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相伴,千金不换。你好,我是天博。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进入了这门课的最后一个主题:“见自己”。在这个主题里,我们会把重点放在“诗词给了我们什么”上,也就是怎样从诗词里汲取对我们有帮助的精神力量。在开篇词里我们就说过,从诗词里获得力量,也是我们这门课的主要目的之一。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苏轼的一首著名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词前面的两句话是序言,就是苏轼用来解释他为什么写这首词的。
这首词,你肯定是学习过的,甚至我们在开篇词里也讲过。那为什么我今天还要把这首词再讲一遍呢?其实,是因为我觉得,说到诗词给我们的精神力量,这首词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苏轼在这首词里展现出的胸襟和心态,也是苏轼在诗词里“见自己”的真实写照。因此我才决定在这一讲里,结合苏轼后半生的经历,再好好地讲一下这首词。
讲词之前,咱们还是先从苏轼讲起吧。咱们在第六讲《骨肉情深:苏轼临死前最关心什么?》里,已经详细地讲了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前的人生经历,我就不复述了。苏轼的前半生算得上跌宕起伏 ,可是你知道吗?他的后半生却更加大起大落。
公元1079年,在乌台诗案以后,苏轼被贬到了黄州,出任黄州团练副使一职,就相当于民兵团副教练。这个官非常小,没有实权。从乌台诗案里死中得活的苏轼,到了黄州以后,并没有陷入精神的低谷苦苦挣扎,反而是获得了新生。很多人都说黄州是苏轼的福地,苏轼在黄州写了他一生里最重要的那些作品,比如他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而我们所选的这首《定风波》也是他在黄州写的。
在黄州的时候,因为俸禄实在有限,苏轼就为了养活家人,带领家人在城东开垦了一块坡地来种地。也是因此,苏轼自号为“东坡居士”。
后来,公元1085年,宋哲宗继位,高太后把持朝政,旧党开始得势。我们之前也说过,苏轼是个旧党,所以苏轼就升官了,回到了朝廷的权力中枢。但是,苏轼发现旧党拼命打压新党,而且为了党争,完全不顾新党改革里好的部分,他反对这种行为。因为这样,苏轼招来了旧党的不满,但是,新党也不接受他的好意。所以苏轼搞得自己里外不是人,只能又自请外调,先后去杭州、扬州等地当了知府。
公元1093年,高太后去世了,哲宗开始亲自执政,新党再度得势。因此苏轼迎来了人生里最远的两次贬谪,先是被贬往惠州,三年之后,又被贬往儋州。惠州就是广州,已经非常偏远了,而儋州在海南,是宋朝最蛮荒的地方。在宋朝放逐儋州是比满门抄斩只轻一等的处罚。
被贬到了这样的地方,按理来说,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已经完了。但是苏轼呢?他却把儋州当成了他的又一个故乡。苏轼在儋州办学堂,许多人竟然不远千里来这里学习。从宋朝开朝的一百多年里,海南就没有人考中过进士,是苏轼让这里出了第一个进士。苏轼是儋州文化的播种人,海南现在依然还有东坡村、东坡桥等等,甚至还有一种称为“东坡话”的语言。
在公元1037年,苏轼终于被赦免了,可是他死在了回中原的途中。纵观苏轼的一生,他少年时高中状元进入官场,过得是比较顺利的,但是受到党争的影响,后半生几乎都在不停地被贬官。我把苏轼的经历总结成了下图:
在苏轼去世两个月前,他曾在自己的画像上写了一首诗,来总结他自己的一生:
这首诗的前一句是说自己的心像烧成灰的木头一样,身体则像没有被绳子系起来的小船一样,一生困苦漂泊。这一句有点自怜自哀,乍听起来好像不是苏轼写的,但是后一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出来,苏轼还是那个苏轼。他认为自己的一生功业,不是担任中央高官的时候,也不是出任几州知府的时候,而是自己被贬谪得最严重的时候:黄州、惠州、儋州。
了解了苏轼后半生的经历,我们再来看苏轼的这首《定风波》。
先来看前面的序言,“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序言里苏轼介绍了这首词创作的背景,它的意思是苏轼一行人遇到了大雨,没带雨伞和雨衣之类的,别人都非常狼狈,苏轼没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于是写了这首词。谁没遇到过下雨呢?谁没淋过雨呢?为什么苏轼淋了一次雨,就成就了这千古名篇呢?我们来一句一句地看。
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不要去管那些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如放声长啸,慢慢地向前走。
我们读这首词的时候,常常会忽略这一句,但如果你有过在山林间遇雨经历的话,肯定会对这一句有特殊的体悟。我就是这样的。这首词我很小的时候就能背诵,但直到后来有一次,我在野外调研实习的时候,正赶上天降大雨,我穿梭在林间,想到这句词,才恍然大悟这句词的真正含义。
因为山林里的雨,雨势不大的时候,雨点其实是不会打落在自己身上的,但是雨点打在树叶上的沙沙声是非常嘈杂的,要比我们平时听到的雨声大出很多。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在你的耳旁,不是你想不听就可以不听的,而这种嘈杂的雨声会让人非常心烦意乱,恨不得马上逃走。
但面对这样的嘈杂,苏轼是怎么说的呢?他说不如高声长啸慢慢地向前走去,为什么要高声长啸?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声音盖过雨落下的声音。那为什么还要慢慢地走呢?是因为他相信自己前进的方向和节奏是正确的,所以他才吟啸且徐行。如果外界干扰我,那我就高声长啸,让自己的声音盖过干扰,但我的节奏是不会被打乱的。
细细读了这一句,你有没有想到了自己呢?你曾经面对过哪些嘈杂的声音呢?一个个“为了你好”的“过来人的经验”,世俗中的各种潜规则,甚至是一些人无情的嘲讽,一起同行的伙伴都已经“狼狈”的时候,你还能“吟啸且徐行”吗?
