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张绍文。专栏更新至今,转眼间最后一个模块“架构演进”也已经 更新完了。从“Android开发高手课”筹备到现在将近的八个月里,非常感谢我们的学习委员孙鹏飞,不管是文章答疑还是练习Sample,鹏飞为这个专栏付出了太多太多,这里再次衷心地跟他说一声谢谢。
无论是我还是鹏飞,在写这个专栏的同时,也是重塑自身知识架构的过程。在专栏的最后一篇文章,我特意邀请鹏飞跟大家分享他的学习心得,也算是跟大家做一个小小的告别。鹏飞对于Android系统框架、虚拟机、Linux等底层知识非常熟悉,那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不得不说的是,鹏飞是一个非常自律(+宅)的人,拥有坚持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学习一个半小时的可怕技能。
最近鹏飞也准备奔向新的工作岗位,在此也祝愿他在新岗位上能够发挥所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鹏飞学习专栏的心得和思考。
大家好,我是孙鹏飞。“Android开发高手课”接近尾声,今天我来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对专栏做一下总结。专栏涵盖了Android开发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有技术干货、心得体会、问题答疑和部分科普性质的文章,从内容上来说和平时大家看到的教程不太一样,没有过多介绍Android基础,更多的是提供新的思路和分享经验。很多同学感觉学习比较吃力,其实我也是如此,在开始准备这门课程的时候,很多东西也是从零开始学起。对于一个新的概念,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不会那么容易,它可能涉及Android和Linux很多细枝末节的知识点,需要阅读大量资料给予支撑才能理解。
下面我就总结一下我学习专栏的过程和一些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最近我了解到一些同学对C++和Linux感觉不知道如何入手,这里说一下我的学习过程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你可以跟着《C++ Primier Plus》学习一下基本语法和标准库里的函数使用,比如字符串操作、内存分配、I/O操作等,这里有一个很好的网站学习C/C++语言,包括最新的特性都有介绍。
Linux应用开发的部分,可以一步步的参考《UNIX环境高级编程》这本书,熟悉一遍标准I/O库、系统数据文件和信息、进程环境、进程控制、进程关系、信号、线程、线程控制、守护进程,以及各种I/O、进程间通信、网络IPC的使用。同时也可以参考《Linux/UNIX系统编程手册》,这本书相对介绍得更详细一些。在了解了Linux应用开发相关内容后,可以深入了解一下Linux内核相关的知识,我推荐《Linux技术内幕》,这本书是国人写的,语言相对于一些翻译书要通顺一些,而且还有大量的图解;缺点是由于篇幅限制,有一部分内容没有介绍。
从专栏中你可以看到有些内容涉及ARM的汇编,ARM的汇编资料相对少一些,而且实践起来不是很方便,这里推荐一个网站Writing ARM Assembly,可以学习到基本的汇编操作。关于实践可以使用VisUAL工具来进行实验,这个工具可以逐步执行并可以实时观察寄存器和内存里的值。关于汇编相关的内容,我认为更多的时候只需要看懂即可,在实际中使用的地方可能并不是很多。
Android的更新迭代是很快的,在快速的更新中我们需要保持对Android新特性的了解,还要掌握兼容问题的处理方法,。现在官方文档更新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中文文档更新速度也很快,大部分功能和API新特性的描述都可以在Android官网上找到很详细的文档,比如Android Q功能和API ,并且每个版本官方都会提供很详细的API差异报告,这个报告将修改、新增的API都统计在一起,我们可以在这个表里发现一些新功能。
关于虚拟机方面的更新,我更多是参考官方的提交记录来查看。具体可以看Android Gerrit,这里有每一条提交记录,并且可以查看很详细的Code Diff,提交记录的描述一般都很清晰,所以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代码,也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工具和功能。
我经常听到很多同学说一个技术很难,其实我觉得大多时候不是技术难,而是应该说复杂。技术大多都是演进而来,其实这种演进和我们业务需求迭代的过程很类似。比如内存管理,从固定分区、动态分区机制到分段机制,然后发展成现在的分页机制,硬件也随之演进,都算是一个迭代过程。理解分页机制其实不难,但这个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就很繁琐和复杂了,比如了解系统如何管理内存需要了解内存布局,就会涉及内存划分;内存划分又涉及CPU的运行模式,然后是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如何映射,会涉及页表的翻译、物理页面的分配和释放、伙伴系统算法;为了解决伙伴系统的内存碎片化问题,又衍生出迁移类型等。
这一系列涉及的内容就非常复杂,但每一项单拆出来去看,一层层去学习和补充,就会感觉容易很多。这一点其实在业务开发上也有体现,我们刚接手一个复杂的业务,代码庞大,注释和文档都很少,但在一段时间后你还是会对整个业务有或多或少的认识,在接到新的业务的时候也没有觉得难到无从下手,顶多是觉得复杂。底层的系统、框架也是如此,这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
忙碌状态下的学习
鸿洋写过一篇文章《嗷嗷加班,如何保持学习能力》,讲在繁忙的工作状态下如何保持学习,我看过之后也很有感触。在平时零散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一篇技术文章,并不是阅读收藏后就结束了,这样你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忘掉了文章的内容。他将阅读一篇文章分成以下几个步骤:提取这篇文章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概括一下涉及的技术点;提取重点内容,比如问题发生的缘由、有哪几种解决方法。总体来说,这个方法是为了在短时间内提取出重点内容,然后记录下来后面再进行复习。所以我们都需要多记录、多复习,可以培养使用一些工具来帮助自己养成习惯。
