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陈现麟。
通过学习分布式场景下面临的新挑战,你已经了解了从集中式系统演进到分布式系统时,分布式系统在部分故障、异步网络、时钟同步和共识协调这四个方面的新挑战,以及它们对分布式系统设计原则的影响。了解了这些之后,当你在面对分布式系统各种实现的时候,能更深刻地思考这些系统的取舍与权衡了。
经过不断地思考,人们在实践分布式系统架构的时候,从系统可用性和数据一致性的权衡中总结出来了 CAP 理论,它是指导人们在面对架构分布式系统时,进行取舍的设计原则。同时,CAP 理论深刻影响着分布式系统的设计与发展,是我们在学习分布式系统时不能绕过的知识。
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将和你一起来讨论什么是 CAP 理论以及它产生的影响,并且我们还会讨论在当前这个时间点,业界对于 CAP 理论的重新思考与理解。
CAP 理论是加州理工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Eric Brewer 教授在 2000 年 7 月的 ACM PODC 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它是 Eric Brewer 在 Inktomi 期间研发搜索引擎、分布式 Web 缓存时得出的关于数据一致性( C:Consistency )、服务可用性( A:Availability )、分区容错性( P:Partition-tolerance )的一个著名猜想:
It is impossible for a web service to provide the three following guarantees : Consistency, Availability and Partition-tolerance.
在这个猜想提出的 2 年以后,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 Seth Gilbert 和 Nancy Lynch 从理论上证明了 Eric Brewer 教授的 CAP 猜想是成立的,从此,CAP 理论在学术上正式成为了分布式领域公认的定理,并深刻影响着分布式系统的发展。
CAP 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分布式系统不可能同时满足数据一致性、服务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这三个基本需求,最多只能同时满足其中的两个。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CAP 理论对于数据一致性、服务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是怎么定义的。
CAP 理论中的一致性是指强一致性( Strong Consistency ),又叫线性一致性( Linearizable Consistency ),它要求多节点组成的分布式系统,能像单节点一样运作,如果一个写操作返回成功,那么之后的读请求都必须读到这个新数据;如果返回失败,那么所有的读操作都不能读到这个数据。
一致性中除了强一致性之外,还有其他的一致性级别,比如序列一致性( Sequential Consistency )和最终一致性( Eventual Consistency )等,这个在后面的课程“一致性与共识(一)”中会有详细的介绍。
CAP 理论对可用性的定义,指的是要求系统提供的服务必须处于 100% 可用的状态,对于用户的每一个操作请求,系统总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返回结果。下面我们重点来讨论可用性定义中的三个关键点:“ 100% 可用”、“有限时间内”和“返回结果”。
第一点,100% 可用,既不是 99% 可用,也不是99.99% 可用,它说的是系统必须完全可用,不允许任何不可用的情况出现,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模型。
第二点,有限时间内,它指的是对于客户端的一个请求,系统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返回对应的请求结果,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系统就被认为是不可用的。一般来说,“有限时间内”是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就设定好的系统运行指标,不同的系统之间会有非常大的差别。
例如,对于一个服务在线业务的 OLTP 数据库 MySQL ,它的“有限时间”一般不会超过 1 秒,但是对于服务离线分析的 OLAP 数据库 Hive ,它的“有限时间”可能会超过 30 秒,甚至更长。
虽然不同的系统对于“有限时间”的设定差别非常大,但是对于一个给定的系统来说,在设定了这个“有限时间”之后,只要对一个请求的响应超过了这个时间,我们就认为这个系统是不可用的。
