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臧萌。在这节课里,我想跟你谈谈我的技术观。
首先从技术的角度介绍一下我自己。我从业十四余年,除了担任过几个月的管理职位之外,其他时间我都是做一线的编程工作,并且以此为乐。这十四年来,我做的东西主要是偏产品、平台和框架,支撑上层业务,因此在工作中对代码和技术都是略有要求的。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学习技术,有的是出于工作需要,有的是单纯出于兴趣。
技术的重要性当然不需要强调,但是有时候物极必反,会让人迷失在技术中。这么多年来,我总结出这么两点技术观。第一,吃透技术。你在工作中,用到的技术必须吃透。第二,需求至上。技术对你来说只是满足业务和用户需求的手段。
这两个观点可谓我的肺腑之言。我喜欢做开发,学技术,但是我并不认可技术至上论,从来不认为技术可以凌驾于需求之上。我和很多人交流过,包括和我一样多年来一直从事一线编程工作的人,以及一线程序员的管理者,他们都很认同我的观点。
谈技术观,首先要和你聊聊软件工程师和技术的关系,这样你可以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毕竟,我们就是要和技术打交道的。
程序员的大名是软件工程师,也就是说,我们是做工程的。工程就是要落地,要把一件事情做成,这是最根本的,也是软件工程师价值的体现。不管技术有多牛,只要对事情落地没帮助,那都是空气。公司为什么雇佣我们?这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我们可以用手中的技术,把问题搞定,让项目落地。
软件开发工程师,其实和厨师一样,一个是用技术写代码做软件,一个是用厨艺做菜品。软件开发的技术也是一样,菜刀就是Java,炉灶就是数据库,炒锅就是网络,要做到融会贯通地使用,还要不忘初心,把事搞定。
简单说了一下程序员和技术的关系,下面我们再来详细说一说我技术观中的两个方面。
技术是一个程序员安身立命之本。既然是看家的本领,那就必须吃透。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吃透呢?
我自己的习惯是,把用到的主要技术,再接着深挖一层。只有深挖一层,才能让我感到安心。我自己定义的“吃透的原则”大致有三条:
怎么理解这三点呢?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大学学的是Java语言,大一会写Java之后,我确定了两条进阶路径:一手抓“写”,一手抓“学”。
我当时做了一个自己的小网站,做了计算器、拼图游戏、聊天程序、联机对战的俄罗斯方块等等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我还熟悉了各种Java的类库和工具,比如JDBC,Tomcat 4,网络,文件,Java Swing/AWT,Applet,Graphics等等…我开始和各种乱码作斗争,和各种环境与配置做斗争,练就了一双高度近视但是能从万千个O中找到0的火眼金睛,并乐此不疲。
在那个互联网和电脑刚刚开始普及,Java在中国还是小众的时候,学习资料的获取还是存在一定限制的,主要靠学校图书馆。就在我学得顺风顺水的时候,我遇到了这本书《深入Java虚拟机(原书第二版)》:
说实话,我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看不懂的有很多。什么EJB之类的,我感觉跨度太大,就弃坑了。但是这本书,我觉得我应该要看懂,这就是我要深挖的那一层——我要知道Java是怎么跑的。
那个年代学习并没有这么便捷,一切只能靠自己硬啃。于是整个大二,我借了还,还了借,一年下来,反反复复地看,只能算是勉勉强强看了3章。这本书有461页,不包含附录有21章。这本书是我大二的痛苦回忆。
好在啃过前几章之后,也可能是后面的内容简单了,也可能是自己写得多了悟到了。大学毕业前,我把这本书基本啃完了,这才算是对Java有了一个系统的理解。
工作以后,才算是踏上了吃透Java的漫漫旅程。工作之初,可以说是看啥啥不懂,用啥啥不会。这时候算是开荒,疯狂学习各种框架、类库、工具。紧接着,我工作中遇到了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我的态度是,能绕过就绕过,先解决问题。这样的目的是能够在不背着业务压力,不受时间约束的情况下,有充裕的时间去找出问题原因。
程序出问题,肯定有原因。我坚信这一点,需要挖多深就挖多深,是为了避免以后再糊糊涂涂地趟进同一个坑。不放过log里任何一个无法解释的异常,不放过任何一个看不透的细节。当然,这里学的有些东西,并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之,或者是为了不被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坑,是不是有点绕,哈哈。
最后,我再结合这段经历做个总结,让你更直观地感受一下各个阶段的时间线以及需要做的工作。
我面试时,如果看到有同学的简历上写着“精通某项技术”,我就会问一个标准问题:“使用这个技术的时候你有遇到过什么问题,踩过什么坑吗?”如果这个同学的回答非常干瘪,那么就说明面试者只做到了第一点,也就是熟练使用。因为如果深入地长期使用一个技术,肯定会有业务需求和技术能力边界的各种摩擦和冲突,踩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坑。当然没有遇到问题自然是好的,那只能说明这个面试者很幸运。但是少了挫折,也让人距离精通这门技术,差了点火候。
需求至上,是我的第二个技术观。需求一般来自于用户和业务。
我这里说的用户,不是最终用户,而是我们做的软件系统的用户。用户可能是同一个公司的不同部门,也可能是对口的业务公司。绝大多数情况下,用户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技术到底如何支撑业务呢?
