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苏杰。

今天是第四轮MVP——Promotion的第二讲,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如何制订出真正有意义的指标,来衡量产品的成功。

上一讲中,我们为产品加上了时间维度,聊了产品的生命周期。那么这一讲,我们来看一看,如何才能衡量产品在每个阶段成功与否。因为这是决定下一阶段对产品的资源投入应该加大还是缩小的关键。在极端情况下,资源缩小为零,也就意味着要主动终止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了。

要知道,正确的主动终止意义非凡,我之前提过,产品快生快死,比半死不活要好太多。

指标作弊的泛滥

最近看了一个段子,说某特困县县长只花了几秒钟就搞定了“每个村都要通电”的指标,方法很简单——把某些没通电的村合并进已经通电的村子。

这样的行为虽然荒诞,但却说明,只要团队有经验,在面对各种指标的时候,总能找到作弊的办法,我来给你举一些例子。

我相信,不只是制订指标的人,哪怕经常完成指标的你,也一定对上面这些投机取巧的做法深恶痛绝。但人性使然,我们不能去正面挑战它。

那么,怎样才能规避这些“作弊方法”,去制定真正的成功指标呢?接下来我们就谈谈这个话题。

真正成功指标的原则

先说几个重要的观点。

第一,衡量指标要在执行开始前制订,而不是过程中根据“做的情况”调整。

如果没有重大变化,不可以不断调整目标。如果指标最终总能完成,就失去了意义。开始前制订目标,也就是要提前想清楚退出机制,想清楚终止产品投入的条件。

第二,衡量指标,太虚了很难考核,太实又很容易作弊

多年前,马云对其下属子公司总裁的考核,就用过“让我满意”这样的虚化指标,可谓是非常残忍了。

而太实的话,我再给两个略显搞笑的作弊例子:第一个考核,希望提升火车的上座率,于是,负责人把车厢数减少了,16变8;第二个考核,要求校车零事故,于是,多所学校决定取消校车接送。

远视者把目的当手段,近视者把手段当目的。我们身边的短视行为实在是太多,原本对考核的具化、量化只是一种实现目的的手段,是为了简化执行、简化管理。但总会被一些 “糊涂蛋”无意曲解,或者被一些“聪明人”有意利用,片面地追求数字,甚至不惜做违背公司大目标的事情……这个话题我想多说也无益,有时候真是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这种“应该做什么”的价值判断,好像就只能靠每个人用自己的价值观来指引了。

如果你研究过KPI和OKR的区别,就可以了解到,OKR中强调的O,就是为了解决舍本逐末的问题。当然,KPI和OKR各有其适用场景,不是这一讲的重点,我不做展开。

这里我想做的,就是找出一种不容易作弊且没那么虚的衡量指标,幸运的是,我发现了一些原则。

老生常谈的SMART还是需要的,即指标要具体可衡量可达到和大目标有相关性有时间限制,这五点,不再多言。

然后,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先用几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来为你解释:

用的不是用户数、付费用户数、活跃度等指标,而是用户对内容分享的相关数据。

用的不是用户数、支付笔数、支付金额等指标,而是用户的支付成功率。

用的不是用户数、歌曲数、用户使用时长等指标,而是用户主动评论的相关数据。

对比总结一下,我觉得——不那么好的指标(我们在后面把它叫做虚荣指标),通常是对公司有价值的,而好的指标,是对用户有价值的,我们把它叫做成功指标

所以,我试着下了一个定义:真正的成功指标,是可以反映出用户“非受迫、无诱导的成功行为”的。这里有三个关键词,我来解释一下: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真正的成功指标”要与正确的业务目标契合。

再来体会一下上面的几个例子:

这里我需要提一句,虚荣指标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在某些“对外”的场景下,它们也可以用得上。因为虚荣指标往往比较大而泛,容易给人留下印象,所以可以用虚荣指标来谋求建立合作关系、赢得一些关注

而非虚荣的成功指标,才是真实反映成功和价值的指标,是推动增长的隐形引擎。对于团队内部,还是关注这个比较好。

今日案例:闲鱼的成功指标

今天,我们以闲鱼为案例(已去除敏感信息,主要用公网搜得到的信息,写我的分析思路为主),分析一下它的成功指标是如何设置的。

闲鱼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闲置商品交易平台,2014年成立,到2018年做到了2亿多的用户,交易量超过了1000亿人民币。你看,我在给你介绍的这个产品的时候,还是用上了一些虚荣指标。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闲鱼最早的几个月,是如何制订成功指标,来完成从0到1的产品启动的。

首先,一个新的产品要创造使命。

闲鱼特别强调自己是“闲置平台”,而不是“二手”,是为什么?

