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姚秋辰。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借助Nacos的服务发现能力,使用WebClient实现了服务间调用。从功能层面上来讲,我们已经完美地实现了微服务架构下的远程服务调用,但是从易用性的角度来看,这种实现方式似乎对开发人员并不怎么友好。
我们来回顾一下,在前面的实战项目中,我是怎样使用WebClient发起远程调用的。
webClientBuilder.build()
// 声明这是一个POST方法
.post()
// 声明服务名称和访问路径
.uri("http://coupon-calculation-serv/calculator/simulate")
// 传递请求参数的封装
.bodyValue(order)
.retrieve()
// 声明请求返回值的封装类型
.bodyToMono(SimulationResponse.class)
// 使用阻塞模式来获取结果
.block()
从上面的代码我们可以看出,为了发起一个服务请求,我把整个服务调用的所有信息都写在了代码中,从请求类型、请求路径、再到封装的参数和返回类型。编程体验相当麻烦不说,更关键的是这些代码没有很好地践行职责隔离的原则。
在业务层中我们应该关注具体的业务实现,而WebClient的远程调用引入了很多与业务无关的概念,比如请求地址、请求类型等等。从职责分离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尽量把这些业务无关的逻辑,从业务代码中剥离出去。
那么,Spring Cloud中有没有一个组件,在实现远程服务调用的同时,既能满足简单易用的接入要求,又能很好地将业务无关的代码与业务代码隔离开呢?
这个可以有,今天我就来带你了解Spring Cloud中的一个叫做OpenFeign的组件,看看它是如何简化远程服务调用的,除此之外,我还会为你详细讲解这背后的底层原理。
OpenFeign组件的前身是Netflix Feign项目,它最早是作为Netflix OSS项目的一部分,由Netflix公司开发。后来Feign项目被贡献给了开源组织,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使用的Spring Cloud OpenFeign组件。
OpenFeign提供了一种声明式的远程调用接口,它可以大幅简化远程调用的编程体验。在了解OpenFeign的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体验一下OpenFeign的最终疗效。我用了一个Hello World的小案例,带你看一下由OpenFeign发起的远程服务调用的代码风格是什么样的。
String response = helloWorldService.hello("Vincent Y.");
你可能会问,这不就是本地方法调用吗?没错!使用OpenFeign组件来实现远程调用非常简单,就像我们使用本地方法一样,只要一行代码就能实现WebClient组件好几行代码干的事情。而且这段代码不包含任何业务无关的信息,完美实现了调用逻辑和业务逻辑之间的职责分离。
那么,OpenFeign组件在底层是如何实现远程调用的呢?接下来我就带你了解OpenFeign组件背后的工作流程。
OpenFeign使用了一种“动态代理”技术来封装远程服务调用的过程,我们在上面的例子中看到的helloWorldService其实是一个特殊的接口,它是由OpenFeign组件中的FeignClient注解所声明的接口,接口中的代码如下所示。
@FeignClient(value = "hello-world-serv")
public interface HelloWorldService {
@PostMapping("/sayHello")
String hello(String guestName);
}
到这里你一定恍然大悟了,原来远程服务调用的信息被写在了FeignClient接口中。在上面的代码里,你可以看到,服务的名称、接口类型、访问路径已经通过注解做了声明。OpenFeign通过解析这些注解标签生成一个“动态代理类”,这个代理类会将接口调用转化为一个远程服务调用的Request,并发送给目标服务。
那么OpenFeign的动态代理是如何运作的呢?接下来,我就带你去深入了解这背后的流程。
在项目初始化阶段,OpenFeign会生成一个代理类,对所有通过该接口发起的远程调用进行动态代理。我画了一个流程图,帮你理解OpenFeign的动态代理流程,你可以看一下。
上图中的步骤1到步骤3是在项目启动阶段加载完成的,只有第4步“调用远程服务”是发生在项目的运行阶段。
下面我来解释一下上图中的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在项目启动阶段,OpenFeign框架会发起一个主动的扫包流程,从指定的目录下扫描并加载所有被@FeignClient注解修饰的接口。
然后,OpenFeign会针对每一个FeignClient接口生成一个动态代理对象,即图中的FeignProxyService,这个代理对象在继承关系上属于FeignClient注解所修饰的接口的实例。
接下来,这个动态代理对象会被添加到Spring上下文中,并注入到对应的服务里,也就是图中的LocalService服务。
最后,LocalService会发起底层方法调用。实际上这个方法调用会被OpenFeign生成的代理对象接管,由代理对象发起一个远程服务调用,并将调用的结果返回给LocalService。
我猜你一定很好奇:OpenFeign是如何通过动态代理技术创建代理对象的?我画了一张流程图帮你梳理这个过程,你可以参考一下。
我把OpenFeign组件加载过程的重要阶段画在了上图中。接下来我带你梳理一下OpenFeign动态代理类的创建过程。了解了这个过程,你就会更加理解下节课的实战内容。
MethodHandler的构建过程涉及到了复杂的元数据解析,OpenFeign组件将FeignClient接口上的各种注解封装成元数据,并利用这些元数据把一个方法调用“翻译”成一个远程调用的Request请求。
那么上面说到的“元数据的解析”是如何完成的呢?它依赖于OpenFeign组件中的Contract协议解析功能。Contract是OpenFeign组件中定义的顶层抽象接口,它有一系列的具体实现,其中和我们实战项目有关的是SpringMvcContract这个类,从这个类的名字中我们就能看出来,它是专门用来解析Spring MVC标签的。
SpringMvcContract的继承结构是SpringMvcContract->BaseContract->Contract。我这里拿一段SpringMvcContract的代码,帮助你深入理解它是如何将注解解析为元数据的。这段代码的主要功能是解析FeignClient方法级别上定义的Spring MVC注解。
// 解析FeignClient接口方法级别上的RequestMapping注解
protected void processAnnotationOnMethod(MethodMetadata data, Annotation methodAnnotation, Method method) {
// 省略部分代码...
