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Bendy,IT猎头公司银光联信的猎头合伙人,主要专注于IT研发领域中高端人才的职业招聘。十多年来,从IT公司HR转向技术猎头,我一路见证了程序员职业生涯的各种精彩故事,以及主动或被动求职的各种跌宕起伏。

所以,极客时间的同学找到我说,希望我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给“面试现场”专栏的用户,还原大多数技术人的职业路线,并描述出一个大概的成长轨迹。我理解极客时间的初衷,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谨小慎微,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这其中伴随着太多的偶然,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复杂的,或者说很难用一两个点讲清楚。

当然,在众多影响职业发展的“变量”里,由于本职工作的关系,我也能从“换工作”这个维度看到一些共性的东西。所以,我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可能处在选择中的你一些建议,不求能一下子改变谁的人生,但至少可以分享我的观点,让你少走点儿弯路。

下面,我会从四个方面来和你聊聊工作中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

1. 外企VS民企

外企是很多择业者的关注焦点。首先,外企以高大上的办公环境、成熟规范的培训制度、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以及人文关怀等著称。其次,大外企有品牌加持,个人如果能有比较突出的贡献,在这样的大平台下价值很容易被放大。再者,大外企背景可以给你的职业经历镀金,大外企带给你的职场方法论、格局和视野,绝对也是不可小觑。而且,大外企工作环境也相对稳定,扛风险能力比一般的小民企要强得多。

从近期的数据来看,被“忽悠”到ABCD轮创业公司的部分求职者,也有回流的迹象,有的是消化不了老板的“大饼”,有的是扛不住高压的工作节奏,有的是忍受不了长期与家人的分离之苦,有的则是有了血的教训(比如长期高强度加班,身体出了问题),而外企对这部分人来说会是相对靠谱的港湾。

小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硕士毕业于国内某985高校,聪明,并且还有优秀的中英文沟通表达能力。在刚踏出学校大门时的2008年,他就通过重重面试进入了世界顶级投行从事软件研发工作,做的也是红极一时的高频交易相关的事情。在那份工作里,他拿到了同行应届里面极具竞争力的薪资,以及可观的年底分红,同时也享受着高大上的办公环境以及公司的各种福利,比如个人及家属可用的高端医疗保险。一切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后来因为公司组织架构调整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他就跳槽到了国内某知名互联网金融公司,初心也是想着创业公司发展快,互联网金融又是大势所趋,还和自己之前的工作经验匹配。

但加入这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自己比较难适应。比如,工作时间从以前的弹性工作制变成了996,工作压力也远远超出他的预期。于是他在忍了几个月后还是选择离开,现在安稳地在某华东性价比最高的公司安顿下来,准备结婚生子,小日子过得也是惬意。

不得不承认,国内的民营企业也在迅速崛起,这个过程其实也蕴含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比如很多新项目,有机会给你“从0到1”的决策过程,让你对整体项目的把控及操盘能够有更多的了解,很多时候会以结果倒推过程,让你把不可能的事情逐步变成可能。甚至有人戏称“在某厂工作1年,权当在外面工作3年”,这其实一点也不夸张。而当项目做大以后,如果你表现突出,还有可能实现管人越来越多的中国式晋升思维。因此,升职的可能性也会加大,运气好的话,遇上公司的急速上升期,作为早期员工,你同样有可能收获巨大的财富,实现人生的梦想。

比如说小李,他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一细分行业的外企,用了9年时间做到了在中国区某业务线的负责人,随后被挖到在美国的竞争对手公司,在美国工作5年后,转战回国乙方做咨询顾问。最近一段经历,小李就任于该行业一家外企中国区的总裁,上面汇报对象是欧洲人了。小李觉得自己在这个行业里面可能已经发展到上限,包括行业认可,知名度,在这家外企享受的待遇,虽然内心还有想法,但也没有可以施展的平台。当有人介绍他去某一线互联网公司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意外,第一次电话就聊了很多,从他的职业经历,到对行业的看法,对客户这边现状的了解,他可以发挥的空间,其实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工作地点,家庭生活平衡他通通都要周全考虑。但是他觉得还是应该在这个行业里面拼一把,这个平台可能能给他这些机会,最后顺利拿到Offer,举家搬迁。现在,他也已经是这家公司的核心高管了。

