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宝玉,我今天继续与你分享大厂的敏捷方法应用。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一起看了一下大厂和敏捷相关的一些流程规范,同时也为你留了一道思考题:
如果每周一个Sprint,怎么保证每周都有交付,还能保证产品质量?
所以在这一篇中,我们就以每周一个Sprint的小项目组为例,看看它的日常是怎么应用敏捷开发的。
这个小组是做网站开发的,基于微服务负责网站的某一个小模块。标准配置7人左右,4个程序员(至少有一个资深程序员,有架构能力),1个产品经理(Scrum里面叫Product Owner),1个测试,1个项目经理(Scrum里面叫Scrum Master)。主要负责网站某模块的日常维护。
在分工上:
在敏捷开发框架下,已经形成了一些很好的敏捷实践,这个小组也是基于Scrum方法做过程管理,基于极限编程做工程实践,看板可视化。每周一个Sprint。
这个小组的日常工作,也是围绕Ticket来开展的。所有的需求、Bug、任务都作为Ticket提交到项目的Backlog,每个Sprint的任务都以看板的形式展现出来。
每个人手头事情忙完后,就可以去看板上的“To Do”栏,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选取新的Ticket。选取后移动到“In Progress”栏。
没有人愿意星期五部署,那意味着如果部署后发现故障,可能周末都没法好好休息了。所以即使程序早已经测试好了,除非特别紧急,否则都会留在下一周再部署。所以部署放在上半周,这样后面遇到问题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
部署很简单,按照流程执行几个命令就可以完成生产环境部署。部署完成后,需要对线上监控的图表进行观察,如果有问题需要及时甄别,必要的话对部署进行回滚操作。但轻易不会打补丁马上重新上线,因为仓促之间的修复可能会导致更大的问题。
像敏捷开发这样一周一个Sprint的好处之一就是,即使这一周的部署回滚了,下周再一起部署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每周二的早上,这个小组一般还会预留一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常规的站会完成后,还有一个迭代回顾会议(Sprint Retrospective)会议,目的是回顾一下在迭代中,团队有哪些做的好的地方,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
对于需要后续改进的,需要创建相应的Ticket,加入到Backlog中,在后续迭代中改进完善。
例如会议上,测试人员反馈说,上一个Sprint,开发人员上线前几个小时还往预部署的分支里面更新代码,导致测试需要重新做回归测试,但因为时间不够了,没来得及测试完整,导致上线后不稳定,建议以后不要随意在上线前,在部署分支更新代码。
对于这样的问题,可能不止一次发生,说明流程上还是存在问题。所以最后大家商定,以后如果不是紧急的修复,就不要在预部署的分支上更新,确实要加,需要和测试先确认。
如果会议中要形成涉及项目的决策,最好是通过集体表决的方式决策,尽可能避免独裁式决策。因为敏捷的原则之一是要善于激励项目人员,给他们以所需要的环境和支持,并相信他们能够完成任务。
每周四早上,也需要一个小时来组织会议。因为常规站会完成后,还有一个迭代规划会(Sprint Planning Meeting)。这个会议是要大家一起讨论下一个Sprint 的内容。
在开会之前,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会商量好Ticket的优先级,会议上,大家一起按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Backlog中选出下个Sprint的内容。
团队每个成员都要对候选的下个Sprint Backlog中的Ticket从1-5分进行打分,1分表示容易1天以内可以完成的工作量,2分表示2天内可以完成的工作,5分表示非常复杂,需要5天以上的工作量。
这里需要注意,打分时,要大家一起亮分,而不是挨个表态,不然结果很容易被前面亮分的人影响。
评估每条Ticket工作量的大概流程如下:
这种估算工作量的方法有个名字叫估算扑克,因为亮分时用扑克牌亮分而得名,但并非一定要用扑克牌。
用这种方式评估工作量有几点很明显的好处:
所以,在经过几个Sprint的磨合后,一般一个团队在每个Sprint的产出是比较稳定的。比如说这样一个7人的小团队,一个Sprint预计可以完成20-30分的Ticket。
周五标志着一周的工作要结束了,所以下班之前(4点左右),要做branch cut(分支切割),也就是要把当前主干上的代码,克隆到一个分支(branch)上。
为什么要做分支切割这一步操作呢?
