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里,我们设计了两个场景,并围绕着它们介绍了:如何建立日常数据阅读的习惯和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数据辅助你的决策。
记得在这个部分的分享之初我们就提到过,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数据能力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数据是我们最为忠实的伙伴,可是到了数据能力的最后,我想换个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数据的一些误区和陷阱。
首先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来自我看过的一篇文章。
前些年微博出了一个分析用户的星座构成,其中发现12星座里,摩羯座的比例特别高,然后就有人就根据这个星座特点,分析说这个星座的人占比高是因为星座的性格是比较闷骚,只喜欢在隐蔽性好的社交平台上袒露心声等等,很用心做了一番长篇大论。网友们也七嘴八舌地围绕这个观点进行讨论。
后来,在这个分析的底下,终于有一个人发现:微博用户注册默认的生日是1月1日,这就意味很多用户选择了默认注册,也就导致了做用户分析的时候,摩羯座的用户占比特别高。
这也说句关于星座的题外话,其实星座也是一个跟人的心理和数据相关的话题,有个心理学的效应叫做“巴纳姆效应”, 讲的内容就是:人通常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使这种描述十分泛泛,甚至会把这些描述当做对自己的描述。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在看刚才的故事,在默认设置之下,其实所有的分析都没有任何的道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数据误读的现象,所以当我们获取到一批数据的时候,先别忙着下结论。我们先去筛一下,把一些不靠谱的数据清洗出去。
就像刚才的例子一样,对于一个用户量大的平台来说,用户的年龄段和用户的性别都有可能出现不平衡,但是用户的生日不应该出现很大的不平衡。看见这个数据的第一反应就应该是这个数据出现了问题,而直接不是从这样的数据出发,去做长篇大论的分析。
另外还想提醒大家的一点是:不要把相关性当作因果性。如果两件事同时发生了,我们自然是觉得两件事是有联系的,但是,其实它们在逻辑上可能完全没有关系。关于这个观点,图灵好像出了一本书,就叫《别拿相关当因果》,大家可以阅读一下。
在产品的运营里,我们经常会把两个共同出现的波动联系起来,让它们互为因果。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都认为用苹果手机用户的付费能力更强,那么,是不是因为他使用了苹果手机,他的付费能力就更强了呢。
这其实可能不是因和果的关系。也许是因为用户的付费能力强,所以才会去买苹果手机,并且这部分用户的付费能力强,有一些新的Android手机出现,他们也会去买Android的手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只去关注iOS的场景,而忽略了一部分付费能力强的用户使用的是Android手机,可能就会错过一部分用户的运营。
我再举一个真实的案例,某个公司做的一款App到了付款页面,用户总是喜欢后退一下,再重新进来付款,这个比例非常高,并且他们发现,用户后退了一下,之后再回来的付款概率会高一些。
所以负责的同学就觉得付款与“后退”这个动作直接相关了,于是就把“后退”的功能做得特别抢眼,后来发现,用户有后退的动作,其实是因为优惠券的数字不会自动刷新,所以用户不得已只能后退一下刷新。这其实是功能上的一个错误,却导致了看似互为因果的结论。
我们还是要找到实际的因果,去找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要把所有的数据都当作现象,而不要把数据当做因,如果说,除非有非常明确的指示,或者非常明确的线索告诉你这个数据就是因,它才有可能会是因。
我们在做产品数据分析的时候,往往会很容易陷入一种潜在的状态里。这就是:当我们有了一个特别有倾向性的立场和期望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里就会去误读数据,用以支撑自己的结论。
这种感觉就像你到了一个岛上,你发现这个岛上没人穿鞋。如果你的预设是:不想在这个岛上卖鞋。你就会分析说,这个岛上没人穿鞋,所以鞋子在这个岛上没有市场;但是你到这个岛上的预设是:我就是要在这个岛上卖鞋。你一看没人没穿鞋,就会觉得:哇,商机很大,这些人都没穿鞋,给他们穿上。
在这种条件下得出的结论,与你预设的立场和出发点都会有很大的关系。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有期望了,而这个期望又悄悄地在我们的脑中存在,并去推着我们找到了一个结论,继而去找数据分析的路径。
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句,我们不要有了结论,再回去找数据支撑,一定要是你把自己清空,不要设立场。
如果你觉得不行的话,我可以分享给你一个很好用的办法。就是再去用同样的数据去推导:结论的反面是不是也可以成立。如果你发现逻辑上也能走通的话,那就意味着,你这两条逻辑可能都是有问题的。
“你是因为看见而相信,还是因为相信而看见。”这句话因为阿里的加持,而被广为流传。虽然在长期的战略上,我们需要更为推崇“相信”的力量,但当面对数据时,请务必在真正的“看见”后,再去相信,这样才会让我们更为冷静地去做产品上的决策。
虽然我们做产品总是在说“数据驱动”,但是数据并不应该成为你的唯一驱动, 如果说我们纯粹被一些数字驱动的话,我们就很容易变成一些KPI动物。
比如我们做了公众号写了一篇文章没有人看,也许会很失落,第二天,可能就在标题上用了一些小技巧,结果就发现看的人变多了,数据也变得很好看。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在标题里耸人听闻或者追热点,看的人会更多,阅读量也就高了。
但是,这样做会适得其反,它影响你对内容的方式和方向,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一直在迎合用户和市场的品味。你既没有把价值传递出来,也没有创造出你的价值,即便你什么内容都没有,可能只是一个夸张的标题,你就可能获得一个很高的阅读量。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不但会让自己没什么价值,浪费了用户的时间,并且,这样也会把行业的生态搞得十分脏乱差。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不要把数据分析当成终点,不要把数据分析当成我们的依靠,所谓尽信“数”,不如无“数”。真正驱动我们做事情的,还是产品的目标和用户的价值。数据只是帮助我们去做决策、去选择方向的一个辅助而已,而不能代替系统性的思考。
并且,数据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过去的理解。它没有办法对未来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指示。当然,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根据过去的经验来作判断,但是,有时候一些划时代的产品,或者一些真正能够影响行业的产品,是很难从过去的经验中分析和演化而来的,它需要的是变革和精华。就像之前说过的,不论你怎么去分析和判断,在最后,还是要给自己的直觉一点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有自己信仰的方向,有自己对于整个行业发展的判断。坚持去做,然后等待这个行业到达你所判断的时间点,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非常酷的事情。
今天我们分享了数据能力的最后一篇。稍微有点发散,我们围绕着数据误读和一些数据使用误区,谈到了数据不擅长和并不能做到一些事情,希望大家在做自己产品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对数据能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数据是我们去推动产品发展的一个必要的手段,但不要把数据当作唯一的手段。更不要把它当做我们做产品的目标。如果你对今天的主题有什么想法,也可以给我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