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一篇文章你应该已经知道,在破坏占用且等待条件的时候,如果转出账本和转入账本不满足同时在文件架上这个条件,就用死循环的方式来循环等待,核心代码如下:
// 一次性申请转出账户和转入账户,直到成功
while(!actr.apply(this, target))
;
如果apply()操作耗时非常短,而且并发冲突量也不大时,这个方案还挺不错的,因为这种场景下,循环上几次或者几十次就能一次性获取转出账户和转入账户了。但是如果apply()操作耗时长,或者并发冲突量大的时候,循环等待这种方案就不适用了,因为在这种场景下,可能要循环上万次才能获取到锁,太消耗CPU了。
其实在这种场景下,最好的方案应该是:如果线程要求的条件(转出账本和转入账本同在文件架上)不满足,则线程阻塞自己,进入等待状态;当线程要求的条件(转出账本和转入账本同在文件架上)满足后,通知等待的线程重新执行。其中,使用线程阻塞的方式就能避免循环等待消耗CPU的问题。
那Java语言是否支持这种等待-通知机制呢?答案是:一定支持(毕竟占据排行榜第一那么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Java语言是如何支持等待-通知机制的。
在介绍Java语言如何支持等待-通知机制之前,我们先看一个现实世界里面的就医流程,因为它有着完善的等待-通知机制,所以对比就医流程,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并发编程中的等待-通知机制。
就医流程基本上是这样:
或许你已经发现了,这个有着完美等待-通知机制的就医流程,不仅能够保证同一时刻大夫只为一个患者服务,而且还能够保证大夫和患者的效率。与此同时你可能也会有疑问,“这个就医流程很复杂呀,我们前面描述的等待-通知机制相较而言是不是太简单了?”那这个复杂度是否是必须的呢?这个是必须的,我们不能忽视等待-通知机制中的一些细节。
下面我们来对比看一下前面都忽视了哪些细节。
所以加上这些至关重要的细节,综合一下,就可以得出一个完整的等待-通知机制:线程首先获取互斥锁,当线程要求的条件不满足时,释放互斥锁,进入等待状态;当要求的条件满足时,通知等待的线程,重新获取互斥锁。
在Java语言里,等待-通知机制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比如Java语言内置的synchronized配合wait()、notify()、notifyAll()这三个方法就能轻松实现。
如何用synchronized实现互斥锁,你应该已经很熟悉了。在下面这个图里,左边有一个等待队列,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线程进入synchronized保护的临界区(这个临界区可以看作大夫的诊室),当有一个线程进入临界区后,其他线程就只能进入图中左边的等待队列里等待(相当于患者分诊等待)。这个等待队列和互斥锁是一对一的关系,每个互斥锁都有自己独立的等待队列。
在并发程序中,当一个线程进入临界区后,由于某些条件不满足,需要进入等待状态,Java对象的wait()方法就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如上图所示,当调用wait()方法后,当前线程就会被阻塞,并且进入到右边的等待队列中,这个等待队列也是互斥锁的等待队列。 线程在进入等待队列的同时,会释放持有的互斥锁,线程释放锁后,其他线程就有机会获得锁,并进入临界区了。
那线程要求的条件满足时,该怎么通知这个等待的线程呢?很简单,就是Java对象的notify()和notifyAll()方法。我在下面这个图里为你大致描述了这个过程,当条件满足时调用notify(),会通知等待队列(互斥锁的等待队列)中的线程,告诉它条件曾经满足过。
为什么说是曾经满足过呢?因为notify()只能保证在通知时间点,条件是满足的。而被通知线程的执行时间点和通知的时间点基本上不会重合,所以当线程执行的时候,很可能条件已经不满足了(保不齐有其他线程插队)。这一点你需要格外注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被通知的线程要想重新执行,仍然需要获取到互斥锁(因为曾经获取的锁在调用wait()时已经释放了)。
上面我们一直强调wait()、notify()、notifyAll()方法操作的等待队列是互斥锁的等待队列,所以如果synchronized锁定的是this,那么对应的一定是this.wait()、this.notify()、this.notifyAll();如果synchronized锁定的是target,那么对应的一定是target.wait()、target.notify()、target.notifyAll() 。而且wait()、notify()、notifyAll()这三个方法能够被调用的前提是已经获取了相应的互斥锁,所以我们会发现wait()、notify()、notifyAll()都是在synchronized{}内部被调用的。如果在synchronized{}外部调用,或者锁定的this,而用target.wait()调用的话,JVM会抛出一个运行时异常:java.lang.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
等待-通知机制的基本原理搞清楚后,我们就来看看它如何解决一次性申请转出账户和转入账户的问题吧。在这个等待-通知机制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四个要素。
将上面几个问题考虑清楚,可以快速完成下面的代码。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使用了:
while(条件不满足) {
wait();
}
利用这种范式可以解决上面提到的条件曾经满足过这个问题。因为当wait()返回时,有可能条件已经发生变化了,曾经条件满足,但是现在已经不满足了,所以要重新检验条件是否满足。范式,意味着是经典做法,所以没有特殊理由不要尝试换个写法。后面在介绍“管程”的时候,我会详细介绍这个经典做法的前世今生。
class Allocator {
private List<Object> als;
// 一次性申请所有资源
synchronized void apply(
Object from, Object to){
// 经典写法
while(als.contains(from) ||
als.contains(to)){
try{
wait();
}catch(Exception e){
}
}
als.add(from);
als.add(to);
}
// 归还资源
synchronized void free(
Object from, Object to){
als.remove(from);
als.remove(to);
notifyAll();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用的是notifyAll()来实现通知机制,为什么不使用notify()呢?这二者是有区别的,notify()是会随机地通知等待队列中的一个线程,而notifyAll()会通知等待队列中的所有线程。从感觉上来讲,应该是notify()更好一些,因为即便通知所有线程,也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进入临界区。但那所谓的感觉往往都蕴藏着风险,实际上使用notify()也很有风险,它的风险在于可能导致某些线程永远不会被通知到。
假设我们有资源A、B、C、D,线程1申请到了AB,线程2申请到了CD,此时线程3申请AB,会进入等待队列(AB分配给线程1,线程3要求的条件不满足),线程4申请CD也会进入等待队列。我们再假设之后线程1归还了资源AB,如果使用notify()来通知等待队列中的线程,有可能被通知的是线程4,但线程4申请的是CD,所以此时线程4还是会继续等待,而真正该唤醒的线程3就再也没有机会被唤醒了。
所以除非经过深思熟虑,否则尽量使用notifyAll()。
等待-通知机制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线程间协作的方式。工作中经常看到有同学使用轮询的方式来等待某个状态,其实很多情况下都可以用今天我们介绍的等待-通知机制来优化。Java语言内置的synchronized配合wait()、notify()、notifyAll()这三个方法可以快速实现这种机制,但是它们的使用看上去还是有点复杂,所以你需要认真理解等待队列和wait()、notify()、notifyAll()的关系。最好用现实世界做个类比,这样有助于你的理解。
Java语言的这种实现,背后的理论模型其实是管程,这个很重要,不过你不用担心,后面会有专门的一章来介绍管程。现在你只需要能够熟练使用就可以了。
很多面试都会问到,wait()方法和sleep()方法都能让当前线程挂起一段时间,那它们的区别是什么?现在你也试着回答一下吧。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分享你的想法,也欢迎你在留言区记录你的思考过程。感谢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