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石雪峰。
网上经常流传着一些有关偏见地图的段子,通俗点说,“偏见地图”就是说网友对世界其他地方的印象,比如很多人认为天津人都会说相声。
如果软件开发中也有偏见地图的话,那么,对不熟悉运维的人来说,提到运维团队,可能就觉得是维护环境的那帮人。于是,环境就成了软件行业的“头号背锅侠”。比如,线上出故障了,可以是环境配置错误;测试有些功能没测到,可以是没有测试环境;开发出Bug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甩给环境再说……所以你看,好像什么问题都可能跟环境相关。这种没来由的偏见,也加剧了开发和运维之间的不信任。
那么,为啥环境总是让人这么不放心呢?其实,这是因为,现代企业所面对的业务复杂性,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直观地体现在环境管理的方方面面上。总结起来,我认为一共有5点:
1.环境种类繁多
首先,软件关联的环境种类越来越多,比如开发环境、测试环境、UAT用户验收测试环境、预发布环境、灰度环境、生产环境等。光是分清这些环境的名字和作用,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2.环境复杂性上升
现代应用的架构逐渐从单体应用向微服务应用转变。随着服务的拆分,各种缓存、路由、消息、通知等服务缺一不可,任何一个地方配置出错,应用都有可能无法正常运行。这还不包括各种服务之间的依赖和调用关系,这就导致很多企业部署一套完整环境的代价极高,甚至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环境一致性难以保证
比如,那句经典的甩锅名言“在我的机器上没问题”说的就是环境不一致的问题。如果无法保证各种环境配置的一致性,那么类似的问题就会无休止地发生。实际上,在很多企业中,生产环境由专门的团队管理维护,管理配置还算受控。但是对于开发环境来说,基本都属于一个黑盒子,毕竟是研发本地的电脑,即便想管也管不到。
4.环境交付速度慢
由于职责分离,环境的申请流程一般都比较冗长,从提起申请到交付可用的环境,往往需要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一方面,这跟公司内部的流程审批有关。我见过一家企业申请一套环境需要5级审批,想象一下,于一家扁平化组织的公司,从员工到CEO之间的层级可能也没有5级。另一方面,环境配置过程依赖手动完成,过程繁琐,效率也不高,大多数情况下,环境配置文档都属于过时状态,并不会根据应用升级而动态调整,这么一来二去,几天就过去了。
5.环境变更难以追溯
产品上线以后出现问题,查了半天才发现,原来是某个环境参数的配置导致的。至于这个配置是谁改的,什么时间改的,为什么修改,经过了哪些评审,一概不知,这就给线上环境的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潜在的风险。要知道,环境配置变更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代码变更,通常都需要严格管控。
你可能会问,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用来解决这些问题呢?还真有!这就是基础设施即代码。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采用基础设施即代码的实践,DevOps一定走不远。那么,到底什么是基础设施即代码呢?
基础设施即代码就是用一种描述性的语言,通过文本管理环境配置,并且自动化完成环境配置的方式。典型的就是以CAPS为代表的自动化环境配置管理工具,也就是Chef、Ansible、Puppet和Saltstacks四个开源工具的首字母缩写。
这个概念听起来比较抽象,那么,所谓基础设施即代码,这个描述基础设施的代码长什么样子呢?我给你分享一段Ansible的配置示例,你可以参考一下。
---
- name: Playbook
hosts: webservers
become: yes
become_user: root
tasks:
- name: ensure apache is at the latest version
yum:
name: httpd
state: latest
- name: ensure apache is running
service:
name: httpd
state: started
无论你是否了解Ansible,单就这段代码而言,即便你不是专业运维或者工具专家,在注释的帮助下,你也大概能理解这个环境配置过程。实际上,这段代码就做了两件事:安装http的软件包,并启动相关服务。
为什么基础设施即代码能够解决以上问题呢?
