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winter,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CSS的动画和交互。

在CSS属性中,有这么一类属性,它负责的不是静态的展现,而是根据用户行为产生交互。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属性。

首先我们先从属性来讲起。CSS中跟动画相关的属性有两个:animation和transition。

animation属性和transition属性

我们先来看下animation的示例,通过示例来了解一下animation属性的基本用法:

@keyframes mykf
{
  from {background: red;}
  to {background: yellow;}
}

div
{
    animation:mykf 5s infinite;
}

这里展示了animation的基本用法,实际上animation分成六个部分:

我们先来看 animation-name,这个是一个keyframes类型,需要配合@规则来使用。

比如,我们前面的示例中,就必须配合定义 mymove 这个 keyframes。keyframes的主体结构是一个名称和花括号中的定义,它按照百分比来规定数值,例如:

@keyframes mykf {
  0% { top: 0; }
  50% { top: 30px; }
  75% { top: 10px; }
  100% { top: 0; }
}

这里我们可以规定在开始时把top值设为0,在50%是设为30px,在75%时设为10px,到100%时重新设为0,这样,动画执行时就会按照我们指定的关键帧来变换数值。

这里,0%和100%可以写成from和to,不过一般不会混用,画风会变得很奇怪,比如:

@keyframes mykf {
  from { top: 0; }
  50% { top: 30px; }
  75% { top: 10px; }
  to { top: 0; }
}

这里关键帧之间,是使用 animation-timing-function 作为时间曲线的,稍后我会详细介绍时间曲线。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transition。transition与animation相比来说,是简单得多的一个属性。

它有四个部分:

这里的四个部分,可以重复多次,指定多个属性的变换规则。

实际上,有时候我们会把transition和animation组合,抛弃animation的timing-function,以编排不同段用不同的曲线。

@keyframes mykf {
  from { top: 0; transition:top ease}
  50% { top: 30px;transition:top ease-in }
  75% { top: 10px;transition:top ease-out }
  to { top: 0; transition:top linear}
}

在这个例子中,在keyframes中定义了transition属性,以达到各段曲线都不同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讲讲刚才提到的timing-function,动画的时间曲线。

三次贝塞尔曲线

我想,你能从很多CSS的资料中都找到了贝塞尔曲线,但是为什么CSS的时间曲线要选用(三次)贝塞尔曲线呢?

我们在这里首先要了解一下贝塞尔曲线,贝塞尔曲线是一种插值曲线,它描述了两个点之间差值来形成连续的曲线形状的规则。

一个量(可以是任何矢量或者标量)从一个值到变化到另一个值,如果我们希望它按照一定时间平滑地过渡,就必须要对它进行插值。

最基本的情况,我们认为这个变化是按照时间均匀进行的,这个时候,我们称其为线性插值。而实际上,线性插值不大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因此数学上出现了很多其它的插值算法,其中贝塞尔插值法是非常典型的一种。它根据一些变换中的控制点来决定值与时间的关系。

贝塞尔曲线是一种被工业生产验证了很多年的曲线,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平滑”。时间曲线平滑,意味着较少突兀的变化,这是一般动画设计所追求的。

贝塞尔曲线用于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都有很多年历史了,它最初的应用是汽车工业用贝塞尔曲线来设计车型。

K次贝塞尔插值算法需要k+1个控制点,最简单的一次贝塞尔插值就是线性插值,将时间表示为0到1的区间,一次贝塞尔插值公式是:

“二次贝塞尔插值”有3个控制点,相当于对P0和P1,P1和P2分别做贝塞尔插值,再对结果做一次贝塞尔插值计算

“三次贝塞尔插值”则是“两次‘二次贝塞尔插值’的结果,再做一次贝塞尔插值”:

贝塞尔曲线的定义中带有一个参数t,但是这个t并非真正的时间,实际上贝塞尔曲线的一个点(x, y),这里的x轴才代表时间。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使用贝塞尔曲线的直接定义,是没办法直接根据时间来计算出数值的,因此,浏览器中一般都采用了数值算法,其中公认做有效的是牛顿积分,我们可以看下JavaScript版本的代码:

function generate(p1x, p1y, p2x, p2y) {
    const ZERO_LIMIT = 1e-6;
    // Calculate the polynomial coefficients,
    // implicit first and last control points are (0,0) and (1,1).
    const ax = 3 * p1x - 3 * p2x + 1;
    const bx = 3 * p2x - 6 * p1x;
    const cx = 3 * p1x;

    const ay = 3 * p1y - 3 * p2y + 1;
    const by = 3 * p2y - 6 * p1y;
    const cy = 3 * p1y;

    function sampleCurveDerivativeX(t) {
        // `ax t^3 + bx t^2 + cx t' expanded using Horner 's rule.
        return (3 * ax * t + 2 * bx) * t + cx;
    }

    function sampleCurveX(t) {
        return ((ax * t + bx) * t + cx ) * t;
    }

    function sampleCurveY(t) {
        return ((ay * t + by) * t + cy ) * t;
    }

    // Given an x value, find a parametric value it came from.
    function solveCurveX(x) {
        var t2 = x;
        var derivative;
        var x2;