经过一周的开发,master (主干)已经合并了不少新的PR(Pull Request,合并请求),但是如果你直接把master的代码部署到生产环境,肯定还是不放心,毕竟自动化测试还是不能完全代替专业测试人员的测试。
所以我们需要把master上的代码部署到测试环境进行测试,并且对测试出来的Bug进行修复,直到稳定下来为止。由于master还需要一直合并新的功能,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每次Sprint结束,从master创建一个分支版本出来,然后基于这个分支部署和修复Bug。
所以需要基于主干做一个branch cut,创建一个预部署的分支,将预部署分支的代码部署到测试环境,这样在下周,测试人员就可以测试新的版本。测试验收通过后,预部署分支的代码会部署到生产环境。
小组里面除了日常开发工作以外,其实还有不少琐碎的事情,比如每周部署生产环境,每天部署测试环境,每周的branch cut(分支切割),回答其他小组的问题,主持每日会议(不一定需要项目经理),这些事情如果都是一个人做难免会有些枯燥。
在敏捷开发中,鼓励发挥每个成员的主动性,所以每周轮值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可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体验一下,帮助团队完成这些事情,更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上面只是选取的一个项目小组的日常,所以估计你看完还会有些疑问,在这里我把可能的问题列一下,先行解答一下。
1. 基于这种敏捷开发的方式加班多吗?
其实加不加班,绝大部分时候和是不是敏捷开发没关系的,还是看项目组的情况。
通常来说,基于敏捷开发一个Sprint、一个Sprint迭代,节奏还是比较稳定的,这个Sprint做不完的任务也可以顺延到下个Sprint,不影响发布。不像瀑布模型那样前松后紧,后期加班可能性大一些。
2. 一周一个迭代怎么保证质量?
以前我在使用迭代模型开发时,一般是4周左右的迭代周期,2周就是极限了,所以最开始看敏捷开发用1周的迭代周期,心中也有疑惑,1周时间又要开发又要测试,怎么保证质量?
实际实践下来,发现1周一个Sprint确实可行,而且质量也可以有保障,这里面有几个因素:
(a) 有足够比例的自动化测试代码,可以很好地保证质量。当用户的主要功能都通过自动化测试覆盖时,基本可以保证主要功能流程不会出问题。
(b) 一个Sprint开发完成后,并不马上部署生产环境,而是先部署到测试环境,会有1周时间测试。
(c) 有专业的测试人员进行测试,并非完全依赖自动化测试。有时候一些大的功能更新,甚至会组织全组成员一起测试,以弥补测试人员不足的情况。
在一个Sprint开发结束后,并不马上部署生产环境,而是先部署测试环境测试。
也就是说,虽然是1周的Sprint,但是其实还有1周的时间进行测试。每个Sprint不仅开发新功能,还要同步修复以前版本的Bug。
这样基本上可以保证有好的质量。而且这种1周的迭代,可以保持每周都有内容更新,还有个好处就是每周更新的内容不多,出现问题的话,很容易就定位到是什么地方导致的问题。
3. 基于敏捷开发如何做计划?
大厂里面通常会在上一年底确定第二年整年的大的开发计划,并确定上线的时间范围,每个季度再根据情况做一些调整。
这些大的计划最终会变成具体的开发任务,一个大的开发任务,会分拆到各个部门,各部门再将任务分拆到各个项目组。基于敏捷开发的话,主要就是看把这些开发任务放到哪几个Sprint去做,并且确保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
至于工期的估算,在迭代规划会上会对每个Ticket进行打分,根据分数可以预估有多少工作量,要花多少时间。
4. 如何沟通协作?
组和组之间的沟通协作,主要通过邮件、会议、内部沟通工具,最终任务会以Ticket的形式体现。
团队内部的话,因为都在一起,所以沟通起来很方便,每天站立会议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
在敏捷开发中,有一种实践叫结对编程,就是两个程序员在一台电脑上一起工作。这个一直争议比较大,但是如果用来两人一起排查一些问题,或者是资深程序员带新手程序员,则是一种非常好的协作方式。
5. 上面介绍的实践案例和标准Scrum有什么不同?
