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专栏编辑王惠。在处理这门课程的留言时,我注意到了zmk同学一直在跟随辉哥的脚步,学习和实践用户体验设计的相关知识。留言的内容十分有见地、提出的问题也能看出是经过了他深入的思考。同时,咱们这门课也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所以我邀请他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他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你好,我是zmk,从事交互设计工作已经有三年了。很高兴与你分享我学习《用户体验设计实战课》的心得体会。
我想,每个刚入行的设计师应该都曾困惑过,怎样才能成为更优秀的设计师?
面对这个问题,我起初所做的只是单纯去阅读设计类文章、参加设计活动、活跃于设计社群等等,去了解一些零散的设计技巧。以为坚持如此,再加上工作经验的加持,不用许久,我便可触及知识边界,为产品助力,成为设计翘楚。
可现实却是,我之前积累的这些技巧,以及我在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并没有非常显著地表现在职业的发展提升上,我依旧被不靠谱的产品需求所支配。
所以我就思考,如果这种学习和积累不能给我带来阶段性的积极反馈和帮助,那么我一定是弄错了方向。因为如果只是提出了问题,而没有解决方案,大概率给团队带来的只有混乱。
因此,我不再去仔细阅读同行的设计分析,而是换个方向,去了解设计这门学科是如何助力产品进行设计和产出的,去了解产品设计科学的搭建路径。我会去阅读一些阐述底层的设计逻辑、设计史一类的书籍,以及关注一些能给我带来全新理解的设计观点。比如说,我读到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本书是《精益创业》,这本书中阐述了做事的优先级,让我时刻反思着,对于设计项目,什么才是最优先解决的问题。
而对于我之前一直努力去积累的应用层面的“规矩”或者设计技巧,就只是在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时候,才会再去了解和学习。
那么再后来,我就从B站上知道了辉哥,他用几节视频帮我打开了设计的思路。我发现,辉哥谈设计的时候,并不会讲“规矩”,而是只说底层逻辑和模型,所以后来我就一路追到了极客时间。
到现在,这门课程已经学习过半了,我个人感觉还是收获颇丰的。之前我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设计课程,收获却是与付出呈反比。我想,可能不是因为知识可以明码标价,而是商人与布道者的不同抉择。
我学习这门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公司,大家还没到齐,比较安静的早上。关于课程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偏底层模型的课程有个挑战,就是虽然辉哥在讲解模型的过程中,也讲了不少相关的实际案例,但理解起来还是会觉得比较抽象,在学习时需要一定的认知基础和实践经验。不然就会陷入两个困难:
不过我仍然是持乐观态度的。因为以体验设计的流程来看,学习为前,实践在后,是属于前期的调研积累过程。
还有一点需要我们关注,学习这门课程的目标,不是应用所有的理论知识,而是在解决实际的体验设计问题时,恰好有可参考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依据。我们只要找准方向,为自己做增量,然后等待应用的时机。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罗曼·罗兰的那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
然后我还想说的是,课程内容虽然是一开始就定好了的,但我发现辉哥也会不断地进行迭代。我记得第5讲辉哥在讲解体验量化模型的时候,很多同学在留言里反馈不好理解、被质疑“内容太空”,而不久课程便补充了答疑篇,用具体的案例来帮我们更加明确体验量化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
那么,关于学习课程的方法,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标准吧。当然,每个人的学习方式肯定会有所差异,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就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我主要关注两个目标:内化和索引。
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如果在学习后,我们都没有任何思考上的差异,那就可以说是毫无收获。我们要把课程的内容吸收、容纳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用自己的话来阐述这些规律和方法,便是关键。
比如说,我通常会边看课程内容,边在纸上画出这一讲的课程结构,这样我在看完了案例之后,就能迅速回到讲解的主要思路上。
另外,因为在设计领域中,有些概念的叫法随着学科发展会有所变化,所以我还会针对不同的叫法进行重新命名,便于我在后续应用时能快速关联起来。
与此同时,我也会结合自己以往的项目,去一一对应辉哥给出的体验设计模型,看看我曾经做对了什么,还有哪些是需要改进的。而对于一些不能立即接受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观点,我会在心里为其打上存疑的印记,等待下一个证明。
