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葛俊。今天,我来和你聊聊研发效能的度量。
在和技术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聊起研发效能的时候,常常提起效能的度量这个话题。管理学大师彼得 · 德鲁克(Peter Drucker)曾经说过,“一个事物,你如果无法度量它,就无法管理它”(If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要想提高研发效能,自然要首先解决效能的度量的问题。
在软件研发过程中,数据驱动的手段被大量采用,比如说通过使用漏斗指标和A/B测试,用数据来指导产品的方向。按理说,软件开发行业是数据驱动的高手,用数据驱动来理解研发效能应该早被研究透了啊。
但事实上,效能的度量却是一个出了名的难题,至今没有哪个公司敢号称已经找到了效能度量的完美答案。不仅如此,绝大部分软件公司在使用研发效能度量这个工具时,不但没有起到正向作用,还伤害了产出和团队氛围。
所以,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就与你一起看看研发效能度量到底是什么、常见错误,以及度量困难的原因。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效能度量的定义和作用。
研发效能的度量代表一组可量化的数据或参数,用来跟踪和评估开发过程的“健康”状况。 换句话说,研发效能的度量,从应用程序开发的生命周期中获取数据,并使用这些数据来衡量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度量,能够根据客观的数据而不是个人的主观意见去决策,从而实现以下几点:
提高团队绩效、提高计划精确度,以及寻找关键的待改进领域,这三个因素的结合有助于简化工作流程,发现瓶颈,帮助团队持续改善现有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更高效地生产出质量更好的产品。
因为上述作用,绝大多数公司都非常重视研发效能的度量,并且基本上所有公司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度量。但遗憾的是,能够将其用好的公司少之又少,而且我见到的公司中还存在大量误用的情况。
接下来,我与你分享一些真实案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错在哪里,以及可以如何调整。
某大型公司为了提高效能,专门成立了一个不小的团队,通过详细调研,制定了一组研发效能度量指标,并引入和开发了相应的工具。客观来讲,这些度量方式的质量很高。
准备就绪后,这个公司找了几个团队做试点,把这些效能度量数据作为参考提供给它们使用。三四个月下来,试点效果不错,这几个团队的产出速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于是,公司高层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这套方案。
但,随着大范围的推广,一些团队发现,它们的研发流程跟试点团队差别较大,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去收集度量数据,受益却不明显,甚至是得不偿失。
更极端的情况是,有一个团队的开发环境和这套效能度量工具的环境差别实在太大,所以不得不专门为这个工具部署了一个环境。然后每周六,他们就要到这个环境里,为度量系统提供数据,还常常被迫提供一些“假数据”,以满足度量系统的需求。
因此,这些团队觉得这套方案并不适合自己,公司内逐步出现了些许反对声音。但是,公司推进这套流程的态度非常强硬,为了顺利推进,还把这套流程与团队绩效绑定到了一起。一旦某个团队的指标未能达到要求,就直接实行绩效扣分。由此,效能度量的负面作用逐渐凸显。大量团队为了好的绩效,而被迫去玩数字游戏。
全公司范围推行这套方案的一年多,可以说是怨声载道。明明是一套高质量的度量系统,却阻碍了团队业务的发展,并严重伤害了员工的积极性。直至最后这个实际情况被反馈到一位高管那里,这套度量系统才被完全取缔。
一个500人左右的公司,公司的组织架构按照职能进行水平划分,并没有进行矩阵式管理。为了提高公司的产品质量,QA团队提出了一组软件质量方面的度量指标,包括Bug严重性定义、每一个发布里不同级别的Bug的未解决率,以及上线的一些质量流程。QA团队得到了公司高层的支持,强制推行这些指标。
这些指标针对的主要是开发活动,但开发团队却认为,这些度量用处不大。他们认为,公司研发过程中的真正问题在于产品定义变化过快,常常是在冲刺开始后还不断更改需求。这就导致开发和测试团队即使拼命加班还常常错过发布日期,产品的Bug也不少。所以,开发团队提出,真正应该度量的是产品需求的稳定性。但是,公司高层认为需求变化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所以没有批准开发团队的这个要求。
结果是,研发人员觉得公司效能度量只是用来束缚他们的,根本不能帮助他们工作,于是工作积极性下降,离职率上升。同时,产品质量也并没有因为这些度量指标的推行而提高。直到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这个公司还是这个情况。
一个由10多个人组成的、拿到了Pre-A投资的创业公司,正处在研发产品寻找市场吻合度的阶段。掌权的CEO和产品副总坚信数据驱动,于是对研发流程定义了严格的度量和指标,比如App上线周期准时率、Bug的关闭速度、性能参数,等等。
整个团队很专业,也很敬业。他们花了很多精力去严格完成这些度量指标,做到了绝大部分情况下准时、高质量地上线产品。但是,CEO和产品副总并不是产品专家,只关注了开发过程中的数据,却没有收集其他步骤的数据去快速试错和寻找产品方向。
结果就是,虽然产品的每一个发布都很准时,质量也非常高,但因为公司在寻找市场需求吻合度方面动作迟缓,导致用户增长缓慢。因此,一年半以后,资金耗尽,投资人失去信心,公司倒闭。
这3个案例只是不同规模公司的几个典型场景,类似的失败案例数不胜数。那么,上面这些案例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效能度量为什么这么难?