因为“二手”给人的感觉是旧的东西、是Low的东西,是没钱的时候买的东西。而“闲置”这个词就不一样了,尚未有太多负面的感觉,闲鱼就可以重新定义这个词,给它赋予“资源充分利用”“互利”“环保”这样的情怀。

你可以想一下,一个交易平台的定位如果是二手市场,那给人的感觉就是脏、乱、差,东西质量不高,好坏参差不齐,久而久之,就会劣币驱除良币。而闲置市场则存在经营社区的可能,交易只是媒介,在这里,你可以通过商品,发现你的同好,建立起可能的社交关系。

于是,几个和使命相关的关键词出来了:环保、温度、互利、分享、社交。

然后,我们需要给产品定一些原则来达成使命。

为了让闲鱼有温度,能够热热闹闹地分享社交,我们就需要极低的门槛,让用户随手可用。

所以,先要让用户随时随地有上来的可能,那就是移动优先,做App不做PC;第二,上来以后要方便的启程,就是“新手上路”啊,所以流程要简单,注册、身份认证什么的都省了吧,直接用淘宝或者支付宝登录加认证;第三,交易过程要简单,所以,卖家也不用开店了,随手拍照发布就可以卖,买家看到了感兴趣的商品,要很方便地聊,聊开心了,要能很方便地买……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各种简单方便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在真正动手设计开发之前,定一些成功指标了。我建议你可以在这里暂停一下,想一想,如果你面对这个命题,你会定哪些指标?

最容易想到的,还是用户数、交易额这种,但这些都是达成用户价值的结果。

早期的闲鱼,最终按照产品的逻辑,顺序定了四个指标,都反映出了用户价值。

第一个指标,是关于卖家商品发布的速度,要能最简单快速地把商品发出来。这是因为一个交易平台,一切的基础是现有供给,而发布商品的简单方便,是重要的动力,也体现了用户价值。

第二个指标,要有足够多的发布过商品的卖家,很显然,第一个指标达到了,第二个指标就相对容易,而这个指标体现的用户价值,更多是在买家端,买家现在有得逛了,更容易发现自己需要的闲置商品。这时候,运营可以做一些推广的事情了。

第三个指标,是关于聊天互动。这背后体现的用户价值,是买家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商品,更容易产生粘性,而卖家有了咨询,也更容易产生粘性。对这个指标的达成,闲鱼的做法是重兵投入自己做聊天模块,让互动和交易模块更可控。

第四个指标,才是最容易想到的,关于成交相关的数据,最终的成交,反应的是买卖双方的价值交换,双方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刚才我们提到闲鱼自己做聊天模块,这时候,就可以把付款功能集成在聊天界面,大大地促成成交。

以上几个成功指标达成后,闲鱼很快做到了100万DAU(日活用户数),当然,你肯定会觉得这离不开它被后的大树——阿里巴巴,但这个推导过程,很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其实,成功指标的制订,也可以用在非工作领域,对个人来说,读了多少本书,学了多少门课,听了极客时间多少分钟音频,都是虚荣指标,正在听音频的你,是不是哭笑不得?

所以,对于自我成长,你应该定什么样的成功指标呢?这个要留给你自己思考了。

小结

对产品是否成功的判断,太虚的指标难以考核,太实的指标又很容易作弊。但为了便于操作,我们还是希望制订SMART一些的指标。所以,你需要分清楚虚荣指标与成功指标。

真正的成功指标可以反映出用户的“非受迫、无诱导的成功行为”。

思考题

最后,抛个有趣的问题给你,你还能想到哪些虚荣指标,有什么亲身经历过的对虚荣指标“作弊”的案例么?

欢迎你留言写出自己知道的案例,与我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也欢迎你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