我的看法是,多和用户以及业务方交流,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施展技术。而不能本末倒置,自己想做成什么样,就做成什么样。业务方不理解,那是他们low;用户不会用,那是他们笨。如果抱着这种态度,那么用再好的技术也做不成事情。
但沟通自然没那么简单。
刚开始你和业务方以及用户交流的时候,会有鸡同鸭讲的感觉,但是请相信,随着交流的深入,观点的碰撞,作为程序员的我们,会更能够理解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也更能够选择正确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理论派、技术流的产品,很难获得市场。但是很多实干派的产品,却可以赢得市场。技术流的产品,做出来一般都很酷,但是却把用户的需求和实际的业务问题放在了一边。而实干派,就是立足于解决用户的问题,满足业务需求,所以更容易赢得市场的认可。
举个例子,为什么Google在云计算市场战不过亚马逊?在我看来,Google由于太过于技术流而脱离了需求。
亚马逊在2006年推出了AWS,最开始的产品是IaaS、S3。当时IaaS尚属于新事物,但是和传统的虚拟主机差不多,IaaS的易用性和扩展性,大大地方便了很多公司,满足了他们对于计算和存储的需求。
Google在2008年推出了Google App Engine(简称GAE)。而Google这一步,迈得有点大。在GAE上写程序,必须用Google自己的SDK,存储要用Google自己的KV数据库,看起来很炫酷,但是这些炫酷,甚至可以称为是“划时代”的东西,能赢得技术拥趸的叫好,却很难赢得公司的叫座。为什么?因为不实用嘛。
亚马逊胜就胜在“实用”二字。各种方便实用的功能,都做到用户心坎里去了。监控,报表,工具怎么用怎么顺手,怎么玩怎么顺心。而GAE,用“华而不实”形容并不为过。回过味之后,Google现在也回来好好做IaaS了,但是基因难改,各种边边角角的地方,都能闻出华而不实的技术派味道。
还有很多小例子。比如一个公司,按照自己理解的业务方向,去解决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公司产品做了三年,拿出来给用户一看,用户说压根就不是他们想要的样子。比如更小的事情,各种监控功能做得花里胡哨,但是对于用户最关心的销量指标week by week对比,却要用户开两个浏览器去人肉比。
这不是逗呢嘛?
做技术一定要懂业务,也就是要理解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你一定要懂得,怎么用技术为业务创造价值,而不是给业务添乱。
我们除了要死磕技术之外,还要理解技术所服务的业务领域,理解用户的需求。这样,才不至于在死磕中,碰晕了头,犯想当然的错误。双管齐下,才能进一步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朝着有价值的方向前进。
对待技术,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不要认为自己是在学习技术,而应该这样认为:日常的工作都是在锻炼解决问题,而非技术。技术只是顺带学的。工程师的核心能力,是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知道你看完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想呢?你觉得你吃透技术了吗?对于你现在常用的技术,如果让你自己去实现,你有思路吗?你理解自己所做的系统的需求吗?
好,今天的课程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也希望你在下方的留言区和我参与讨论,并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或者同事,一起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