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小麥。
上节课我们留了两个思考问题:摄影除了忠实记录,究竟能不能用来传达主观感受?他和艺术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来看看摄影更多的可能性。
随着时代发展,照片这个东西从当年“拍什么是什么”,慢慢变成了如今的“我想让你看什么”,相机后面的人掌握的话语权越来越重。
我们在网上经常能看到一些调侃社交网络的图片,比如网红在自己巨乱无比的房间里辟出一块小角落拍他们的“精致生活”,再比如在枕边放一只假手假装自己有男朋友,总之就是取景框里的内容和取景框外面实际发生的一切大相径庭。上面说的那些是比较好玩的例子,但如果严肃一点,就有可能是下面这样的:
一张照片胜过万语千言,同样一张照片经过摄影师的不同处理,完全会变成与真实拍摄的场景大相径庭的“虚构创作”。对于摄影,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的就是摄影并不仅仅是对现实世界的还原,更多时候是可以被用作传递观点和表达意见的工具。所以,怎么让照片说话,让照片说什么话,就变成了非常难解的议题。
这小两百年一路走过来,摄影由最开始的对现实世界的描摹还原,到对发生事件、人群生活状态的完整记录(寇德卡等人所代表的老派人文纪实类新闻摄影),再到摄影师有倾向、有选择的表达陈述(当代新闻摄影、基于现实生活的艺术摄影:Christopher Anderson、川内伦子),再到如今,一张照片甚至可以完全脱离对现实生活的实际观察,完全来源于摄影师脑中的所思所想 (比如 Roger Ballen)……想想看,在摄影刚出现的时候,人们还为他究竟“算不算得上是艺术”而争论不休呢。
我们可以简单看两眼上面提到的那几个人的照片:
Josef Koudelka,正经照片代表人物,在战乱的时候爬上坦克拍照片,抵着枪口一周拍了 5000 张底片 (Invasion 68: Prague),这是所见即所得的忠实记录。
但后来,为了拍吉普赛人,他长年跟着他们到处流浪,从自己曾经的故乡捷克启程,最后拍遍了整个欧洲大陆 (Gypsies),镜头前的被摄对象不再是陌生人,而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好朋友。跟他之前的项目相比,“吉普赛人”这组照片完全是个人向内的观照,他拍他们的生老病死,跟着他们喜怒哀乐。
寇老师很重视拍,但不太在意发表,因为他没有固定的居所可以随时冲洗胶片,所以就把照片都攒着,五六年发一次,一次发五六千张。他不挑相机,早期常用一枚 25mm 焦段的镜头,后来即便换镜头,也依然偏爱广角,没用过超过 50mm 焦段的镜头,小光圈,大景深,风格粗犷,但构图严谨,摄影界神话般的存在……现在81岁了,有点儿咳嗽,但依然在拍摄。
Christopher Anderson,喜欢拍老婆,拍孩子。其实,老婆孩子最难拍,因为自己的老婆和自己的孩子怎么拍自己都喜欢,但让别人也同样喜欢就很难了,你想想朋友圈里的晒娃比赛看着有多痛苦就大概能明白了。当然了,最难的其实是让老婆本人满意,你想想自己女朋友看到你给她拍的照片的时候有多痛苦大概就能明白了,但 CA,最出名的一本儿画册就是 Son,拍自己的老婆、孩子和老爹。
但我今天不打算说他纪实的这一块儿,我想说说他的商拍。他的商拍怎么拍怎么好看,不挑相机,什么牌子都能用,接 Apple 商拍的时候用 iPhone 也“哐哐”拍,不挑镜头,长焦广角都可以,全景深浅景深都可以,反正就是怎么拍怎么好看……他能把人的魂儿拍出来,看他拍的照片,我会有生理冲动。
前段时间,他给 Donald Trump 拍了一组照片,其中有一张肖像被用作为一期 New York Times 的封面,但彩色照片变成了黑白照片,全脸也变成了半脸,而大面积流传开来的,就是这张半脸的黑白照片,好像现在都没有人知道这张照片曾经是一张彩色照片了。这种大面积扩散的原因涉及到了具体人物的个性特征、历史和时代的背景、黑白照片相较于彩色照片更强烈的质感、还有画面的裁切能带给人眼的视觉冲击力。
所以,彩色转黑白只是为了“逼格不够,黑白来凑”么?所以,像一些“摄影原教旨主义者”所认为的“拒绝摆拍”或“不能裁切照片”有没有那么的不可动摇?所以,媒介、设计、文字说明这些东西,跟照片的关系是什么?有了这些问题以后,那么,照片到底是什么?
川内伦子,因为计划要举举例子嘛,想的是简单地提几个人,要风格各异,要有男有女,要有黑白有彩色,所以我跟 Lufus 就定了 Josef Koudelka、Christopher Anderson、川内伦子和 Roger Ballen,然后我们俩就开始定要分别展示这几个人的哪几张照片,说到川内伦子的时候就很逗:
“川内伦子选哪张好?蚂蚁?鸡蛋?烟花?睫毛?小鱼?滋水枪?西瓜皮?”