首先,对于同一个应用来说,各种环境的配置过程大同小异,只是在一些配置参数和依赖服务方面有所差别。通过将所有环境的配置过程代码化,每个环境都对应一份配置文件,可以实现公共配置的复用。当环境发生变更时,就不再需要登录机器,而是直接修改环境的配置文件。这样一来,环境配置就成了一份活的文档,再也不会因为更新不及时而失效了。
其次,环境的配置过程,完全可以使用工具自动化批量完成。你只需要引用对应环境的配置文件即可,剩下的事情都交给工具。而且,即便各台机器的初始配置不一样,工具也可以保证环境的最终一致性。由于现代工具普遍支持幂等性原则,即便执行完整的配置过程,工具也会自动检测哪些步骤已经配置过了,然后跳过这个步骤继续后面的操作。这样一来,大批量环境的配置效率就大大提升了。
最后,既然环境配置变成了代码,自然可以直接纳入版本控制系统中进行管理,享受版本控制的福利。任何环境的配置变更都可以通过类似Git命令的方式来实现,不仅收敛了环境配置的入口,还让所有的环境变更都完全可追溯。
基础设施即代码的实践,通过人人可以读懂的代码将原本复杂的技术简单化,这样一来,即便是团队中不懂运维的角色,也能看懂和修改这个过程。这不仅让团队成员有了一种共同的语言,还大大减少了不同角色之间的依赖,降低了沟通协作成本。这也是基础设施即代码的隐形价值所在,特别符合DevOps所倡导的协作原则。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一种自动化手段吗?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呀。回头想想,DevOps的初衷就是打破开发和运维的隔阂,但究竟要如何打通呢?
在大多数公司,部署上线的工作都是由专职的运维团队来负责,开发团队只要将测试通过的软件包提供给运维团队就行了。所以,开发和运维的自然边界就在于软件包交付的环节,只有打通开发环节的软件集成验收的CI流水线和运维环节的应用部署CD流水线上线,才能真正实现开发运维的一体化。而当版本控制系统遇上基础设施即代码,就形成了一种绝妙的组合,那就是GitOps。
顾名思义,GitOps就是基于版本控制系统Git来实现的一套解决方案,核心在于基于Git这样一个统一的数据源,通过类似代码提交过程中的拉取请求的方式,也就是Pull Request,来完成应用从开发到运维的交付过程,让开发和运维之间的协作可以基于Git来实现。
虽然GitOps最初是基于容器技术和Kubernetes平台来实现的,但它的理念并不局限于使用容器技术,实际上,它的核心在于通过代码化的方式来描述应用部署的环境和部署过程。
在GitOps中,每一个环境对应一个环境配置仓库,这个仓库中包含了应用部署所需要的一切过程。比如,使用Kubernetes的时候,就是应用的一组资源描述文件,比如部署哪个版本,开放哪些端口,部署过程是怎样的。
当然,你也可以使用Helm工具来统一管理这些资源文件。如果你还不太熟悉Kubernetes,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云时代的Linux,而Helm就是RPM或者APT这些包管理工具,通过应用打包的方式,来简化应用的部署过程。
除了基于Kubernetes的应用,你也可以使用类似Ansible Playbook的方式。只不过与现成的Helm工具相比,使用Ansible时,需要自己实现一些部署脚本,不过这也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你可以看看下面的这段配置文件示例。这些配置文件采用了yml格式,它描述了应用部署的主要信息,其中,镜像名称使用参数形式,会有一个独立的文件来统一管理这些变量,你可以根据应用的实际版本进行替换,以达到部署不同应用的目标。
apiVersion: extensions/v1beta1
kind: Deployment
spec:
replicas: 1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demo
spec:
containers:
- name: demo
image: "{{ .Values.image.tag }}"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方案是如何实现的。
首先,开发人员提交新的代码改动到Git仓库,这会自动触发持续集成流水线,对于常见的版本控制系统来说,配置钩子就可以实现。当代码经过一系列的构建、测试和检查环节,并最终通过持续集成流水线之后,就会生成一个新版本的应用,并上传到制品库中,典型的就是Docker镜像文件或者war包的形式。
以上面的配置为例,假如生成了应用的1.0版本镜像,接下来,会自动针对测试环境的配置仓库创建一个代码合并请求,变更的内容就是修改镜像名称的版本号为1.0。这个时候,开发或者测试人员可以通过接受合并的方式,将这段环境变更配置合入主干,并再一次自动化地触发部署流水线,将新版本的应用部署到测试环境中。每次应用的部署采用相同的过程,一般就是将最新版本的应用制品拷贝到服务器并且重启,或者更新容器镜像并触发滚动升级。
这个时候,测试环境就部署完成了,当然,如果使用Kubernetes,可以利用命名空间的特性,快速创建出一套独立的环境,这是使用传统部署的应用所不具备的优势。在测试环境验收通过后,可以将代码合并到主分支,再一次触发完整的集成流水线环节,进行更加全面的测试工作。
当流水线执行成功后,可以自动针对预发布环境的配置仓库创建一个合并请求,当评审通过后,系统自动完成预发布环境的部署。如果职责分离要求预发布环境的部署必须由运维人员来操作,把合并代码的权限只开放给运维人员就行了。当运维人员收到通知后,可以登录版本控制系统,查看本次变更的范围,评估影响,并按照部署节奏完成部署。而这个操作,只需要在界面点击按钮就可以实现了。这样一来,开发和运维团队的协作就不再是一个黑盒子了。大家基于代码提交评审的方式完成应用的交付部署,整个过程中的配置过程和参数信息都是透明共享的。
我跟你分享一幅流程图,希望可以帮你充分地理解这个分层部署的过程。
那么,GitOps的好处究竟有哪些呢?
