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七牛云许式伟。

这个专栏从去年 4 月份至今已经有 10 个月左右的时间,到了要和你说再见的时候了。感谢你的一路相伴,感谢你的坚持。也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从工程角度来说,架构师的存在几乎是一种必然。传统项目工程也有架构师的角色,只不过软件工程有其特殊性,它快速变化,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架构师的重要性的比重会被进一步放大。

但是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软件工程架构师?

传统的架构图书往往从架构思维开始。但是,我认为它们错了。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在于:

架构并不是 “知识点”。

架构思维的确非常非常重要。但是,熟读架构思维并不足以让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架构师。

关于这一点,我经常拿中国传统的武学文化做类比。武功招式可以精确传授,是 “知识点”,掌握了就是掌握了,理论上可以做到分毫不差。但是,架构不是武功招式。它更像内功,它不是 0 和 1,没有清晰的掌握和没有掌握这样泾渭分明的区别。

在架构能力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这是为什么我们的架构课并不是从架构思维开始,而是采用双线结构。它基本上围绕着以下两个脉络主线来展开内容:

这两大脉络相辅相成。

首先,我们通过还原信息世界的构建过程,剥离出了整个信息世界的核心骨架,这也是最真实、最宏大的架构实践案例。

其次,我们结合这个宏大的架构实践来谈架构思维,避免因对架构思维的阐述过于理论化而让人难以理解。

最后,架构就是对业务系统的正交分解。因此,整个信息科技的演化过程,自然而然形成了分层:基础架构 + 业务架构。

基础架构的产生是对业务架构不断深入理解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共性需求从业务架构抽离出来,成为信息科技的基础设施。

作为架构师,我们需要坚持对业务进行正交分解的信念,要坚持不断地探索各类需求的架构分解方法。这样的思考多了,我们就逐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架构范式。

这些架构范式,并不仅仅是一些架构思维,而是 “一个个业务只读、接口稳定、易于组合的模块 + 组合的方法论”,它们才是架构师真正的武器库。

这个武器库包含哪些内容?

首先,它应该包括信息科技形成的基础架构。努力把前辈们的心血,变成我们自己真正的积累。光会用还不够,以深刻理解它们背后的架构逻辑,确保自己与基础架构最大程度上的 “同频共振”。

只有让基础架构完全融入自己的思维体系,同频共振,我们才有可能在架构设计需要的时候 “想到它们”。

这一点很有趣。有些人看起来博学多才,头头是道,但是真做架构时完全想不到他的 “博学”。

从体系结构来说,这个基础架构包含哪些内容?

其一,基础平台。包括:冯·诺依曼体系、编程语言、操作系统。

其二,桌面开发平台。包括:窗口系统、GDI 系统、浏览器与小程序。当然我们也要理解桌面开发背后的架构逻辑,MVC 架构。

其三,服务端开发平台。包括:负载均衡、各类存储中间件。服务端业务开发的业务逻辑比桌面要简单得多。服务端难在如何形成有效的基础架构,其中大部分是存储中间件。

其四,服务治理平台。主要是以容器技术为核心的 DCOS(数据中心操作系统),以及围绕它形成的整个服务治理生态。这一块还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最终它将让服务端开发变得极其简单。

理解了这些基础架构,再加上你自己所处行业的领域知识,设计出一个优秀业务系统对你来说就只是轻车熟路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架构课的内容结构是目前这个样子组织的。因为消化基础架构成为架构师自身的本领,远比消化架构设计原则,架构思维逻辑要难得多。

消化基础架构的过程,同时也是消化架构思维的过程。

把虚的事情往实里做,才有可能真正做好。

当然提升架构能力,不完全与成为架构师这件事情等同。

架构能力其实是一种属性,并不是只有架构师需要架构能力。软件开发工程师、SRE、甚至包括产品经理,都需要具备架构能力。

而架构师这个特殊的岗位,则是因为软件工程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从更全局的视角来把控工程的演进方向,以确保整个业务系统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迭代,仍然可以快速适应变化,而不至于老化。

成为架构师并不是一件纯技能的事情。

架构师需要放下技术人的身段,学会 “共情”。与用户共情,理解用户的所思所想。与开发人员共情,理解技术人的所思所想。与公司共情,理解公司的发展诉求。

架构师需要学会 “认同他人,反思迭代自己”。不要在不了解背景的情况下,随意推翻别人写的代码,而理由可能仅仅是不符合你的个人风格。当然反过来完全看不到项目的问题同样要不得,但这往往是受限于个人能力。要提升自己的架构水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在自我否定中成长。

不过我们今天把话题的重心收敛到架构能力上。怎么才有意识地通过训练来提升自己的架构能力?