都是平凡生活里的平常东西,但在她的镜头下,这些平常的东西,既美好又哀伤。她常用一台禄来 (Rollei) 双反相机,6 x 6 的正方形画幅,极大的光圈,极浅的景深,拍摄的时候还会用闪光灯补光,以减小画面中的光比,平,淡,构图非常松散,但总能让人看完《月子1》就想看《月子2》,一直一张一张地翻下去。
Roger Ballen,作品介于绘画、图形、装置和摄影之间,那些奇奇怪怪的人、莫名其妙的动物和小孩儿涂鸦式的面具,异想与现实的界限模糊不清,是完全个人化的表达。
Ballen 的创作手法完全异于我们前文提到过的任何一位摄影师,他的画面并不来源于现实生活,而是先将自己脑海中构思出的画面实际画出来,配合其他物件搭好“片场”,然后再把模特(几乎都是他在日常生活里结识的流浪汉朋友和社会边缘群体)放进“片场”里指导摆拍,与其说他是摄影,不如说更像绘画。这一创作方式也是当代摄影艺术中重要的流派分支。
如果照片会说话,那么这些照片显然就是巴别塔轰塌的样子。更何况,这只是摄影众多门类中的窥豹四斑,大家经常会说我们平常人拍照片是为了记录生活,这当然没有问题,但眼界是可以再放宽一点点的。
要知道,摄影不只是记录,还有很多创造性的东西,而如果摄影是创造性的东西,那他就必然需要很多创造工具,比如光,比如后期,甚至还有置景。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相机。说到相机,就又会出现很多概念,其中有三样尤其重要,光圈、快门和感光度 (ISO),这三样东西是拍照片的基础,所以,在接下来的的课程中,咱们会一一去了解。
也许有人会觉得现在大家大都是用手机拍照片,全自动的,打开相机 App “哐哐”按快门就行。但实际上,首先,这个课不是那种手机摄影课,其次,我也不是很想短期地教点什么摄影小技巧,这个我在开篇词里就说过了,因为即便学会了那些小技巧,拍出来的照片也还是破照片,用处不大。
其实,从现在很多手机摄影比赛中也能看出一些小道理,比如最有名的可能就是 IPPA (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 了吧,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每年得奖的照片。即便 iPhone 的相机已经非常强了,但如果不从头了解一些必要的摄影知识,你拿着 iPhone 11 Pro 也拍不出当年 iPhone 5 的时代得奖的那些照片,那不是“摄影小技巧”能做到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手机摄影要比相机摄影难得多,其实等于是人为地给自己的拍摄设置了障碍嘛。但是呢,其实这种“束缚”本身也是一种创造工具,这个话题很复杂,咱们往后找机会细说。
虽然这两节课说了很多看起来可说可不说的东西,说了很多技术性的或观念上的鬼话,搞得有点严肃,但话说回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拍照片,没有什么人把这件事儿特别当个事儿。这很好,大家只是享受其中,珍视自己手机里或相机里的照片,那些逆光黑脸,那些杯盘狼藉,那些到此一游,不管多劣质,他们依然留下了我们存在过和年轻过的证据。
我老师说过,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拍出一两张绝世照片,只不过全凭运气。但是,摄影师的要求是要持续稳定地产出合格的照片,但我想应该很多人都没有立志要成为摄影师,更多的可能只是想学学怎么把照片拍好……
其实,拍照片这事儿是个没什么用的事儿,所以不可能也没必要按着脑袋逼着自己学,即便学上了,也没有谁能够跨过时间的鸿沟。所以,我想带你走一条溜溜达达的路,不抓耳挠腮,不急功近利。我始终觉得,拍照片这事儿,慢慢来,比较快。
我希望最后你至少可以持续不稳定或稳定不持续地产出合格的照片,找到适合自己的影像表达方式。之后,还是面对着那些我们存在过和年轻过的证据,加上我们而立不惑、爸妈变老、儿女长大的证据,把他们都留下来,而且是“漂漂亮亮”地留下来。
这两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摄影史,也对“影像时代的视觉语言”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的认知。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会对光圈、快门、ISO 这三大件儿逐一进行讲解,让你掌握相机的基本操作。过程会有些枯燥,希望你能做好心理准备。但我相信,在这几节课之后,你对相机的基本操作就不会有什么疑问了,技术这关过了,咱们才能谈之后的事儿。
你可以去 www.magnumphotos.com 欣赏一下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传统西方人文纪实摄影师们所拍摄的作品,找出自己喜欢的摄影师和他们所拍摄的照片,可以在评论里分享一下。在接下来的几节课,我会试着跟你一起破解破解他们的“拍摄秘密”,让你也尽可能地有能力去模仿拍摄出和他们类似的经典照片。
我们下节课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