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七牛云许式伟。
前面的两节课结束后,我们的画图程序已经基本实用。它有如下功能:
前面有一些同学的反馈,我这里想回答一下。
有一个反馈是对 JavaScript 的使用,我为什么会用 class 关键字。
这是因为我不太希望这是一篇某个语言的教程,我选择的是如何用最接近大家思维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程序逻辑,你就算没有系统学过 JavaScript,也应该能够理解这段程序想要做什么。
另外有一个反馈,是希望我不要一上来就从 MVC 这种模式讲起,而是如果没有 MVC,我们用最基础的裸写代码,会写出一个什么样的程序来,里面有哪些弊端,从而引入 MVC 来让程序架构变得更加清晰,功能之间解耦。
这个意见我觉得是比较中肯的,后面我们会补充一讲来裸写 MVP 版本的画图程序。
今天我们开始进入“实战:怎么设计一个‘画图’程序”的第三讲,怎么和服务端连接。
考虑到大家普遍反馈内容有点深,我们把服务端连接分为两节课去聊。今天这一讲我们谈的是在浏览器端进行持久化。
为什么需要在浏览器端进行持久化?
因为我们需要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在用户断网的情况下,这个画图程序还可以正常编辑,并且在恢复联网的情况下,需要能够把所有离线编辑的内容自动同步到服务端。
结合前面几讲的介绍,你可能立刻想到 Google 推的 PWA,它非常关注浏览器应用的离线体验。
但是当我们做一个技术选型的时候,显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技术的兼容性如何。我们今天并不基于 PWA 来干这件事情,而是基于更传统的 localStorage 技术来干。
具体我们改的代码如下:
最核心的变化是 Model 层。完整的离线支持的 Model 层代码如下:
为了支持持久化,我们给每一个 Model 层 DOM 树的根 —— QPaintDoc 类引入了两个 ID,如下:
其中 displayID 顾名思义,是用户可见的ID。我们的画图程序之前本地调试的行为是打开 http://localhost:8888/ 来编辑一篇文档(QPaintDoc),但是现在会自动跳转到 http://localhost:8888/#t10001 或类似的 URL。这里 t10001 就是文档的 displayID。
其中,displayID 前面带 t 开头,表示这篇文档从它被创建开始,从未与服务器同步过,是一篇临时的文档。一旦它完成与服务端的同步后,就会改用服务端返回的文档 ID。
那么,localID 是什么?顾名思义,是这篇文档的本地 ID。在文档还没有和服务端同步时,它和 displayID 是有关系的,如果 displayID 是 t10001,那么 localID 就是 10001。但是文档第一次保存到服务端后,它的 displayID 会变化,而 localID 则并不改变。
这有什么好处?
好处在于,我们在 localStorage 存储 DOM 树的时候,并不是把整篇文档 JSON 化后保存,而是分层的,QPaintDoc 里面的 shapes 数组保存的只是 shapeID。
是的,每个 Shape(图形)也引入了一个 ID。这样,当 Shape 发生变化,比如修改图形样式、移动,我们修改 shapeID => shapeJsonData。
请注意,在浏览器的 localStorage 里面,shapeID 是要全局唯一的,我们实际存储的是 QPaintDoc.localID + ":" + shape.id。
看到这里我们回过头来看,为什么 QPaintDoc 有 displayID 和 localID 就可以理解了。如果只有一个 ID 并且这个 ID 是会发生变化的,那么在 ID 变化时,所有保存在 localStorage 中的这篇文档的图形对象 shapeID => shapeJsonData 数据都需要跟着变化。
引入 localID 就是让 QPaintDoc 一旦初始化(QPaintDoc.init 方法)后 ,ID 就固定下来了,只需要保证在同一个浏览器下是唯一就行。
所以,我们第一次访问 http://localhost:8888/ 自动跳转的是 http://localhost:8888/#t10001 ,第二次访问自动跳转的就是 http://localhost:8888/#t10002 了。这是因为在同一个浏览器下,我们不会让两个 QPaintDoc.localID 相同。
我们把数据变更分为了两级:
什么情况下叫 shapeChanged?有这样三种:
什么情况下发生 documentChanged?有这样两种:
当然,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支持不同 shape 交换次序(改变 Z-Order),这时文档虽然图形的数目不变,但是 shapes 数组的内容还是发生了改变,发生 documentChanged。
发生数据变更做什么?
在 shapeChanged 时,更新 localStorage 中的 shapeID => shapeJsonData 数据。在 documentChanged 时,更新 localID => documentJsonData 数据。
从未来的预期来说,数据变更不只是发生在用户交互。考虑多人同时编辑一篇文档的场景。数据变更消息,也会来自其他浏览器端的变更。具体的过程是:
在前面 26 讲、27 讲中,我们并没有引入数据变更事件,而是 Controller 变更完数据后,就自己主动调用 qview.invalidateRect 来通知 View 层重新绘制。这样做比较简单,虽然它并不符合标准的 MVC 架构。因为从 MVC 架构来说,界面更新并不是由 Controller 触发,而应该由 Model 层的数据变更(DataChanged)事件触发。
localStorage 的存储容量是有限制的,不同的浏览器并不一样,大部分在 5-10M 这个级别。在同一个浏览器下,会有多个 QPaintDoc 的数据同时被保存在 localStorage 中。
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localStorage 的存储空间占用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需要考虑数据清理的机制。
目前,我们通过 localStorage_setItem 函数来统一接管 localStorage.setItem 调用,一旦 setItem 发生 QuotaExceededError 异常,说明 localStorage 空间满,我们就淘汰掉最远创建的一篇文档。
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 localStorage 太满而没法保存。只要我们及时联网同步文档,数据也就不会丢失了。
最后一个话题是安全。
既然我们把数据保存在了 localStorage 中,只要用户打开浏览器,就能够去通过特定手段来查看 localStorage 的数据。
这意味着如果文档中存在敏感数据的话,是可以被人感知的。尤其是我们画图程序如果未来支持多租户的话,在同一个浏览器下多个用户帐号登录登出时,就会发生多个用户的文档都在同一个 localStorage 中可见。
这意味着你登出帐号之后,其他人用这个浏览器,其实还是可以看到你的数据。这样就有隐私泄漏的风险。
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用户帐号登出的时候,清空所有的 localStorage 中的文档。
今天我们开始考虑 “画图” 程序的服务端连接。今天这一讲我们先做画图程序的本地浏览器存储的持久化,以便拥有更好的离线。
支持离线持久化存储的程序会很不一样。我们今天结合画图程序聊了 DOM 树在 JavaScript 内存和在 localStorage 存储上的差别。为了支持更新数据的粒度不是整个文档每次都保存一遍,存储分成 shape、document 两个级别。相应的,我们数据更新事件也分了 shapeChanged、documentChanged 两个级别。
如果你对今天的内容有什么思考与解读,欢迎给我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下一讲我们将继续实战一个联网版本的画图程序。
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也欢迎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