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有方法的,按照正确的方法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学霸。
大家好,我是冷冷。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学霸为什么学什么都快?有可以借鉴的方法论吗?
有一种现象蛮常见的,学习成绩好的人,在接触新的科目,甚至新的领域的时候,也学得很不错。尤其是跟那些之前学习成绩不太好的人相比,后者即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一定做得比他们好。
很奇怪不是吗?个体之间的智商差异虽然确实存在,但一般来说并不大。而且,你应该也见过那种,公认为不是靠聪明,而是靠勤奋,取得不错成绩的人,他们学起东西来,也是蛮快的。
不考虑智商这个变量,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知识储备的不同。你已经学会的,对你将要去学的,影响很大。对任何新知识的理解,都要建立在旧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你懂得越多,你学得越快。
打一颗容易懂的栗子,你想看懂一段话,首先你得看懂其中的专业术语;在这之前,你需要认识这段话中的每个汉字。
当你的知识储备很少时,你学任何东西,都需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对内容和思维方式,一点点地了解、熟悉、思考。你付出比学霸更多的努力,也没有对方做得好、做得快。
学霸真正的优势在于,TA已经储存了很多思维和信息,也就是知识储备。
学科与学科之间、科目与科目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毫无联系的。一种学科的思维,可以用于理解另一个学科;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方式,可以用于学习另一个知识点。
同样是读书,一个读书很多的人,和一个读书少的人,所学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在真正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之前,你读一段话时,自以为理解了,可能并不是真正的理解。当你后来积累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再回头看这段话、这篇文章,才能有更深一层的领悟。
我曾经说,学习是一个匀加速甚至变加速的过程。随着你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多,你看到新的东西能够迅速理解,你学习的速度,自然会越来越快。
为什么知识储备越多,学习和理解的速度越快呢?
蔡斯和西蒙曾经做过一个研究,让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业余新手,分别对随机设置的棋局和真实的棋局进行记忆。
随机设置的意思是,棋子的摆放毫无规律可言;而真实的棋局,棋与棋之间,都是有联系存在的。
结果发现,对于随机棋局,三者的记忆正确率没有差别;而真实的棋局,象棋大师的正确率为64%,一级棋手为34%,业余新手为18%。
研究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在真实的棋局中,高水平的大师和棋手可以利用丰富的经验,发现和建立棋子之间的联系,形成组块。而在随机摆放的棋局中,大师的经验就很难发挥作用了。
由此可见,个体的知识经验对组块有着很大的影响。(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你看,我这里抛出了一个专业术语“组块”,在之前的内容中有讲过,如果你已经记不清了,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又需要花一点时间听我解释。
组块是衡量记忆容量的一种单位,比如一个数字、一个字母、一个单词、一个短语,都是组块。组块有大有小,几个字母组成一个单词,那就是把小的组块,编码成一个大的组块。
象棋大师不是按照一个又一个随机分布的棋子记忆棋局的,而是按照TA之前常见到的棋局,一记就是一片。TA把小的组块,编码成了大的组块,也就记得又快又准确了。业余选手的做法是各个击破,而大师找到了规律,是各组击破。
如果学习的是随机、孤立的东西,比如记忆随机棋局,象棋大师和业余选手并没有差别。同样的,学霸和学渣也没有差别。
但真正的学习是怎样的呢?是如同真实的棋局一般,到处都有联系。
学习和记忆的本质,就是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你存储的旧知识容量越大、种类越多,就越能随时找到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越能更快更好地学习。
读书经验少的人,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书,速度慢,理解得也慢;而读书经验多的人,是一句话甚至一段话地读书,看了上句话,就大致知道下句话。
一个知识储备少的人,TA学习东西,是在捡砖头,看到一块,就捡起一块;而知识储备多的人,TA学习东西,是在盖房子,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TA看到一块砖头,能够立刻放在自己的知识大厦的合适的位置上,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形成更高水平、信息密度更高的组块,组成知识整体的一部分;
二是,有时候,TA看到的不是一块砖头,而是一整片有联系的砖头。比如,有人看到的是a、p、p、l、e,有人看到的是apple。前者需要记忆5个字母,也就是5个组块,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后者只需要记忆1个单词,也就是1个组块。
你的知识储备的多寡,决定了你是看到一棵又一棵的树,并且挨个理解和记忆,还是一眼看到一整片森林,做到更高效地理解和记忆。
再者,除了知识储备,能力储备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在某些科目上,不如你努力,却考得比你好,那很有可能是因为,TA在过去,已经对这些考试所需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等等,付出了多于你的时间和精力。
请注意“过去”两个字,是多远的过去呢?
