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有方法的,按照正确的方法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学霸。
大家好,我是冷冷。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如何通过练习,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关于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我在《个人成长30讲》里,也有提到。但我觉得这部分内容,也十分为学霸课所需要,为了体系的完整,这里也特地为其留一个位置。这两个课程,其它部分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
好了,闲话少叙,我们进入正题。
聪明和努力到底哪个更重要?一直以来,我们听说过各种不同的看法,但其实也没人能得出一个绝对的结论。
我们暂且把这个问题放下,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更看重聪明的人,和更看重努力的人,谁更有可能取得好的成果,实现自己的目标?
答案是,看重努力的人。为什么?我们先来看一个研究。
心理学家Carol Dweck做过一个实验,她找了一些十岁的孩子,随机分成两组,让他们做道题。
之后,对第一组那些完成题目的孩子说:你真聪明。对第二组那些做得不错的孩子说:你真努力,你很认真。
你应该感受不到其中的差别,没关系,我们接着说第二部分研究。接下来,她让两组孩子从两道题目中选一道去做,一道“很简单”,另一道“非常之困难”,“但是他们能够从中学到很多”。
巨大的差别出现了:被夸聪明的第一组孩子,有五成选了简单的题目;被夸努力的第二组孩子,有九成选了非常之困难的题目。
嗯?为什么?之后会揭晓答案。我们先继续看第三部分的研究。
她继续让两组孩子做一道非常难的题目,基本上可以说无法解答。“聪明”组几乎没坚持多久,非常沮丧,很快就放弃了;而“努力认真”组,坚持了很长时间,而且很享受这一过程,虽然最后也没能解开这道题,但他们很少有负面情绪。
发现问题了吗?被夸奖“聪明”,只要做事的时候遇到困难,你就非常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沮丧,立刻放弃;而被夸奖“努力认真”呢?
重视努力让孩子拥有一个TA自己能掌控的变量,这会让他们认为自己能掌控自己的成功。(Carol Dweck 语)
而重视天赋,会让我们秉持固定型思维,认为聪明与否是无法改变的。我们不敢去尝试有难度的事情,因为如果失败了,就意味着我们是不聪明的。
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是“努力认真”的,被灌输的观点是:因为我“努力认真”,我才做到了这件事;如果目前还没成功,是因为我还没足够努力认真。那么TA就是成长型思维,TA会认为现状是可以改善的,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在遇到困难时,TA会想着靠更多的“努力认真”去解决问题,而很少会因为对自己的怀疑而放弃。
现在大家应该很清楚看重聪明和看重努力,究竟有多大的差别了。接下来,我们继续探讨,智商是天生的吗?有没有后天得到提升的可能性?
事实上,在最近二十年里,关于“智商”到底是受先天因素还是后天环境影响?研究者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从一开始认为答案是“两者皆有,但大部分还是遗传”,到现在认为“两者皆有,但大部分是环境”。(威廉厄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此处需要引入一个重大的发现,叫做“弗林效应”:从1932年到1978年间,整个美国,人们的IQ分数,有非常大的变动,从100,到接近115,逐步增长。
引起这种显著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遗传,因为总的基因库的变动是非常缓慢的。“弗林效应”说明,环境对智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环境是什么?是你的练习,是你后天所接受的练习的内容、练习的质量,以及练习的积累量。
那么,基因不重要吗?当然重要,非常重要。弗林和同事比尔·狄更斯提出的另一个设想是:基因的作用,是使人更可能探寻某个特定的环境。
比如说,如果你个子生来就比较高,你会更愿意去打篮球,经过不断地练习,你的篮球技术很好。但是请注意,是后天环境,是“练习”,让你篮球打得好,而不是因为你个子高,不是因为你的基因、天赋或者智商。
说了这么多,是要让你知道,“智能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提高智能。”(《为什么》)
想学好某件事物,做好某项工作,提高智能的方式,就是练习和努力。
我们习以为常的想法是:聪明的人,不需要怎么学习也可以学好;如果我需要很努力学习,才能得到好成绩,那就说明我不聪明。
这是错误的观念。
就像是我说过的,有些人比你学得快、记得快,不一定是因为TA比你有天赋,更可能是因为TA已经有了很多知识储备,所以能更快速地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有时候一个人反应极其迅速,是因为有了大量练习,熟能生巧,以至于脱口而出。
这些人,他们看起来很聪明,极其聪明,而这些聪明,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练习”和“努力”。
但是,我们平时做的练习也不少啊,学英语学了那么多年,写作文写了那么多年,说话说了那么多年,结果还是不太好,没取得什么成绩。
问题出在哪里呢?
《刻意练习》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它将那些低效的练习,定义为“天真的练习”,也就是说,只是简单地重复做某件事,比如一说学英语,就闷头背单词。
刻意练习,才是真正能够提升能力、让你变聪明的方式。刻意练习有4个特点:
1>目标要明确。
看一本书、学一个科目,你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哪些问题,记住哪些东西,最终达到怎样的效果。
否则,你很容易照单全收,觉得什么信息都不容错过。
2>做事时需要极其专注。
3>需要及时看到反馈,并进行调整。
比如用考试,来发现自己哪里做得不足。
用冷冷的话来说就是,比输入更重要的,是输出;用输出,来指导自己如何输入。“输出”包括考试、写作、闭卷回忆等等。
或者,让老师和专家来指出你的不足,给予你有效的建议。
4>走出舒适区。
如果一直在舒适区里练习,你的水平只能得到维持。当你觉得吃力、觉得有点应付不了的时刻,才是真正提升的时刻。
没错,练习,尤其是高效的刻意练习,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但需要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有些人确实拥有更高的天资。天资与练习哪个更重要?天资不如人,还有无努力的必要?
这些无法量化、很难证实的事情,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永远,都只能在自己可以掌控的地方,做出改善和努力。
这节课我们学了啥?语文课代表冷冷的例行总结来了:
1、与看重聪明的人相比,看重努力的人,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被夸奖聪明的孩子,遇到困难时容易沮丧,很快就会放弃;而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能够坚持很长时间,并且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
2、这是因为,重视聪明,是固定型思维;而重视努力,让孩子拥有一个TA自己能掌控的变量,会让他们认为能掌控自己的成功。他们拥有成长型思维,相信现状是可以改变的,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如果事情还没有做成,那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所以,不会轻易放弃。
3、环境对智商有很大的影响。练习,尤其是高效的刻意练习,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刻意练习有4点原则: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冷冷,祝你今天吃饱,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