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陈航。今天,我要和你分享的主题是Flutter中的生命周期是什么。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从常见的StatefulWidget的“万金油”误区出发,一起回顾了Widget的UI更新机制。

通过父Widget初始化时传入的静态配置,StatelessWidget就能完全控制其静态展示。而StatefulWidget,还需要借助于State对象,在特定的阶段来处理用户的交互或其内部数据的变化,并体现在UI上。这些特定的阶段,就涵盖了一个组件从加载到卸载的全过程,即生命周期。与iOS的ViewController、Android的Activity一样,Flutter中的Widget也存在生命周期,并且通过State来体现。

而App则是一个特殊的Widget。除了需要处理视图显示的各个阶段(即视图的生命周期)之外,还需要应对应用从启动到退出所经历的各个状态(App的生命周期)。

对于开发者来说,无论是普通Widget(的State)还是App,框架都给我们提供了生命周期的回调,可以让我们选择恰当的时机,做正确的事儿。所以,在对生命周期有了深入理解之后,我们可以写出更加连贯流畅、体验优良的程序。

那么,今天我就分别从Widget(的State)和App这两个维度,与你介绍它们的生命周期。

State生命周期

State的生命周期,指的是在用户参与的情况下,其关联的Widget所经历的,从创建到显示再到更新最后到停止,直至销毁等各个过程阶段。

这些不同的阶段涉及到特定的任务处理,因此为了写出一个体验和性能良好的控件,正确理解State的生命周期至关重要。

State的生命周期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State生命周期图

可以看到,State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3个阶段:创建(插入视图树)、更新(在视图树中存在)、销毁(从视图树中移除)。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每一个阶段的具体流程。

创建

State初始化时会依次执行 :构造方法 -> initState -> didChangeDependencies -> build,随后完成页面渲染。

我们来看一下初始化过程中每个方法的意义。

更新

Widget的状态更新,主要由3个方法触发:setState、didchangeDependencies与didUpdateWidget。

接下来,我和你分析下这三个方法分别会在什么场景下调用。

一旦这三个方法被调用,Flutter随后就会销毁老Widget,并调用build方法重建Widget。

销毁

组件销毁相对比较简单。比如组件被移除,或是页面销毁的时候,系统会调用deactivate和dispose这两个方法,来移除或销毁组件。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它们的具体调用机制:

如图2所示,左边部分展示了当父Widget状态发生变化时,父子双方共同的生命周期;而中间和右边部分则描述了页面切换时,两个关联的Widget的生命周期函数是如何响应的。

图2 几种常见场景下State生命周期图

我准备了一张表格,从功能,调用时机和调用次数的维度总结了这些方法,帮助你去理解、记忆。

图3 State生命周期中的方法调用对比

另外,我强烈建议你打开自己的IDE,在应用模板中增加以上回调函数并添加打印代码,多运行几次看看各个函数的执行顺序,从而加深对State生命周期的印象。毕竟,实践出真知。

App生命周期

视图的生命周期,定义了视图的加载到构建的全过程,其回调机制能够确保我们可以根据视图的状态选择合适的时机做恰当的事情。而App的生命周期,则定义了App从启动到退出的全过程。

在原生Android、iOS开发中,有时我们需要在对应的App生命周期事件中做相应处理,比如App从后台进入前台、从前台退到后台,或是在UI绘制完成后做一些处理。

这样的需求,在原生开发中,我们可以通过重写Activity、ViewController生命周期回调方法,或是注册应用程序的相关通知,来监听App的生命周期并做相应的处理。而在Flutter中,我们可以利用WidgetsBindingObserver类,来实现同样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具体如何实现这样的需求。

首先,我们来看看WidgetsBindingObserver中具体有哪些回调函数:

abstract class WidgetsBindingObserver {
  //页面pop
  Future<bool> didPopRoute() => Future<bool>.value(false);
  //页面push
  Future<bool> didPushRoute(String route) => Future<bool>.value(false);
  //系统窗口相关改变回调,如旋转
  void didChangeMetrics() { }
  //文本缩放系数变化
  void didChangeTextScaleFactor() { }
  //系统亮度变化
  void didChangePlatformBrightness() { }
  //本地化语言变化
  void didChangeLocales(List<Locale> locale) { }
  //App生命周期变化
  void didChangeAppLifecycleState(AppLifecycleState state) { }
  //内存警告回调
  void didHaveMemoryPressure() { }
  //Accessibility相关特性回调
  void didChangeAccessibilityFeatures() {}
}

