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陈现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在可观测性体系中,监控的位置和重要性,以及设计一个监控系统的基本原则,这样我们就可以为极客时间搭建一个可观测体系,并且设计一个简洁有效的监控系统了。

但是,只有监控还是不够的,因为我们不能一直盯着监控系统,所以需要通过一些规则,自动从监控的信息中发现问题,实时通知给负责的工程师,让工程师实时接入来处理。

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告警,你作为工程师,应该收到过各种各样的告警信息,并且及时解决了很多线上问题。但是,你也一定收到过很多无效的报警信息,这些信息浪费了我们的精力;有时线上故障真的发生了,反而会出现收不到告警信息的情况,导致我们错过了最佳的修复时间。

其实这是因为告警系统的设计不够高效,那么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先讨论一个告警系统的评价指标,然后基于我的亲身经历,来讨论如何进行告警的治理,最后再来总结告警系统的设计经验。

告警系统的评价指标

告警系统的作用是把线上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故障及时通知给我们,所以一个理想的告警系统应该是不多报,不漏报,报对人。即所有的通知都是有效的,是需要立即处理的;所有的故障或即将出现的故障,都有告警通知;所有通知的接受对象,应该是处理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三个指标,来评价一个告警系统。

综上,依据这三个指标,我们能够评估一个告警系统的设计是否高效。

告警治理案例

关于如何告警治理,在我的工作中,有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经历,我在这里分享给你。

我们的告警系统会自动分析每个服务实例的日志,通过日志等级和数量自动生成告警通知,例如下表所示的规则。

案例背景

因为公司业务发展非常快,工程师的数量快速增长,所以业务需求也快速地迭代,我们都无暇对报警信息进行及时清理和处理。记得那时候,一天当中告警系统发出的告警通知有几千条,我们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当中,告警通知越多,越不关注告警以及处理报警信息,导致告警通知变得更多了。

其实我们很清楚,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问题,整个告警系统的信噪比太低了,告警系统已经形同虚设,很容易因为漏过告警通知,而错过问题处理的最佳时间,导致更大的故障出现。于是,我们决定采取一些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通过开会来强调这个问题,希望提高所有人的重视度,让工程师们及时处理告警通知,并且清理不需要的告警通知,提升系统的信噪比,使整件事情进入一个正循环。

在会后一段时间内情况有好转,但是后来又慢慢恢复到了之前的状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研发的工作比较忙碌。虽然所有人都明白清理好报警的长期受益,但是这个事情需要持续去优化才能显示出效果,我们坚持做几天问题不大,可是持续坚持就非常难了。这个现象在减肥、跑步、健身等场景里太司空见惯了,做一件事情很简单,但是长期坚持做一件简单的事情却非常难。

然后,我们开始思考既然开会不行,那么就通过统计数据,做一个服务的告警排名,并且每天都公开发布,让所有人了解自己负责服务的情况,基于排名开始竞争起来。 Leader 们也通过为告警少的服务点赞,推动告警多的服务做清理。刚刚开始实行时,效果很不错,但是不久后,所有人就很难坚持下去了,工程师们对告警排名麻木了,效果越来越差。

在上面的两个方法依然不见收效后,我们仔细分析了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

解决方法

进一步找出问题后,我们对告警通知采取了下面的处理机制。

基于服务等级(服务等级在第 11 讲雪崩(三)中有详细介绍)对所有的告警通知,启用电话报警规则,并且严格执行,具体如下表所示。

我们这样设计的原因,主要建立在这两个认识上:

第一,相信工程师,并且让工程师自己负责起来。这里主要指的是,相信工程师对它负责的服务发出的告警通知都是有效的,并且他是有能力和义务来做好这一点的,所以,所有的告警通知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电话告警规则来认真对待。

第二,通过分级机制来提高处理效率,避免频繁骚扰。虽然告警通知都是有效的,但是故障越大,告警通知就一定会越多。那么当频率非常低的时候,大概率是偶发性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告警信息进入工单,后续再处理,不需要立即打断工程师的工作。同时,利用服务等级信息来唯一确定电话告警的阈值,在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和故障处理的实时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在方案评估会议时,工程师们纷纷表示,如果电话报警太多,能不能自己来调整服务的电话报警阈值,我们给出的回复是不行的,具体的解释如下。

后来,这个告警方案实行的第一周,所有人确实都比较辛苦,报警电话很多,经常需要打断工作进行处理。但是 2 周后,电话报警就非常少了,我们开始进入了一个正常的状态,并且这个机制是持续、实时生效的,这样服务的告警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告警系统的设计经验

讨论完上面的告警系统治理案例,接下来我会结合工作中对告警系统的设计,分享如下的设计经验。

首先,对于告警系统,“相信工程师,并且责任到人”和“利用服务等级信息,来建立告警规则”,这两点在我们的案例中讨论得比较多,就不再赘述了。不过,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服务的等级信息,是我们对分布式系统,或服务运维、治理中最重要的元数据,是其他系统可以依靠的、非常关键的一个分级依据

其次,为了避免告警通知的单点问题,如果服务的负责人没有及时处理,我们就可以依照组织架构逐级上升。比较推荐的一个告警信息的处理流程是,负责人在收到告警的电话通知后,在告警信息的通知群里面,点击“正在处理”,这样该类型的告警会自动抑制一小段时间,避免告警信息的过度骚扰。

再次,告警规则应该简单易懂,工程师看到告警信息,就能知道触发的原因,告警规则的可解释性对于告警的处理非常重要。这一点 Google 也说明过,他们当前还没有使用基于 AI 的告警规则,就是为了确保告警规则的可解释性。

最后,比故障更严重的问题是告警缺失。告警缺失会使我们错过处理故障的最佳时机,导致故障被放大。总之,作为一个工程师,如果让用户来告诉你系统出现故障了,是一个非常羞愧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比用户先知道。

我们都明白,故障是无法 100% 避免的,但是告警却可以保证不缺失。因为告警是多层网状覆盖的,其中一个地方的故障,往往会导致多个层面出现报警信息,除非所有层面都告警缺失了,才会出现问题。

比如,一台机器突然崩溃了,虽然我们的系统可以自愈,但是在应用层面,当时正在调用这台机器上服务的调用方,会由于调用失败而告警;在机器层面,监控机器存活性的程序会告警。所以,在故障复盘中,如果故障发生时,告警缺失了,这就是一个必须严肃讨论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出现告警缺失的原因,以及还有没有类似的报警缺失。

对于告警缺失的问题,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告警系统自身的问题,比如告警系统出现故障了怎么办,它的告警通知由谁来发送。我们可以考虑做一个独立的程序,来监控告警系统,并且,这个程序有独立发送告警信息的通道,通过这个独立的程序与告警系统,相互监控和告警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总结出了告警系统的三个评价指标:信噪比、覆盖率和转交率,这样你就有了评估一个告警系统是否高效的依据,可以利用它来评估你现在使用的告警系统。

接着,我们通过一个告警治理的真实案例,了解了告警治理的难点,以及如何一步步分析、权衡,最后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把这个案例作为对照,去思考你当前告警治理的情况。

最后,依据告警系统的设计经验,你在设计一个监控系统时,就能游刃有余,少走很多弯路了。

思考题

你是否遇到过告警通知的信噪比非常低的情况?后来解决了吗?如果解决了,是如何解决的呢?

欢迎你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如果这节课对你有帮助,也推荐你分享给更多的同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