        // https://trac.webkit.org/browser/trunk/Source/WebCore/platform/animation
        // First try a few iterations of Newton's method -- normally very fast.
        //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wton's_method
        for (let i = 0; i < 8; i++) {
            // f(t)-x=0
            x2 = sampleCurveX(t2) - x;
            if (Math.abs(x2) < ZERO_LIMIT) {
                return t2;
            }
            derivative = sampleCurveDerivativeX(t2);
            // == 0, failure
            /* istanbul ignore if */
            if (Math.abs(derivative) < ZERO_LIMIT) {
                break;
            }
            t2 -= x2 / derivative;
        }

        // Fall back to the bisection method for reliability.
        // bisection
        // http://en.wikipedia.org/wiki/Bisection_method
        var t1 = 1;
        /* istanbul ignore next */
        var t0 = 0;

        /* istanbul ignore next */
        t2 = x;
        /* istanbul ignore next */
        while (t1 > t0) {
            x2 = sampleCurveX(t2) - x;
            if (Math.abs(x2) < ZERO_LIMIT) {
                return t2;
            }
            if (x2 > 0) {
                t1 = t2;
            } else {
                t0 = t2;
            }
            t2 = (t1 + t0) / 2;
        }

        // Failure
        return t2;
    }

    function solve(x) {
        return sampleCurveY(solveCurveX(x));
    }

    return solve;
}

这段代码其实完全翻译自WebKit的C++代码,牛顿积分的具体原理请参考相关数学著作,注释中也有相关的链接。

这个JavaScript版本的三次贝塞尔曲线可以用于实现跟CSS一模一样的动画。

贝塞尔曲线拟合

理论上,贝塞尔曲线可以通过分段的方式拟合任意曲线,但是有一些特殊的曲线,是可以用贝塞尔曲线完美拟合的,比如抛物线。

这里我做了一个示例,用于模拟抛物线: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title>Simulation</title>
  <style>
    .ball {
      width:10px;
      height:10px;
      background-color:black;
      border-radius:5px;
      position:absolute;
      left:0;
      top:0;
      transform:translateY(180px);
    }
  </style>
</head>
<body>
  <label>运动时间:<input value="3.6" type="number" id="t" />s</label><br/>
  <label>初速度:<input value="-21" type="number" id="vy" /> px/s</label><br/>
  <label>水平速度:<input value="21" type="number" id="vx" /> px/s</label><br/>
  <label>重力:<input value="10" type="number" id="g" /> px/s²</label><br/>
  <button onclick="createBall()">来一个球</button>
</body>
</html>
function generateCubicBezier (v, g, t){
    var a = v / g;
    var b = t + v / g;

    return [[(a / 3 + (a + b) / 3 - a) / (b - a), (a * a / 3 + a * b * 2 / 3 - a * a) / (b * b - a * a)],
        [(b / 3 + (a + b) / 3 - a) / (b - a), (b * b / 3 + a * b * 2 / 3 - a * a) / (b * b - a * a)]];
}

function createBall() {
  var ball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var t = Number(document.getElementById("t").value);
  var vx = Number(document.getElementById("vx").value);
  var vy = Number(document.getElementById("vy").value);
  var g = Number(document.getElementById("g").value);
  ball.className = "ball";
  document.body.appendChild(ball)
  ball.style.transition = `left linear ${t}s, top cubic-bezier(${generateCubicBezier(vy, g, t)}) ${t}s`;
  setTimeout(function(){ 
    ball.style.left = `${vx * t}px`; 
    ball.style.top = `${vy * t + 0.5 * g * t * t}px`; 
  }, 100);
  setTimeout(function(){ document.body.removeChild(ball); }, t * 1000);
}

这段代码中,我实现了抛物线运动的小球,其中核心代码就是 generateCubicBezier 函数。

这个公式完全来自于一篇论文,推理过程我也不清楚,但是不论如何,它确实能够用于模拟抛物线。

实际上,我们日常工作中,如果需要用贝塞尔曲线拟合任何曲线,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论文,我们只要取它的结论即可。

总结

我们今天的课程,重点介绍了动画和它背后的一些机制。

CSS用transition和animation两个属性来实现动画,这两个属性的基本用法很简单,我们今天还介绍了它们背后的原理:贝塞尔曲线。

我们中介绍了贝塞尔曲线的实现原理和贝塞尔曲线的拟合技巧。

最后,留给你一个小问题,请纯粹用JavaScript来实现一个transition函数,用它来跟CSS的transition来做一下对比,看看有哪些区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