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之前,先聊一段我最近面试的经历。最近几乎每天都有面试,但我对上周的一个候选人,印象深刻。她应聘一个自动化测试职位,看简历经验匹配,清北毕业,在软件园的大厂做过6年,但是面试不到半小时,就面不下去了。为什么呢?她最近两年辞了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孩子,之前的项目说得很含糊,虽然看样子做过不少事情,但很遗憾,我只好叫停,请她回去准备一周再来面一次。
这属于很典型的“有经历没准备”的面试。这个专栏也恰恰是为了帮助你避免这类情况而写的。很多用户在回复中认可了这一点。用户“顾德”回复说:
(这个专栏)给我们一个放大镜和搭一座桥,放大镜用来看清自己的能力结构,给面试官和应聘者搭一座互相了解的桥。这也是沟通的本质,沟通是了解对方的意图,并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容。
是的,具体来讲,放大镜就是能力素质模型和挖掘能力的方法,桥是面试中的各种表达结构,及沟通实践。看到很多用户提到要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技能,走出舒适区,进一步学习提高,我觉得这个专栏能在这方面帮上一点点忙,实在是高兴。
很多用户在迫不及待地催更,有的甚至加了我微信催,说内容实用,等着看完去面试;还有用户建议先放出后面的文章。大家的期待让我像受了重托一样感动,心里也越发坚持把内容写充实,写深刻,写出实操和价值,因为内容质量始终是第一位的,如果讲不清楚、讲不完整,读了也起不到作用。而我工作日不能耽误工作,只有周末才能一边写新稿,一边打磨旧稿,产能有限。如果乱序发布,则会影响篇目的前后引用关系,读起来让人困惑。那么,我想如果你有具体问题,可以不拘泥于当篇文章的主题,随时在留言区提出来,我会尽量挤时间回复。
让我很高兴的一件事儿是,大家在留言区的回复是真诚,而且有营养的。很多问题,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我的回复仅代表我个人的想法,也希望极客时间能开放级联回复功能,使得互动更多元、更连续、更深入,这对大家的思维碰撞会大有裨益。
下面我对典型的问题,总结打磨之前的回答,发表一下浅见,大家讨论。
Boyang回复:这个系列更多讲的是社招,希望也讲讲校招!
社招和校招的面试准备,大多是通用的,如果学生时代你就能意识到这些原则和方法,可以更好更早地做职业发展规划和实践。
对于面试的准备工作,校招和社招的区别,表面上看是有没有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差别,但其实不是。校招也可以有工作经验和能力,这通过实习或导师的项目获得。所以即使你是校招,也应该可以写出工作经历或者实习经历。更具体的差别在于下面两点。
校招简历内的工作经历允许有跳跃性和尝试性,而社招简历,要尽量保持工作内容或者能力种类的连续和承接,除非你不在意面试官的看法。有的人工作几年后,回学校深造,然后转行的,面试官不会觉得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是工作中间直接换陌生领域,就会倍受面试官“关注”了。
校招往往看重学校,而社招看重工作经历。实习生进公司的条件比较宽松,所以实习公司的好坏并不能表征应聘者是否优秀。但是一流学校毕业的学生,毕竟能大概率说明他曾经多年接受较高程度的思维训练和校风熏陶。如果你的学校一般,那就要在工作经历上多下功夫了,深入挖掘自己的亮点和能力,呈现给面试官。
所以,本专栏大多数内容,同样适合校招看,尤其是有实习经历的同学。
谭鹏回复: 有时面试,面试的人都不能称为一个面试官,基本上就是一个开发人员……感觉就像记流水账。
MJ回复:短暂的面试真的能了解一个人吗?有些时候有智商压制面试官的感觉,作为应聘者,应如何处置?
令回复:勇敢真诚地表达一个问题,但是答案错了,受到面试官的鄙视……要怎么调节心态呢?