可以看到,WidgetsBindingObserver这个类提供的回调函数非常丰富,常见的屏幕旋转、屏幕亮度、语言变化、内存警告都可以通过这个实现进行回调。我们通过给WidgetsBinding的单例对象设置监听器,就可以监听对应的回调方法。

考虑到其他的回调相对简单,你可以参考官方文档,对照着进行练习。因此,我今天主要和你分享App生命周期的回调didChangeAppLifecycleState,和帧绘制回调addPostFrameCallback与addPersistentFrameCallback。

生命周期回调

didChangeAppLifecycleState回调函数中,有一个参数类型为AppLifecycleState的枚举类,这个枚举类是Flutter对App生命周期状态的封装。它的常用状态包括resumed、inactive、paused这三个。

这里,我来和你分享一个实际案例。

在下面的代码中,我们在initState时注册了监听器,在didChangeAppLifecycleState回调方法中打印了当前的App状态,最后在dispose时把监听器移除:

class _MyHomePageState extends State<MyHomePage>  with WidgetsBindingObserver{//这里你可以再回顾下,第7篇文章“函数、类与运算符:Dart是如何处理信息的?”中关于Mixin的内容
...
  @override
  @mustCallSuper
  void initState() {
    super.initState();
    WidgetsBinding.instance.addObserver(this);//注册监听器
  }
  @override
  @mustCallSuper
  void dispose(){
    super.dispose();
    WidgetsBinding.instance.removeObserver(this);//移除监听器
  }
  @override
  void didChangeAppLifecycleState(AppLifecycleState state) async {
    print("$state");
    if (state == AppLifecycleState.resumed) {
      //do sth
    }
  }
}

我们试着切换一下前、后台,观察控制台输出的App状态,可以发现:

可以看到,App前后台切换过程中打印出的状态是完全符合预期的。

图4 App切换前后台状态变化示意

帧绘制回调

除了需要监听App的生命周期回调做相应的处理之外,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在组件渲染之后做一些与显示安全相关的操作。

在iOS开发中,我们可以通过dispatch_async(dispatch_get_main_queue(),^{…})方法,让操作在下一个RunLoop执行;而在Android开发中,我们可以通过View.post()插入消息队列,来保证在组件渲染后进行相关操作。

其实,在Flutter中实现同样的需求会更简单:依然使用万能的WidgetsBinding来实现。

WidgetsBinding提供了单次Frame绘制回调,以及实时Frame绘制回调两种机制,来分别满足不同的需求:

WidgetsBinding.instance.addPostFrameCallback((_){
    print("单次Frame绘制回调");//只回调一次
  });
WidgetsBinding.instance.addPersistentFrameCallback((_){
  print("实时Frame绘制回调");//每帧都回调
});

总结

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和你介绍了State和App的生命周期,这是Flutter给我们提供的,感知Widget和应用在不同阶段状态变化的回调。

首先,我带你重新认识了Widget生命周期的实际承载者State。我将State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了创建(插入视图树)、更新(在视图树中存在)、销毁(从视图树种移除)这3个阶段,并为你介绍了每个阶段中涉及的关键方法,希望你能够深刻理解Flutter组件从加载到卸载的完整周期。

然后,通过与原生Android、iOS平台能力的对比,以及查看WidgetsBindingObserver源码的方式,我与你讲述了Flutter常用的生命周期状态切换机制。希望你能掌握Flutter的App生命周期监听方法,并理解Flutter常用的生命周期状态切换机制。

最后,我和你一起学习了Flutter帧绘制回调机制,理解了单次Frame绘制回调与实时Frame绘制回调的异同与使用场景。

为了能够精确地控制Widget,Flutter提供了很多状态回调,所以今天这一篇文章,涉及到的方法有些多。但,只要你分别记住创建、更新与销毁这三条主线的调用规则,就一定能把这些方法的调用顺序串起来,并能在实际开发中运用正确的方法去感知状态变更,写出合理的组件。

我把今天分享所涉及的全部知识点打包成了一个小项目,你可以下载后在工程中实际运行,并对照着今天的课程学习,体会在不同场景下这些函数的调用时机。

思考题

最后,请你思考下这两个问题:

  1. 构造方法与initState函数在State的生命周期中都只会被调用一次,也大都用于完成一些初始化的工作。根据我们今天的学习,你能否举出例子,比如哪些操作适合放在构造方法,哪些操作适合放在initState,而哪些操作必须放在initState。
  2. 通过didChangeDependencies触发Widget重建时,父子Widget之间的生命周期函数调用时序是怎样的?

欢迎你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分享你的观点,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等待你!感谢你的收听,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