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海飞。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贯通篇”,主要讨论工作中几种重要的能力:

今天我们就聊聊怎样向面试官体现你的学习能力。

最近我们正在“折磨”一个实习生。她是大四的学生,想转正,但这要看她的实习表现,所以这些天她工作很努力。她没有什么Java基础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但是两天就按要求搞出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多线程程序,一周就自己设计出了一个模拟国宴的生产消费模型,而且旁听了一场面试之后,总结了面试问题,反省了个人目标。目前来看,她所展示出来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很不错。

其实,无论经验和技能水平如何,在面试官看来,你的学习能力都是越强越好。否则将来老板和你(员工)都可能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几年后你在个人能力和工作范围上原地踏步,贡献没有明显提高,薪水也不会涨多少,你自己可能不满现状想跳槽,却也担心没公司要;老板除了担心你的离职风险,还发愁你的低绩效问题,因为你技能落后,不能应对新的挑战。

那么,怎么判断学习能力的强弱呢?面试官既要考查你的学习过程是否高效,又要衡量你学习效果的好坏。让我们先从学什么,以及怎么学聊起。

学什么

你可能有这样的体会:我在学校里成绩很优秀,工作中却不是优秀员工,可我的学习能力不算差呀,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之一可能是:你接收新知识的能力强,但是运用新技能的能力需要提高。也就是平时说的,虽然考试是高手,但是动手能力差。

总体来说,学习包括知识和技能两方面:

小提示:
工作的前几年,我一直在质疑,学校里学的那么多东西工作中用不上,为啥还学。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个清华毕业的同事,可以比我快一倍读完一篇晦涩的英文安全标准,然后当场准确地梳理出我们软件的安全问题,我才意识到学校里培养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有多么重要,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学习能力更是会让人受用一生。

学习的过程

我们是如何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呢?学习就是学和习的过程:学是接收和理解,习是练习和运用。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讲到学习的85%原则。学习中如果全是新知识,太难,会陷入停滞;如果全是老知识,太简单,又会丧失兴趣。所以我们说,学习中的挑战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达到让你跳起来能够得着的程度。那到底学习中新旧知识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适呢?

研究者根据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学习试验,得出这个比例的数字是:15.87%!也就是说,从舒适区向学习区的前进中,保持 15.87% 的“新鲜率” (85%原则),会让你的学习速度最快。这说明,学习中要温故而知新,而且要进行刻意练习。《刻意练习》一书中提到的方式是针对边缘知识的练习,而不是像题海战术一样的全部练习。联系上85%原则,就是说刻意练习中,新知识新技能要占到15.87%最合适。

举个例子。很多学校都要求低年级的小学生每天重复练习口算,试想如果有一款口算题生成软件,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口算水平,依照85%原则,生成个性化的题目。每次练习的结果,又作为反馈,指导下一次题目的生成,这样孩子们就摆脱千篇一律的题海战术了。

现在你知道了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接下来我们重点看面试官要考查的学习要素。

学习要素及其考查方法

去年秋招,我去几所高校面试了不少优秀的大学生,我问:“你是怎么做到这么优秀的呢?”你猜怎么着?大多数人都害羞地笑笑,然后就不说话了。他们以为我只是在恭维而已!这说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学习的要素或要诀。

学习的要素,是影响学习过程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表征你学习能力的指标。学习要素可以从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两个角度来看:内在因素包括好奇心逻辑性操控力,与学习者自身相关;外在因素包括挑战榜样反馈

1. 好奇心

好奇心是学习的动力。我们团队的Social Contract(Agile团队规约)里有一条就是:保持追根寻底的好奇心。好奇心决定了学习态度: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主动学习是指一旦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寻找答案;被动学习,是等着别人把知识嚼碎了,喂给你,不多思考,被迫运用。

我们团队的内部群里,经常有人提些工作范围外的问题,然后就会有几个人跳进来,一块讨论或者争论。像“0.999……(9的循环)到底等不等于1?” “利益和立场到底该坚持哪个?”问题虽小,好奇事大。

面试官一般会怎么检查你的好奇心呢?有多个方法:

2. 逻辑性

逻辑性是学习能力的基石。把新知识融入已知体系,要经过逻辑分析;新知识的运用过程也需要逻辑分析。

逻辑性的判断方法比较简单,丢给你一篇文章,看你10分钟后能讲出多少内容,是按什么逻辑组织的。前面提到的那个实习生,我就曾让她在10分钟内上网学习冰壶的比赛规则,然后讲讲致胜策略,除了考验她获取信息的能力,还有逻辑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3. 操控力

