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一下科技CTO汤力嘉。对于CTO而言,优秀的产品决策能力是必需的,在之前的文章中, 我跟大家分享了我在产品决策上的理念和心得,其中的关键点是简单,并分享了简单策略在产品决策中的具体运用,包括删除、组织、隐藏、转移等四个执行策略。

而产品策略制定后的下一步就是验证需求,并具体落地执行,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两方面的实践与经验。

验证需求

先来看验证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点因素会影响验证结果。

一、调查的局限性
验证需求的做法之一就是做用户调查,而调查结果本身有很多局限性,所以不可以完全相信,我举2个大家可能都知道的例子。

案例1:可口可乐公司曾经推出一种新口味可乐,调查显示,多半用户喜欢这种新口味,于是,可口可乐公司买入多套设备,建立新的生产线,投入新口味的生产中。结果,忠于旧口味的用户开始上街游行,而喜欢新口味的用户又不嫌事大,也参加了游行。最终,可口可乐公司被迫将新生产线全都撤掉,损失巨大。

案例2:我国内地的茶饮料(比如水果茶、冷泡茶)搬上市场前也做了用户调查,结果显示,人们一致认为要喝泡好的热茶,所以生产商都不敢轻易生产。后来台湾厂商直接把茶当饮料卖,并推入内地市场,结果,统一、康师傅等品牌下的茶饮料就占据了内地茶饮料市场。

二、决策情感
验证需求时,除了需要关注调查结果,还需要关注用户的情感因素。用户是否购买产品,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他的心理因素。

举个例子,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竞争,在70年代,百事可乐做了一次可乐口味大调查活动,将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品牌隐藏,让用户对二者口味进行投票。结果百事可乐以大比分领先,取得优势。但是这30年来,百事可乐的销量却一直不及可口可乐,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与人的情感有关。在2003年,核磁共振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有一块强化奖赏情感区域,在这块区域中,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多5倍,所以人们会认为百事可乐比较好喝。但为什么用户依然会选择可口可乐呢?是因为只要将品牌告知实验者,实验者的前额叶皮层就会发生变化,强制要求这个人喜欢可口可乐,这就是品牌影响了实验者的决策情感。

三、眼见不为实
我们经常讲眼见为实,但在验证需求时,眼见不一定为实,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以英国脱欧为例,英国脱欧后,谷歌排名前5的搜索问题都是关于欧盟以及脱欧有什么后果。乍一看问题,大家可能会觉得,投票脱欧的人真无知。但用户数据显示,搜索这些问题的用户大多来自于英国北部,是支持留欧的人,并且年轻人多于老年人。此时,大家会怎么理解呢?

其实,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方法。我能想到的就有五点,第一,支持脱欧的人本来就知道脱欧后果,所以他们不会去搜索脱欧后果,而支持留欧的人不知道脱欧后果,所以才会搜索问题答案。第二,可能是英国的年轻人不懂,所以搜索用户中年轻人多于老年人。第三,也可能是年轻人更关注时事,所以才去搜索。第四,也可能是中老年人压根不会使用搜索引擎。第五种情况是中老年人根本就没有年轻人多。

所以,对于同样一件事,我们从不同方向去理解,就能够产生多种结果。

四、先入为主
第四点影响需求验证结果的因素是人们容易先入为主,打个比方,听到下面这四句话:1.在东莞工作的女朋友;2.大学老师和女学生在一起了;3.上海丈母娘;4.开奔驰的妙龄女郎。相信多数人会先入为主,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结果就会误导事实。

那么,如何判断想法是否靠谱呢?我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出发:

产品价值,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它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在此产品没有出现之前是怎么解决的?此产品出现后,是否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

目标市场,比如市场的用户存量、用户群体、用户画像、用户消费能力,等等。

市场规模,包括存量的市场和增量的市场,增量市场即发展前景,比如,我们为什么一直在做短视频?是因为我们在2011年就预见了短视频的未来发展趋势,虽然过足足5年才火起来,但也是押对了。

市场格局,比如市场中的同款或同类型产品有几种形态,每种产品的布局是怎么样的?大公司有没有进来?产业链是怎样的?

