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年轻的时候,经常听一些大会或者演讲。有些人说,思路逻辑非常重要。我那时就想,你肯定是瞎忽悠的,因为我怎么就没听懂你说的思路呢?

而现在轮到自己来写或者讲一些东西的时候,才发现他们说得很对,而我之所以不理解,也是有原因的。

性能分析思路和具体的实现之间,有一道鸿沟,那就是操作的能力。之前我为什么听不懂那些人的思路,其实是因为我没有操作的功底。

而有了操作的功底之后,还有一个大的鸿沟要越过去,那就是从操作到对监控计数器的理解。这一步可以说让很多性能测试人员都望而却步了。

但是这还不算完,这一步迈过去之后,还有一个跳跃,就是相关性分析和证据链分析的过程。

如此一来,就会得到一张性能测试分析的能力阶梯视图,如下:

  1. 工具操作:包括压力工具、监控工具、剖析工具、调试工具。
  2. 数值理解:包括上面工具中所有输出的数据。
  3. 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证据链分析:就是理解了工具产生的数值之后,还要把它们的逻辑关系想明白。这才是性能测试分析中最重要的一环。
  4. 最后才是调优:有了第3步之后,调优的方案策略就有很多种了,具体选择取决于调优成本和产生的效果。

那么怎么把这些内容都融会贯通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性能测试分析的几个重要环节。

应该说,从我十几年的性能工作中,上面讲的这些内容是我觉得最有价值的内容了。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对它做一次系统的说明。我先把性能分析思路大纲列在这里:

  1. 瓶颈的精准判断;
  2. 线程递增的策略;
  3. 性能衰减的过程;
  4. 响应时间的拆分;
  5. 构建分析决策树;
  6. 场景的比对。

瓶颈的精准判断

TPS曲线

对性能瓶颈做出判断是性能分析的第一步,有了问题才能分析调优。

之前有很多人在描述性能测试的过程中,说要找到性能测试中曲线上的“拐点”。我也有明确说过,大部分系统其实是没有明确的拐点的。

举例来说,TPS的视图如下:

显然,这是一个阶梯式增加的场景,非常好。但是拐点在哪呢?有人说,显然在1200TPS左右的时候。也有人说了,显然是到1500TPS才是拐点呀。但是也有人说,这都已经能到2000TPS了,显然2000TPS是拐点。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张图对应的响应时间视图:

是不是有人要说响应时间为4.5ms时是拐点了?

其实这些对拐点的判断,都是不合理的。如果我们对TPS的增加控制得更为精准的话,那么这个TPS的增加是有一个有清晰的弧度,而不是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拐点。

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那就是瓶颈在第二个压力阶梯上已经出现了。因为响应时间增加了,TPS增加得却没有那么多,到第三个阶梯时,显然增加的TPS更少了,响应时间也在不断地增加,所以,性能瓶颈在加剧,越往后就越明显。

那么我们的判断就是:

  1. 有瓶颈!
  2. 瓶颈和压力有关。
  3. 压力呈阶梯,并且增长幅度在衰减。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瓶颈还算清晰的话,那么我们再来看一张图:

在这个TPS的曲线中,你还能判断出拐点在哪吗?

显然是判断不出来拐点的,但是我们根据图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 有瓶颈!
  2. 瓶颈和压力有关。
  3. 压力也是阶梯的,但是并没有明确的拐点。

我们再来看一个TPS图:

看到这张图,是不是明显感觉系统有瓶颈呢?那么瓶颈是不是和压力大小有关呢?

这种比较有规律的问题,显然不是压力大小的原因。为什么呢?因为TPS周期性地出现降低,并且最大的TPS也都恢复到了差不多的水位上。所以,即使是压力降低,也最多降低最大的TPS水位,会让问题出现得更晚一点,但是不会不出现。

综合以上,如果画一个示意图的话,TPS的衰减过程大概会如下所示:

  1. 随着用户数的增加,响应时间也在缓慢增加。
  2. TPS前期一直都有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在变缓,直到变平。

在这样的趋势图中,我们是看不到明确的拐点的。但是我们能做的清晰的判断就是:有瓶颈!