越早越好。
我读高中的时候,高一高二学习不怎么认真,语数外理化生这六科,除了语文,其它五门科目的成绩,都取决于考试前我有没有花时间突击。是的,除了语文。
从高一到高三,无论我当时是认真学习还是混沌度日,我的语文成绩一如既往,十分稳定的好。
要想学好语文,需要情感、联想、理解、记忆等能力。而这些基础能力,我在高中之前,扎扎实实地培养过了。我小学和初中,特别爱看书,特别爱记东西。所以到了高中,语文课我不爱做卷子,也不爱记笔记,但依然能考得不错。其它科目就不行了,我还是需要在眼下付出一定的努力。
现在,我讲明白了么?
如果有人看似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以做得很好,智商并不一定是决定因素,原因更有可能是,这个考试或者这份工作,所需的软件和硬件,人家一早在过去,在你看不到的时间里,就已经付出了足够的努力。
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在启动之初,相差不会特别大。但在之后每个需要调取知识和运用能力的场合,它们都会在实践中得到升级。这是一个加速的过程。就像是理财领域的“复利”效应,你的每一次练习,都会积累成你的本金。
这也就意味着,当你比别人晚四年开始努力时,即使你付出相等甚至双倍的时间,你可能也永远赶不上TA了。
看似付出的努力是相同的,然而你们系统的配置是不同的。这里的配置是指,你在过往的经历中,积累的知识储备,以及练习所得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注意力等等。
吴军在《见识》这本书里打了一颗栗子:
我们假定,一个人目前处于第70层,TA相比第69层的人一定有明显的劣势,家境也好,智力也好,颜值也好,运气也好,总之有差距。
如果TA努力的程度和第69层的人一样,会是什么结果呢?TA最多待在第70层。
由于第69层的人占有某种优势,因此TA付出80%的努力,产生的结果可能比第70层试图逆袭的人还要好。
处在第10层的人,可能只需要付出10%的努力,产生的结果都比那些第70层的人付出100%的努力结果要更好。
这里讲的是阶层之间的壁垒,但和我前文所讲的学习的道理,是完全相通的。人和人,向来都不是在一个起点上进行努力的。而越早付出努力,你在之后的人生中,达成目的的速度越快、效率越高。
真相就是,优秀和不优秀,是马太效应,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一开始跟不上,后面更可能发生的是,你只会愈来愈跟不上。
努力要趁早啊。
当然,也并没有那么绝对。因为我们不是在一条线上持续前进的,人生不只有一条路,不同的路需要的东西也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工作后所需要的沟通能力、处理复杂形势的能力等等,在学生生涯中,大家都并没有积累多少。
所以,努力要趁早,是没错的,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就从现在开始吧。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这节课我们学了啥?语文课代表冷冷的例行总结来了:
1、对任何新知识的理解,都要建立在旧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学习是一个匀加速甚至变加速的过程。你懂得越多,你学得越快。学霸真正的优势在于,TA已经储存了很多思维和信息,也就是知识储备。
2、学习和记忆的本质,就是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你存储的旧知识容量越大、种类越多,就越能随时找到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越能更快更好地学习。
3、你在过去积累的能力储备,也是重要的。你和学霸,看似在眼下付出的努力是相同的,然而你们系统的配置是不同的。
4、学习也具有“复利”效应,你过去的每一次练习,都会积累成你的本金。越早努力越好。但也不必过分焦虑,因为我们不是在一条线上持续前进的,人生不只有一条路,不同的路需要的东西也并不完全相同。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冷冷,祝你今天吃饱,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