操控力是把你的方法和技能,放到实际问题中去实践的能力。好比说,你看了10小时游泳教学视频,要诀烂熟于心,但依然下水就沉,这就是因为你没有练习操控。对应到编程中,把某个框架用活用好,让它恰当地解决你的实际问题,也是操控力的一种表现。所以,这是你应该着力去表达的内容。

我曾经这样考查应聘者:你用15分钟,上网找一个方案,让我们20人的全球团队能顺畅地做一次头脑风暴。这个题目针对的是不清楚头脑风暴怎么做的应聘者,是道综合题目。既考验他能否快速了解什么是头脑风暴,又考验他为异地同步做头脑风暴如何做工具选型。如果他能找到多个方案,并能简单比较出优劣,那就相当不错了。

4. 挑战

挑战是外部环境给你的学习机会。你应该能把挑战进行拆分,使你能通过学习,各个击破,而不至于面对整个挑战,难得要死。面试官怎么考查你面对挑战的能力呢?可以问以下问题:

你的回答中,要重点展示如何学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新挑战。

5. 榜样

榜样是你向谁学习,向什么目标学习。只有精英才能塑造精英。作为程序员,榜样可以有两类:

我经常问应聘者,“工作中有谁值得你学习”“你都读过哪些专业书籍”“常逛哪些牛人的博客”“讲一段让你印象深刻的开源代码或者设计思路”……经常有一些精彩的回答,能让我们几个面试官眼前一亮。

6. 反馈

反馈是外界对你的学习过程和效果的响应。高质量的反馈,是学习效果提升的关键。假如大夫只管开药,不清楚病人的服药效果,那他靠什么来调整药方,使药效更好呢?

反馈要随时随地。我举个例子,自从买了微单相机之后,我在曝光控制上的技能提高很多。为什么呢?微单有个电子取景器,打开实时取景功能,它可以实时显示最终成片的曝光效果。而之前的单反相机,拍片之后才能看到成片的曝光,而如果这时发现过曝或欠曝,拍照时机可能已经错过了。微单的实时曝光反馈,就帮了大忙,加快了我学习曝光技能。

反馈在编程中的应用也很多。我们在代码编辑器IntelliJ IDEA中调试代码的时候,执行一行代码后,就可以立刻在代码窗口显示相关变量的值,不像其他IDE,需要在另一个Debug窗口和代码窗口间跳来跳去地看。这是IDEA提供的随“时”随“地”的反馈。

另外一种反馈,来自于用户。我曾经问一个程序员为什么喜欢做前端开发,他回答“因为前端开发可以很快获得用户反馈,从而尽快知道我的编程质量,获得改进”。

对于程序员,还有一种反馈,是代码审查。代码审查最好由资深程序员来做,他可以把优秀的编程风格、设计模式和解决思路,通过纠正你的已有代码,手把手地教给你,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因此,建议你重视并且找出更多的反馈,体会对你学习的帮助作用,展示给面试官看。

学习能力的表现

在面试中,除了展示你如何利用以上要素进行学习以外,还可以谈谈你在学习能力上的表现。我简单说下。

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了学习能力,也就是知识的“学”和技能的“习”。通过了解学习的过程,我总结出学习的六要素:有关自身的好奇心、逻辑性和操控力,和有关环境的挑战、榜样和反馈。最后讲到学习的五种表现:记思说写用。其间,我们还了解了面试官的考查方法。

自媒体和知识付费的兴起,对知识传播的颠覆在于:降低了精华知识的共享和学习门槛。每一位资深人士,都可以快速分享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感悟;而每个人都有机会,随时随地接触到这些精华。这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年轻人的职业成熟度成长加快,使得职场老人压力巨大;第二个结果是年轻人的职业成熟度分化提前发生,爱学善学的人,将很快把那些进入职场就停止学习的同龄人甩在后面。原来工作十年才能显出的职业成熟度差异,现在也许五年就能分出高下了。

这意味着,必须学习提高。职场老人不想被新人过早地替换,需要持续学习;而职场新人要想获得竞争优势,更要加紧学习。当优秀的知识和经验唾手可得的时候,就看谁行动快,谁学习能力强了。

有些书把学习能力列为所有能力的基础。是呀,学习能力太重要了,因为它决定着我们的将来。关于如何提高学习能力,我向你推荐Coursera的热门课Learning How to Learn(中文名:学习之道)。学完这门课,相信你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思考时间

请思考以下和学习能力相关的问题: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想法,一起讨论提高。如果今天的文章让你有新的启发,或者在学习能力的提升上有新的认识,也欢迎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