我们再继续看下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手拄竹杖,脚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快,哪里会感到害怕呢?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我照样能从容地度过这一生!
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的对比,其实是两种生活的对比,竹杖芒鞋是贫穷困苦的平民生活,而马则是衣马轻肥的官员生活。这两种生活,苏轼都体验过,他当过大官,现在被贬到黄州,变成了平民。
杜甫曾经写过,“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意思是年少时一起求学的同学大都已飞黄腾达了,他们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的生活。杜甫这一句满是落魄的辛酸,但苏轼却不是这样的。苏轼这里,“竹杖芒鞋”比起马来更为“轻快”。这里的“轻”,同时也是“无官一身轻”的轻松。多年后唐伯虎也写道“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意思是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说的也是同样的心态。
不过你仔细想想,苏轼是从高位被打落尘埃,和从未出任过高官的杜甫、唐伯虎并不一样。这种极端的落差,对一个人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无数人曾因为一次重大的失败而从此一蹶不振,只有苏轼,面对这样的打击,还高喊着“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还记得开篇词里我提到的《觉醒年代》吗?由于和伟老师扮演的陈独秀,在狱中高声吟唱这一段。和苏轼一样,他并不是不知道前途里有风雨险阻,但却高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既是快意潇洒的乐观,更是不惧风雨的勇气。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很多人的座右铭,也是苏轼这首词中的第一层境界:面对困难,不惧艰险,迎难而上。当你遇到困苦、失落甚至失败的时候,你可以将自己的目光放回千百年前的黄州,看看冒雨而行的苏轼,他在这么落魄的时候依然放声高歌,我们又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呢?
这首词的第三句是,“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春寒料峭,风吹醒了我的酒意,微微觉得有些冷,我抬头一看,看到了山头初晴的斜阳。
这句是整首词的转折,说的是风吹酒醒,天已放晴,这里你可以注意一下这个“照”字,“山头斜照”而不是“山头斜阳”,说明阳光洒落是动态的,或者说不是苏轼主动去看太阳,而是太阳自然而然地照到了他的身上。
老子说“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意思是狂风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是不持久的,苏轼也是由这种自然现象而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这也是本词中的第二层境界:困难总会过去,风雨之后,必有天晴。
这里我不是要你“自我安慰”或是给你“某种心理暗示”。从老子到苏轼,我觉得这里更多的是一种对于万物规律的总结。来得迅猛的终究无法持久,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变化很可能在下一刻就会到来。所以,无论我们遇到了多难的事情,多糟糕的境遇,其实只要坚持一下,总会迎来自己的“山头斜照”。
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说的是走过了这一段路,回头望去刚刚风雨萧瑟的地方。继续前进吧,不用管过去的是风雨还是晴天。
当苏轼走过了风雨,迎来了晴天,他没有异常喜悦,也没有夸赞自己从容心态,反而是用了一个“归”字。很多学者说这是指苏轼想要归隐于山林,还举出了苏轼在几个月后所写的“江海寄余生”来印证这个观点。在我看来,无论是这里的“归去”,还是“江海寄余生”,苏轼说的并不是想要归隐山林,而是他回归平静的心态。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态,在此之后,苏轼面对人生的几起几落,他不再抗拒,也不再怨怼。其实真正的归隐,何必一定要去山林里,去江海上呢?只要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和心态,无论是在熙熙攘攘的都市,还是穷山恶水的乡野,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中开辟出一片桃花源呢?
这便是本词的第三层境界:经历过人生的变化,更应该回归心态的平和。第一次读这首词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被“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快意所吸引,但是呢,“也无风雨也无晴”才是苏轼的追求。
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绝不是麻木不仁的偏安苟活,更不是放弃自我的同流合污,而是平静坦然的坚持自我。
苏轼因“旧党”得势而回到朝廷,却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旧党”就一味打压“新党”。为了真正的国计民生,苏轼甚至不惜去得罪自己的政治盟友。从功利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让人不解的,但苏轼却并不在乎这个“功利”,他既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勇气,更有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开阔,这样的“东坡居士”横绝古今。
这一讲我们从苏轼“乌台诗案”之后的下半生经历开始讲起,着重讲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
我们从这首词里读出了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面对风雨的时候,要保持着迎难而上的斗志,第二重境界阐明的是困难终会过去,晴天终将到来的客观规律,而第三重境界,则是强调人生经历过风雨,更应该保持一份平和坦然的心态。
我们的人生不见得会像苏轼一样大起大落,我们也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像苏轼这样,既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爽潇洒,还能有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和开阔”。但是如果你遭遇了困苦、迷茫,你可以想想这个千百年前的古人,他的乐观、他的坚定,是不是也可以成为你的一份力量呢?
有一句我非常喜欢的话,叫“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觉得苏轼就是这样的人。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做造福于他人的人,不计较自己前途究竟会如何。
这绝不是一碗毫无营养的鸡汤,也不是玄之又玄的因果论。其实人生处世,太在乎眼前得失,从长远看来往往得不偿失。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行下的“好事”,不会直接给我们回报,但却塑造了我们的形象,丰富了我们的经历。而这些潜移默化地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风物长宜放眼量”,如果我们把自身的格局放得更大一些,不仅仅是会得到实际上“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收获与回报,同时也会收获一份心灵的坦然与平静。
到这里正课就讲完了,今天的煮酒论诗,我想向你推荐一首苏轼从海南被赦免后,回中原的路上所写的诗:
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呢?结合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能谈谈你的想法吗?欢迎你写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分享。
如果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也给了你力量,欢迎你把这一讲分享给你的朋友。我是天博,我们下一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