然后是所谓的索引方法,就是说我会根据课程提供的体验蓝图,去检查自己有哪些知识空白,后续打算系统性地去做了解。另外,我也在通过写作去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去进行输出,以此作为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方式之一。
最后,关于学习,我的心得是遇到不懂的概念、不熟悉的领域,一定要有极客精神,知识间的联系千丝万缕,我们要刨根问底。而且,课程内容都是有自己的讲解主线和逻辑的,不可能帮你一下把各种设计问题全部讲清楚,所以时不时查些资料对学习会很有帮助。
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保持思维的开放清晰,就得把这当作习惯,不断打破自己的信息茧房,保持一颗学徒的心。
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我也趁此机会梳理了一下自己到底收获了多少,做了一份阶段性的学习总结。你可以看看我们之间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也希望我的这份总结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首先,感受颇深的是用户企业这个概念。起初我觉得它有些过于理想,股民都没有的权益,普通用户哪里有这待遇。后面我又看到《IDEO,设计改变一切》一书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把更多的选择权交还给用户,联想到现在的企业结构有些像封建制度,而用户企业这个概念有些像社会主义制度(股民可以映射为资本主义制度),只是两者的职能范围不同而已。这不同来源无意间的共鸣,着实让我有些惊叹。
然后是关于商业通识。由于我自己知识上的空白,刚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理解难度很高,不过后来再读时已经能联想一些案例,做一些微浅的分析了。这种变化,我认为主要是得益于通过课程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商业的发展规律,能够连接起总的商业增长目标和与之对应的体验设计目标。
具体来说就是,从以前只知道设计MVP需要不断做验证,到后面知道要先想清楚核心竞争力、体验目标、产品路径、甚至是增长引擎,要有一个全局性的规划,最后要落实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上。
我就拿我非常热爱的B站来举例分析下吧。
关于核心竞争力,我认为,之所以大家普遍看好B站,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B站的年龄结构非常年轻,用户粘性非常高。这些表现的背后其实是因为UP主这个角色的成熟,从热爱到变现,从基于兴趣这类感性的出发点,到可以实现理性上的成功,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无疑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这是其他平台所不具备的生长路径,也是B站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与此同时,B站也在通过如百大UP主等运营手段,逐渐强化UP主的认同感,达成自己的体验策略的闭环。
关于体验目标,根据我的观察,B站是颇具野心的,他们希望包办所有的娱乐方式,从扩展番剧视频的购买力到邀请各路明星入驻,从线上的二次元春晚到线下的BW活动,从经典电影的引入到S10总决赛的直播,都在不断告诉年轻人“你想要的我都有”,他们现在的Slogan也正是“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
最后再说说我对场景服务的认知。在工作中,我们在使用体验设计方法的时候,总是说用户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完成什么任务、可能遇到什么问题,而忽略了这些都是从理性角度分析的结果。
而在学习了课程之后,我觉得最受益的一点是,原来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用户是感性的,他们是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正如课程中所言,一个人到了比较正式的交际场合会表现出优雅,而在充满烟火气的路边小店会表现得非常随性。所以在做场景服务时,我们要构建恰当的氛围,准备好的体验剧本,这些润物无声的设计才是场景服务的动人之处。
联系到职业上,我也有些感悟。以往我每加入到一个团队,往往都是顺着团队的工作流程。好的工作流程就是会有优秀的矫正机制,比如说与用户保持沟通,在进入下一阶段前就及时校对,只要设计师水平不是太差,总会有个较好的产品产出。但是不好的工作流程,每个人都是一个瓶颈,如果我们单纯只专注于手头上的事,不去突破这些瓶颈,那么再厉害的设计技巧也无法给产品的交付体验带来质变。这大概也是课程中一直强调要让组织与产品设计相适应的原因。
以上这些都是我自己的理解和收获。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你也能找到自己的启发。
最后,有人说读一本书,就像交了一个朋友。而学习这门课,是遇上了一位好老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