所以对TPS曲线来说,它可以明确告诉我们的就是:

  1. 有没有瓶颈:其实准确说所有的系统都有性能瓶颈,只看我们在哪个量级在做性能测试了。
  2. 瓶颈和压力有没有关系:TPS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变化,那就是有关系。不管压力增不增加,TPS都会出现曲线趋势问题,那就是无关。

这时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看响应时间就武断地下此结论呢?其实响应时间是用来判断业务有多快的,而TPS才是用来判断容量有多大的。

响应时间的曲线

我们还是来看看响应时间,下面看一张响应时间图:

它对应的线程图是:

多明显的问题,随着线程的增多,响应时间也在增加,是吧。再来看它们对应的TPS图:

到第40个线程时,TPS基本上达到上限,为2500左右。响应时间随着线程数的增加而增加了,系统的瓶颈显而易见地出现了。

但是,如果只让你看TPS曲线,你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判断?那就是:有瓶颈!并且和压力有关?所以说,其实TPS就可以告诉我们系统有没有瓶颈了,而响应时间是用来判断业务有多快的。

后面我们还会提到响应时间会是性能分析调优的重要分析对象。

线程递增的策略

讲完响应时间之后,我们再来看下线程递增。

在见识了很多性能测试人员做的场景之后,必须得承认,有些场景的问题太多了。

首先,我们来看两个场景的执行对比。

场景1的线程图:

场景1的TPS图:

场景1的响应时间图:

场景2的线程图:

场景2的TPS图:

场景2的响应时间图:

这两个场景的比对如下:

有了这些对比数据之后,你是不是觉得哪里似乎是有问题的?

对的!

TPS都是达到400,但两个场景中线程递增的策略不同,产生的响应时间完全不同。虽然都没有报错,但是第一种场景是完全不符合真实的业务场景的。这是为什么呢?

在场景的执行过程中,首先,响应时间应该是从低到高的,而在场景1中不是这样。其次,线程应该是递增的,而场景1并没有这样做(这里或许有人会想到秒杀的场景,认为场景1符合秒杀的业务设定,这个问题我们稍后提及)。最后,在两个场景中,TPS的上限都达到了400TPS。但是你可以看到,在场景2中,只要40个线程即可达到,但场景1中居然用到了500线程,显然压力过大,所以响应时间才那么长。

其实在生产环境中,像场景1这样的情形是不会出现的。如果它出现了,那就是你作为性能测试的责任,因为你没有给出生产环境中应该如何控制流量的参数配置说明。

同时,我们从上面的场景对比可以看到,对一个系统来说,如果仅在改变压力策略(其他的条件比如环境、数据、软硬件配置等都不变)的情况下,系统的最大TPS上限是固定的

场景2使用了递增的策略,在每个阶梯递增的过程中,出现了抖动,这就明显是系统设置的不合理导致的。设置不合理,有两种可能性:1. 资源的动态分配不合理,像后端线程池、内存、缓存等等;2. 数据没有预热。

我们再回到之前说的秒杀场景。

说到秒杀场景,有人觉得用大线程并发是合理的,其实这属于认识上的错误。因为即使线程数增加得再多,对已经达到TPS上限的系统来说,除了会增加响应时间之外,并无其他作用。所以我们描述系统的容量是用系统当前能处理的业务量(你用TPS也好,RPS也好,HPS也好,它们都是用来描述服务端的处理能力的),而不是压力工具中的线程数。这一点,我在第5篇文章中已经做了详细的解析,你可以回去再看看。

那么,对于场景中线程(有些工具中叫虚拟用户)递增的策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场景中的线程递增一定是连续的,并且在递增的过程中也是有梯度的。
  2. 场景中的线程递增一定要和TPS的递增有比例关系,而不是突然达到最上限。后面在场景的篇幅中我们会再说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3. 上面两点针对的是常规的性能场景。对于秒杀类的场景,我们前期一定是做好了系统预热的工作的,在预热之后,线程突增产生的压力,也是在可处理范围的。这时,我们可以设计线程突增的场景来看系统瞬间的处理能力。如果不能模拟出秒杀的陡增,就是不合理的场景。

