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咱们专栏即进入第 4 个大主题——“徘徊:道中彷徨”。成长的途中,我们总会面临很多的困扰与惶惑,这些困扰和彷徨很多都关乎选择,只有了解并认清这类困惑,我们才可能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职业生涯的路上,每个人都会碰到职业倦怠期,我也不例外。曾经好几次,我都陷入其中。如今从中摆脱出来后,我就想尝试搞清楚这样一种状态的根源,思考一种方法来缩短它持续的时间,或者说增加它出现的时间间隔。
那职业倦怠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罗伊登贝格尔(Herbert J. 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用来指人面对过度工作时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
职业倦怠感想必你也不陌生,一般将可以明显感知到的分为两种。
一种是短期的倦怠感。它出现的状态,可以用两个英文单词来形象地表达:Burnout(燃尽,精疲力尽)和 Overwhelm(难以承受)。
作为程序员的我们想必最能感知这样的状态,因为我们处在现代信息工业时代的最前沿,快节奏、高压力、大变化的环境很是常见。应对这样的环境,我们就需要更多的 “燃料” 和更强的承受力。但有时,环境压力突然增加,短期内超出了我们的负载能力,难免出现“燃尽”(Burnout)的时刻,并感到难以承受(Overwhelming)。
此时,就进入了短时的倦怠期。这种短期的倦怠感觉其实和感冒差不多常见,年年都能碰上一两次,应对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休个年假,脱离当前的环境,换换节奏,重新补充 “燃料”,恢复精力。就像感冒,其实并不需要什么治疗,自然就能恢复。人,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是一个 “反脆弱” 体,“凡不能打垮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另一种更可怕的倦怠感是长期的,它与你对当前工作的感受有关。
有些人把 “上班” 看作工作的全部,那么这样的人去上班一般都是被动的、勉强的。这样的人就是普遍存在的 “混日子” 的上班族,虽不情愿,但又没有别的办法,毕竟不能失去这份工作的收入。而这种 “混日子” 的状态,其实就是处在一种长期的职业倦怠期。
其实真正的工作,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有目标的事情,它能让我们实现对自我和他人的价值,并且乐在其中。但即使一开始我们是在做这类真正的 “工作”,时间久了后,也难免碰到职业倦怠感,这时我们可能就会困惑:难道我已不再热爱现在的工作了?对于这种状态,有一个说法是这样的:
倦怠,意味着你在这一关打到头了,而新的一关的钥匙,就在你手上。
遇到这种情况的本质,其实是我们自己的 “工作区” 发生了转移和变化,从而脱离了原来的 “工作态”,碰到了倦怠感。
当倦怠感出现时,“工作态” 就隐退了;而为了消除倦怠感,我们就需要找回 “工作态”。
工作态,如其名,是一种工作的状态,一种让我们在工作中感觉到美好的状态(beautiful state);是做我们喜欢的工作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每周我们有五个工作日,但不代表我们每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都能处在 “工作态”。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处在 “工作态”,但却又必须在某个时间点前完成工作。这样的日子久了,就难免会滋生倦怠。
据说有一半的人,每天下班回家上床睡觉前,都会想想诗和远方,早上起床都有一种不想再去上班的冲动;当感到这种冲动时,差不多就进入了工作倦怠期,并对当前的工作产生了倦怠感。
去年有部电影叫《魅影缝匠》,主角是一名裁缝。他每天起床后,从早餐时刻开始就进入了他的 “工作态”,排除和避免一切干扰,专注于他的服装设计工作。其实,这个电影本身的故事并不算吸引我,只是电影中这位缝匠的 “工作态” 深深地打动了我。也许,这就是一种同为创作性工作带来的共情吧。
现代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 Flow
,一般译作 “心流”,也是一种工作状态,它是人在专注进行某些行为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比如艺术家创作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人们,通常不愿被打扰,也比较抗拒中断,个人的精神力将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同时还会伴随高度的兴奋与充实感。
那么 “工作态” 和心流有何不同?“工作态”,其实是我自己发明的一个概念,它的定义覆盖的期限更长久,就像长跑中的节奏;而心流的定义更像是一种 “工作态” 的局部过程表现,像一次短程冲刺。你没法长时间地处于心流状态,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周期内,你可以处在 “工作态” 中,就像电影中那位缝匠,几十年如一日的,每天早晨都会自动进入那样一种 “工作态”。
职业倦怠期,显然是与 “工作态” 互斥的一种状态。所以,要脱离职业倦怠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入 “工作态” ;而进入 “工作态” ,最核心的地方在于找到自己的 “工作区”。
关于工作区,我想借用下面一张图来展示。
“工作区” 的概念不是我发明的,其原始概念图来自国外一个站点,我将其翻译和重绘了一下。其中定义了关于工作的三个区域,也就是说每一份工作都包含了这三个方面:
目的意义,这是工作的终极之问。它决定了你的很多选择,以及你接受什么、拒绝什么,是工作愿景背后的灵魂所在。每个人工作都会有自己的目的与意义,而且还会随着工作过程发生变化(或者说进化更合适些)。追寻目的与意义,这可能是你、我一生的工作。
职业生涯,是个人一生职业愿望的追寻过程。它由长期目标驱动,是追寻 “目的意义” 的一条你所期望的路径。而这条路径并不唯一,它因人而异,因你的 “目的意义” 而异。它构建在你工作过程中的所有经历、经验、决策、知识、技能与时运的基础之上。
工作岗位,这不过是你现在上班的地方,包括了位置、角色、关系、职责与薪酬的总和。
这三个区域会有交集,这里我举个实际的例子。假如你工作的 “目的意义” 非常现实,就是希望有更多的收入改善家庭生活,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而现在的 “工作岗位” 能够提供这样让你满意的收入水平,那么你就会感到 “快乐幸福”。
而若你对 “职业生涯” 路径的期望是从程序员到架构师,甚至再到 CTO,当前的 “工作岗位” 能提供这样的发展路径,那你就会充满 “激励驱动”。显然,职业生涯一路达到 CTO,收入水平会更高,与你的现实 “目的意义” 相符合,那你就会感到 “成就满足”。
如图中所示,这三者相交的那个位置,就是你的 “工作区”。在这个区域内,工作让你有驱动力,感到快乐,充满成就感。找到了 “工作区”,很自然就会进入 “工作态”。
当职业倦怠时,自然是远离了工作区,这时很容易产生的一个决策是:换一份工作。我曾经就做过这样的决策。换一份工作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它能改变你的工作岗位,甚至也能改变你的职业生涯路径,但它唯一不能改变的就是你对 “目的意义” 的思考与认识。
做自己所爱,是对的;爱上自己所做,也是对的,关键就是要找到什么在真正驱动你前进。
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Søren Kierkegaard)说过一句话:
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s; but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s.
只有向后回首时才能理解生活,但生活却必须向前。
当你回首职业生涯的来路时,终于理解了职业倦怠,但前路之上,还会碰到它,而你已经知道该如何面对它了,对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