逃离舒适区
并不是说换一个更忙碌的工作就是逃离舒适区,而是在平时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保持一种焦虑感,但这种焦虑感不是迷茫和恐慌,而是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在工作和业余的时间里填补自己,当你集中注意力攻克一个难点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我身边有很多同学都在持续地学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比如学到什么程度、应用到什么地方等,需要一定的压力才能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否则很容易迷失丢掉重点。我以前所在的团队有一个学习计划表,每个同学调研一个方向,每周周会的时候都会抽出一定时间去做技术分享,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人在有一定紧张情绪的情况下注意力会相当集中,这个和考试前、面试前学习效率会很高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过我们也不能太过焦虑,我也经常会有焦虑感,我的解决方法是定制计划,半年或者一年,在一段时间专注完成一件事,你会看到自己成长了很多。
刻意练习
也许我们在公司里平时做的业务需求都是缝缝补补,并没有涉及很复杂的内容,大量重复的工作会让人觉得无法提升自己的技术。而平时自己学到的知识在一定时间之后可能就生疏了,而且有些技术可能从原理上看相对简单,但在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插件化和热修复,这样的技术如果不上手去实践就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一种刻意练习的方法,在知晓原理后自己尝试去实现一个类似的框架,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得到比阅读源码和文章更多的实践经验,可以大大加深对一个知识的理解,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框架设计能力。
阅读源码
别人写的源码分析文章我一般看得比较少,除非是自己遇到了很难理解的部分,大部分的内容都可以直接在代码里获取到。而且很多源码的分析文章就很少,比如Inline Hook ,但是框架实现比较多,那么就只能从代码里获取相关内容。针对一个功能的框架可以去找一些相同功能的多个框架进行对比,看一下实现方式是否有不同之处,同时比较一下每个实现方式的优缺点,并记录一下每个框架所使用的技术。在理解一个框架的实现后,还是建议你去自己写一个类似的框架,因为在自己的实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可以从其他框架里寻找一下方案,然后自己总结一下,这样可以了解这个框架的优势之处,如果在面试的时候被问到一个框架的优缺点,这样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网上帖子的统一描述。
全栈发展
在所谓的互联网寒冬下,需要持续关注其他方向的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前端的趋势热度和各个公司的发展方向中,“大前端”已经成为必要的技能,这也可以从各大公司的招聘方向中看出来。因此我们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多关注一下大前端、跨平台、Flutter相关的内容。现在很多公司和部门讲究中台化和前后端闭环管理,对于后台和前端的技术都要大概有所了解才能掌握整个业务的动态,只关注一块技术在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下不太利于自身的发展。换句话讲,我们关注得越多,机会也就更多一些。
个人能力的提升
这里的能力更多是指软实力的提升,一个是技术视野,也就是一个业务系统的全局把控,将一个自底向上的思维方式发展为从上到下的抽象能力;再有就是以技术价值为导向。以前我总是深入一些技术细节,只是觉得比较有趣,但很少考虑这个技术点能带来什么“价值”。其实在工作晋升和面试的过程中,通常关注更多的是“价值”,我们一般总说业务迭代、模块开发,但很少谈及所做功能的价值,只是觉得技术实现比较简单并没有什么可以讲的,其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开发了一个新功能、做了一些改进、引入了一些技术等,可能我们大多在做这些工作,也就是实现了一个业务需求,保证了业务功能的使用,这是功能产生的价值。在做这个需求功能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考虑过扩展性、重用性、维护性、性能、稳定性、高可用性等呢?性能的提升给用户带来体验上的价值;可扩展性、重用性带来开发效率的提升;稳定性减少了维护的成本等,这些都是技术产出的价值。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从业务的角度上看,比如完成这个业务给用户体验提升了多少?促进了多少用户增长、提高了多少用户活跃度、降低了多少成本?由于我们在每个业务开发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数据统计的埋点,因此在平时的时候我们要多关注这种业务相关的数据。一般产品同学都会有各种数据报表,我们可以将他们总结起来作为自己完成一个业务所产出的价值。
最后感谢各位同学能一直跟随“Android开发高手课”学习到最后,相信你一定也从专栏里学到了对自己有价值的新知识。我同样也是从专栏上线,随着专栏更新一点点学习到现在,从专栏里学到了很多思路和方法,也巩固了很多基础知识。但更多的基础知识专栏无法详细呈现,所以还需要我们以此为起点,自己在课下扩展开来,多去思考、多做总结。
最最后我想说,每个人在突破自己技术瓶颈时都会经历一段痛苦的时光,只有我们具有坚定的信念,并努力坚持下去,相信我等你回过头来再看曾经认为难以理解的技术和知识时,你会有一种阔然开朗、融会贯通的感觉,这就是成长和进步所带来最大的成就感。
欢迎你点击“请朋友读”,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好友,邀请他一起学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