第三点,返回结果,这是指系统在完成对客户端请求的处理后,必须返回一个正常的响应结果。客户端可以根据这个响应结果,来明确判断这个请求执行成功还是失败,而不是返回一个让用户无法判断的不正常的响应结果。
比如客户发起一个请求,从用户 A 的账户转 50 元到用户 B 的账户,“转账成功”和“余额不足”都是正常的响应结果,而“服务不可达”和“服务器内部错误”等就是不正常的响应结果。
分区指的是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因为各种网络原因,系统被分隔成多个单独的部分,它不仅包含我们通常说的网络分区,也包含因为网络丢包导致的网络不通的情况。并且,这里说的因为网络丢包导致网络不通的情形,还包含节点宕机的场景,由于系统的其他机器不知道某个节点宕机了,只知道与宕机节点的网络是不通的,所以当节点宕机发生时,其他节点发往宕机节点的包也将丢失。
在现实的分布式系统中,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不可靠的网络和有一定概率宕机的设备,这两个因素都会导致分区出现,因此在分布式系统实现中,分区容错性 P 是一个必须项,而不是可选项。
在分布式系统中,如果我们的设计放弃分区容错性,就相当于我们认为节点之间的网络通信永远是好的,那么我们对节点之间的远程调用的结果,就不需要处理超时、网络地址不可达等网络层错误了。但是这样一来,看似是简化了系统设计,实际却忽视了超时等网络错误的情况。当它们出现后,系统的行为就是未定义的了,可能会出现崩溃,或者是脏数据的问题。
因此,对于分布式系统工程实践来说, CAP 理论更合适的描述是:在满足分区容错的前提下,没有算法能同时满足数据一致性和服务可用性。
关于数据一致性和可用性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当时主要表现为 ACID 与 BASE 之间的争论。
基于 BASE 理论支撑的 NoSQL 运动坚持创造各种可用性优先、数据一致性其次的方案,而传统数据库则坚守 ACID 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优先数据一致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系统可用性。当时 BASE 理论还没有被广泛接受,人们还是不愿意放弃 ACID 的优点。
当 CAP 理论提出后,我们明白了在分布式系统中,只能在强一致性和 100% 的可用性之间二选一,不能两个都要。从此 BASE 理论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在大规模存储的场景中广泛应用,并且开创了从 2000 年到 2010 年, NoSQL 运动的黄金十年。这十年里,工业界产生了大量优秀的 NoSQL 系统,比如 BigTable 、 HBase 、 MongoDB 、 Cassandra ,解决了人们当时遇到的大规模数据存储的问题。
CAP 理论的出现是有历史使命的,让人们能够在分布式系统中,放弃以关系数据库为代表的 ACID 强一致性系统,接受以 NoSQL 为代表的 BASE 理论,并且暂时解决了人们在 2000 年前后对于分布式系统中,数据一致性和可用性之间的争论,让人们能够更加务实地解决当时由于互联网爆发式发展,产生的海量用户和数据的分布式计算与存储的问题。
一个有历史使命的事物,在使命完成后,要么就过时了,人们不再提起它,要么就会对它有新的解释,让它跟随时代一起发展下去。而 CAP 理论显然属于后者,因为直到现在,人们还在对它不断地重新思考与理解。
在 2000 年的时候,CAP 理论通过一个简单但是精确定义的模型,论证了在一个满足分区容错的分布式系统中,当我们进行系统设计时,只能在数据一致性和服务可用性之间二选一。其中,数据一致性( C )指的是数据的强一致性,服务的可用性( A )指的是服务100 % 的可用性,这才是 CAP 理论论证模型的关键点。
首先,我们对服务的可用性( A )进行分析,你会发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几乎没有见过 100% 可用的服务。可用性指标是在 0 到 100% 之间连续分布的,其实一个 100% 可用性的服务和一个 99.9999% 可用性的服务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如果我们的服务能实现 99.9999% 的可用性,哪怕它不符合 CAP 理论的可用性,也是符合我们工作中对可用性的要求的。
所以,在我们的系统选择了 CP 模型的时候,对于可用性( A ),我们永远无法达到 100%,但是按业务要求不断优化,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关于具体的实践,我认为基于 Raft 算法实现的 etcd 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对可用性进行重新思考的实践。如果依据 CAP 理论来划分的话,etcd 属于 CP 模型。
而在 etcd 系统的实现中,如果网络没有出现分区,整个系统是 100% 可用的;就算网络出现分区了,也不会有整个etcd 系统都不可用的情况。在这时,超过半数 etcd 实例所在的网络分区一侧,系统是正常可用的,虽然网络分区的另一侧是不可用的,但是整个 etcd 系统的可用性依然可能超过 50% 。
