队也觉得不归自己管。常常会出现,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但总是感觉系统的资源不够用、数据报表生成总是延时的情况。这个,也是我们在搭建大数据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额外重视的一点。
好了,到了这里,相信你也了解Facebook的数据仓库的全貌了。虽然这是一篇10年前的论文,不过却并不过时。因为它所讲解的,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分布式数据库的内部原理,而是在一个数千个工程师、数万张表的数据仓库里,人们该如何去运营、维护和管理。
回顾过去两节课的内容,Facebook给出的解决方案的思路也很清晰。整个系统的搭建没有什么奇技淫巧,而是针对每个问题都给出了常规的工程解决方案。
在上节课里,我们看到的是尽量考虑容错、采用分层来提升性能,以及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优化的方案。而这节课里,我们看到的则是直接在系统内置用户协同工具、把常用的依赖关系抽象到系统里,以及监测运行数据,以确保理解用户是如何使用系统的方案。
两个方案都可谓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每一个动作和方法都不是独属于大数据系统的,而是在工程和应用开发中,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且,这些方案中,大量考虑的不只是系统本身有多复杂和前沿,而是如何让大量的用户能够真正把系统用起来和用好。
其实,回到我们日常的工程开发中,理解各种系统复杂艰深的底层原理,自然非常重要。但是如何在内部真正把系统用起来和用好,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有着精英技术团队的公司我见到过不少,但也见过很多这样的团队效率和产出并不高。有时候,我们会沉醉于有趣先进的技术,却忘了这些系统需要被好好地使用起来,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在这个课程的最后一讲,我就不再给你推荐一篇非常具体的阅读材料了。相信经过这一整门的课程学习,你应该也已经学会了如何自己寻找论文和资料,通过这些资料自发学习和成长了。
那在今天这节课的最后,就请你为参与这个课程的所有同学,推荐一篇你觉得有价值的阅读材料。它可以是一篇论文,也可以是一个视频,只要是你自己从中学到有价值的大数据知识就好。
大数据这个领域仍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希望你在学完了这个课程之后,能够坚持不断学习,追踪最新的论文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好了,我们结束语再见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