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温铭。今天起,就要开始我们的正式学习之旅。
每当我们开始学习一个新的开发语言或者平台,都会从最简单的hello world
开始,OpenResty 也不例外。让我们先跳过安装的步骤,直接看下,最简单的 OpenResty 程序是怎么编写和运行的:
$ resty -e "ngx.say('hello world')"
hello world
这应该是你见过的最简单的那种 hello world 代码写法,和 Python 类似:
$ python -c 'print("hello world")'
hello world
这背后其实是 OpenResty 哲学的一种体现,代码要足够简洁,也好让你打消“从入门到放弃“的念头。我们今天的内容,就专门围绕着这行代码来展开聊一聊。
上一节我们讲过,OpenResty 是基于 NGINX 的。那你现在是不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这里看不到 NGINX 的影子?别着急,我们加一行代码,看看 resty
背后真正运行的是什么:
resty -e "ngx.say('hello world'); ngx.sleep(10)" &
我们加了一行 sleep 休眠的代码,让 resty 运行的程序打印出字符串后,并不退出。这样,我们就有机会一探究竟:
$ ps -ef | grep nginx
501 25468 25462 0 7:24下午 ttys000 0:00.01 /usr/local/Cellar/openresty/''1.13.6.2/nginx/sbin/nginx -p /tmp/resty_AfNwigQVOB/ -c conf/nginx.conf
终于看了熟悉的 NGINX 进程。看来,resty
本质上是启动了一个 NGINX 服务,那么resty
又是一个什么程序呢?我先卖个关子,咱后面再讲。
你的机器上可能还没有安装 OpenResty,所以,接下来,我们先回到开头跳过的安装步骤,把 OpenResty 安装完成后再继续。
和其他的开源软件一样,OpenResty 的安装有多种方法,比如使用操作系统的包管理器、源码编译或者 docker 镜像。我推荐你优先使用 yum、apt-get、brew 这类包管理系统,来安装 OpenResty。这里我们使用 Mac 系统来做示例:
brew tap openresty/brew
brew install openresty
使用其他操作系统也是类似的,先要在包管理器中添加 OpenResty 的仓库地址,然后用包管理工具来安装。具体步骤,你可以参考官方文档。
不过,这看似简单的安装背后,其实有两个问题:
为什么我不推荐使用源码来安装呢?
为什么不能直接从操作系统的官方仓库安装,而是需要先设置另外一个仓库地址?
对于这两个问题,你不妨先自己想一想。
这里我想补充一句。在这门课程里面,我会在表象背后提出很多的“为什么”,希望你可以一边学新东西一边思考,结果是否正确并不重要。独立思考在技术领域也是稀缺的,由于每个人技术领域和深度的不同,在任何课程中老师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观点以及知识的错漏。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融会贯通,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
很多工程师都有源码的情节,多年前的我也是一样。在使用一个开源项目的时候,我总是希望能够自己手工从源码开始 configure 和 make,并修改一些编译参数,感觉这样做才能最适合这台机器的环境,才能把性能发挥到极致。
但现实并非如此,每次源码编译,我都会遇到各种诡异的环境问题,磕磕绊绊才能安装好。现在我想明白了,我们的最初目的其实是用开源项目来解决业务需求,不应该浪费时间和环境鏖战,更何况包管理器和容器技术,正是为了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言归正传,给你说说我的看法。使用 OpenResty 源码安装,不仅仅步骤繁琐,需要自行解决 PCRE、OpenSSL 等外部依赖,而且还需要手工对 OpenSSL 打上对应版本的补丁。不然就会在处理 SSL session 时,带来功能上的缺失,比如像ngx.sleep
这类会导致 yield 的 Lua API 就没法使用。这部分内容如果你还想深入了解,可以参考[官方文档]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从 OpenResty 自己维护的 OpenSSL [打包脚本]中,就可以看到这些补丁。而在 OpenResty 升级 OpenSSL 版本时,都需要重新生成对应的补丁,并进行完整的回归测试。
Source0: https://www.openssl.org/source/openssl-%{version}.tar.gz
Patch0: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openresty/openresty/master/patches/openssl-1.1.0d-sess_set_get_cb_yield.patch
Patch1: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openresty/openresty/master/patches/openssl-1.1.0j-parallel_build_fix.patch
同时,我们可以看下 OpenResty 在 CentOS 中的[打包脚本],看看是否还有其他隐藏的点:
BuildRequires: perl-File-Temp
BuildRequires: gcc, make, perl, systemtap-sdt-devel
BuildRequires: openresty-zlib-devel >= 1.2.11-3
BuildRequires: openresty-openssl-devel >= 1.1.0h-1
BuildRequires: openresty-pcre-devel >= 8.42-1
Requires: openresty-zlib >= 1.2.11-3
Requires: openresty-openssl >= 1.1.0h-1
Requires: openresty-pcre >= 8.42-1
从这里可以看出,OpenResty 不仅维护了自己的 OpenSSL 版本,还维护了自己的 zlib 和 PCRE 版本。不过后面两个只是调整了编译参数,并没有维护自己的补丁。
所以,综合这些因素,我不推荐你自行源码编译 OpenResty,除非你已经很清楚这些细节。
为什么不推荐源码安装,你现在应该已经很清楚了。其实我们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也顺带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能直接从操作系统的官方仓库安装,而是需要先设置另外一个仓库地址?
