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博伟。

A/B测试前的样本量计算是设计实验时不可或缺的一步。在第6节讲样本量计算时,我提到了现在网上的样本量计算器参差不齐的问题,并且网上大部分的计算器都是只能计算概率类指标,不能计算均值类指标,在实际业务应用时十分局限。

鉴于这些问题,加上我在实践中也想要更加快速且正确地计算样本量,提高工作效率,于是就从统计理论出发,去钻研A/B测试样本量计算的原理,让自己能够识别和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后来渐渐发现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在做A/B测试时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于是我就把样本量的计算方法工具化,做成App放在了网上。

所以我今天教你的,就是把样本量计算工具化的详细过程——我会带你制作一个可以发布在网上的实时计算的A/B测试样本量计算器。

实战指南

既然是制作App,我们还是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编程,包括前端和后端,使用R语言及其前端库Shiny。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制作这款App不需要你掌握前端的JavaScript、HTML、CSS,也不需要你会在后端如何搭建数据库。你只需要掌握以下3点就足够了。

  1. A/B测试样本量计算的原理。关于原理,重点学习咱们这门课"统计篇"的两节课和基础篇的第6节课即可。

  2. 最基本的编程知识。我指的是通用的编程,不细指特定的语言。包括变量赋值、基本的数据类型(字符串,数字等),这些最基础的编程知识,即使不是专业的编程人员,也是大部分互联网从业者都会知道和掌握的,难度不大。

  3. R和Shiny的基本语法。如果你对R和Shiny很熟悉的话,那就可以直接跳过这一点。如果你之前没有接触过R和Shiny,也没关系,这些语法也是可以快速学习和掌握的。我在这里给你一些拓展资料供你参考学习。

如果你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R和Shiny的知识,也别担心,我会把我的代码开源贴出来,你可以结合代码和本节课的内容学习理解。

相信如果你是跟我从头开始认真学习这门课的话,现在你肯定已经掌握了第一点:A/B测试样本量计算的原理。至于第二点:最基本的编程知识,相信作为互联网人的你已经掌握或者有概念性的认知了。那么我们今天就重点讲解下如何把这两点结合起来,制作一个简单方便的样本量计算器,在教你制作的同时呢,我也会穿插讲解R和Shiny的相关知识,还有一些实战案例。

在讲解前呢,我先把我的代码库和样本量计算器贴出来,供作参考:

首先,如果你点开GitHub上的代码库就会发现,主要的文件有两个:server.R和ui.R。这是Shiny App的标准文件结构,其实从文件名就能看出它们大概的功能:

接着,你点开我贴出来的样本量计算器链接就会发现,它已经按照指标类型分成了概率类和均值类:

那么我今天就按照这两类指标来分别进行讲解。

制作过程

概率类指标

从概率类指标的样本量计算的逻辑(参看第6节课)上来看,我们需要函数:power.prop.test。下面这段代码(L31-35)是在server.R文件中的具体实施:

number_prop_test <-reactive({ceiling(power.prop.test(
p1=input$avgRR_prop_test/100,	                        
p2=input$avgRR_prop_test/100*(1+input$lift_prop_test/100),
sig.level=1-numsif_prop_test(), 
power=0.8)[[1]])
	    })

函数的输入参数这里,我们需要输入以下四项信息:

我们来对照实际的前端交互界面来看下应该怎么输入:

两组的指标p1和p2

在这里,我会让用户输入原始指标,也就是p1,和最小可检测提升。注意这里的“提升”是相对提升=(p2-p1)/p1,而不是绝对提升=p2-p1(注意和均值类指标的绝对提升进行区别)。通过这两个参数就可以算出p2了。

这是根据我平时实践中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设置的,因为一般是有原始指标和想要获得的提升,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直接让用户输入p1和p2。

显著水平sig.level

在这里,我会让用户输入置信水平(1-α),而不是显著水平α,这也是根据实践中的习惯调整的。

Power单双尾检验

我把Power和单双尾检验都设定成了默认值,是不需要用户改变的。因为很多用我制作的计算器的用户,他们的统计背景并不强,所以我就把Power隐藏了起来,并且设定为默认的80%,这样就可以减少他们的困惑。

至于单双尾检验,我在第2节课中也讲了,A/B测试中更推荐使用双尾检验,所以我也把它设定为默认的双尾检验(从代码可以看到并没有涉及这个参数,那是因为函数本身对这个参数的默认值就为“two.sided”,即“双尾”)。

如果你还记得第6节讲的样本量计算公式的话,就会知道影响样本量的因素有显著水平α、Power、两组间的差值δ和两组的综合方差$\sigma_{\text {pooled}}^{2}$。

你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不让用户直接输入以上4个影响因素呢,而是让用户输入现在交互界面上的参数呢?