研发效能难以度量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软件开发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知识性工作,非常复杂且伴随有大量不确定因素。
比如,软件产品的需求变化很快,需求文档的更新常常滞后于工程实现,甚至有的敏捷方法论提倡完全抛弃需求文档。
又比如,软件产品的实现方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个相同的功能,可以采用多种语言、框架、平台,使用各种不同的研发流程生产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通过度量来衡量这些不同研发方法和中间过程的优劣。
面对这样的一个复杂系统,我们不可能覆盖其全部参数。而如果这时,研发人员的利益和这个度量结果相关,那么他就很可能会通过“做数字”来欺骗度量系统。
关于这个主题,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 · 奥斯汀(Robert Austin)写过一本书,叫作《衡量和管理组织绩效》(Measuring and Managing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s) 。他在这本书中给出的结论是,如果你不能度量一个事物的所有方面,那就不要去度量它。否则,你将得到“做数字”的欺骗行为。
这里有一组有名的Dilbert漫画,讲的是一个公司宣布使用Bug修复数量做度量,每修复一个Bug奖励10美元,消息一出,开发人员欢呼雀跃。一个程序员当场表示,当天下午就要给自己写出一辆汽车,因为他很容易就可以写出很多简单的Bug,然后马上去修复它们。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要和你说明的重点是:度量与绩效挂钩,结果是指标上去了,却没给软件产品带来任何好处。
而我刚刚和你举的大型公司全公司范围内推行一套度量指标的案例,正是犯了度量与绩效挂钩的错误,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做数字”的不良行为。这也是使用度量时最常见的错误,我们一定要留意。
研发效能难以度量的第二个原因,和上面提到的根本原因相关,但有其特殊性。很多公司有竖井(silo)存在,所以常常会把注意力放到某一两个竖井上,进行局部优化。但是,局部优化并不代表全局优化,甚至会让全局恶化。
上面那个中型公司推行质量方面指标的案例,就是在进行局部优化,不但没能提高产品质量,反而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损,同时影响了团队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问题,在按职能划分团队的公司很容易出现。因为在这样的组织划分下,更容易出现竖井,自然就更容易按照竖井来考虑小团队的表现。如果你的公司基于职能划分,一定要多加留意。
研发效能难以度量的第三个原因在于,度量指标一般用来度量软件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但是公司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产品能否解决用户问题,也就是说能否产生用户价值。技术产品输出和用户价值输出之间的沟壑难以打通。
上面案例中那家创业公司聚焦度量开发测试指标,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产品质量再好,发布再准时,如果没有用户价值也是白费工夫。
当然了,研发效能难以度量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
在今天的分享中,我给出了效能度量的定义及作用,列举了三个典型的失败案例,并通过这几个例子和你详细分析了度量困难的几个主要原因。
研发效能的度量一直以来都是个难题,很多业界大佬也都发表过“研发效率不可度量”的观点。比如,马丁 · 福勒(Martin Fowler)在一篇叫作“无法衡量生产效率” (CannotMeasureProductivity)的文章中指出:这是我认为我们必须承认无知的地方。
周思博(Joel Spolsky)在一篇名为“飙高音”(做到最好,Hitting the High Notes)的文章中写到,衡量程序员的工作效率相当困难,原因如下:
那是不是说在研发软件时,我们就不能使用度量效能的方法来指导工作了呢?如果是的话,这对于软件团队管理者而言,将会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留到下一篇文章再揭晓吧,敬请期待。
你在工作中有没有经历过研发效能度量的失败案例?如果有的话,你觉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关于度量谜题怎么解决,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感谢你的收听,欢迎你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分享你的观点,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