我认为,进民企的一大特点,就像是在做投资,有时候高风险意味着高受益。与其在一艘行将沉没的豪华邮轮里溺死在头等舱,还不如早点挤上一条外表看似寒酸,但是“方向正确、船长坚定果敢、全体船员干劲冲天的小船”,此时你也不用太在意刚上船时买的是啥票,因为随着民企的野蛮生长,随着四处征战时人员的损耗,再加上你自身的努力,最终你在船上的位置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当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么幸运。在我看来,对于大部人来说,先在大公司积累能力和视野,然后再跳到创业公司施展和锻炼,综合收益会可能会更高一些,这是我的建议

2. 走管理线 VS 走技术线

中国的IT业起步比国外晚,但是发展很迅速。技术上,仅就编程工作来讲,是既需要思考,又需要动手的。稍有疏忽,就会出错,如果没有掌握高效的调试方法和技巧,错误就在眼前,可你就是找不出原因。所以很多初级程序员会觉得,编程是在吃青春饭,拼的是加班熬夜找Bug,敲代码是在枯燥地砌砖。但随着编程技能的提高,适合做技术的程序员会感觉渐入佳境,如鱼得水;不适合做技术的程序员会越来越怀疑和否定这个工作,考虑转行。中国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也促使很多程序员考虑走管理路线。大家考虑做管理的另一个环境因素是,企业里缺少技术职业路径的上升空间。

IT职业周期里面,大致也会分几个坎,比如5年,8年,12~15年,18年及往后。一个扎扎实实(理论假设大家都是基础较好,背景不错,也拼命努力)敲了5年代码的人,大多会在这个时候面临第一个疑惑(当然,感觉这个趋势还在提前,比如3~4年就会碰到),我要走技术线还是走管理线?!如果是管理,大多是个小Leader的角色,如果是走技术,就是一个技术Leader,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想法便会越来越强烈,直到你工作了七八年,这种纠结就更加明显。

从我服务过的人群来看,3年左右跟我说他现在就想做管理,这话基本聊不下去,为什么?因为IT技术领域日新月异,3年,即便一个人再怎么努力,其实能触碰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说难听一点,你现在就想做管理,耽误起来真的不是只有你自己,更多时候整个项目甚至整个公司都会跟着遭殃。这里也并不是我拿年龄和工作经验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我只是拿大多的事实证明,所谓的突出的工作能力,大多还是跟工作时间相关

5年左右工作经验的候选人,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显得稍微从容一些。如果过往的工作经历里有过一些大的甚至是超大型的项目历练,那这个时候做选择会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一些。

8年左右的候选人,或多或少会经历各种项目的起伏变迁,这个时候,对项目的整体架构,带人处事,项目管理,一般会形成一套自己独有的方法论,这个时候大多具备了走管理路线的扎实理论和实践基础,如果机会合适,一般在这个时候做转变相对容易。当然,也有在这个时候更加认清自己的,比如你认为你的职业方向就是想做一名架构师,那你就应该在这往后的日子里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技术全局观念,把一个项目当作一个精品来做,精益求精,从架构设计到具体实现,提出更高的要求。

12~15年的大多数人,要么就是之前做好充足准备想做管理的,也如愿以偿进入一线或是二线管理职位的,一般管理者应该都占不到7%,这也符合金字塔理论,这个年龄阶段混不上去的,大多也就过着按部就班的日子了。

看到这里,你会问我,那究竟选哪一条路走呢?就我及大多同行接触过的IT人来看,个人建议,结合自己所在的公司,自己的性格特点,公司可能提供的机会,外面竞争对手可能提供的机会,综合考虑。从大量的案例来看,目前在中国,比如在工作5~8年以后,走纯技术线会比走纯管理线要来得更加稳健一些。

