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高楼。
在性能的领域中,异常场景一直都处在薄弱的环节,大家都觉得异常场景应该做,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把异常问题覆盖全面。
异常范围之所以比较难确定,是因为有很多问题都被归纳到了“异常”中,比如说高可用、可靠性、灾备等等。当然,也有些企业把这部分归纳到非功能中来做,因此在性能的项目中就不会有异常场景了。
在我的RESAR性能工程理论中,异常场景是必须要做的,这主要是因为异常场景需要压力背景。
既然要做异常场景,我们具体该怎么做?测试哪些问题才能将异常场景覆盖完整?这就需要我们明确两个关键点:一是异常场景的范围,二是异常场景的设计逻辑。
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们就来看看如何确定异常场景的范围和设计逻辑。
在以前的异常场景中,基本上采用的是宕主机、断网络、宕应用这几种测试手段。此外,从主机、网络、应用等视角出发,还会有一些细分操作,比如说:
上述这些操作在当前新的技术架构中仍然有效,只不过现在会有更多的细分操作。因为现在微服务的应用多了之后,又多出了几层,比如虚拟机层、容器层、网关层等等。我在这里画一张图,大概罗列一下异常场景测试的不同角度:
关于做异常场景的范围和时机,有两个话题也一直在争论: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不管是代码逻辑验证、功能验证、还是性能验证,我们只要模拟出真实的异常场景,都会有异常场景的细分。在当前的测试市场中,有很多企业也确实这样做了,这是一个好现象。而这些异常场景需要在有压力背景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它应该放到性能项目中来完成。
因为如果把这一类场景放在其他阶段完成,像脚本、参数、监控等这些工作都要重复做。如果还需要不同的团队共同完成,那成本显然会增加。
对于第二个问题,你可能会感到奇怪,上面那张图不是已经把异常场景包含的内容全都列出来了吗?这里怎么还要提呢?这主要是因为在技术市场中,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和视角,一些人觉得在异常场景中也还应该包含高可用、可靠性、可扩展、可伸缩、稳定性等内容。
其实,对于这些技术名词,我们很多时候都似懂非懂,感觉自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又抓不住重点。就拿可靠性为例,可靠性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能想到的就是一个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无故障地运行。可是,既然如此,那“稳定性”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稳定性是指在规定的一定长的时间内系统无故障运行。
咦,怎么看起来意思差不多?“可靠性”和“稳定性”到底有啥区别呢?在我看来,稳定性包括在了可靠性之内。
我这么一说,你应该就明白了,在当前技术市场中,虽然有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视角,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视角对应的落地步骤罗列一下,你就会发现,它们都能落在我刚才讲的这张图里。
因此,请你记住,在异常场景中,我们只要包含图中的这些内容就足够了。
从逻辑上来说,异常场景的设计主要分为两步:
分析架构:把技术架构中的组件全部列出来,并分析可能产生异常的点。
列出异常场景:根据分析的异常点设计对应的场景。
这样的逻辑看起来并不复杂,如果我们只从组件级来考虑,那就可以设计通用的异常场景了。但是,如果从业务逻辑异常的视角来看,就没有通用的异常场景了,我们需要针对不同业务设计不同的异常场景。
不过,在性能领域中,大部分人对异常场景没有什么设计套路,都是跟着感觉走的,而且即便是遵循上述这两个步骤设计异常场景,也必然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异常场景覆盖得全不全?
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你在异常场景的设计逻辑中,参考FMEA失效模型的逻辑,因为FMEA至少是一套有逻辑的设计思路,可以让我们有章可循。
FMEA在性能行业中使用率并不高,大家对它基本上处于不明就理的状态。在我深入了解了FMEA之后,觉得它作为一套分析失效模型的方法策略,可以被应用在性能项目的异常场景设计中。因此,如何把FMEA借鉴到异常场景中,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一个问题。
我在这里先给你简单介绍一下FMEA。
FMEA是一套做事的逻辑,它最初被用于战斗机的操作系统设计分析中,后来又被广泛应用于航天、汽车、医疗、微电子等领域。
FMEA是Failure Mode&Eeffect Criticality Analysis的缩写,中文含义是潜在失效模型或影响的严重等级分析,它又分为DFMEA、PFMEA和FMEA-MSR:
FMEA的这三个细分采用的逻辑是一致的,只是针对的阶段和关键点不同而已。
如今,在IT技术圈中,也不乏有人尝试在软件系统中落地。在FMEA中,最重要的就是下面这样的表格,你在网上也经常能看到。
我解释一下表格中的“RPN”,它是Risk Priority Number的缩写,意思是风险系数、风险优先级。RPN是“严重度 S”、“频度 O”、“探测度 D”三个的乘积。至于表格中其他的名词,你看了字就能大概理解,我在这里就不多啰嗦了。
看到这样的表格,你是不是觉得它很难在IT架构中使用?其实,在异常场景具体落地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表格做一些变化:
我在表格中加了一个“系统”列,这是因为一些项目有多个系统。当然,你也可以不加这一列,把整个表格命名为某系统的表格。至于其他名词,我只是做了相应的调整,并没有改变原有的表结构。
在我们填写这张表格之前,有一点我要说明一下。在FMEA中,严重度、频率、探测度需要各自分级,并且都分为1~10这10个等级。下面我大概列一下这三个方面不同级别的含义。请你注意,我只是描述相对通用的内容,尽量不和业务挂勾。
严重度S
频率O
测试度D
对于你自己的系统,不一定要完全照搬上面表格中对等级标准的划分,不过,逻辑还是可以借鉴的。
现在,我给你举一个异常用例,来看看严重度、频率和探测度这三个角度具体是怎么落地的:
对应着这张表格,你应该知道怎么列出你自己的异常场景了。
请你注意,即便你想用FMEA来设计异常场景,我在这节课一开始画的那张图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那是这张表格的输入条件之一。也就是说,在填写这张表格之前,我们一定要清楚在异常场景中测试哪些内容,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过,有了这张表格,以及严重度、频率和探测度的10个等级之后,异常场景一下子就变得复杂了。因为PRN有太多的可能性,具体算下来的话,应该有10X10X10=1000种PRN值。
如果我们把系统中的全部异常场景都列出来,那就得按PRN的值从上到下挨个执行了。假设,PRN为1000的场景有10个;PRN为900~1000的场景有20个........这样一个一个数下去,都要吐了对不对?