有时,你会碰到不太成熟的面试官,这是很正常的事。这位面试官可能是被临时抓来把关你某一方面能力的,他可能没有经过面试培训,甚至可能没有面试经验。如果明天他成为应聘者,去应聘另一个公司的职位的话,跟你没有区别,境遇可能是一样的。所以不要过高地要求面试官,关键看你能不能“自助”地展示好自己。嗯,这对你提高了难度(希望这个专栏能帮到你一点点)。
不成熟的面试官的表现,我在专栏末尾的文章里会提到。如果他的问题没有问透,你可以主动地探寻他想知道什么,“坦白”你的经验范围和能力级别;如果他有什么失礼的言辞举止,你需要保持礼貌和内心平和。从他的问题和表现,你也许能判断出他的水平和境界。但是,最好不要当面评价他问的问题,也不要评价他对你的评价,这是你的品质素养,你可以选择不来这家公司。要知道,面一个比自己水平高的应聘者,挺难的。你现在需要做的,是讲清事实和观点,另外记下他问的问题,以便以后分析这个职位的关注点和自己的不足。
对待面试的态度,反映了一个公司或者团队的人才观。在一个疯狂发展的小公司,焦点在业务上,越快招来能干活的人越好,不在乎潜能、动机这些长期发展因素。负责人会觉得,大不了,不合适就辞掉再招呗。但一旦这家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追求长效发展的时候,会发现公司发展的瓶颈之一就在人才问题上,然后势必会加强人才招聘和培养,健全招聘流程和面试官培养。这时候,我们的能力素质模型,和那些面试逻辑就用得到了。
好的面试官,能够营造信任、尊重,甚至轻松的氛围,开启安全和高效的对话,不仅能问透问题,还能对你有所启发。面试官应该把自己当成公司和团队的形象代言人,是帮助公司发掘人才的伯乐,把面试当成一次形象宣传,一次双向沟通,一次关于双方未来的选择。做到这些挺难的,我们都在修炼的路上。
LDxy回复:个人认为,为了迎合应聘公司,在个人价值观和业余爱好这两类问题上可以适当撒谎。毕竟这不是司法审问,没必要诚实回答。面试官只是想要个符合他的答案而已,那我就给你个你想要的答案,至于真实性,谁知道呢?老老实实回答问题,反倒会被面试官否定。
遇黑则明1661回复:看第一楼的留言我想到了很多,面试者去应聘应该是属于弱势群体,在职场打拼不如意想换个环境重新再来,面试很多家公司发现自己的不足,又是很致命却在短时间之内弥补不上,只能通过一些面试技巧来进行掩盖,太实诚了也不好。比如有应聘者没研究过开源中间件,他可以看几遍文章熟记一个中间件,面试中就说了解一点某某中间件。
不仅仅以上两位,很多应聘者都抱有类似的想法:面试不能太实诚。我觉得首先不能说假话,这是底线。把自己没做过的,说做过,肯定不行,不仅因为会被有经验的面试官戳穿,还因为人品。那么,其实我们是在纠结沟通开放性的“面”和“度”的问题:也就是,什么不该说,什么该说,该说多少。
先说“面”的问题。我们面试中肯定要表现积极的一面,正能量的一面,但是实际生活中的我们可能有那么一点爱偷懒、爱抱怨。难道我们不把周末睡懒觉的事告诉面试官,就是不真诚么?不是。
面试官关注的,不是你用最糟的一面,做出来的东西有多好,而关注的是,你用最好的一面,做出来的东西有多糟。为什么这么说呢?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一面,也有不擅长的一面,甚至擅长的一面,一会儿能好好表现,一会儿又不愿意好好表现。可是在工作场景下,给够你资源和激励,把你的长处拿出来,用最好的一面,能不能把任务完成?如果任务结果不足够好,可是老板也可以接受,那你就是合格的。所以,你在面试中表现出积极的一面,隐藏不积极的一面,不能叫不真诚,只要你工作时也保持你面试时的表现,就够了。
所以,回到LDxy说的问题,如果你骗面试官说爱好运动,但是这与你的体质、气质完全不符,入职以后也不爱参加团队运动项目,那大家会对你失去信任,你说过的真话也被葬送了。但是相反的,如果你体质、气质都符合,入职后也经常和团队一起运动,那你编的爱好在同事看来,就是真的,只要保持住,就没有问题。
再说“度”的问题。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讲诚信。你肯定见过一些不“忠”于用户的流氓产品,做这些产品的公司,会看重诚信么?老板要求员工对公司讲诚信,但是允许其流氓产品对用户不讲诚信,这种拧巴的公司文化下,其面试官会对应聘者讲诚信么?或者他们会注重诚信么?任何不看面试公司文化就一味讲真诚的做法,是不合适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风土文化对个体的改造,以及个体对风土文化的适应。而对于那些大量的以诚信为本的公司,在面试和工作中会对诚信有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公司工作,不讲诚信,终将被揭穿,遭到淘汰。所以,看招聘公司的文化,来把握表达的开放度,会是个安全点的策略。
这和交朋友一样,刚一开始接触,双方保持一定的谨慎是正常的。更多的交谈之后,诚意显露,对话变得高效。高效的对话是真诚而充分的。“真诚”保证发送信息不失真,而“充分”保证对方在同样的上下文中理解信息而不产生误解。
留言区还有很多问题,都很有代表性,谢谢大家这么有价值的回复,这次先回答到这里,下次答疑再继续。
根据大家的建议,对于“思考时间”的问题,我和编辑会把有参考价值的答案置顶。另外,在本专栏末尾,我会简单写写“思考时间”的问题思路。
刘传回复说,人活着,累是常态。这句话说到心坎上了。是呀,我们每天都提醒自己再拼一点,就为了能做得更好一点,不辜负那么多人的期望!加油呀,同学们!
最后,谢谢各位用心的分享和反馈,这是我的最大回报!如果今天的答疑内容让你有新的收获,欢迎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