对于数据的一致性( C ) ,除了 CAP 理论要求的强一致性外,还有单调一致性、会话一致性和最终一致性等。如果我们的系统设计选择了 AP 模型,在数据一致性方面,虽然我们无法实现强一致性,但是我们也不要全部放弃,可以努力去实现更高的一致性级别,为系统的服务提供更好的抽象。
这里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我们设计一个 AP 模型的分布式系统,正常情况下,如果依据 CAP 理论,在系统设计时,我们需要放弃数据的一致性。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思路来设计,在系统没有出现网络分区的时候,这个分布式系统应该设计为强一致性的。
如果出现网络分区了,我们可以根据系统情况,有选择并且精心设计地降低系统的一致性级别。比如,从强一致性降低到单调一致性或会话一致性等,这样的设计,既符合 CAP 理论依据,也为系统提供了更好的一致性级别,特别是在网络分区的时候。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分区容错性 P 的问题。在分布式系统中,节点之间必须通过网络来通信,可是网络可能会丢包和中断,节点也可能会宕机,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我们在系统设计的时候,必须做好系统的分区容错处理。
但是,系统出现分区的情况非常少见,所以我们可以来试想一下,在网络不出现分区的时候,我们将数据强一致性和 100% 的可用性都选择,等到网络出现分区的时候,系统再选择放弃部分的可用性或者降低数据一致性的级别,这种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呢?
其实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可以的,在上面对可用性和一致性的重新思考与理解中,所举的例子都是按这个方式来处理的,它实际是将 CAP 理论的选择,推迟到出现网络分区的时候,而不是系统一启动就进行 CAP 的选择。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数据一致性,并且系统依然能容忍网络分区。
另外,关于 CAP 理论的重新思考,特别需要说明的一个例子是 Google 的 Spanner ,我们都知道 Spanner 是一个全球分布式数据库,但是 Google 却宣称 Spanner 是一个 CA 系统,这是不是和 CAP 理论的说法产生了矛盾呢?
其实并不矛盾,Spanner 虽然是一个分布式系统,但是它运行在 Google 的内部网络中,并且拥有大量冗余的网络链路、处理相关故障的架构规划、以及非常细致的运维,以此来确保系统的可用性超过了 99.999%。虽然不能达到 100%,但是对于使用者来说,和可用性 100% 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所以Spanner 就是一个 CA 系统。
而且,在网络出现分区的时候,Spanner 会选择一致性而不是可用性,这个时候 CAP 理论依然会生效。所以对于 CAP 理论的重新思考,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CAP 理论给我们定义了系统的设计边界,虽然想要设计出超过边界的系统是徒劳的,但是我们却可以无限逼近边界,并且把它作为我们设计系统的目标。
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在分布式系统场景下,CAP 理论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一起讨论了什么是 CAP 理论,它是指分布式系统中,在满足分区容错的前提下,没有算法能同时满足数据一致性和服务可用性,只能在数据一致性和服务可用性之间二选一。
然后,我们讨论了 CAP 理论产生的影响,可以说 CAP 理论的出现,让人们接受了 BASE 理论,并且推动了 NoSQL 运动的发展,开启了它的黄金十年。
最后,我们探讨了现在人们对于 CAP 理论的新理解,对于 CAP 理论,我们不会简单地三选二或者二选一。对于 AP 模型的系统,我们会努力去提升数据一致性的级别,而对于 CP 模型的系统,我们会努力去提升系统可用性的级别。
同时,由于系统分区的情况非常少见,我们可以在网络不出现分区的时候,将 A 和 C 都选择上;在网络出现分区的时候,再选择放弃部分的可用性,或者降低数据一致性的级别,通过推迟 CAP 选择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数据一致性。
在分布式场景下,对于 CAP 理论,我们真的只能三选二吗?
欢迎你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如果这节课对你有帮助,也推荐你分享给更多的同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