首先,就是环境配置的共享和统一管理。原本复杂的环境配置过程通过代码化的方式管理起来,每个人都能看懂。这对于开发自运维来说,大大地简化了部署的复杂度。
另外,所有最新的环境配置都以Git仓库中为准,每一次的变更和部署过程也同样由版本控制系统进行记录。即便仅仅是环境工具的升级,也需要经过以上的完整流程,从而实现了环境和工具升级的层层验证。所以,这和基础设施即代码的理念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开发环境的治理,我再给你举一个实际的案例。对于智能硬件产品开发来说,最大的痛点就是各种环境和工具的配置非常复杂,每个新员工入职,配置环境就要花上几天时间。另外,由于工具升级频繁和多平台并行开发的需要,开发经常需要在多种工具之间进行来回切换,管理成本很高。
关于这个问题,同样可以采用基础设施即代码的方法,生成一个包含全部工具依赖的Docker镜像,并分发给开发团队。在开发时仅需要拉起一个容器,将代码目录挂载进去,就可以生成一个完全标准化的研发环境。当工具版本升级时,可以重新制作一个新的镜像,开发本地拉取后,所有的工具就升级完成了,这大大简化了研发环境的维护成本。
其实,我们也可以发挥创新能力,把多种工具结合起来使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我们团队之前要同时支持虚拟化设备和容器化两种环境,虚拟化可以采用传统的Ansible方式完成环境部署,但容器化依赖于镜像的Dockerfile。这就存在一个问题:要同时维护两套配置,每次升级的时候也要同时修改虚拟化和容器化的配置文件。于是,为了简化这个过程,就可以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用单一数据源维护标准环境。
具体来说,在Dockerfile中,除了基础环境和启动脚本,环境配置部分同样采用Ansible的方式完成,这样每次在生成一个新的镜像时,就可以使用相同的方式完成环境的初始化过程,配置示例如下:
FROM harbor.devops.com:5000/test:ansible
MAINTAINER XX <xx@devops.com>
ADD ./docker /docker
WORKDIR /docker
RUN export TMPDIR=/var/tmp && ansible-playbook -v -i playbooks/inventories/docker playbooks/docker_container.yml
其实,我始终认为,环境管理是DevOps推行过程中的一个潜在“大坑”。为了提升开发者的效率,业界也在探索很多新的实践方向。我在前面也给你介绍过快速失败的理念,只有在第一时间反馈失败,才能最小化问题修复成本。而对于研发来说,由于测试环境的缺失,往往要等到代码提交并部署完成之后才能获取反馈,这个周期显然是可以优化的。关于如何解决开发本地测试的问题,在Jenkins社区也有一些相关的实践。
比如,你基于Kubernetes创建了一套最小测试环境,按照正常过程来说,如果改动一行代码,你需要经过代码提交、打包镜像、上传制品、更新服务器镜像等,才能开始调试。但如果你使用KSync工具,这些过程统统可以省略。KSync可以帮你建立本地工作空间和远端容器目录的关联,并自动同步代码。也就是说,只要在本地IDE里面修改了一行代码,保存之后,KSync就可以帮你把本地代码传到线上的容器中,对于类似Python这样的解释型语言来说特别省事。
谷歌也开源了一套基于容器开发自动部署工具Skaffold,跟KSync类似,使用Skaffold命令就可以创建一套Kubernetes环境。当本地修改一行代码之后,Skaffold会自动帮你重新生成镜像文件,推送远端,并部署生效,让代码开发变得所见即所得。研发只需要专注于写代码这件事情,其余的全部自动化,这也是未来DevOps工程实践的一个发展方向。
今天,我给你介绍了企业环境管理的五个难题:种类多,复杂性,一致性,交付速度和变更追溯,并解释了为什么基础设施即代码是解决环境管理问题的最佳实践,还跟你分享了三个基础设施即代码的案例,希望能够帮助你理解这个过程。
如果你不太了解Kubernetes和容器,可能会有些内容难以消化。我想跟你说的是,无论采用什么技术,代码化管理的方式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建议你结合文章中的代码和流程图仔细梳理一下,并且尝试使用CAPS工具重新定义环境部署过程,将环境配置过程实现代码化。如果有问题,可以及时在留言区提问。
你认为推行开发自运维的最大难点是什么?关于解决这些难点,你有什么建议吗?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思考和答案,我们一起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