我上面介绍的内容,确实和标准的Scrum有不少不一样的地方。
首先是角色名称不一样,在Scrum里面是分Product Owner、Scrum Master和Team三种角色,而在这个案例中是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但其实只是名字叫法不一样。
还有要注意一点,就是传统的项目经理,会是偏控制型角色,Scrum Master则更多是一种服务型的角色,主要职责是保障敏捷流程的执行,以及提供必要的帮助,很多团队的决策就是采用集体决策的方式。
另外,Scrum有四种会议,除了前面介绍的三种:每日站会(Daily Scrum)、Sprint计划会(Sprint Planning)和Sprint回顾会议(Sprint Retrospective),其实还有一种会议是Sprint评审会(Sprint Review)。
Sprint评审会的作用是让客户审查Sprint的完成结果。因为上面这个小组并没有直接的客户,都是完成产品经理提交的需求,而且沟通紧密,所以没有安排专门会议。
这个小组的站立会议并不是“标准”的站立会议,Scrum的站立会议通常只有15分钟,并且只有轮流发言环节。
这里增加的每天审查Ticket环节,主要是为了将优先级高的Bug修复之类的Ticket放到当前Sprint,及时响应,及时处理。有的项目组没有这个环节,是由测试人员或者Scrum Master直接将Ticket放到看板。
这个小组并没有使用用户故事来开发需求,而是由产品经理事先写好需求文档。在上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Scrum采用用户故事的方式,分拆需求,减少繁重的需求文档,在实现的过程中再沟通确认需求。
这是Scrum推荐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高效的方式,但并不代表这是唯一的方式。如果有产品经理,可以提前几个Sprint就将需求文档写详细,一样可以达到高效的理解需求的效果。
那么这样还算敏捷开发么?
其实在《05 | 敏捷开发到底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就有讲过,是不是敏捷开发,核心并不是应用了哪个方法,而是应用的时候,是否遵循了敏捷开发的价值观和原则。
比如说非标准的站立会议效率更优,那么就应该采用非标准的站立会议;如果有专业产品经理事先做好需求分析,可以达到解释清楚需求的效果,就没必要一定要用用户故事来理解需求。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了大厂里和敏捷相关的一些流程规范,这一篇又讲了一个小组是怎么应用敏捷开发来开发项目的。
现在看上一篇文章中我留的思考题:如果每周一个Sprint,怎么保证每周都有交付,还能保证产品质量?想必你已经有了答案。
要保障质量,还是离不开充分的测试,不仅要有自动化测试,还要辅助一定量的人工测试。敏捷开发虽然求快,但是不代表应该牺牲质量。
其实,大厂的敏捷实践并不神秘,关键是分而治之,最终团队小,项目小,所以才可以敏捷起来。大厂会注重流程和工具的应用,通过Ticket的方式来管理和跟踪开发任务,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来部署。
大厂的敏捷实践,一般是基于Scrum、极限编程和看板,针对各自项目组的特点,会有所侧重有所调整,在遵循敏捷的价值观和原则的前提下,做到高效使用。
希望上面介绍的敏捷应用,能对你理解敏捷开发有所启发,帮助你优化改进日常项目流程。还有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没有万能的开发模式,只有适合项目的开发模式,最重要的还是要摸索出一套适合你自己项目特色的开发模式。
限于篇幅,对于Scrum、极限编程和看板,我并没有展开细讲,还需要大家自己辅助看看书,我在《学习攻略 | 怎样学好软件工程?》和《05 | 敏捷开发到底是想解决什么问题?》文章中也列了一些参考书籍。
留言区有同学推荐的文章《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新时代敏捷项目管理之道》对敏捷开发也有很不错的讲解,推荐阅读。
看完本篇内容,你可以将上面介绍的开发模式和你现在的项目开发模式对比,你觉得有哪些好的地方可以借鉴?你觉得有哪些做的不够好,可以改进的地方?
另外,你也思考一下,为什么文章中,这个项目没有在一个Sprint里面同时完成开发和测试,而是把测试放在下一个Sprint,这样做有什么优缺点?欢迎在留言区与我分享讨论。
感谢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一些启发,也欢迎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