这里给出我做性能场景递增的经验值:

当然这里也不会是放在哪个系统中都适合的递增幅度,你还是要根据实际的测试过程来做相应的判断。

有了这些判断之后,相信大家都能做出合理的场景来了。

性能衰减的过程

有了瓶颈的判断能力,也有了线程递增的意识,那么下面在场景执行中,我们就要有判断性能衰减的能力了吧。

来,我们先看一个压力过程中产生的结果图。

在递增的压力过程中,随着用户数的增加。我们可以做几次计算。

第一次计算,在线程达到24时,TPS为1810.6,也就是每线程每秒发出75.44个请求。

第二次计算,在线程达到72时,TPS为4375.1,也就是每线程每秒发出60.77个请求。

第三次计算,在线程达到137时,TPS为5034,也就是每线程每秒发出36.74个请求。

通过这三次计算,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每线程每秒发出的请求数在变少,但是整体TPS是在增加的。

我们有很多做性能测试的人,基本上,只看TPS和响应时间的时候,在上面这个示例中,肯定会一直往上加用户。虽然响应时间在增加,但是增加得也不多嘛。

但实际上,通过我们的计算可以知道,性能是在不断地衰减的。我们来看一张统计图:

通过红线的大致比对可以知道,当每线程每秒的请求数降到55左右的时候,TPS就达到上限了,大概在5000左右,再接着往上增加线程已经没有用了,响应时间开始往上增加了。

这就是性能衰减的过程(题外话,在上图中,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红线前面,性能在上升的过程中有几次抖动,这个抖动到后面变大了,也变频繁了,如果这是必然出现的抖动,那也是配置问题,希望你注意到这一点)。

为什么要这么细致地描述性能衰减的过程呢?

其实我就是想告诉你,只要每线程每秒的TPS开始变少,就意味着性能瓶颈已经出现了。但是瓶颈出现之后,并不是说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这里我们用TPS来描述)会下降,应该说TPS仍然会上升,在性能不断衰减的过程中,TPS就会达到上限

这也是前面我说的,性能瓶颈其实在最大TPS之前早就已经出现了。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在性能衰减到最大TPS时就停止场景呢?这个不一定的哦。

因为停不停场景,取决于我们的场景目标,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得到最大TPS,那确实可以停止场景了。但是,如果我们要扩大化性能瓶颈,也就是说为了让瓶颈更为明显,就完全不需要停止场景,只要不报错,就接着往上压,一直压到我们要说的下一个话题——响应时间变长,需要拆分。

响应时间的拆分

在性能分析中,响应时间的拆分通常是一个分析起点。因为在性能场景中,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系统达到了瓶颈,再接着增加压力,肯定会导致响应时间的上升,直到超时为止。

在判断了瓶颈之后,我们需要找到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在压力工具上看到的响应时间,都是经过了后端的每一个系统的。

那么,当响应时间变长,我们就要知道,它在哪个阶段时间变长了。

我们看下这张图。

这应该是最简单的一个压力测试逻辑了。一个应用,一个DB,结果也拆分出了8个时间段,这还是在我没有加上压力工具自己所消耗的时间的情况下。

如果我们要分析压力工具中的响应时间,拆分的逻辑就是上面这个示意图。

但是在真实的场景中,基本上不是这样的。如果是内网,那基本上都是连在一个交换机上,所以通常是这样的:

在这样的拓扑中,我们仍然可以拆出来t1到t8的时间。只是实际动手的时候,思路一定要清晰,时间拆分是从哪里到哪里,要画出来,不能混乱。

我们有很多手段可以进行时间的拆分,当然要看我们的应用支持哪一种。

如果我们是这样的架构,拆分时间应该是比较清楚的。


首先我们需要查看Nginx上的时间。日志里就可以通过配置$request_time $upstream_response_time得到日志如下信息:

14.131.17.129 - - [09/Dec/2019:08:08:09 +0000] "GET / HTTP/1.1" 200 25317 0.028 0.028

最后两列中,前面是请求时间的28ms,后面是后端响应时间的28ms。

同时,我们再到Tomcat上去看时间。

172.18.0.1 - - [09/Dec/2019:08:08:09 +0000] "GET / HTTP/1.1" 200 25317 28 27 http-nio-8080-exec-1

请求时间消耗了28ms,响应时间消耗了27ms。

接着再来看一下前端的时间消耗。

从这里可以看到,从发出请求到接收到第一个字节,即TTFB是55.01ms,内容下载用了11.75ms。从这就可以看得出Nginx基本上没消耗时间,因为它和Tomcat上的请求响应时间非常接近。

那么网络上的消耗时间怎么样呢?我看到有很多人用TTFB来描述网络的时间。先来说明一下,TTFB中显然包括了后端一系列处理和网络传输的时间。如下图所示。


下面的紫色点是指要接收的内容。上面的红色线就是TTFB。

如果接收完了呢?就是这个状态。


所以,我觉得用TTFB描述网络的健康状态并不合理。如果用Content Download来描述会更为合理。比如我们上面的这个例子中,那就是11.75ms下载了25317 Bytes的内容。

Tomcat上基本上是消耗了处理的所有时间,当然这中间也包括了MySQL花费的时间。而前端看到的其他时间就消耗在了网络中。

在这个例子中,主要说明了响应时间怎么一步步拆。当然,如果你是下面这种情况的话,再一个个拆就比较辛苦了,需要换另一种方式。

你肯定想知道每个系统消耗了多长时间,那么我们就需要链路监控工具来拆分时间了。比如像这样来拆分:

从User开始,每个服务之间的调用时间,都需要看看时间消耗的监控。这就是时间拆分的一种方式。

其实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工具来监控,最终我们想得到的无非是每个环节消耗了多长时间。用日志也好,用链路监控工具也好,甚至抓包都可以。

当我们拆分到了某个环节之后,就有了下一步的动作:构建分析决策树。

构建分析决策树

关于分析决策树,我在很多场合也都有提及。

分析决策树,对性能测试分析人员实在是太重要了,是性能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对架构的梳理,是对系统的梳理,是对问题的梳理,是对查找证据链过程的梳理,是对分析思路的梳理。它起的是纵观全局,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

性能做到了艺术的层级之后,分析决策树就是提炼出来的,可以触类旁通的方法论。

而我要在这里跟你讲的,就是这样的方法论。

应该说,所有的技术行业在面对自己的问题时,都需要有分析决策树。再广而推之的话,所有的问题都要有分析决策树来协助。

通过上面的几个步骤,我们就会知道时间消耗在了哪个节点上。那么之后呢?又当如何?

总要找到根本的原因才可以吧,我画了如下的分析决策图:

从压力工具中,只需要知道TPS、响应时间和错误率三条曲线,就可以明确判断瓶颈是否存在。再通过分段分层策略,结合监控平台、日志平台,或者其他的实时分析平台,知道架构中的哪个环节有问题,然后再根据更细化的架构图一一拆解下去。

我在这里,以数据库分析和操作系统分析举一下例子。

首先我们看一下数据库分析决策树。

比如针对RDBMS中的MySQL,我们就可以画一个如下的决策树:

由于这里面的内容实在过多,无法一次性展现在这里。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给你说明一下。

MySQL中的索引统计信息有配置值,有状态值。我们要根据具体的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增加key_buffer_size值的大小。比如这种就无所谓了。

    Buffer used     3.00k of   8.00M  %Used:   0.0004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key buffer size就用到了4%,显然不用增加。

再比如,我们看到这样的数据:

       __Tabl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pen             2000 of 2000    %Cache: 100.00
    Opened         15.99M     4.1/s

这就明显有问题了。配置值为2000的Open Table Cache,已经被占满了。显然这里需要分析。但是,看到状态值达到配置值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赶紧加大配置值,而是要分析是否合理,再做相应的处理。比如说上面这个,Table确实打开得多,但是如果我们再对应看下这一条。

    Slow 2 s        6.21M     1.6/s

你是不是觉得应该先去处理慢SQL的问题了?