记得之前我跟一个IT经验非常丰富的朋友聊天,我们说到写异常用例这个话题。他说,如果让他来设计异常用例,针对一个系统设计出上万甚至更多的用例基本不在话下。然后,我说:“那你设计的这些异常用例,在生产上出现的概率是多少呢?如果系统运行到寿终正寝都没出现这些情况,那要这些用例有什么用呢?
通过这段对话,你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非得把自己系统的异常场景弄这么复杂呢?
当然不是,其实我们可以做简化,比如说把等级减少。我们在前面讲到,在FMEA中,严重度、频率和探测度分别都定义了10级,那对于系统的异常场景,我们定义三四个等级就可以了。如果你要较真,觉得三四个等级不合适的话,那你可以根据自己系统的情况来用这个逻辑,具体怎么用就要看你系统的重要性有多高了。
总体来说,FMEA是一套非常完整的逻辑,它的第四版白皮书就有130多页,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其实,在FMEA落地到异常场景测试的过程中,套用FMEA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如何制定S、O、D。因为在具体制定的时候,并不像我在前面列出三个表格那么简单,它需要拿系统的逻辑来进行详细分析。
接下来我就得摆摆观点了,请你记住,对任何一套方法论逻辑的落地实施,都不要过度使用,而要注意合理使用。从我接触过的老外的思路和逻辑来看,他们很喜欢弄一些RESEARCH方面的功能,并延伸出一套理念,然后拿着这套理念就可以忽悠一辈子。
记得在我带过的团队中有一个老外,是一个年轻小伙,他一直在做缺陷管理员的工作,也就是天天去追Bug的修复进度。有一天,他找我说想离职,我问他:“那你想干什么呢?”他说:“我想做RESEARCH”。我继续问:“那你想研究个啥呢?”他回答说:“我还没想好,但是我想做RESEARCH。”他说的时候,似乎觉得RESEARCH是一个挺高端的事业。我微微一笑说:“行,那你去吧。”
我讲这一段,不是说FMEA也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方法论,而是想说,我们在看待外来的理念时,一定要保持冷静,至于哪里的月亮更圆更亮,取决于时间。对于FMEA在性能中的应用,我们同样也要理智地使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有自己完整的思维能力。
因此,我建议你在异常场景设计时,可以参考FMEA中的逻辑,把不适用的部分给清理掉,设计出符合自己系统的失效模型。而我们这节课的描述也只是给你一个思路,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是我的初衷。
上述内容就是我针对异常场景的设计,所做的尽可能全面的描述了。请注意,其关键点不是FMEA,而是上文中的异常场景范围图。
可是,叭叭地讲了这么多,如果不落地,实在不符合我的风格。所以,我们还是要有具体的操作实例的。在下节课中,我们就按照这节课一开始画的视角,做几个实际的案例来看一看,异常场景具体该怎么执行。
针对异常场景,在性能行业中各有各的看法,并且谁都说服不了谁,这就导致每个企业做的异常场景范围都不一样。同时,行业中又有很多关于混沌测试、非功能测试的不同说法。因此,异常场景一直都没有在性能项目中固定下来。
而在RESAR性能工程理念中,对于有压力背景的异常场景来说,我觉得由性能人员来完成它,是责无旁贷的。
通过这节课,我想告诉你的就是异常场景的范围应该有多大,以及设计的逻辑应该是怎样的。有了这些内容之后,异常场景的覆盖率就会足够全,并且也有章可循了。
最后,我给你留两道题,请你思考一下:
记得在留言区和我讨论、交流你的想法,每一次思考都会让你更进一步。
如果你读完这篇文章有所收获,也欢迎你分享给你的朋友,共同学习进步。我们下一讲再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