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涵柏。
今天继续我们的故事旅程。在上节课里,我们分享了如何写一篇适合讲给别人听的故事,这节课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讲故事上。
想必你应该有过这样的感觉:同样一个故事,为什么有的人讲出来会让人觉得如沐春风,而有的人讲出来却让人觉得厌烦?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从我看《奇葩说》的一个经历说起。在这个节目的第六季,出现了一位富有争议的选手,她叫许吉如。从她的履历和知识储备来说,她的确是一位优秀的女性,她开场的表现也挺惊艳,但是我看着看着呢,也开始觉得她的说法方式、表达技巧总会让人觉得有一些不适。
为什么她会有这么大的争议,又为什么会让我对她的表达感到不适呢?
我们来看一件具体的事。我对她印象的转变来自一场辩论赛,辩题是喜欢的工作996该不该辞职。我们这里不讨论她的辩题和观点,我们就关注她的说话方式。她一上来就说,对方辩友对老板这个阶层我觉得有一点误解,就好像他们生活得很轻松。我们是不是下意识臆断,承受996压力的都是我们?
许吉如在表达这些观点的时候,语气不容置疑,又常常眉头紧锁,手指会不自觉地指向对方辩手和观众,这更加让我们的体验感变得不好。
我们都知道,辩论赛最终不是要战胜对手,本质上是要去说服观众。而当她把这个问题问向观众时,就把观众直接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因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观众是自私的,只是在臆断。
而观众多半不是老板,他们在996的问题上如此挣扎,在生活中如此劳累,你还要去问他,是不是不懂事,不懂为老板考虑,这也太伤人了吧?
实际上,这就犯了讲故事的三个大忌。第一,居高临下,给人以压迫感;第二,我跟你不是一伙的,给人以不安全感;第三,吓唬听众,给人以负罪感。
前两个比较好理解,我们重点说说第三点。在生活中,我常遇到有朋友利用羞愧感和恐惧感来促使人们采取行动,这样做可能短时间内有效果,但长期而言负面影响更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读书的时候学校里安排的那种感恩教育课。主讲人一上来就给你讲故事,父母有多么多么地爱我们,而我们伤害到了父母,父母从来不抱怨,他们只会在我们背后哭。这个时候,音乐响起,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大家眼泪刷刷地往下流。接着就轮到讲师推销各种方法论的时间了,开始卖书卖碟,说做到了这些,自己就会提高,也不会伤害到父母。
在音乐声、负罪感中,我买下了这些东西,并且为之改变了3、4天,当负罪感消失,改变的动力也就没了。而且到现在,我都特别反感讲故意让人感到羞愧和负罪感的故事。
你可能会问了,你不是讲过一种故事类型,叫哲思类故事,这种故事就可能包含羞愧和负罪感的元素啊。哲思类故事当然可能存在羞愧和负罪感的元素,我们要拒绝的是讲那种故意让人感到羞愧和负罪感的故事。
我举个例子,我看过一本自传,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很多俱乐部都不允许女性参加,这遭到了女权主义者的抗议。这些俱乐部为了缓解压力,就邀请几位知名女性参加。其中有位女性对这个俱乐部十分期待,就准备去参加。女权主义者找到了她,希望她拒绝。
这个时候,要说服这名女性,你可以让她产生负罪感,说假如你去参加了,我们的努力就白费了,你怎么对得起成千上万辛苦维权的女性呢?但显然这种说法可能会让她这一次不去参加,当负罪感消失,谁又能保证下一次她不参加呢。
此时,有另外一位女性站出来慢慢地对她说,如果有一家餐厅禁止犹太人前往就餐,而只邀请你这位犹太人去参加,你会去参加吗?这就是通过新的视角来说服她,而不是利用羞愧和负罪感。
刚刚我们用一个反面例子来和你探讨了讲故事的雷区,接下来我来给你分享一些技巧,帮助你把讲述变得更有意思。
要想讲听众感兴趣的故事,故事内容当然很重要,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讲述的方式我们也要特别注意,要注意吸引听众听完你的故事。打个比方,如果你的故事是一坛藏在巷子里又香又醇的酒,那我们的讲述方式就是让酒香飘溢出来,吸引那些爱酒的人。
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先设定一个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当初,美国总统林肯为了说服南方人放弃奴隶制度,他常常会用一些新奇的角度来说服他们。有一次,在和他的老朋友就奴隶制争辩了很长时间以后,他对老朋友说,如果奴隶制的依据是人种的肤色差异,那么你遇到的第一个肤色比你更白的人就有权奴役你;如果依据是智力差异,那么同样,你遇到的第一个比你聪明的人就有权做你的主人;如果依据是使用奴隶可以获利,那么任何能够从你身上获利的人,都能奴役你。
故事已经摆在你面前,现在你要走到舞台上去讲述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做呢?