这其实是在帮用户省事,通过在实践中最常出现的参数,来帮助用户计算综合方差。

通过把函数的输入参数和这些影响因素对比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通过函数的输入参数完全可以确定这4个影响因素,从而求得样本量。

输入完这四项信息之后,就可以开始运行了。

如果你仔细比较server.R和ui.R这两个文件,就会发现整个App中两个文件通过以下方式运行的:

这里再来举个例子说明下我刚才讲的整个过程。

首先,在ui.R中我们需要用户输入原始指标avgRR_prop_test(L11-12):

numericInput("avgRR_prop_test", label = "原始指标", value = 5, min = 0, step=1)

最小可检测相对提升lift_prop_test(L18-19):

numericInput("lift_prop_test", label = "最小可检测相对提升", value = 5,min = 0, step=1)

置信水平sif_prop_test(L42-44):

radioButtons("sif_prop_test", label = "置信水平",
choices = list("80%","85%","90%","95%"), 
selected = "95%",inline=T)

那么这些用户输入的参数呢,最后都通过input这个函数,传递到server.R文件当中去进行样本量计算(L31-35):

number_prop_test <-reactive({ceiling(power.prop.test(p1=input$avgRR_prop_test/100,	
p2=input$avgRR_prop_test/100*(1+input$lift_prop_test/100),
sig.level=1-numsif_prop_test(), 
power=0.8)[[1]])
	    })

当计算完成后,再把结果存在output函数中(L44-51):

output$resulttext1_prop_test <- renderText({ 
	      "每组的样本量为 "
	    })
	    
output$resultvalue1_prop_test<-renderText({   
	      tryIE(number_prop_test())
	    })

最后output函数再把结果传递给ui.R供前端显示(L57-63):

tabPanel("结果",
	                 br(),
	                 textOutput("resulttext1_prop_test"),
	                 verbatimTextOutput("resultvalue1_prop_test"),
	                 textOutput("resulttext2_prop_test"),
	                 verbatimTextOutput("resultvalue2_prop_test")
	        )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因为通过power.prop.test函数计算出来的样本量是单组的,如果需要求总样本量时,就要用单组样本量乘上分组数量。这里的分组数量也是需要用户手动输入的。

同时你可能也注意到了,我在这款App中加入了大量的解释性语言,对于每个需要用户输入的参数都进行了解释说明,这样做其实也是吸取了实践中的用户反馈。就像我刚才说的,很多用户的统计背景并不强,对于这些统计量并不熟悉,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将这些输入参数解释清楚,减少用户使用时的困惑。

均值类指标

从均值类指标的样本量计算的逻辑上(参看第6节课)来看,我们需要函数:power.t.test。下面这段代码(L105-109)是在server.R文件中的具体实施:

number_t_test <- 
reactive({ceiling(power.t.test(delta=input$lift_t_test, 
sd=input$sd_t_test,
sig.level=1-numsif_t_test(), 
power=0.8)[[1]])
	    })

从这段代码我们会发现,和概率类指标相比,函数要求的输入参数有所变化,变成了:

这是因为均值类指标的标准差(方差)并不能仅仅通过两组指标的值来计算,而是需要知道每个数据点来计算。

我们先看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所以标准差需要用户根据以上公式在数据中计算得出。

最小可检测差值delta是用户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自定的,显著水平一般为95%。

Power单双尾检验这两项我们还沿用概率类指标的设定去设置默认值:Power为80%的双尾检测。

均值类指标代码的其他部分和概率类指标均类似,这里就不再展开举例了,具体的内容,代码里也写得十分清楚了。

应用场景和使用案例

实践中使用样本量计算的应用场景主要分两类:

所以,你会发现在App交互界面右下角区域的结果板块,就有关于测试时间和测试流量的选项。

下面我来举一个例子来分别说明这两种情况。

假设我们现在做A/B测试的指标为下载率,原始指标为5%,最小可检测的相对提升为10%,置信水平为95%,一共有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通过咱们的样本量计算器,求得的每组样本量为31234,总样本量为62468。

在单位时间测试可用流量固定的情况下,求测试时间

这种场景是比较常见的。我们假设以周为单位,每周可用的测试流量约为10000。输入参数后,计算得出一共需要6到7周的时间才能达到充足的样本量:

在测试时间固定的情况下,求单位时间内的流量

这种场景适用于时间紧急的情况,比如一周之内要出结果,一周有7天,那么输入参数后,计算得出我们每天的测试流量至少要有8924。

知道每天需要的流量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数字去调整我们的测试流量占总流量的比例了。

最后我要说明一点,虽然我举的是一个概率类指标的例子,但这两个使用场景对于均值类指标是同样适用的。

使用案例

在使用案例这个版块,我会针对概率类指标和均值类指标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具体情况下应该如何输入不同的参数。

先看概率类指标的案例。

再看均值类指标的案例。

如何把Shiny App发布在网上

现在我们完成了server.R和ui.R,在下图中点击右上角的“Run App”即可在本地打开我们的App。

但是如果你想把App发布在网上,还是得借助ShinyApps.io,它是专门发布 Shiny App的平台,你需要在上面注册一个免费账户,具体过程呢也不难,你可以查看这里的教程

小结

那么到这里呢,关于制作A/B测试样本量计算器的讲解就结束了,相信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结合着我提供的代码和App,已经能成功制作出自己的样本量计算器啦。

不过有一点也需要再说明一下。虽然样本量计算的逻辑是固定的,但是对于用户交互前端的话,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计的,这里我贴出来Shiny前端的案例集常用语句供你参考。

思考题

其实样本量计算可以在各种编程语言中实施,这里我选用R和Shiny的原因是,它们使用起来相对简单些。那如果让你用Python来实施的话,对于概率类和均值类指标样本量的计算,你会选择哪些函数呢?

如果你在制作样本量计算器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经验,欢迎在留言区和我分享,也欢迎你把课程分享给你的朋友、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