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黄勇。在本专栏中,我讲述了许多 OKR 实践方面的内容,今天我想跳出OKR 实践讲解的角度,和你聊聊我所期待的未来的工作模式。
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OKR 目标管理、积分管理、游戏化这三个方面将进行深度结合,将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人才激励手段,从而帮助企业识别和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接下来,我将从一个典型的项目管理工作场景开始入手,讲述如何让这项工作变得更加有趣。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项目管理可能是非常枯燥乏味的,项目经理制定出项目计划,并进行工作拆解。
随后,项目成员开始交付各自的工作成果,项目经理需要在此过程中确保项目进度稳步前进,一旦发现项目进度有所滞后,项目经理将会提醒项目团队成员的进度进展,催促大家尽快完成任务。
可见,整个过程不仅枯燥乏味,而且还缺乏良好的参与感。正是因为参与感不强,将会直接影响贡献度,从而导致无法更加充分地进行项目价值产出。
我们在《15 | 技术团队真的是“成本中心”吗?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一文中,讨论了如何使用 OKR 来管理项目目标,文中指出让团队在项目正式执行前,就需要知道做这个项目的意义。
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大家更有激情地完成工作,带来明显参与感,还能对外充分地展现项目的价值。
对于软件开发类项目而言,一般包括以下六个基本步骤:
那么如何将以上枯燥乏味的“流水线”式作业,变得更加有趣呢?在此我想提供一种创新思路,请大家一起来思考和探讨。
在“需求立项”环节,由项目经理牵头,他先编写一份“项目 OKR”,将项目所能产出的价值描述清楚,并通过这份 OKR 来吸引项目成员的自愿加入。你也可以将此环节看成项目经理在寻找“项目合伙人”的过程,项目经理扮演了项目的 CEO 角色,他的责任最大,权力也最大,未来能够从项目中获得的利益也最大。
在项目初期,项目经理也需要将每一位项目成员的“责、权、利”三者,清晰地描述出来,形成一份“项目股权表”,每个人的利益权重根据自身所承担的责任进行切分。
更有趣的是,当需求立项完毕后,每位项目成员还能获得一定数量的“积分”。
不仅如此,后续完成项目评审、项目启动、项目上线、项目总结、项目复盘等环节,每位项目成员都会获得不同数量的积分。
此外,对于参加每日晨会、参加每周周会、按时提交代码、完成每日任务等事件上,还能获得额外积分。
可见,积分贯穿了项目的所有重要环节,而且在一些关键性事件上也设置了积分项,让“做项目”变成“打游戏”,每位“玩家”在此过程中充分享受“打怪升级”的乐趣。如下图所示:
就像这样,将 OKR 作为项目目标,并通过积分贯穿项目始终,我相信这类游戏化玩法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这种新的合作方式会让项目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且有趣。
不仅如此,于大家言,积分还能使得激励更有效,进一步强化激励效果。
正如前文提到的“积分制项目管理”那样,这是获取积分的一种方式,除此以外,获取积分还有其他多种方式,比如课程培训、知识分享、团队协同、自由赞赏,等等。
要想将积分的玩法变得更有趣,我认为,你不妨增加一种称为“赞币”的虚拟货币概念,每月发放固定数量的赞币,赞币数量由员工级别决定。
此外,可将积分区分为“当前积分”和“累计积分”这两种,当前积分可以兑换商品或福利,累计积分可以提升玩家级别。因此,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激励账户”,用于存放个人基本信息,以及赞币和积分。如下图所示:
那么,赞币和积分之间到底有何关系呢?
每位玩家激励账户中的赞币可转化为他人的积分,也就是说,当你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赞赏时,可使用你的赞币,并将其转化为对方的积分。如下图所示:
那么,哪些场景下需要消耗自己的赞币去赞赏他人呢?