第一个技巧,在故事里加一些怪诞、有趣的细节,而这些细节最好是关于自己的经历。我们看林肯这个故事的主旨其实是告诉我们,当我们说服别人变得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引导别人改变看问题的视角。就像一句经典的话:你怎么战胜你的对手?让对手变成你的朋友。
我们明白了主旨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主旨,加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你可以在开头加这么一段引导。
我今天来现场之前,在地铁上碰到了一对年轻的夫妻,妻子对丈夫说,今天下班后,跟我一起回趟我爸妈家吧。丈夫眼睛看着手机说,咋又去,周末不是回去了吗?妻子面带愠色地说,我再问你一次,你去不去嘛。丈夫敷衍地说,不去,我下班很晚。丈夫的态度激怒了妻子,妻子一下把手机给夺去了。丈夫也没说啥,转过头去不理她了。
而这让我想起了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我们到底可以怎么去说服一个人呢?说到艰难的说服任务,在19世纪的美国,没有比说服一个南方人放弃奴隶制更难了。美国总统林肯就遇到了这么一个问题,有一次他和自己的好朋友就是否放弃奴隶制辩论好了好长时间,口干舌燥,还是说服不了对方。这时,林肯想了一个方法,他说,好了,哥们……
我们先暂停下,你应该注意到了,我在讲故事之前,交代了一些怪诞有趣的细节,比如开头我在地铁上遇到一对夫妻的经历,比如林肯的口干舌燥,又比如林肯会说“好了,哥们”。这些都是为了营造一个轻松的听故事的场景,把听众给带进角色当中去。请记住,如果讲故事的时候老是“直奔主题”,你可能会发现只有自己在讲,没人在听。
我们接着来讲这个林肯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可以换一种技巧,那就是根据故事情节,把控讲述的节奏。
林肯想了一个方法。他说,好了,哥们,我问你三个问题,你如果能答上来,我就认输。如果奴隶制的依据是人种的肤色差异,那么你遇到的第一个肤色比你更白的人就有权奴役你,对吗?如果这个依据是智力差异,那么同样,你遇到的第一个比你聪明的人就有权做你的主人,对吗?如果依据是使用奴隶可以获利,那么任何能够从你身上获利的人就能奴役你,对吗?
对于林肯的这个故事,我采用了问问题的方式来讲述这段故事。我这样做不仅可以把听众带入故事角色之中,让他跟着一起思考;还能通过讲话的速度来故意放慢故事的节奏,方便听众有时间想象皮肤白、聪明以及追逐利益之人的形象。
控制说话的语气、语速和语调,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我在这里给你提供两个建议:
林肯的故事我们到这里也就讲完了,通过林肯这个例子,我和你分享了为故事添加怪诞有趣的细节,以及根据故事情节把握讲述节奏两个技巧。
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三个技巧:利用人性去和听众沟通,特别是在输出观点的时候。
作为讲故事的人,我们拥有最大的资源就是作为人类一员的身份,所以你可以了解别人的喜怒哀乐,利用人性去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位老师在上课时如果感觉同学们注意力不集中了,那么她就会停下讲课,聊聊她的女儿,聊聊她女儿养猫的故事。虽然这些佐料和课程无关,可总是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再次集中起来。
讲故事其实也是这样的。擅长讲故事的人从来都不会照本宣科。他既不会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不会犯错的人,也不会把自己说成从来不会遇到窘境的人。相反,他会在故事中加一些自己的佐料,让听众觉得他跟我们一样,也是一个普通人,也会遇到麻烦事,而且不知道怎么处理。
我有时候刷短视频,看到一些UP主会分析一些男性和女性差别之处,她们在讲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窘迫的经历大方地讲出来,这时视频效果往往特别好。
例如,同样是在讲男性在结婚后,对妻子的态度越发敷衍,有的人只会说“他老是不回我消息”。在这个时候,为什么不分享一下自己的独特经历呢?
