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的背景调查是我去年频繁遇到的一个职场场景,经过仔细琢磨,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同时,这也带给我一些启发,让我对自己后续的职场表现有了一些新的认知和调整。
我在这里分享出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2017年的时候,特别是年初和年中,我陆续接到了几家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对我所在团队的前成员,甚至是我上家公司团队的员工做非常详细的背景调查。
可能是因为与我相熟,有些公司的主管有时会直接联系我,对某些求职者在我们公司的表现和业绩情况进行了解。
而且这种了解不仅限于我,我团队中的部分员工因为工作年限较长,在同行业的圈子里彼此也非常熟络,所以也会有人直接联系这些员工了解更全面的信息。
背景调查对于关键岗位和高级别岗位,至少在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为了必须环节。而且越关键、越高端,背调审计就越严格。
不管来自哪一方面的背调,最终被咨询一方的意见,都有可能影响到求职者的面试结果。
第三方背调,一般都是在候选人经过层层选拔之后,在正式Offer发放前做的最后一项审核工作。所以如果在这个环节出现问题,眼睁睁和机会擦肩而过,就十分可惜。
而对于行业同行内的背调,一般会在面试前进行。所以当你参加面试时,面试官极有可能已经对你形成了初步印象和评价,面试过程就可能是这个初步印象的验证过程。
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会非常谨慎。我会尽量客观地给出我的评价标准,比如技术技能、沟通协作能力、态度表现,以及是否有比较突出的业绩贡献等等。
之所以提供这些信息,是为了让对方来判断候选人的自述是否符合真实情况,以便对方做出决策。
但是,两种情况下,我会比较旗帜鲜明地给出我个人的建议。
第一种,对于我认为特别优秀的,我会给出强烈推荐或者非常推荐的建议。
第二种,对于确实存在短板或较大自身问题的,我也会客观反馈,建议对方在候选人面试时或入职后,在管理上多加注意。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别人来咨询我,是对我个人的信任,我既要客观不能夸大,也不能藏着掖着掩盖事实。同时,我也要给出更加真实的一手信息。当然,我在向别人求助时,也期望别人能以同样的方式来反馈我。
谈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既然这个环节我们自己完全不可控,那我们又怎么能确保得到被咨询人正面客观的评价呢?
我的答案是:背调过程不可控,但是我们自身的表现却从来都是可控的。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到日常工作的表现上来,因为我们所有的评价依据都来自于此。
我们应该常常自问:我在工作中是否能做到积极主动,具备主人翁意识,敢于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我在工作中是否能够不断取得成果,在团队中或跟团队一起作出较大的贡献,取得较大的业绩?
以我之前公司团队的一位同事为例。
这位同事是我们Oracle数据库的DBA(数据库管理员),当时他入职的时候刚毕业一年多,经验一般,但是到了岗位上很快就融入了,经常会给我提出一些在数据库层面的优化改进建议。并且在我们评审通过之后,他会自己主动去落地执行。
在整个过程中,他跟其他团队成员配合得很好。出结果后,还会主动跟我一起去客户那里作汇报。久而久之,我对于他的工作很放心。后来我就放手让他自己去沟通,在他的协助下,我也减轻了一定的工作压力。
后来随着能力的成长,他基本承担起了DB的全部运维职责。他在岗的那两年左右,跟团队密切配合,在确保数据库没有出现过大故障的同时,还输出了很多提升性能和容量的优化案例。(要知道Oracle数据库的优化,能够带来的成本收益还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你了解或维护过Oracle,应该会深有体会。)
在与他共事的时间里,我们更多还是同事关系,但是相比其他人,我会对他抱以更多的信任。后来他转投去别的公司工作。
就在去年,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是一家第三方背调公司,代表国内顶级的某支付公司,对他申请DBA技术专家岗位进行背景调查。
这时我脑海里涌现出的,都是他以往种种优秀的表现。所以背调问我的每一个问题,例如表现是否突出,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如何等等,我除了实事求是地回答之外,还会特别用到“非常突出”“非常优秀”之类的赞扬之词。
这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案例。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要能够做到尽职尽责,态度认真,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上,就不用对背调过于担心。
但是如果想要树立个人的好口碑,那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要让团队和其他成员明确你独特的个人价值,就像我上面所讲的这位同事一样。
讲到这里,我也要举两个反例,这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过的情况,请你引以为戒。
第一个,诚信问题,这是高压线,触碰不得。比如填写个人薪酬信息时,为了想获得更高的薪酬定价,故意捏造事实,肆意夸大之前的薪酬待遇。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背调调查清楚的,如果存在造假,用人单位会直接拒绝。
我遇到的一个真实案例就是,候选人经过了终面,但当我们通知他最后一步背调完成,然后准备发放Offer时,他却反馈不准备接受offer了。
我们当然感觉比较可惜,但通过推荐人了解情况后,才得知他因为虚报薪酬太多,自己感觉心虚而不敢来了。
同样,在工作岗位上千万不要故意制造假数据,或者泄露工作信息谋取个人利益,这类错误触犯的后果将会更加严重。
第二个,消极怠工问题,这一点我认为是职业道德问题,是令人厌恶的。比如有的人在离职前的时间里,消极怠工,交接工作时不积极配合,经常迟到或早退,中途睡大觉或者跑出去不知所踪。
可能他认为反正要离职了,一切都无所谓了,也就不再重视个人行为是否妥帖,是否合乎公司规范,是否符合起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而这一行为恰恰会让团队其他人给他贴上“不负责任”“不靠谱”“职业素养欠缺”的负面标签。如此,他在将来背调时,可能就会因为这么简单的几个形容词,而被否定掉了,造成个人职业生涯莫大的遗憾。
当然,如果你因为意见和思路与团队或他人无法达成一致,而闹情绪,传播负能量,为团队协作制造障碍等等,这种消极表现也是不可取的。
在职场中,我们个人的职场信息和表现,就像我们的整个求学经历一样,会被详细地记录、跟踪和完善,这就更要求我们必须要学会树立我们的个人品牌,珍视自己的职场口碑。
而职场口碑的树立,关键还是来自于我们日常工作中一点一滴的表现,甚至是通过某些很细微的工作慢慢积累起来的,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往往一不留神,因为一件负面的事情或行为,就会使你个人职场口碑和个人品牌瞬间坍塌。
所以,请守住职场底线,让我们共勉。
欢迎你留言与我讨论。
如果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帮助,也欢迎你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我们下期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