3. 国外 VS 国内

很多人对国外Google、Facebook之类的公司都有一种莫名的向往,当然,如果能在FLAG等公司工作,自然也会学到不少东西。而且像FLAG这一级别的大公司,基本都是所在领域的领头羊,也都有相对规范成熟的公司制度和丰富的职业培训,能够确保员工做比较正确的事情,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工程技术及思想,影响比较大的用户群体。同时,他们也大多奉行人人平等的方针,尊重个人的选择,有相对灵活的工作时间。

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外工作的光芒也在不断消退,吸引力逐步减少。有数据显示,近期国内公司的运营成本骤增,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人力成本上面,这样一对比,其实海外公司的薪水优势就下降不少。而且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每个公司、每个技术人获取新技术新思想的成本在下降,这也缩小了国内跟国外的技术差距,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已经有了技术出口,并不是所有海外岗位技术含量都高。尤其是在大公司里,部门与部门,组与组之间差异很大,也会存在大量螺丝钉岗位。

此外,虽然大多海外企业会强调工程师文化,但这不意味着那是“象牙塔”一般单纯的环境。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或多或少会对职业发展造成影响,这方面的适应能力是每一位想要出海的工程师都要仔细评估的。

比如说小强,国内Top 3学校科班出身,毕业后他在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待了3年时间,但是有可能他运气不太好或者也有其他原因,所以跟自己说,有机会一定要出去看看,经过不断的努力,也是拿到了FLAG之一的Offer(其实他当年接的国内的Offer的package比他在国外的都还高),现在也是举家搬到了国外,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最近和他闲聊,我问他现在回过来看是不是觉得自己当时选对了。他的回答也让我出乎意料,他说“至少目前看来,算是了了自己的一桩心愿,但也不是最优选,在国外也是一个IT民工,现在国内的发展也很不错,到时有机会,还是想要回来。”

4. Cash多 VS Option多

公司给Option,似乎早就有了,比如早期的给股票,给搬家费,签字费等,近些年流行给期权。一个职位给现金多还是给期权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用人策略,一般情况下,为了平衡公司已在职其他员工的薪酬结构,相同级别现金部分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就算有差别,也是同一个级别上有高级中级初级之分,有时候因为项目紧急或是用人紧缺的,可能会采取不同的薪酬搭配方式,比如在一定的现金基础上给予一定的Option,这样就有可能出现部分倒挂的现象。其实说到底,除了个别职位之外,每个职位没有例外的都有一定的预算,某种角度来讲,那些宣称薪资没有上限的职位还是要更加慎重的考虑,要么是忽悠你去陪面,要么是忽悠你的简历,要么干脆就是在忽悠你。为什么这么说?一个企业,不可能因为一个人而去破坏整体的薪资架构,不可能因为招了一个人而导致最终走了一批人。

所谓的期权,也就是给予一定的期限兑现可能有的丰厚回报,让个人和公司捆绑在一起奋斗,从历史数据来看,结合近期这样的环境,期权能够兑现的,相对也较少,特别是创业公司,从最后个人求职者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公司的结果来看,能把期权最终兑现的绝对是少数。

举个例子,李总,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的高级技术总监,七年前被CTO挖去负责整个公司的基础架构搭建和管理工作,通过他和团队的努力,公司的技术能力迅速提升,他也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前年,集团委任他负责整个金融事业群的技术工作,并许与0.6%的股权。拿到了股份,公司后续也有计划独立IPO,有了这个奔头,他的干劲更足了。但是,因为这一两年整体金融环境并不好,所以后来公司决定,取消这块业务的独立IPO计划,当然,这0.6%的股权也就权当一页白纸。很有趣的是,这期间,李总还拿到国内某公司超过300万年薪的Offer,但为了搏这IPO的股权,他放弃了,言语间,我感觉他或多或少有点后悔。

拿期权还是拿现金,这个没有标准的答案,要视情况而定。不过就我个人而言,因为我看到的案例太多了,并且你也知道,IPO是个小概率事件,所以如果可以,在当今的环境下,拿多点现金似乎也是更优的选择。

任何时候的职场其实就是一个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最终其实还是取决于自己,你要知道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想要什么,在几个关键点上如何做平衡。当面临选择的时候,你应该理性分析自己所处的阶段,结合相关的市场环境及自身的能力,给出一个相对理性的选择,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也就无怨无悔了。

希望我分享的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