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凯悦。很荣幸能为博伟老师的专栏写篇加餐,写这篇文章,一方面跟我学习A/B测试的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作为极客时间的产品经理,我们团队的试验意识也经历了一个从0到1的过程。

一年半前我开始自学A/B测试,当时在网上找了很多文章和课程来学习。但有用的资料较少,质量也参差不齐,讲得也不够透彻,所以我花了很长时间来判断资料的正确与否,也因此踩了很多坑。

所以在博伟老师这个专栏上线之后,我每周追更,越是往后学习兴趣越浓,心想如果在我学习初期就遇到这个专栏,那是多美好的事。

这篇加餐中,我把我们团队从引入、应用A/B测试到建立起试验意识的整个过程分享给正在学习的你。

试验意识改变决策模式,推动业务增长

极客时间不是从产品初期就开始使用A/B测试的,而是经历了纠偏、引入、应用、总结四个阶段,最终形成了较强的试验意识。

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我们建立了完整的试验流程,形成了试验意识,关键点有两个:

  1. 每当遇到产品决策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A/B测试。
  2. 长期坚持使用A/B测试。

这里我着重想说明一下我们在试验意识上的纠偏。正是意识上的纠偏,让我们改变了决策模式,将依据经验决策的单一决策模式切换为依据经验+试验意识的系统决策模式,持续推动业务增长。

意识纠偏

曾经以为A/B测试就是设置两个版本,分别让两组用户使用,转化率高的胜出,然后就可以发布上线了。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这样做决策科学吗?如果A/B测试如此简单,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互联网公司没有使用呢?

先举个例子,一个详情页版本A转化率是1.76%,版本B转化率是2.07%。如果你是产品经理你会选用哪个版本呢?

假如再有版本C,转化率是2.76%呢?再有版本D,转化率是11.76%呢?

按照“哪个版本转化率高就上线哪个版本”的决策模式,我们应该立即上线版本D。过去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实际上是错误地理解了A/B测试。

在我刚才举的例子中,存在三个问题:

由于这三个问题缺少数据支持,所以无法回答,因此就没法做出是上线版本A还是上线版本B的决策。我们还需要收集更多的信息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回答这三个问题,就涉及对科学A/B测试的理解。什么是科学、规范的A/B测试呢?博伟老师的专栏已经给出了答案。A/B测试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它是一项科学试验,涉及到抽样、显著性检验、软件工程、心理学等方方面面。重点要关注试验过程是否科学严谨,试验结果是否可信,依据这样的A/B测试结果做决策才真正的能推动业务的发展。

引入A/B测试

为什么要引入A/B测试呢?极客时间用户早已破百万,需要实现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阶段跨越,用户增长、数据决策都离不开A/B测试这个工具。它能够在不进行较大改变的情况下使用小部分流量进行试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达到优化产品、促进用户留存和活跃的目的。

引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三方面的行动。

第一,系统学习A/B测试。开始学习时,找了大量的资料,量虽然多但大部分千篇一律。不过经过不断的学习,我们还是总结出了自己的试验流程,并尝试应用。当然,中间也踩了很多坑,进入了不少误区。

所以当编辑同学策划《A/B测试从0到1》这个专栏时,我们就发现这个专栏非常实用,初学者或进阶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清楚的细节,以及需要避免的“坑”,博伟老师都有详细的讲解。

第二,自建分流系统。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就要给研发同学提需求做工具了。我们自建了分流系统,然后将整个A/B测试流程跑通,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到决策者做判断。

第三,将A/B测试纳入产品迭代的流程。现在在做重要产品的迭代前,都会做多个版本进行A/B测试,这已经成为了团队的共识。

引入并建立了A/B测试观念和意识后,接下来就需要动手实践了。博伟老师在专栏中也多次讲过,A/B测试的实践性非常强,需要在实际业务场景中不断迭代、精进。下面我就通过两个实际案例,来看看极客时间是如何从0到1利用A/B测试验证假设,以及进行产品迭代的。

A/B测试实践应用

极客时间有多个重要业务指标,其中转化率和复购率两项指标尤为重要。所以我就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案例来讲解。案例一,我们通过A/B测试检验了一个提升复购率的假设。案例二,利用A/B测试选出高转化率的详情页。两个案例都说明了试验和试验意识的必要性。

案例一:醒目的优惠券样式可以提高复购率吗?