首先,我们看看下面这个场景,当跨团队之间需要相互协同时,可以看到赞币和积分之间的转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假如团队 A 中有位员工,他希望得到其他团队同事的帮助,因此他对外发布了一项任务,并将任务需求与赞币一同“悬赏”出来。此时,其他团队同事可领取任务并执行任务,当任务完成时,由任务发布方对任务进行验收,任务承接方将获取任务发布方所悬赏的赞币,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积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二个赞币和积分转化的场景。在企业内部培训时,由讲师向学员传授专业技能,学员将自己的赞币赠送给讲师,并转化为讲师的积分。如下图所示:
为了确保培训内容对学员们有价值,讲师在开课之前,需将培训简介和大纲在团队内部加以宣传,此时可视为一个“课程众筹”过程。
比如,若该课程累计 100 个积分,则开始启动培训计划。随后,学员们用自己的赞币去报名课程,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讲师与学员交流互动。
最终,学员们可以对讲师所讲内容进行评价,授课完毕后,还可将此课程放入团队内部知识库,以供其他未参加现场培训的同事们通过赞币来购买并学习,这些积分收益都将进入讲师的激励账户中。
不仅企业内训可以获取积分,而且知识分享同样也可以获取积分。如下图所示:
当某位同事写了一篇文章,并将此文章发布到内部知识库时,其他同事作为读者可随时阅读此文章,并通过赞币来给作者点赞并创造积分,还能通过评论和转发给作者带来新的积分。
此外,同事之间还能通过“同事圈”这个平台来实现自由赞赏,在这里你可以对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进行鼓励。如下图所示:
同事圈用户体验与微信朋友圈类似,这里不仅是大家相互赞赏的平台,也是一个信息同步和分享的场所,在这里进行线上互动,可拉近同事之间的关系,让彼此之间共事更有乐趣。
因此,我们可设计以下“积分模型”,实现赞币依次到积分、等级、权益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每个人可在“积分商城”中消费自己的“当前积分”,可用当前积分来兑换商品或福利,比如iPhone、MacBook、带薪年假、迟到补卡等。
但是,所消费掉的当前积分会记录到“累计积分”中,该积分会不断累计,达到一定数量时,会让自己的“级别”不断提升,从而决定自己的“权益”,例如:级别为 8 级的员工,上班无需打卡;级别为 10 级的员工,允许在家办公。
就像这样,在工作中融入“游戏化”元素,从而让枯燥乏味的工作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游戏化”呢?它具备哪些特征呢?我们接下来就探讨这个问题。
为何人们喜欢玩游戏?游戏到底有何“魔力”能够吸引那么多的玩家?总地来说,我认为“一款好玩的游戏”,通常都会具备以下四大特征:
目标明确使游戏更具有使命感,规则限制使游戏更具有公平性,及时反馈使游戏更加有互动性,自愿参与则使得游戏更加有参与性。可见,要想设计出一款有吸引力的游戏,以上四大特征缺一不可。
如果我们希望将枯燥乏味的工作变得生动有趣,那么“游戏化”必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将工作变得游戏化,我们同样需要在工作中注入“游戏化”所具备的四大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做的是将工作游戏化,而不是将工作变成游戏,工作的核心不能改变,需要改变的只是一种用户体验。
我们需要做的是,使用 OKR 让目标变得明确,通过积分让工作过程变得更有规则,并及时产生激励效果,将各种工作场景加入“游戏化”体验,鼓励“玩家们”自愿参与,并通过积分数据来体现人才的价值,我认为这才是未来人才激励的有效方式。
OKR 能够很好地管理你要实现的目标,积分能够带来持续性激励的效果,这一切都需要“游戏化”的体验来贯穿始终,将工作的趣味性变得更加强烈,让人才激励变得更加有效。以下三个结论与你分享:
优秀的管理者,不仅是激励大师,也是游戏设计师,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设计出适合人性的游戏,让工作过程变得充满乐趣,让人才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
你认为还有哪些工作场景适合“游戏化”呢?留言区里也谈谈你的想法吧。
最后,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请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我们一起探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