关于数据库的我们就不举更多的例子了。在这里只是为了告诉你,在分析决策树的创建过程中,有非常多的相互依赖关系。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操作系统分析决策树,我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操作系统的分析决策树,不可以绕过。


如果你想到操作系统架构图就头大,那么这时候应该觉得有了希望。那就是我觉得操作系统上的问题判断是比较清晰的,所以基于此决策树,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对操作系统中性能问题的证据链查找。

但是!对嘛,总得有个但是。

对操作系统的理解是个必然的前提。我看过很多人写的操作系统性能分析方面的书籍或资料,发现大部分人把描述计数器的数值当成性能分析。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比如说
“CPU使用率在TPS上升的过程中,从10%增加到95%,超过了预期值。” “内存使用率达到99%,所以是瓶颈点。” “I/O使用率达到100%。” 等等。

像这样的描述,在我的性能团队中,一定会被骂回去重写。我要这些描述有什么用?我要的是为什么达到了这样的值,原因在哪?怎么解决?

就像分析决策树中所描述的那样,性能工程师要做的是一步步地细化分析,给出最终的原因。

有人说,如果按这个路子,似乎操作系统的分析并不复杂嘛。大概三五个命令就可以跳到代码层了。是的,对于操作来说,确实不多,但是对于判断来说,那就复杂了。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看到这样的图,你是不是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中断能占40%,sy CPU也能占40%。这系统还用干业务的事吗?全干自己的事去了,可见操作系统有问题!你是不是要做这个判断了?

而实际情况是,这个主机上只有一个网卡队列,而请求量又比较大。

所以要解决的是网卡队列的问题,至于怎么解决,那手段就多了。可以换个服务器,可以多加几个队列,可以多接几个节点......

以上只是给出几个性能分析过程中常见的决策树示例。在后续的分析过程实例中,我们将秉承着这种分析思路,一步步地走到瓶颈的面前。

场景的比对

为什么要写这一部分呢?因为我看到很多人对瓶颈的判断,并不那么精确,所以想写一下场景比对的建议。

其实简单来说,就一句话:当你觉得系统中哪个环节不行的时候, 又没能力分析它,你可以直接做该环节的增加。

举例来,我们现在有一个如下的架构:


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

从TPS曲线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系统是有瓶颈的,但是并不知道在哪里。鉴于系统架构如此简单,我们索性直接在某环节上加上一台服务器,变成这样:


然后得到如下数据:

哟,没好使!

怎么办?再接着加其他节点,我加了更多的JMeter机器。


再来看下结果:

真巧,TPS增加了!

看到了吧,这就是我说的场景比对。

当我们不知道系统中哪个环节存在性能瓶颈时,对架构并不复杂的系统来说,可以使用这样的手段,来做替换法,以快速定位问题。

总结

在这一篇中,我说到了瓶颈的精准判断、线程递增的策略、性能衰减的过程、响应时间的拆分、构建分析决策树以及场景的比对,这几个环节,是性能分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从我的经验上来说,这一篇文章可能是我工作十几年的精华所在了。而这里的每一个环节,又有非常多的细分,特别是构建分析决策树这一块,它需要太多的架构知识、系统知识、数据库知识等等。鉴于本文只是想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所以无法展开描述,希望在后续的篇幅中,我们尽量细致拆解。

思考题

今天的内容虽然有点多,但总的来说,思路比较清晰,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如果你认真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不妨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线程递增过程不能断?构建分析决策树的关键是什么?

欢迎你在评论区写下你的思考,我会和你一起交流,也欢迎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或者同事,一起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