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小昭,测试工程师一枚,现居河北,工作5年了。非常荣幸能有一个机会跟你分享学习《手把手教你玩音乐》这个专栏的心得。

没有乐感的我,为什么要来学音乐?

我其实是一个没有什么艺术细胞的人,小的时候参加合唱团,经常会被音乐老师单独拎出来说教。老师会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我没有乐感,五音不全,不适合唱歌

舞蹈方面嘛,凭借着还可以的柔韧性学了两年舞蹈,但最终也因课业繁重而放弃。

总之,我和“艺术”好像没有缘分,而之后的职业道路也离艺术越来越远。所以我无比羡慕那些会唱会跳会画画的人,羡慕他们有艺术细胞,可以享受聚光灯下的舞台,还有别人关注的目光。不过我也清楚地知道,我永远也不会成为这类人。

即便如此,我还是很喜欢音乐,喜欢听各种各样的音乐:

我不仅喜欢听歌,也喜欢唱。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和朋友去唱K,无论是KTV,还是商场里的唱吧,都是属于我的音乐小天地。我经常唱五月天的歌,当然,我唱得并不怎么样。但是我的朋友们看我这么喜欢音乐,喜欢五月天,就鼓励我说:“你唱得好好听呀!”

是的,我是五月天的粉丝。在疫情之前,我尽自己的能力去看了好几场演唱会。真正去过现场后,我更能深切地体会到音乐的力量,那种心中有热情、有激情的治愈力量

总的来说,不管是平时开心或者不开心,音乐给我的平淡生活增添了很多有趣的东西。不过我却从没想过要去学音乐,因为音乐老师对我说的那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不敢去尝试。

所以,从小就被老师说没有音乐细胞的我,嗓音不好听的我,看不懂五线谱的我,对于乐理知识一窍不通的我,真的能进行音乐创作吗?

“你会喜欢听歌,会和朋友去唱卡拉 OK,会去看自己喜欢的歌手的演唱会。音乐陪伴你走过了生活的顺境与低谷,在开心或者悲伤的时候寄托心情,会让你觉得世界很美好。我想,一个如此热爱音乐的人,是不满足仅仅做一个音乐世界外的聆听者的,你会想尝试着走进入音乐创作的世界。”

“不过假如你也曾产生过类似念头的话,我现在要告诉你一件事:音乐创作的门槛并不高。相反,只要你喜欢音乐,把音乐当成朋友一样,先和它玩儿起来,那么,你的一只脚就迈进音乐创作的大门了。”

邓柯老师在开篇词中讲的这两段话,一下子就触动了我。这两段话简直就是我的真实写照啊!

而且,我平时除了听歌外,也喜欢看《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乐队的夏天》这些音乐类综艺。所以看到专栏的作者是邓柯老师之后,有一种“哇,这个老师我知道!”的亲切感

所以,老师在开篇词的介绍,再加上我对老师的这份“亲切感”,我就想着给自己一个机会,入手了这门课。学到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入手不亏。

我是怎么学这个专栏的?

《手把手教你玩音乐》这个专栏,每节课都有音频、视频和文字。视频由邓柯老师亲自出镜,详细讲解库乐队的每个组件和各种玩法。音频则是邓柯老师录制的对每节课内容的介绍。文字稿比较综合,涵盖了视频和音频中的核心内容

我在极客时间买了十几门课程,不算少了。这些课程要么是音频+文字,要么是视频+文字。但这次是音频+视频+文字的交付方式,我觉得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是一种创新。也恰恰是这种综合的形式,大大方便了我对这门课的学习

一般情况下,我会在课程更新当天就学完。具体的方式是电脑+iPhone一起学习。我会先在电脑端听音频,这样就会大概了解整节课的核心内容;接着我就会去看视频;与此同时,我也会用手机打开库乐队,跟着邓老师的视频演示进行同步操作。

对于我这种音乐小白来说,刚开始的学习的确是有一点困难的。我记得第一节课,邓柯老师带着我们先熟悉了库乐队界面,然后再带着我们制作一段手机铃声。在听邓老师讲解的中途,我把视频暂停了很多次,用了一个小时才把这段十几分钟的视频完整看完。

因为我一边努力记着老师在视频里讲的内容,一边手忙脚乱地在自己手机上的库乐队里点来点去。说实话,刚开始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把手机铃声做出来,但库乐队仿佛有一种魔力,一旦打开上手之后就停不下来了,我在不停地摸索着、尝试着

开心的是,最后跟着邓柯老师的步骤,我终于做出来了第一首属于自己的手机铃声。那一刻,那种开心和兴奋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我也迫不及待地把那15秒的铃声分享给了朋友们。

不仅是老师的课程能让我有所收获,偶尔翻翻已经学习过的章节,在评论区里也能学到很多知识。虽然我这个音乐小白对比较专业的乐理知识并不太懂,但是这种和别人一起交流,并参与到音乐创作中的快乐,我很享受

在跟着老师操作的时候,还有个有趣的小插曲。可能是版本不一致的问题,我的iPad上面的库乐队、iPhone上的库乐队,都跟老师的演示界面不一样。没办法,就只能瞎点,看能不能找出来步骤里的功能。不过,就这样一边模仿老师的操作,一边瞎点,竟然还真的成功了。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体会到邓老师所说的“创作的快乐”。我想,这也是邓老师每节课都会强调的一点,一定要自己多摸索,多尝试。再音乐小白的人,听多了音乐也一定有属于自己的小灵感,因为音乐没有标准化的模版

不只学会了App,还拓展了舒适边界

作为一枚音乐小白,这个专栏打开了我音乐世界的大门,并且带我克服了对学习陌生事物的恐惧。我觉得这是我学这个专栏最大的收获了。

邓柯老师每节课的视频都录制得很详细,只要慢慢来,跟着操作,就能模仿出一样的片段。但是模仿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每节课邓柯老师都在强调创新,强调要自己多摸索。

就像吉他和贝斯那节课,在老师的鼓励下,我自己用鼓手Jasper+芬达经典低音+根源摇滚做了一个片段。我自己觉得很好听,但是也不知道这个片段属于哪种风格。于是就把自己的制作心得分享在了留言区,没想到留言后,老师竟然回复我说:“这是专属于你自己的风格。”

也许多年后,我补习了乐理知识再来看自己创作的这个小片段,会觉得有很多毛病,但是此时的鼓励,对于刚入门的小白来说已胜过一切。

另一个收获来自于我的朋友们。最近我只要模仿或者创作出一个音乐片段,就迫不及待地分享给他们。

包括这次《极客时间》的编辑联系我,让我写用户故事。这也是我未曾有过的经历。

这些因“学习库乐队”而引发出来的事情,都让我不断扩展自己的舒适边界,拥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总结

目前我学习到第6节和弦条与弹唱。在我的库乐队App里也已经有十几首音乐片段了:我的第一首手机铃声、第一首弦乐片段、第一首吉他片段、第一首纯鼓声……

库乐队这个曾被我因为内存不足而删掉的APP,不但重新回归,而且在我心里占据了很大一个位置。所以,很多东西我们觉得“没有用”,也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使用它

很期待老师后面的课程,也希望自己学完整个专栏后,能做出人生的第一首歌。不,我相信一定可以。

我知道任何事做起来都不会容易,但是,多年的恐惧我都能克服了,那还有什么好害怕呢?努力就够了。

以上就是我想要分享的内容,不知道你学习这个专栏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心路历程呢?欢迎你写在留言区,我们一起分享,相互鼓励,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