案例背景

运营同学想提高完成首单用户的复购率,于是提出想法:在用户完成首单后,让优惠券的展示更加醒目,以促进用户使用。但是这个想法却不被产品经理认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首先,现有版本已经有了优惠券展示模块。
  2. 其次,整体优惠券使用率不高,而且分析历史数据得知优惠券对促进用户再次购买的效果并不理想。
  3.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现有版本有“分享有赏”功能,用户将课程以海报形式分享到朋友圈,其好友通过该海报购买后,该用户能够得到返现。通过这种形式也能促成复购,还有拉新效果。

运营同学和产品经理各有理由,所以在双方互相不能说服的情况下,我们就决定用 A/B测试来解决这一问题,而试验结果也让大家颇感意外。

试验设计

现有方案是用户完成首单后,系统弹出弹窗,用户可以选择使用优惠券购课或者分享给其他用户获得现金奖励。运营同学提出假设,认为以更醒目的样式展示大额优惠券可以提高复购率,试验的假设就可以表述为“醒目的优惠券能促进用户立即使用优惠券,进而增加复购的概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完成首单后,系统会自动将优惠券发送给用户,不需要用户手动领取。

于是产生了实验组的UI样式:

接下来就是按照A/B测试的规范流程来设计试验了:

实施测试

经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用户分享率和领取优惠券的领取率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因此按照样本量与流量确定了试验时长。

做好准备后,开发同学开始使用自建的分流系统,上线测试。

结果分析

进入试验的用户有17652人,在功效80%,置信度95%时,置信区间不收敛,并且P值大于0.05,不拒绝原假设。我们又试验了一段时间,发现依然如此。因此判断实验组并不比原版本效果好。

使用R语言的prop.test函数计算结果如下图:

试验结果汇总如下表所示:

试验过程中我们还收集了另外两个指标:

通过辅助指标,我们发现原版本能带来更多的用户,且用户更有动力分享促进用户购买。并且经过分析,排除了“大部分新用户是由少数几个老用户的分享带来的”这种情况。

做出决策

从试验数据来看,置信区间包含“0”值,意味着实验组比控制组的转化率有可能增加0.098%,也有可能降低0.733%。

此外,在拉新能力上,原版本是实验组的5倍;成交金额上,前者是后者的3.6倍。差别之大令我们感到意外,幸好有试验的意识,先通过A/B测试对idea做了检验,如果拍脑袋决策,直接采纳这个建议,那会给公司带来损失。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我们决定继续使用原版本。

案例思考

该案例中采取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决策方式,当提出了“通过醒目的优惠券设计刺激复购”的idea时,产品经理第一时间想到用A/B测试的方法来验证想法是否可行。既不臆断拒绝,也不盲目接受。而是试验意识驱动,采用A/B测试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科学决策。这也就是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的试验意识的第一个关键点,当涉及产品变化的决策时,首先想到A/B测试。

案例二:选出高转化率的详情页

有了前车之鉴,我们在产品迭代时也开始养成肌肉记忆,不断使用A/B测试。

案例背景

APP的课程详情页需要版本迭代。产品经理思考,通过强化促销价格能否提升详情页的转化率?

试验设计

设计了两种UI样式,如下图:

结果分析

为避免“学习效应”,上线试验后,我们持续监测每天的指标;各项指标的变化都很稳定,符合预期,排除了“学习效应”。

试验结果如下:


进入试验的用户有23686人,在功效80%,置信度95%时,置信区间不收敛,p值大于0.05不拒绝原假设,两个版本没有显著差异。

此时,陷入僵局,试验结果不显著,增加样本量降低方差都没有改变结果。如何决策呢?

做出决策

由于置信区间不收敛,无法根据试验结果决定使用哪个版本。因此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做决策。APP整体风格简洁明快,没有大色块设计;而且醒目的“大色块”并没有带来转化率的提升,却将页面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

基于UI样式的考虑,我们决定使用版本A。

案例思考

试验结果有时会与直觉相左。通过严格试验得出的数据能有效反应用户的真实情况,数据驱动的前提是有数据,有数据的前提是有意识的做试验并收集数据。

很多试验的结果并不能给出明确的决策依据,也需要产品经理主观决策,这并不意味着试验没有作用,试验的作用是将能够用试验验证错误的idea全部排除,且证据充分,将无法用试验解决的问题交给“专家系统”来决策权,即依据负责人或团队的经验决策。

总结

今天的核心内容到这里就讲完了,我总结了团队在优化决策模式、推动业务增长过程中积攒的一些经验。

A/B测试方法是经过验证的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要将试验意识写入我们的心智模式,每当遇到增长问题、决策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A/B测试可能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这是试验意识的第一个关键点。

试验意识的第二个关键点是,A/B测试需要长期坚持,要形成循环,而不仅仅是闭环。如果说从发现问题到试验结果上线,再到效果回归是一个闭环的话,那么还需要在发现问题前加一个动词“持续”,“持续发现问题”,这就让试验意识形成了循环,在循环中形成持续向上的趋势。这个意识的重要性不在于一次两次试验有效还是无效,而是能让我们在决策前先用试验验证并长期这样做,形成习惯。

试验意识的建立,让我们的决策模式不再局限于依赖经验和直觉。试验意识加经验的决策模式成为我们的决策系统,由于这个系统有概率优势,虽然单次决策有时有效有时无效,但长期来看每一次微小进步的叠加效果就能驱动业务的整体增长,而其中的经验必将带来惊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