// 如果方法上没有使用RequestMapping注解,则不进行解析
// 其实GetMapping、PostMapping等注解都属于RequestMapping注解
if (!RequestMapping.class.isInstance(methodAnnotation)
&& !methodAnnotation.annotationType().isAnnotationPresent(RequestMapping.class)) {
return;
}
// 获取RequestMapping注解实例
RequestMapping methodMapping = findMergedAnnotation(method, RequestMapping.class);
// 解析Http Method定义,即注解中的GET、POST、PUT、DELETE方法类型
RequestMethod[] methods = methodMapping.method();
// 如果没有定义methods属性则默认当前方法是个GET方法
if (methods.length == 0) {
methods = new Request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
}
checkOne(method, methods, "method");
data.template().method(Request.HttpMethod.valueOf(methods[0].name()));
// 解析Path属性,即方法上写明的请求路径
checkAtMostOne(method, methodMapping.value(), "value");
if (methodMapping.value().length > 0) {
String pathValue = emptyToNull(methodMapping.value()[0]);
if (pathValue != null) {
pathValue = resolve(pathValue);
// 如果path没有以斜杠开头,则补上/
if (!pathValue.startsWith("/") && !data.template().path().endsWith("/")) {
pathValue = "/" + pathValue;
}
data.template().uri(pathValue, true);
if (data.template().decodeSlash() != decodeSlash) {
data.template().decodeSlash(decodeSlash);
}
}
}
// 解析RequestMapping中定义的produces属性
parseProduces(data, method, methodMapping);
// 解析RequestMapping中定义的consumer属性
parseConsumes(data, method, methodMapping);
// 解析RequestMapping中定义的headers属性
parseHeaders(data, method, methodMapping);
data.indexToExpander(new LinkedHashMap<>());
}
通过上面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到,OpenFeign对RequestMappings注解的各个属性都做了解析。
如果你在项目中使用的是GetMapping、PostMapping之类的注解,没有使用RequestMapping,那么OpenFeign还能解析吗?当然可以。以GetMapping为例,它对RequestMapping注解做了一层封装。如果你查看下面关于GetMapping注解的代码,你会发现这个注解头上也挂了一个RequestMapping注解。因此OpenFeign可以正确识别GetMapping并完成加载。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RequestMapping(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interface GetMapping {
// ...省略部分代码
}
到这里,相信你已经了解了OpenFeign的工作流程,下节课我将带你进行实战项目的改造,将coupon-customer-serv中的WebClient调用替换为基于OpenFeign的远程服务调用。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今天你清楚了OpenFeign要解决的问题,我还带你了解了OpenFeign的工作流程,这里面的重点是动态代理机制。OpenFeing通过Java动态代理生成了一个“代理类”,这个代理类将接口调用转化成为了一个远程服务调用。
动态代理是各个框架经常用到的技术,也是面试中的一个核心考点。对于大多数技术人员来说,日常工作就是堆业务代码,似乎是用不上动态代理,这部分的知识点就是面试前突击一下。但如果你参与到框架类业务的研发,你会经常运用到动态代理技术。我建议你借着这次学习OpenFeign的机会,深入研究一下动态代理的应用。
如果你对OpenFeign的动态代理流程感兴趣,想要摸清楚这里面的门道,我推荐你一个很高效的学习途径:Debug。你可以在OpenFeign组件的FeignClientsRegistrar中打上一个断点,这是OpenFeign初始化的起点,然后你以Debug模式启动应用程序,当程序执行到断点处之后,你可以手动一步步跟着断点往下走,顺藤摸瓜了解OpenFeign的整个加载过程。
结合这两节课我给你讲的服务调用的知识,通过阅读OpenFeign的源码,你能描述出OpenFeign底层的实现吗?欢迎在留言区写下自己的思考,与我一起讨论。
好啦,这节课就结束啦。欢迎你把这节课分享给更多对Spring Cloud感兴趣的朋友。我是姚秋辰,我们下节课再见!