实践对架构能力不可或缺。

在现实中,不少技术人员连函数规格都想不清楚。他们关心你是怎么 “实现” 的,但是却不关心 “接口规格” 是什么样的,接口规格是否符合函数的 “业务语义”。

要提升架构能力,首先得做到规格为先,而不是实现为先。不要动不动问怎么实现的。要首先谈这个规格合不合理,是否存在多余的依赖。进一步来说,要多去谈这个函数(或软件实体)的业务范畴合不合理,是否应该换一个切分的姿势。

其实 review 自己的代码也是一种极佳的架构能力的提升手段。对自己刚刚写完的代码,去 review 它,从中找出问题。如此反复训练,就能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这其实是最高效的自我提升的方式。如果团队其他成员 code review 发现了你的问题,你得反思一下为什么自己发现不了。

很多人追逐实现新的业务系统,通过做新系统来找到满足感。但是实际上对架构师来说,恰恰是反复打磨既有系统是更加锻炼人的。如果你一年前实现的系统今天仍然很满意,那就需要警醒,因为这一年你在原地踏步。

在架构能力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这里我想分享一段我自己 review 自己代码的特殊经历。事情发生在我大学期间,当时的电脑相对我们大部分学生的购买力来说,还是非常昂贵。所以我和另外 4 个同学花了 7500 元合买了一台电脑。

结果就是,我们 5 个人轮流使用这台电脑。这意味着,我一周平均只能用一天多一点时间。再刨除上课时间,我真正能够上机的时间并不多。

而当时的我对编程非常着迷,所以我绝大部分的上机时间都花在编程上。作为物理系的学生,正常来说我学的编程语言是 Fortran。但我很快就把 Fortran 课程自学完了,并从老师口中和 Fortran 课程的附录中了解到了 C 语言。

于是我找物理系高年级的同学搞到了 Turbo C 2.0,开始翻遍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自学 C 语言。

为了能够高效利用一周只有一天多的上机时间,我尝试把程序写到纸上,并且提前进行 code review,确保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以减少上机过程中的调试时间。

在一次数学建模竞赛里,我和另外两位同学(廖唯棨和程胜峰)一组,其中用到了 Dijkstra 的最短路径算法。看完算法逻辑的介绍后,我直接一遍写成最终的代码,没有经过任何调试过程。

这让在旁边看着的同学廖唯棨觉得很神奇,问我是不是之前实现过 Dijkstra 算法。但其实于我而言,这不过是长期养成自我 review 代码习惯的结果而已。

这个习惯持续了三年之久。这三年里,我开始的时候都是先把代码写到纸上并完成 review,然后再到电脑上。但是到后期这个习惯就变了,我不再需要把所有细节都提前写到纸上,而是只需要提前准备好骨架:整个程序串起来的思路是什么。

我大学期间写过很多高代码量的程序。其实第一个 C 程序就不短,是一个仿 DOSKEY 的程序。后来也做过汇编语言的 IDE。这是因为学汇编的时候,发现没有好的汇编语言集成环境,于是就自己做了一个。至于为什么学汇编?是因为我想写一个 C++ 编译器,感受一下语言实现者的体验。另外,我也尝试在 DOS 操作系统下实现了一个图形界面库,并用它做了图片查看器和 MP3 播放器。

在代码量非常大的时候,人的脑容量就完全无法把这个实现装到头脑中。这时 “规格重于实现” 背后的意义就完全体现出来了。通过规格串起整个业务系统,以此把业务系统装到脑子里,这就是很朴素的架构 “骨架” 思维。

这不是一个假想实验。

它是我的亲身经历。这段经历启发我意识到极限思维对架构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架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极有限的上机时间里,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选择把更多的逻辑装进脑子里。

这个过程还可以更进一步。我们不断训练自己对不同业务领域的架构范式的理解。直至最终,我们头脑中可以装得下整个信息科技的骨架。

到那时,单就架构能力而言,你就是最顶级的架构师了。

备注:我在文末准备了一份调研问卷,也欢迎你点击下方的图片参与调研,期待你的反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