竞争优势,这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很多时候我们去做一个产品并不是因为产品本身能带来什么,而是先看我们能做什么,有何竞争优势。

确定想法靠谱之后,就该判断该想法是否可行,我们可以从四方面来判断。

切入时机,包括自身的硬件条件、技术能力是否已具备实现想法的能力,对用户感知、用户习惯的洞察是否已经有所培养等。

运营推广,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我们可能要先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走出这条“巷子”。以小咖秀为例,小咖秀初期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推广手段,就是在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中介绍小咖秀,然后将电视画面截图,并在图片中贴上小咖秀的下载链接进行推广,随后产生了第一批种子用户。另外,我们还邀请了一些明星帮助推广,结果明星自己先嗨起来了,小咖秀也就迅速被带火了。

量化指标,包括产品进度、人员成本、运营计划等,每一环、每一步都需要制定明确的指标,不断跟进、落实,以降低风险。

风险应对,风险可能会来自各个方面,比如财务方面、法律方面、商标、政府部门等等,所以,需要尽可能的想到应对各方面风险的措施。

最后,确定了产品策略靠谱,又可执行,但为什么还是无法落地呢?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如何执行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烦恼,想法往往能够快速产出,但开发过程中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坑,而程序员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在执行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偏差,导致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甚至在过程中因为想法改变,整个产品推倒重来的情况也不少见。

在此,我先介绍一下屁股理论,我认为一个公司就像人体,CEO就是人的大脑,产品人员就是人体的胃,我们吃进食物,胃就开始消化工作。经过设计加工后来到屁股,屁股就是程序员,程序员产出产品,并交给运营。在这过程中,如果屁股不工作,人就会中毒死亡,但一切正常的时候,你又会忽略屁股的存在。同样,程序员不工作,就没有产品,而产品质量也取决于程序员。

所以,我认为首先要理解清楚程序员的思考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励他们,提高效率。程序员思维还是比较特别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如何保证效率

那如何管理程序员,保证他们的工作效率呢?关键在于同理其情绪,关注其需求。

比如,我们会把所有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工单,每个工单会有相应的积分,如果工单延误,会扣掉相应积分,如果出bug,也会扣掉相应的积分,最后汇总成总分榜,排名靠前的同学就会特别有成就感和荣誉感,就会形成一个正向的鼓励。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来提升工作效率,比如小咖秀爆发的时候,每天新增两百多万新用户,前端机、数据库、缓存全面告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借助各种工具和服务,包括借调机器扩容前端机,增加缓存,利用云服务等等,都非常有效,在当天就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如何保证质量

保证效率的同时我们也要保证质量,从技术角度出发,保证质量的关键在于技术功底,技术水平越高,产品质量就越好。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制定赏罚制度,但是所有的罚款最终都要回馈到团队,用于团建或者其他活动项目。其实,最初我们也担心这样做可能会打击大家的积极性,但后来发现程序员比较较真,只要你有一套完善的系统,能公平的反映赏罚情况,他们是很乐意接受的,并且反而更激发了战斗力。

写在最后

简单的去做一件事情,并将这件事做到极致,是我这两期内容想表达的主要思想,也是我做产品的关键思路。另外,服务是全世界最贵的产品,任何产品都离不开其背后各个团队的付出。作为CTO,我们要在人、钱,事等方面深思熟虑,你用错一块钱,可能要损失两块钱,如果选错人,可能会影响整个团队。最后,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感谢收听,我们下期再见!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作者简介

汤力嘉,一下科技CTO,负责旗下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等产品的研发及团队管理工作。历任酷6、暴风技术总监,在直播、p2p、视频特效等领域拥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