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Chrono。
前面我讲了C++程序生命周期里的“编码阶段”和“预处理阶段”,它们的工作主要还是“文本编辑”,生成的是人类可识别的源码(source code)。而“编译阶段”就不一样了,它的目标是生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机器码(machine instruction code)。
今天,我就带你来看看在这个阶段能做些什么事情。
编译是预处理之后的阶段,它的输入是(经过预处理的)C++源码,输出是二进制可执行文件(也可能是汇编文件、动态库或者静态库)。这个处理动作就是由编译器来执行的。
和预处理阶段一样,在这里你也可以“面向编译器编程”,用一些指令或者关键字让编译器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一些事情。只不过,这时你要面对的是庞大的C++语法,而不是简单的文本替换,难度可以说是高了好几个数量级。
编译阶段的特殊性在于,它看到的都是C++语法实体,比如typedef、using、template、struct/class这些关键字定义的类型,而不是运行阶段的变量。所以,这时的编程思维方式与平常大不相同。我们熟悉的是CPU、内存、Socket,但要去理解编译器的运行机制、知道怎么把源码翻译成机器码,这可能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比如说,让编译器递归计算斐波那契数列,这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编译阶段数值计算用法了:
template<int N>
struct fib // 递归计算斐波那契数列
{
static const int value =
fib<N - 1>::value + fib<N - 2>::value;
};
template<>
struct fib<0> // 模板特化计算fib<0>
{
static const int value = 1;
};
template<>
struct fib<1> // 模板特化计算fib<1>
{
static const int value = 1;
};
// 调用后输出2,3,5,8
cout << fib<2>::value << endl;
cout << fib<3>::value << endl;
cout << fib<4>::value << endl;
cout << fib<5>::value << endl;
对于编译器来说,可以在一瞬间得到结果,但你要搞清楚它的执行过程,就得在大脑里把C++模板特化的过程走一遍。整个过程无法调试,完全要靠自己去推导,特别“累人”。(你也可以把编译器想象成是一种特殊的“虚拟机”,在上面跑的是只有编译器才能识别、处理的代码。)
简单的尚且如此,那些复杂的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今天我就不去讲那些太过于“烧脑”的知识了,而是介绍两个比较容易理解的编译阶段技巧:属性和静态断言,让你能够立即用得上,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预处理编程”这一讲提到的#include、#define都是预处理指令,是用来控制预处理器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有没有用来控制编译器的“编译指令”呢?
虽然编译器非常聪明,但因为C++语言实在是太复杂了,偶尔它也会“自作聪明”或者“冒傻气”。如果有这么一个东西,让程序员来手动指示编译器这里该如何做、那里该如何做,就有可能会生成更高效的代码。
在C++11之前,标准里没有规定这样的东西,但GCC、VC等编译器发现这样做确实很有用,于是就实现出了自己“编译指令”,在GCC里是“__ attribute __”,在VC里是“__declspec”。不过因为它们不是标准,所以名字显得有点“怪异”。
到了C++11,标准委员会终于认识到了“编译指令”的好处,于是就把“民间”用法升级为“官方版本”,起了个正式的名字叫“属性”。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给变量、函数、类等“贴”上一个编译阶段的“标签”,方便编译器识别处理。
“属性”没有新增关键字,而是用两对方括号的形式“[[…]]”,方括号的中间就是属性标签(看着是不是很像一张方方正正的便签条)。所以,它的用法很简单,比GCC、VC的都要简洁很多。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看一下就明白了:
[[noreturn]] // 属性标签
int func(bool flag) // 函数绝不会返回任何值
{
throw std::runtime_error("XXX");
}
不过,在C++11里只定义了两个属性:“noreturn”和“carries_dependency”,它们基本上没什么大用处。
C++14的情况略微好了点,增加了一个比较实用的属性“deprecated”,用来标记不推荐使用的变量、函数或者类,也就是被“废弃”。
比如说,你原来写了一个函数old_func(),后来觉得不够好,就另外重写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函数。但是,那个老函数已经发布出去被不少人用了,立即删除不太可能,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让“属性”发挥威力了。你可以给函数加上一个“deprecated”的编译期标签,再加上一些说明文字:
[[deprecated("deadline:2020-12-31")]] // C++14 or later
int old_func();
于是,任何用到这个函数的程序都会在编译时看到这个标签,报出一条警告:
warning: ‘int old_func()’ is deprecated: deadline:2020-12-31 [-Wdeprecated-declarations]
当然,程序还是能够正常编译的,但这种强制的警告形式会“提醒”用户旧接口已经被废弃了,应该尽快迁移到新接口。显然,这种形式要比毫无约束力的文档或者注释要好得多。
目前的C++17和C++20又增加了五六个新属性,比如fallthrough、likely,但我觉得,标准委员会的态度还是太“保守”了,在实际的开发中,这些真的是不够用。