比如有个叫四季妈妈的up主,就特别会讲故事,因为她总能找到生活中亲历的小故事去吐槽。她说老公不回信息时自己最生气的是,看他手机微信,发现有很多60秒的语音他根本就没有听,然后直接回好的,那个红小点都还在。
你知道吗?他说了,这还给网兜里的鱼喂食呢?已经签约的客户,谁还用心去维系啊?我说那你想干嘛,发展新客户是不是。他说,不是,你看我这不是忙吗?我正忙着的时候给你回微信,那也是敷衍,我要腾出一段完整的时间,跟你心对心地沟通交流,但是我没有完整的一段时间啊,所以就没回。这就是借口,他回兄弟微信那是秒回,回我微信那是轮回,老婆一叫就嫌吵,兄弟一叫马上跑。
我们总会被这样的故事所吸引,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她用自己的经历说出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第四个技巧是学会和听众互动。
这也是一个很常见的方法。互动技巧有很多,比如你在讲故事的时候,引导别人跟着自己一起做;或者讲述的时候,直接告诉听众我需要你的配合,伸出你的左手,再伸出你的右手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听众的参与感。
我曾经听别人讲过一个以“不要小看自己的影响”为主题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一位女士来到教堂的讲坛前,请求大家捐款为教会买一辆公交车。因为之前人们已经为一个建筑项目捐过款了,所以她这次的任务并不轻松。刚一开始,她要求下面的听众向座位的左侧挪动一个身位,然后就一直静静地站在那里,什么都不说,等听众照着做。听众坐在下面表现得漠不关心,东张西望,但最后还是照她说的做了。她又要求听众向右侧移动1个身位,听众也照做了。
然后她宣布:“你们已经齐力为这个教堂80%的表面除尘了,光靠臀部我们就能有这么大的成就,还有什么事我们办不到呢?”
当时坐在台下的听众感觉就像“中计了”,大笑了起来。在场的人谁没有臀部呢?可人们平时都很少谈及它,更不会在教堂这样地方使用它。她的这个互动设计显然触动到了听众,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最后,我想再聊聊一些朋友经常会问我的问题,当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发现自己偏离主题、东拉西扯的时候,怎么办?我会直接告诉我的朋友,请你停下来,不要硬讲。你越是硬讲,越是在破坏自己的形象。
及时打住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你可以审视下自己周边的环境,结果可能会更好。这个时候,你可以直接问听众,你们是不是觉得烦呢?问的时候要真诚,不要表现出不满。有些听众也会直接告诉你,我想听你讲讲这部分的故事。当得到这样的信号时,还犹豫什么呢,赶紧调整自己的故事吧。
如果你过于紧张了,你可以说“对不起,我紧张了”。你也可以接着来一段自嘲,比如直接说“我是个很容易一紧张就脸红的人”,说完,你还可以指着自己的脸说,你看,我的脸红了。这样你就会慢慢放松下来,因为别人已经知道你容易紧张了,你还有什么怕的呢。
这节课到这里也就接近尾声了,在今天这节课里,我们分享了讲故事的一些常用技巧。首先,我们用了一个反面故事的例子,给你提醒了讲故事的一些“雷区”,包括三个方面:
前两个方面比较好理解,也常常被提及。我展开和你分享了不要吓唬听众,让他们产生负罪感和羞愧感这个点。换句话说,作为讲故事的人,你不能总觉得自己是来拯救别人的。
有时候,从短视的角度来说,很多人会故意讲一些让别人产生负罪感的故事。如果你想真正讲好一个故事,慎用负罪感的故事,它会让受众反感。
具体要如何让你的故事变得更有意思、吸引人呢?我给你分享了四种讲故事的技巧。
第一,在故事里大胆加一些怪诞、有趣的细节,最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听众更快更好地进入倾听的状态。如果你讲故事的时候老是“直奔主题”,你可能会发现只有自己在讲,没人在听。
第二,根据故事情节,把控故事的节奏。这就包括了语速、语调的把握。首先你得加强对自己语言表达的认知,比如自己的语速是快是慢?讲故事的速度和自己平时说话的速度有何差异?了解这些才能更好地找到讲故事的状态。其次是看别人讲故事时的状态,既要看成功的也要看失败的,通过总结别人的经验来提升自己。
第三,利用人性去和听众沟通,特别是在输出观点的时候。擅长讲故事的人,从来都不会照本宣科,他既不会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不会犯错的人,也不会把自己变成一个不会遇到窘境的人。相反,他会在故事中加一些佐料,让听众觉得他也是听众的一份子。
第四,学会和听众互动,调动他们的视觉、触觉、嗅觉,进入到你的故事节奏中。
如果讲故事中你发现听众并不爱听,或者自己紧张了,要记得果断停下来,不要强行输出。你可以选择和听众交流交流或者自嘲下,从而让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其实,我们每个人讲故事的状态都不太一样,所以这节课的作业我们也灵活一点吧,请分享一些你认为好的讲故事的技巧,也欢迎分享一下你平时都是怎么来讲故事的,我们一起学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