这是因为,官方仓库不愿意接受第三方维护的 OpenSSL、PCRE 和 zlib 包,这会导致其他使用者的困惑,不知道选用哪一个合适。另一方面,OpenResty 又需要指定版本的 OpenSSL、PCRE 库才能正常运行,而系统默认自带的版本都比较旧。
安装完 OpenResty 后,默认就已经把 OpenResty 的 CLI:resty
安装好了。resty
是个 1000 多行的 Perl 脚本,之前我们提到过,OpenResty 的周边工具都是 Perl 编写的,这个是由 OpenResty 作者的技术偏好决定的。
$ which resty
/usr/local/bin/resty
$ head -n 1 /usr/local/bin/resty
#!/usr/bin/env perl
resty
的功能很强大,想了解完整的列表,你可以查看resty -h
或者[官方文档]。下面,我挑两个有意思的功能介绍一下。
$ resty --shdict='dogs 1m' -e 'local dict = ngx.shared.dogs
dict:set("Tom", 56)
print(dict:get("Tom"))'
56
先来看第一个例子。这个示例结合了 NGINX 配置和 Lua 代码,一起完成了一个共享内存字典的设置和查询。dogs 1m
是 NGINX 的一段配置,声明了一个共享内存空间,名字是 dogs,大小是 1m;在 Lua 代码中用字典的方式使用共享内存。另外还有--http-include
和 --main-include
来设置 NGINX 配置文件。所以,上面的例子也可以写为:
resty --http-conf 'lua_shared_dict dogs 1m;' -e 'local dict = ngx.shared.dogs
dict:set("Tom", 56)
print(dict:get("Tom"))'
OpenResty 世界中常用的调试工具,比如gdb
、valgrind
、sysetmtap
和Mozilla rr
,也可以和 resty
一起配合使用,方便你平时的开发和测试。它们分别对应着 resty
不同的指令,内部的实现其实很简单,就是多套了一层命令行调用。我们以 valgrind 为例:
$ resty --valgrind -e "ngx.say('hello world'); "
ERROR: failed to run command "valgrind /usr/local/Cellar/openresty/1.13.6.2/nginx/sbin/nginx -p /tmp/resty_hTFRsFBhVl/ -c conf/nginx.conf":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在后面调试、测试和性能分析的章节,会涉及到这些工具的使用。它们不仅适用于 OpenResty 世界,也是服务端的通用工具,让我们循序渐进地来学习吧。
最开始我们使用resty
写的第一个 OpenResty 程序,没有 master 进程,也不会监听端口。下面,让我们写一个更正式的 hello world。
写出这样的 OpenResty 程序并不简单,你至少需要三步才能完成:
创建工作目录;
修改 NGINX 的配置文件,把 Lua 代码嵌入其中;
启动 OpenResty 服务。
我们先来创建工作目录。
mkdir geektime
cd geektime
mkdir logs/ conf/
下面是一个最简化的 nginx.conf
,在根目录下新增 OpenResty 的content_by_lua
指令,里面嵌入了ngx.say
的代码:
events {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
http {
server {
listen 8080;
location / {
content_by_lua '
ngx.say("hello, world")
';
}
}
}
请先确认下,是否已经把openresty
加入到PATH
环境中;然后,启动 OpenResty 服务就可以了:
openresty -p `pwd` -c conf/nginx.conf
没有报错的话,OpenResty 的服务就已经成功启动了。你可以打开浏览器,或者使用 curl 命令,来查看结果的返回:
$ curl -i 127.0.0.1:8080
HTTP/1.1 200 OK
Server: openresty/1.13.6.2
Content-Type: text/plain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Connection: keep-alive
hello, world
到这里,恭喜你,一个真正的 OpenResty 程序就完成了。
让我们回顾下今天讲的内容。我们通过一行简单的 hello, world
代码,延展到OpenResty 的安装和 CLI,并在最后启动了 OpenResty 进程,运行了一个真正的后端程序。
其中, resty
是我们后面会频繁使用到的命令行工具,课程中的演示代码都是用它来运行的,而不是启动后台的 OpenResty 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OpenResty 的背后隐藏了非常多的文化和技术细节,它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座冰山。我希望能够通过这门课程,给你展示更全面、更立体的 OpenResty,而不仅仅是它对外暴露出来的 API。
最后,我给你留一个作业题。我们现在的做法,是把 Lua 代码写在 NGINX 配置文件中。不过,如果代码越来越多,那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就无法保证了。
你有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欢迎留言和我分享,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你的同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