好在“属性”也支持非标准扩展,允许以类似名字空间的方式使用编译器自己的一些“非官方”属性,比如,GCC的属性都在“gnu::”里。下面我就列出几个比较有用的(全部属性可参考GCC文档)。
这几个属性的含义还是挺好理解的吧,我拿“unused”来举个例子。
在没有这个属性的时候,如果有暂时用不到的变量,我们只能用“(void) var;”的方式假装用一下,来“骗”过编译器,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用“unused”属性来清楚地告诉编译器:这个变量我暂时不用,请不要过度紧张,不要发出警告来烦我:
[[gnu::unused]] // 声明下面的变量暂不使用,不是错误
int nouse;
GitHub仓库里的示例代码里还展示了其他属性的用法,你可以在课下参考。
“属性”像是给编译器的一个“提示”“告知”,无法进行计算,还算不上是编程,而接下来要讲的“静态断言”,就有点编译阶段写程序的味道了。
你也许用过assert吧,它用来断言一个表达式必定为真。比如说,数字必须是正数,指针必须非空、函数必须返回true:
assert(i > 0 && "i must be greater than zero");
assert(p != nullptr);
assert(!str.empty());
当程序(也就是CPU)运行到assert语句时,就会计算表达式的值,如果是false,就会输出错误消息,然后调用abort()终止程序的执行。
注意,assert虽然是一个宏,但在预处理阶段不生效,而是在运行阶段才起作用,所以又叫“动态断言”。
有了“动态断言”,那么相应的也就有“静态断言”,名字也很像,叫“static_assert”,不过它是一个专门的关键字,而不是宏。因为它只在编译时生效,运行阶段看不见,所以是“静态”的。
“静态断言”有什么用呢?
类比一下assert,你就可以理解了。它是编译阶段里检测各种条件的“断言”,编译器看到static_assert也会计算表达式的值,如果值是false,就会报错,导致编译失败。
比如说,这节课刚开始时的斐波拉契数列计算函数,可以用静态断言来保证模板参数必须大于等于零:
template<int N>
struct fib
{
static_assert(N >= 0, "N >= 0");
static const int value =
fib<N - 1>::value + fib<N - 2>::value;
};
再比如说,要想保证我们的程序只在64位系统上运行,可以用静态断言在编译阶段检查long的大小,必须是8个字节(当然,你也可以换个思路用预处理编程来实现)。
static_assert(
sizeof(long) >= 8, "must run on x64");
static_assert(
sizeof(int) == 4, "int must be 32bit");
这里你一定要注意,static_assert运行在编译阶段,只能看到编译时的常数和类型,看不到运行时的变量、指针、内存数据等,是“静态”的,所以不要简单地把assert的习惯搬过来用。
比如,下面的代码想检查空指针,由于变量只能在运行阶段出现,而在编译阶段不存在,所以静态断言无法处理。
char* p = nullptr;
static_assert(p == nullptr, "some error."); // 错误用法
说到这儿,你大概对static_assert的“编译计算”有点感性认识了吧。在用“静态断言”的时候,你就要在脑子里时刻“绷紧一根弦”,把自己代入编译器的角色,像编译器那样去思考,看看断言的表达式是不是能够在编译阶段算出结果。
不过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计算数字还好说,在泛型编程的时候,怎么检查模板类型呢?比如说,断言是整数而不是浮点数、断言是指针而不是引用、断言类型可拷贝可移动……
这些检查条件表面上看好像是“不言自明”的,但要把它们用C++语言给精确地表述出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所以,想要更好地发挥静态断言的威力,还要配合标准库里的“type_traits”,它提供了对应这些概念的各种编译期“函数”。
// 假设T是一个模板参数,即template<typename T>
static_assert(
is_integral<T>::value, "int");
static_assert(
is_pointer<T>::value, "ptr");
static_assert(
is_default_constructible<T>::value, "constructible");
你可能看到了,“static_assert”里的表达式样子很奇怪,既有模板符号“<>”,又有作用域符号“::”,与运行阶段的普通表达式大相径庭,初次见到这样的代码一定会吓一跳。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C++本来不是为编译阶段编程所设计的。受语言的限制,编译阶段编程就只能“魔改”那些传统的语法要素了:把类当成函数,把模板参数当成函数参数,把“::”当成return返回值。说起来,倒是和“函数式编程”很神似,只是它运行在编译阶段。
由于“type_traits”已经初步涉及模板元编程的领域,不太好一下子解释清楚,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再深入介绍了,你可以课后再看看这方面的其他资料,或者是留言提问。
好了,今天我和你聊了C++程序在编译阶段能够做哪些事情。
编译阶段的“主角”是编译器,它依据C++语法规则处理源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一些手段来帮助编译器,让它听从我们的指挥,优化代码或者做静态检查,更好地为运行阶段服务。
但要当心,毕竟只有编译器才能真正了解C++程序,所以我们还是要充分信任它,不要过分干预它的工作,更不要有意与它作对。
我们来小结一下今天的要点。
最后是课下作业时间,给你留两个思考题: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思考和答案,如果觉得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我们下节课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